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麻醉下行消化内镜诊治的嗜酒患者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学英 丁美华 +2 位作者 陈敏芳 谢丽萍 王黎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9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行消化内镜诊治的嗜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门诊行消化内镜诊治的129例嗜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9例嗜酒患者中,20例(15.5%)患者发生躁动,Rike...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行消化内镜诊治的嗜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门诊行消化内镜诊治的129例嗜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9例嗜酒患者中,20例(15.5%)患者发生躁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评分达(4±0.5)分;7例患者SpO_2下降,最低至88%;5例患者心率下降至50次/min以下,最低至41次/min;2例患者血压下降,最低至79/46 mmHg(1mmHg=0.133kPa)。经对症护理及必要的药物治疗,129例患者均完成消化内镜的诊治。结论嗜酒患者丙泊酚麻醉下行消化内镜诊治存在发生躁动、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风险,医护人员需加强观察,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麻醉 嗜酒 消化内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技术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建新 邹宝俭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2A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技术 护理管理 PICC置管 静脉给药 静脉化疗 给药技术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给药错误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9
3
作者 郑惠芳 谢丽萍 +1 位作者 董卫红 孔月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某三级乙等医院2006-2010年护理系统上报的98例护理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8例给药差错中,以药品错误最多,占30.61%;以白班发生错误的频次最多,占71.4... 目的探讨护理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某三级乙等医院2006-2010年护理系统上报的98例护理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8例给药差错中,以药品错误最多,占30.61%;以白班发生错误的频次最多,占71.43%;以工作1~2年护士发生给药错误概率最高,占45.94%;给药错误的最常见原因为操作流程不规范,占29.85%。结论应加强护士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强化给药规章制度,改革现有的护理排班模式,加强护理队伍的自律监管,并提倡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以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错误 原因分析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面肌痉挛病人射频热凝治疗期间疼痛恐惧的影响
4
作者 张明敏 夏建妹 +2 位作者 潘洁 朱志红 费叶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疼痛恐惧是指个体在预感或遭遇疼痛时产生的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通常源于对疼痛的灾难化信念及负性解释[1]。一项研究报道显示,疼痛恐惧的发生率为15%~50%,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在清醒手术病人中尤为常见[2]。对于面肌痉挛(hemifacia... 疼痛恐惧是指个体在预感或遭遇疼痛时产生的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通常源于对疼痛的灾难化信念及负性解释[1]。一项研究报道显示,疼痛恐惧的发生率为15%~50%,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在清醒手术病人中尤为常见[2]。对于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病人,疼痛恐惧是一个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射频热凝治疗期间。Huang等[3]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术已被证实在治疗HFS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痛觉感受明显,容易引发强烈的疼痛恐惧[4]。这一情绪不仅影响手术体验,还可能增加术中并发症风险和手术失败率[5]。疼痛恐惧会通过加重病人的生理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暂停等),对手术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术后恢复和病人对未来疼痛的敏感性[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聚焦解决模式 射频热凝术 射频热凝治疗 呼吸暂停 茎乳孔 情绪反应 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急诊30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殷惠琴 李明香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821-822,共2页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06年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05份门急诊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涉及药品总数85种,其中抗菌药物233例(76.39%);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183例(60.00%)...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06年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05份门急诊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涉及药品总数85种,其中抗菌药物233例(76.39%);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183例(60.00%)。结论护士在门急诊要重视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急诊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方法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建新 谢丽萍 +1 位作者 张汝英 邹洪兴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2期67-68,共2页
为探讨适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采血方法 ,对 30名志愿者于上臂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后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 (A1)和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 (B1) ,分别于空腹及服糖溶液后 0 .5、 1、 2、 3 h在留置针处采血 1.5 ml,同时在对... 为探讨适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采血方法 ,对 30名志愿者于上臂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后随机分成肝素封管组 (A1)和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 (B1) ,分别于空腹及服糖溶液后 0 .5、 1、 2、 3 h在留置针处采血 1.5 ml,同时在对侧上臂直接穿刺采血 1.5 ml作对照组 (A2、B2 ) ;测定各组血糖值并问卷调查 30名志愿者对两种采血方法的主观接受程度。结果空腹及服糖溶液后血糖值 A 1与 A 2组 ,B1与 B2组 ,A1与 B1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均 P>0 .0 5 ) ;30名志愿者全部愿意选择静脉留置针采血法。提示静脉留置针采血可替代直接静脉穿刺采血行 OGTT试验 ;应用 0 .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静脉留置针 静脉采血 糖尿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过程质量管理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新 郑惠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0期770-77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过程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183例糖尿病病人按年限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对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观察两组发生低血糖情况...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过程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将接受胰岛素治疗的183例糖尿病病人按年限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对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观察两组发生低血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9例(20.4%),观察组发生低血糖5例(5.6%),两组比较,χ2=8.88,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过程质量管理能有效控制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过程质量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备用药品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惠琴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851-852,共2页
该文通过分析医院病区备用药品存在的隐患,发现病区急救药、常用注射剂、常用口服药等的保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药剂科、护理部和临床科室的协同整改,以上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备用药品 安全隐患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废弃针头回收管理干预 被引量:12
9
作者 童冠瑛 沈建萍 +1 位作者 万国燕 吕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农村居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废弃针头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98例农村居家胰岛素笔注射治疗患者,通过发放废弃针头专用回收盒,制定居家胰岛素笔废弃针头回收流程,开展多模式健康教育,医院社区联动建立回收点... 目的 探讨农村居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废弃针头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98例农村居家胰岛素笔注射治疗患者,通过发放废弃针头专用回收盒,制定居家胰岛素笔废弃针头回收流程,开展多模式健康教育,医院社区联动建立回收点并设置奖励机制等干预措施进行废弃针头回收管理.干预4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回收管理干预后,废弃针头回收率从0上升到64.29%,针刺伤发生率从12.24%下降到0(均P<0.01).结论 胰岛素笔废弃针头回收管理干预能促进农村居家胰岛素笔废弃针头的安全管理,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糖尿病 胰岛素笔 废弃针头 医疗废物 回收 管理干预 针刺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缩唇呼吸训练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建萍 谢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76-76,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缩唇呼吸训练是COPD患者康复护理行之有效的手段,文献报道COPD患者使用缩唇呼吸训练可延长呼气时间,增加呼吸道压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缩唇呼吸训练是COPD患者康复护理行之有效的手段,文献报道COPD患者使用缩唇呼吸训练可延长呼气时间,增加呼吸道压力,延缓呼吸道塌陷,有利于肺内残余气体的呼出,起到阻止病情发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缩唇呼吸训练 新型缩唇呼吸训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