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功能障碍:糖尿病心肌病防治新方向 被引量:4
1
作者 石彦波 杜书琴 +1 位作者 潘琪宏 王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2,共7页
并发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心脏对能量的高需求意味着心肌细胞对线粒体的高要求和高依赖性。... 并发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心脏对能量的高需求意味着心肌细胞对线粒体的高要求和高依赖性。在糖尿病患者或动物模型中可观察到线粒体形态异常和功能障碍,这提示靶向DCM中的线粒体治疗可能成为对抗DCM的新方向。因此,基于相关证据,探讨DCM期间线粒体氧化应激、基础代谢异常、线粒体Ca^(2+)调控紊乱、线粒体动力学及自噬改变和线粒体铁死亡变化,以期为DCM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线粒体 氧化应激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3
2
作者 杜书琴 钱立锋 +2 位作者 熊烈 史汉强 石彦波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7-1423,共7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但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明晰。临床抗抑郁症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目前所用药物差强人意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时滞和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反映出临床对有效和快速起效抗抑郁症药...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但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明晰。临床抗抑郁症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目前所用药物差强人意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时滞和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反映出临床对有效和快速起效抗抑郁症药物的巨大需求。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进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靶向抑制铁死亡的抗抑郁症治疗,并显现出了积极的疗效。本文以抑郁症与铁死亡机制为基础,结合临床与临床前研究,总结了铁死亡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铁死亡 铁沉积 线粒体 脂质过氧化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潘伟 马驰枭 +6 位作者 周川江 张露 张俊勇 石彦波 徐昊 朱敦如 谢景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3-960,共8页
以2,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H_(2)L)为配体得到一例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nL]_(n),并运用红外、热重、循环伏安、固体紫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 以2,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H_(2)L)为配体得到一例锰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nL]_(n),并运用红外、热重、循环伏安、固体紫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不对称单元由Mn(Ⅱ)离子和一个L^(2-)配体组成。配体两端的羧基均为单齿配位,配体中间羰基上的氧参与配位,每个配体L^(2-)和3个Mn.离子配位,形成相对稳定的三角形配位构型。配合物中的Mn.与氧原子形成六配位构型,其中赤道面中的4个氧原子来自4个配体L^(2-)中单齿配位的羧基,上下顶点的2个氧原子分别来自配体L^(2-)中的羰基,从而形成八面体构型[MnO_(6)]。拓扑分析表明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二维kgd结构特征。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在扫速为30 mV·s^(-1)时,半波电位为171 mV,固体紫外光谱表明该化合物的带隙为1.76 eV。该化合物在染料分子如亚甲基蓝、甲基橙的降解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 锰配合物 晶体结构 拓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螺吡喃衍生物原位合成的席夫碱配体的铜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少壮 马驰枭 +6 位作者 郭海洋 佘剑辉 张俊勇 石彦波 李国栋 任小明 谢景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3-360,共8页
在Cu^(2+)存在条件下,利用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分别与乙二胺分子或1,3‑丙二胺分子(1,3‑diaminopropane,1,3‑DAP)发生原位反应,得到了席夫碱配体双‑((2‑(甲基亚胺甲基)‑4‑硝基苯酚))阴离子(L_(1))或2‑((3‑胺基丙基亚... 在Cu^(2+)存在条件下,利用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分别与乙二胺分子或1,3‑丙二胺分子(1,3‑diaminopropane,1,3‑DAP)发生原位反应,得到了席夫碱配体双‑((2‑(甲基亚胺甲基)‑4‑硝基苯酚))阴离子(L_(1))或2‑((3‑胺基丙基亚胺)‑甲基)‑4‑硝基苯酚阴离子(L_(2))的铜配合物[Cu(L_(1))](1)和[Cu(L_(2))(1,3‑DAP)]NO_(3)(2)。用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2种配合物进行了相关表征。在降解有机染料分子的过程中,观察到2种配合物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配体 原位反应 螺吡喃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基于2,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
作者 潘伟 马驰枭 +6 位作者 周川江 张露 张俊勇 石彦波 徐昊 朱敦如 谢景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7-1528,共2页
我们对文章“基于2,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Chinese J.Inorg.Chem.,2021,37(5):953-960)中的内容进行如下更正:第953页,摘要:第1行:“[MnL]n”修改为“[Mn(HL)2]n”第3行:“由Mn离子和一个L2-... 我们对文章“基于2,6-二(4-羧基苯亚甲基)环己酮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Chinese J.Inorg.Chem.,2021,37(5):953-960)中的内容进行如下更正:第953页,摘要:第1行:“[MnL]n”修改为“[Mn(HL)2]n”第3行:“由Mn离子和一个L2-配体组成。”修改为“由Mn离子和2个HL-配体组成。”第3行:“每个配体L2-和3个Mn”修改为“每个配体HL-和3个Mn”第5行:“配体L2-中单齿配位的羧基,上下顶点的2个氧原子分别来自配体L2-中的羰基”修改为“配体HL-中单齿配位的羧基,上下顶点的2个氧原子分别来自配体HL-中的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亚甲基 环己酮 单齿 HL 羧基 更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