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46例急救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9
1
作者 俞彩明 黄冰 +1 位作者 陶素萍 孙建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51-3452,共2页
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需紧急手术止血以抢救患者生命,其麻醉处理也有相应的特点与要求。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共46例该类患者的麻醉经过,以总结最佳处理措施与流程。
关键词 异位妊娠破裂 出血性休克 麻醉处理 急救手术 手术止血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音笔提醒呼吸在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呼吸遗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夏建妹 王黎梅 +5 位作者 王荣 陈巧妹 杨志芳 郭淑敏 韩玲燕 许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61-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录音笔提醒呼吸在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呼吸遗忘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入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后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复苏室单双日分为观... 目的探讨录音笔提醒呼吸在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呼吸遗忘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进入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后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10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复苏室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ACU拔管后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录音笔播放录音提醒呼吸进行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遗忘的次数、拔除气管导管后1、5、10、15min的SpO_2、使用盐酸多沙普伦的次数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遗忘次数、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时的SpO_2、盐酸多沙普伦使用次数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拔除气管导管后的老年患者,使用录音笔提醒呼吸,能够有效防止呼吸遗忘的发生,既保证老年患者的安全,又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音笔 麻醉苏醒期 提醒呼吸 老年患者 呼吸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时监测颈部食管进气在全身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振平 陈钢 +1 位作者 孔敏 袁孝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全身麻醉诱导期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并及时调整面罩通气压力,探讨减少胃内进气的效果。方法择期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5~65岁,BMI 19~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研究组(S组)和对照组(C...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全身麻醉诱导期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并及时调整面罩通气压力,探讨减少胃内进气的效果。方法择期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5~65岁,BMI 19~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研究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期采用压力控制模式进行面罩通气,两组的起始通气压力为15 cmH2O。S组采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及时降低通气压力,直至未发现食管进气为止;C组通气压力维持15 cmH2O。两组均采用低频超声探头观察并测量麻醉诱导前后胃窦部横截面积(CSA),机械通气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通气前后胃窦部CSA。记录通气结束后胃内进气情况,末次通气时气道峰压(Ppeak)、呼出潮气量(VTe)、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呼气末氧浓度(CETO2)。结果通气结束后,S组胃进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末次通气时S组Ppeak、VTe、CETO2明显低于C组(P<0.01),PETCO2明显高于C组(P<0.01)。通气结束后S组CSA明显小于C组(P<0.01)。结论麻醉诱导期间面罩压力通气时,通过超声实时监测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并及时调整面罩通气压力,可明显减少胃内进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超声 食管 胃进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室协作早期综合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4
作者 丁顺才 吴振威 王碧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70-172,共3页
目的评价多科室联合早期评估、综合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入住嘉善县中医院外科行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入院后临床科室给予评估,控制患者的谵... 目的评价多科室联合早期评估、综合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入住嘉善县中医院外科行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入院后临床科室给予评估,控制患者的谵妄危险因素,麻醉过程中给予BIS监测酥麻深度,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用药用量、术后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ASA分级、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剂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协作,早期评估、综合干预可有效预防谵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科室协作 综合干预 老年人 脑电双频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交感链阻滞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煦燕 黄冰 +6 位作者 姚明 侯健 祝则峰 陆雅萍 肖纯 孙建良 郑汉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82-183,185,共3页
胸交感神经链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疼痛、非疼痛性疾病。但胸交感链的位置深在,无影像引导操作极易引起气胸,甚至有损伤脊髓的风险。尽管国内已有学者介绍了在C臂机X线引导下的胸交感链阻滞操作技术,但由于X线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精准,仍因... 胸交感神经链阻滞可用于治疗多种疼痛、非疼痛性疾病。但胸交感链的位置深在,无影像引导操作极易引起气胸,甚至有损伤脊髓的风险。尽管国内已有学者介绍了在C臂机X线引导下的胸交感链阻滞操作技术,但由于X线定位的模糊性和不精准,仍因操作风险大而难于在临床疼痛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交感神经链 阻滞 经皮穿刺 CT引导 疼痛性疾病 操作技术 影像引导 损伤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喻其霞 郭文利 +1 位作者 陆雅萍 黄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41-2042,共2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针3mg/kg+地塞米松针5mg;对照组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 目的:探讨曲马多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评估Ⅰ~Ⅱ级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针3mg/kg+地塞米松针5mg;对照组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针5mg,观察术后24、48、72h患者安静卧床时的镇痛效果和疼痛评分(VAS评分)及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24、48h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的镇痛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乳腺癌根治术前预先给予曲马多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曲马多 乳腺癌根治术 超前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硬法插胃管解除全麻诱导期所致急性胃扩张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煦燕 黄冰 +3 位作者 陆雅萍 孙磊 孙平 张运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33-203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为解除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而采用的冻硬法插胃管技术。方法:遇有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的病人,将普通胃管放入冰箱(-20℃)中冰冻3min以变硬。插入该冻硬的胃管以解除急性胃扩张。观察1次试插成功率、3次试插失败率及插入... 目的:介绍一种为解除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而采用的冻硬法插胃管技术。方法:遇有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的病人,将普通胃管放入冰箱(-20℃)中冰冻3min以变硬。插入该冻硬的胃管以解除急性胃扩张。观察1次试插成功率、3次试插失败率及插入所需平均时间。结果:6736例全麻病人,诱导期发生急性胃扩张356例。冻硬法插胃管的1次试插成功率可达72.27%,3次试插失败率仅1.25%,平均操作时间为3min。结论:冰箱冻硬胃管后插入法可迅速便捷地解除全麻诱导期所致的急性胃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硬法 插胃管技术 全麻诱导期 急性胃扩张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煦燕 黄冰 +6 位作者 姚明 侯健 祝则峰 包梅芳 杜建龙 陆雅萍 孙建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2月,在CT引导下对68例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进行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第Ⅰ支9例,第Ⅱ支12例,第Ⅲ支17例,第Ⅰ+Ⅱ支3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2月,在CT引导下对68例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进行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第Ⅰ支9例,第Ⅱ支12例,第Ⅲ支17例,第Ⅰ+Ⅱ支3例,第Ⅱ+Ⅲ支24例,第Ⅰ+Ⅱ+Ⅲ支3例。结果 68例均于CT引导下穿刺进入相应卵圆孔。66例治疗后疼痛消失,1例减轻,1例无效。68例随访3~48个月,平均31个月,5例复发,复发率7.4%。1例三叉神经第Ⅰ支射频术后同侧眼球结膜充血,2周后角膜溃疡,8周后溃疡穿孔,10周后穿孔自行愈合,但该眼视力丧失。结论 CT引导下半月节射频热凝能有效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对于三叉神经第Ⅰ支的射频治疗,一定要控制热凝温度于70℃以下,严密监测射频过程中患者的角膜反射,做到角膜反射迟钝即结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 CT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臂丛阻滞镇痛时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平 孙磊 +1 位作者 黄冰 陈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91-592,共2页
目的:确定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时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随机选择46例臂丛阻滞(肌间沟置管法)效佳的患者,用上下序贯法确定连续臂丛阻滞时的最低有效浓度,即术后患者疼痛评级为≤5的半数有效浓度。结果:在本研究的条件下连... 目的:确定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时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随机选择46例臂丛阻滞(肌间沟置管法)效佳的患者,用上下序贯法确定连续臂丛阻滞时的最低有效浓度,即术后患者疼痛评级为≤5的半数有效浓度。结果:在本研究的条件下连续臂丛阻滞时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072%犤95%可信区间:0.068%~0.075%犦。结论:布比卡因浓度为0.072%的溶液为术后连续臂丛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浓度 连续臂丛阻滞 布比卡因 镇痛 患者 术后 肌间沟 结论 溶液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眠镇痛术在乳房肿块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冰 袁孝忠 +3 位作者 陶素萍 李美华 喻其霞 韩文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乳房肿块 切除术 催眠镇痛术 咪唑安定 氯胺酮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燕飞 田伟伟 +5 位作者 王立杰 韩媛媛 王胜 赵磊 马克涛 司军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和电压门控钾通道(Kv)激活电流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同源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大鼠,采用酶消...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对正常和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和电压门控钾通道(Kv)激活电流的影响。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同源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大鼠,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每种大鼠选择6个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外向电流幅度。加入瑞芬太尼3×10-7mol/L,分别记录所设置的方波刺激(step刺激)方案中所有刺激电压下给药前(基础水平)和给药后电流幅度,并计算净电流=给药后电流幅度-基础值;采用浓度累积法给药,分别记录+60 m V刺激电压下给药前(基础值)和给予10-10、10-9、10-8、10-7、10-6、10-5mol/L瑞芬太尼后电流幅度,计算电流增加率和瑞芬太尼增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电流幅度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另取每种大鼠6个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瑞芬太尼3×10-7mol/L后分别给予BKCa阻滞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和Kv阻滞剂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再分别加入其相应的瑞芬太尼混合液,记录每一次给药后的电流幅度。结果两种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给瑞芬太尼后在0、+20、+40和+60 m V刺激电压下产生的净电流依次明显增大(P<0.05);10-10、10-9、10-8、10-7mol/L瑞芬太尼作用下,两种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增加率依次明显升高(P<0.05);与WKY大鼠比较,瑞芬太尼增加SHR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电流幅度的(EC50)明显升高(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种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瑞芬太尼给药后电流幅度明显升高,TEA给药后或4-AP给药后电流幅度明显降低(P<0.05);与TEA给药后或4-AP给药后比较,TEA+瑞芬太尼给药后或4-AP+瑞芬太尼给药后两种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电流幅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呈电压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激活两种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和Kv电流,瑞芬太尼对SHR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上BKCa和Kv激活电流的作用较WKY大鼠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瑞芬太尼 基底动脉 钙激活钾通道 电压门控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定患儿解剖参数指导喉罩型号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婧 宋胜文 +3 位作者 李会 陆雅萍 袁孝忠 方向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喉罩是临床小儿麻醉中最为常用的声门上气道装置,其对咽喉部刺激小,置入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同时也方便麻醉科医师对气道的管理。通常根据患儿体重选择使用不同型号的喉罩。然而,以体重为指导选择喉罩的方案不能准确... 喉罩是临床小儿麻醉中最为常用的声门上气道装置,其对咽喉部刺激小,置入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同时也方便麻醉科医师对气道的管理。通常根据患儿体重选择使用不同型号的喉罩。然而,以体重为指导选择喉罩的方案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体型和头面部情况,尤其是咽喉部容积大小,使其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合适型号的喉罩至关重要,其可保证提供充足的通气,并防止如黏膜损伤,舌后坠和胃胀气等并发症的发生。喉罩的理想大小是通气喉罩能与喉腔周围区域形成一个连续的密封圈,Kim等提供的三维X线气道重建直观显示了喉罩体通气管口与舌骨体基本在同一水平位置,舌骨角接触通气管侧罩体,罩体远端至环状软骨水平。本研究在超声下测定患儿舌骨体至环状软骨弓的距离指导确定喉罩体通气管口至罩体远端长度,测定舌骨角两端的横径指导确定通气管两侧罩体宽度,以此参数作为选择喉罩型号的依据,评价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号选择 超声测定 解剖参数 喉罩 患儿 环状软骨 通气管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阻滞布比卡因剂量对产妇循环和胎儿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汤蓓蕾 张引法 孙建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519-2520,共2页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时布比卡因用量对产妇循环和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单胎足月拟选择行剖宫产孕妇(ASAⅠ~Ⅱ级)90例,随机分为3组,组Ⅰ、Ⅱ、Ⅲ布比卡因用量分别为9mg、10mg、11mg,观察各组阻滞效果、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时布比卡因用量对产妇循环和胎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单胎足月拟选择行剖宫产孕妇(ASAⅠ~Ⅱ级)90例,随机分为3组,组Ⅰ、Ⅱ、Ⅲ布比卡因用量分别为9mg、10mg、11mg,观察各组阻滞效果、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产妇及胎儿血气。结果: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局麻药剂量与体重无明显线性关系,布比卡因10mg(组Ⅱ)即能达到满意的阻滞和肌松效果;而局麻药剂量低于10mg(组Ⅰ),阻滞平面偏低的发生率高达30%;若局麻药用量大于10mg(组Ⅲ)则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使胎儿脐动脉血PO2降低、PCO2增加。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剖宫手术时,应注意布比卡因的用量,积极预防和及时纠正产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预防胎儿低氧血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科 胎儿 麻醉 脊椎 麻醉 硬膜外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配合双针法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腹痛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灿经 黄冰 姚锦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80-2182,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配合双针法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治疗对癌性腹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确诊为晚期癌痛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5~78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8分。所有患者入CT室前选择T8~T9或T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配合双针法腹腔神经丛阻滞(NCPB)治疗对癌性腹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确诊为晚期癌痛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5~78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8分。所有患者入CT室前选择T8~T9或T9~T10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穿刺,入CT室后硬膜外麻醉下行NCPB,治疗结束后连接预先配置的硬膜外镇痛泵行硬膜外镇痛。观察记录NCPB前后不同8个时点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3d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并作相应处理。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1例患者顽固性疼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第4天关闭硬膜外镇痛泵,4例患者疼痛症状加重,然后继续使用镇痛泵1周;6例患者7d后VAS疼痛评分为2级,经口服曲马多100mg,每12h1次,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2分,1例患者仍需口服美施康定30mg,q12h缓解疼痛;3个月内有5例有效镇痛至患者去世。结论:硬膜外麻醉配合NCPB术可明显降低晚期癌痛患者的VAS,提高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硬膜外阻滞 腹腔神经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PCEA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冰 孙建良 +2 位作者 孙磊 屠海林 周咏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布比卡因混合液 浓度 P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脊麻加用新斯的明或/和吗啡对下肢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建良 宗酉明 +3 位作者 孙磊 屠海林 黄冰 李美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30-530,共1页
关键词 下肢手术 镇痛 利多卡因 脊麻 新斯的明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