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灌浆期高温下钾肥运筹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友发 孙源泽 +2 位作者 董俊杰 富昊伟 张馨月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了明确水稻灌浆期高温下钾肥运筹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环境温度和灌浆期高温20 d 2个温度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设置3种钾肥运筹方式,K1(基肥∶促花肥为10∶0)、K2(基肥∶促花肥为7∶3)和K3(基肥∶促花肥为3∶7),测定各... 为了明确水稻灌浆期高温下钾肥运筹对籽粒灌浆及垩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环境温度和灌浆期高温20 d 2个温度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设置3种钾肥运筹方式,K1(基肥∶促花肥为10∶0)、K2(基肥∶促花肥为7∶3)和K3(基肥∶促花肥为3∶7),测定各处理下籽粒的灌浆进程和垩白。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缩短籽粒活跃灌浆期,提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提高花后15 d以内的灌浆速率,但花后15 d以后的灌浆速率迅速下降,降低花后20 d以后的灌浆速率,灌浆曲线起伏大,提高籽粒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在高温条件下,与K1相比,K2和K3均延长籽粒活跃灌浆期,推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降低花后20 d以内的灌浆速率,缓解灌浆期高温对水稻造成的高温逼熟效应,且到达灌浆高峰后,灌浆速率下降更加平缓,灌浆速率下降较慢,提高花后20 d以后籽粒的灌浆速率,降低籽粒垩白的发生,并且垩白米率和垩白度随着促花肥比例的提高而降低。灌浆期高温下,虽然K3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籽粒垩白的发生,但产量与K1无显著差异。因此,综合产量和品质,在水稻生产实践中,钾肥应按照基肥∶促花肥为7∶3比例施用,若灌浆期遭遇高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缓解高温胁迫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钾肥 高温 籽粒灌浆 垩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对抽穗扬花期自然高温下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友发 富昊伟 +1 位作者 马兴华 张馨月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了明确钾素对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本试验利用长江流域2019年7月份自然高温条件,选用4个抽穗期在7月下旬的早熟中粳型水稻材料,测定其在K0(K2O 0 kg·hm^(-2))和K1(K_(2)O 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的结实率... 为了明确钾素对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本试验利用长江流域2019年7月份自然高温条件,选用4个抽穗期在7月下旬的早熟中粳型水稻材料,测定其在K0(K2O 0 kg·hm^(-2))和K1(K_(2)O 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的结实率。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胁迫程度因水稻材料不同而异,且水稻结实率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施用钾肥可以有效缓解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的胁迫,缓解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选用耐高温水稻品种配合抽穗扬花期前15 d补施钾肥可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二〇的喷施浓度和时期对水稻钝感材料株高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友发 董俊杰 +1 位作者 富昊伟 张馨月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840-2842,共3页
为验证在幼穗分化早期喷施适量九二〇对钝感水稻材料各茎节长度、株高和包颈情况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九二〇浓度(20、40、60、80 mg·L^(-1))和8个喷施时期(幼穗分化Ⅰ期、幼穗分化Ⅱ期、幼穗分化Ⅲ期、幼穗分化Ⅳ期、幼穗分化Ⅴ... 为验证在幼穗分化早期喷施适量九二〇对钝感水稻材料各茎节长度、株高和包颈情况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九二〇浓度(20、40、60、80 mg·L^(-1))和8个喷施时期(幼穗分化Ⅰ期、幼穗分化Ⅱ期、幼穗分化Ⅲ期、幼穗分化Ⅳ期、幼穗分化Ⅴ期、幼穗分化Ⅵ期、幼穗分化Ⅶ期、幼穗分化Ⅷ期),设置喷清水为对照(CK),测定株高、茎节长度。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九二〇均能明显提高株高,但喷施浓度达到60 mg·L^(-1)后,增加九二〇浓度对株高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喷施高浓度九二〇对钝感材料DR607穗茎节长度和株高提升效果仍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幼穗分化Ⅰ–Ⅴ期喷施九二〇拉长下部茎节长度但缩短上部茎节和穗茎节,株高与幼穗分化Ⅵ~Ⅷ期喷施株高无明显差异,但加重穗包颈,并且容易发生倒伏,试验假设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九二○ 钝感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叶片SPAD变化趋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海龙 杨佳恒 蔡金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2200-2204,共5页
为了明确水稻生育期叶片SPAD值变化趋势、分布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寻找叶片SPAD临界值为氮肥施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秀水134作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0(LN)、200(MN)、400(HN)kg·hm^-2,测定水稻各物候期倒1叶至倒4叶的SPAD... 为了明确水稻生育期叶片SPAD值变化趋势、分布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寻找叶片SPAD临界值为氮肥施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秀水134作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0(LN)、200(MN)、400(HN)kg·hm^-2,测定水稻各物候期倒1叶至倒4叶的SPAD值和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冠层叶片SPAD值出现“黑黄”交替变化的趋势,各物候期冠层4张叶片SPAD值与产量呈现二次曲线关系,其中冠层叶片的SPAD均值与产量拟合关系较好。确定了水稻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冠层4张叶片SPAD mean值的最适值和临界值分别为48.7和42.6、43.9和40.0、46.0和43.3、43.5和39.8、32.1和26.8、42.0和38.9。水稻叶片SPAD mean值与产量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可以在保障产量安全的基础上为田间氮肥科学施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PAD值 氮素诊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