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沈足金 沈跃军 +2 位作者 姚张良 徐伟东 陆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203-1207,共5页
水稻恶苗病是重要的水稻病害。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进行了新型药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浸种试验,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等试验评价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水... 水稻恶苗病是重要的水稻病害。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进行了新型药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浸种试验,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等试验评价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浸种48 h对杂交稻芽和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出芽率无显著影响。药剂筛选试验发现,各处理2 a防治效果不稳定,但当前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不佳,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8000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和1000倍各小区均未查到恶苗病病株。0.3%四霉素水剂和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可以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药剂筛选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代二化螟的扑灯节律
2
作者 姚张良 沈跃军 +1 位作者 徐伟东 陆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636-2640,共5页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为明确越冬代二化螟的扑灯节律,采用4台智能测报灯(分别安装在崇福镇、石门镇、乌镇镇和屠甸镇4个测报站点),在4月1日至5月31日把每晚分成19:00—20:00、20:00—21:00、21:00—22:00、22:00—23:00、23:00—0... 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为明确越冬代二化螟的扑灯节律,采用4台智能测报灯(分别安装在崇福镇、石门镇、乌镇镇和屠甸镇4个测报站点),在4月1日至5月31日把每晚分成19:00—20:00、20:00—21:00、21:00—22:00、22:00—23:00、23:00—0:00、0:0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和5:00—6:00等11个时间点,调查每个时间点的二化螟数量来看越冬代二化螟的扑灯节律。越冬代不同时间段蛾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第1、2、3和4峰差异较大。第1峰仅在崇福站点出现明显峰值,二化螟的扑灯高峰在20:00—21:00,诱蛾量占第1峰总数的19.48%;第2峰为越冬代诱蛾量最大的蛾峰,第2峰二化螟的扑灯高峰也在20:00—21:00,崇福、石门和屠甸3个站点的诱蛾量占第2峰总数分别为19.67%、20.42%和19.31%;第3峰和第4峰在崇福、石门和屠甸3个站点扑灯高峰分别在22:00—23:00、23:00—0:00、1:00—2:00和1:00—3:00、1:00—2:00、21:00—22:00。乌镇站点没有监测到明显蛾峰。越冬代二化螟总体扑灯最高峰在20:00—21:00,上半夜扑灯数量接近60%。越冬代二化螟第1峰和第2峰的扑灯节律相似,与第3峰和第4峰差异较大。不同越冬场所的二化螟扑灯节律不同。文章明确了越冬代二化螟的扑灯节律,可为当地开展二化螟的绿色防控和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灯诱 扑灯节律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