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坤阳 陆烨玮 +10 位作者 张明五 朱业蕾 李相辰 潘军航 王晓萌 王蔚 江敏敏 彭小军 王炜欣 高俊顺 柳正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评价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对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相关性的耐药分析和检测效能。方法:对2018—2019年浙江省第五次结核病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 目的:评价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对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相关性的耐药分析和检测效能。方法:对2018—2019年浙江省第五次结核病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808株MTB菌株进行14种抗结核药物的WGS分析。鉴定菌株的基因型及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并对二者相关性,以及WGS检测异烟肼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与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808株MTB菌株中,153株对11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氟喹诺酮类、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发生了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18.9%。主要耐药突变类型分别为katG-315-S/T[异烟肼,60.0%(45/75)]、rpoB-450-S/L[利福平,57.1%(16/28)]、embB-306-M/V[乙胺丁醇,43.8%(7/16)]、rpsL-43-K/R[链霉素,65.5%(36/55)]、gyrA-94-D/G[氟喹诺酮类,36.6%(15/41)]、rrs-1402-C/A(阿米卡星,3/3)、rrs-1402-C/A(卡那霉素,3/4)、rrs-1402-C/A(卷曲霉素,3/3)、inhA-15-C/T[乙硫异烟胺,65.0%(13/20)]、thyA-75-H/N(对氨基水杨酸,7/8)。rpsL基因和katG-315位点在北京基因型中的耐药突变率[均为6.8%(40/586)]均明显高于二者在非北京基因型中的突变率[0.0%(0/222)和3.2%(7/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3,P=0.000;χ^(2)=3.964,P=0.046)。WGS耐药性分析对于异烟肼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87.5%(49/56)、98.0%(680/694)、77.8%(49/63)、99.0%(680/687)、97.2%(729/750)和0.808。结论:浙江省MTB菌株对11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以katG、rpoB、embB、pncA、rpsL、gyrA、rrs、thyA、inhA基因上的突变为主,其中rpsL基因、katG-315和rpsL-43位点突变与北京基因型相关。WGS耐药性分析对于异烟肼具有全面的耐药检测性能,但对个别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性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物性 序列分析 DNA 突变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肽及醛甾酮的影响
2
作者 俞春松 杨应军 +1 位作者 杨佐南 许震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800-801,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肽Ⅱ(ATⅡ)和醛甾酮(ALD)的影响.方法将6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依那普利组33例口服依那普利,10 mg&...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肽Ⅱ(ATⅡ)和醛甾酮(ALD)的影响.方法将6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依那普利组33例口服依那普利,10 mg·d-1,于每天早晨7∶00~8∶00服药.治疗4周后如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降压幅度≤10%者加服氢氯噻嗪,12.5~25 mg·d-1.治疗期间,禁用其他一切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疗程12周.记录血压和不良反应,监测治疗前、治疗4及12周时血浆ATⅡ、ALD.结果与治疗开始前比较,厄贝沙坦组治疗4和12周后ATⅡ明显升高(P<0.01),依那普利组ATⅡ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4周后ALD均明显降低(P<0.01),12周后ALD较4周时明显增高(P<0.05).两组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可使血浆ATⅡ水平升高,依那普利可使ATⅡ水平下降.两种药物均可能不能完全抑制ALD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肽Ⅱ 醛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