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缪巧英 朱丽萍 张艳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57-58,61,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住院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1起、晕厥1起、漏服药3起、硬膜外镇痛泵与导管... 目的探讨疼痛科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住院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1起、晕厥1起、漏服药3起、硬膜外镇痛泵与导管连接处滑脱1起。结论对疼痛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隐患评估,并有针对性做好防范措施,对住院患者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科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面肌痉挛病人射频热凝治疗期间疼痛恐惧的影响
2
作者 张明敏 夏建妹 +2 位作者 潘洁 朱志红 费叶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疼痛恐惧是指个体在预感或遭遇疼痛时产生的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通常源于对疼痛的灾难化信念及负性解释[1]。一项研究报道显示,疼痛恐惧的发生率为15%~50%,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在清醒手术病人中尤为常见[2]。对于面肌痉挛(hemifacia... 疼痛恐惧是指个体在预感或遭遇疼痛时产生的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通常源于对疼痛的灾难化信念及负性解释[1]。一项研究报道显示,疼痛恐惧的发生率为15%~50%,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在清醒手术病人中尤为常见[2]。对于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病人,疼痛恐惧是一个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射频热凝治疗期间。Huang等[3]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术已被证实在治疗HFS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痛觉感受明显,容易引发强烈的疼痛恐惧[4]。这一情绪不仅影响手术体验,还可能增加术中并发症风险和手术失败率[5]。疼痛恐惧会通过加重病人的生理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暂停等),对手术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术后恢复和病人对未来疼痛的敏感性[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聚焦解决模式 射频热凝术 射频热凝治疗 呼吸暂停 茎乳孔 情绪反应 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侠 徐玉芬 +5 位作者 宋斌斌 杨新妹 徐龙生 倪桦栋 方志仙 陈文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25-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癌中重度疼痛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使用岩舒注射...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癌中重度疼痛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使用岩舒注射液,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成治疗之后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 879,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奥施康定使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奥施康定使用量逐渐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平均镇痛起效时间,平均镇痛时间与平均滴定达到稳态时间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利用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患者,可以提高疼痛缓解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奥施康定使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施康定 岩舒注射液 肺癌 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乳腺癌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耀 周敬 倪华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43-294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化疗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化疗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期间恶心呕吐4.0%、肝功能损伤4.0%、脱发6.0%、骨髓抑制2.0%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恶心呕吐14.0%、肝功能损伤10.0%、脱发18.0%、骨髓抑制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统计分析中,优为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差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等各项术后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术后愈后情况。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乳腺癌 术后患者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耀 周敬 +1 位作者 姜志容 倪华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98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方法:98例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以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08±15.7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65±11.30)U/L、血清总胆红素(26.08±7.23)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14.65±2.80)μmol/L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淀粉酶升高率、死亡率较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40±15.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9.65±11.30)U/L、血清总胆红素(66.20±10.40)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2.23±7.50)μmol/L以及腹膜炎发生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血淀粉酶升高率、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等相关指标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左右两侧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后成功率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罗格 谢可越 +2 位作者 朱建军 黄冰 姚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腰交感神经驱动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雷诺病、多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创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和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1-4]。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通过注射无水乙醇或苯酚实现神经毁损[... 腰交感神经驱动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雷诺病、多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创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如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和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1-4]。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调制术通过注射无水乙醇或苯酚实现神经毁损[5],但因可控性差,其扩散后产生的并发症多且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6];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是利用射频针裸端产生超过90℃的高温实现靶神经毁损的微创技术,局部热凝范围小而精确,可控性强,手术相关并发症少,且CT引导是实现精准定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术 腰交感神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雷诺病 热凝 CT引导 微创治疗 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SIX通过靶向miR-384调控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沈彬彬 周俊 +2 位作者 黎亮 陆宁 姚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SIX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q PCR法检测TSIX在5种胰腺癌细胞株(Bx PC-3、CAPAN-1、As PC-1、CFPAC-1和SW1990)、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SIX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q PCR法检测TSIX在5种胰腺癌细胞株(Bx PC-3、CAPAN-1、As PC-1、CFPAC-1和SW1990)、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和7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分析与TSIX互补配对的miRNA及下游基因。用携带TSIX siRNA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LVsiRNA)感染SW1990细胞作为实验组,以阴性对照慢病毒颗粒(LV-NC)作为对照组。通过q PCR检测低表达TSIX对miR-384和Gab2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ab2和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MTT比色法、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低表达TSIX对SW1990细胞周期、活力及增殖的影响。结果: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相比,TSIX在胰腺癌细胞株中均呈高表达(P<0.01),其中在SW1990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P<0.01)。TSIX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1990细胞转染TSIX siRNA后,q PCR检测细胞中TSIX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miR-384表达升高(P<0.01),Gab2的mRNA表达降低(P<0.01);低表达TSIX能显著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P<0.01)。结论:lncRNA TSIX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低表达TSIX可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为TSIX通过与miR-384互补配对调控Gab2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CT引导下C_8T_1脊神经根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慧丹 谢道奋 +2 位作者 应永干 许周亮 黄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77,共2页
1.病例资料病人贺某,男,79岁。因“右胸背腋、右上肢尺侧皮肤疱疹后剧烈疼痛49天”就诊。病人49天前出现右胸背部、右腋下、右上肢尺侧阵发性烧灼样刺痛,2天后疼痛相应部位出现成簇疱疹,入住皮肤科对症治疗。14天后疱疹结痂脱落,但仍有... 1.病例资料病人贺某,男,79岁。因“右胸背腋、右上肢尺侧皮肤疱疹后剧烈疼痛49天”就诊。病人49天前出现右胸背部、右腋下、右上肢尺侧阵发性烧灼样刺痛,2天后疼痛相应部位出现成簇疱疹,入住皮肤科对症治疗。14天后疱疹结痂脱落,但仍有剧烈的阵发性疼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8分。本次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收住院。查体:神清,精神差,原疱疹区(右C8T1T2脊神经支配区)皮肤色素沉着(见图1),触诱发痛明显,自主爆发痛10~15次/小时,VAS 6~8分。辅助检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射频治疗 脊神经根 CT引导 侧卧位 剧烈疼痛 视觉模拟评分 皮肤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的CT定位引导穿刺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冰 祝则峰 +4 位作者 周煦燕 侯健 包梅芳 俞方荣 杜建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CT定位引导 脊神经背根节 穿刺技术 射频热凝 胸段 计算机断层扫描 射频治疗 根性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