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和CSD耦合的涡激振和颤振气弹模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永乐 朱佳琪 唐浩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89,114,共6页
以FLUENT为研究工具,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和动网格技术,基于松耦合方法将Newmark算法通过UDF嵌入Fluent软件中,实现了CFD和CSD耦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二维方柱绕流模型,计算了竖向单自由度振动方柱在不同风速下的斯托罗哈数和最大... 以FLUENT为研究工具,利用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和动网格技术,基于松耦合方法将Newmark算法通过UDF嵌入Fluent软件中,实现了CFD和CSD耦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二维方柱绕流模型,计算了竖向单自由度振动方柱在不同风速下的斯托罗哈数和最大振幅的变化情况,模拟了涡激共振锁定现象,并与静态绕流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具有竖向振动和扭转振动二自由度的薄平板模型,并识别了该平板的颤振导数,进一步对其弯扭耦合颤振临界风速进行了逼近计算,本方法得到的颤振临界风速与Scanlan理论公式和Selberg理论公式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和CSD耦合分析 动网格 涡激振 颤振 气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铺装混凝土调平层与沥青面层接触状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万晨光 申爱琴 +1 位作者 郭寅川 肖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266,共5页
针对桥面铺装混凝土调平层和沥青面层之间接触状态评价指标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层间接触系数口的概念,运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出部分连续式双层梁层间接触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设计部分连续式双层梁弯曲试验,分别在混凝土调平层表面进行拉... 针对桥面铺装混凝土调平层和沥青面层之间接触状态评价指标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层间接触系数口的概念,运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出部分连续式双层梁层间接触系数的计算公式,并设计部分连续式双层梁弯曲试验,分别在混凝土调平层表面进行拉毛、刻槽和凿毛处理,然后在不同黏结层改性沥青洒布量的条件下进行层间接触系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凿毛处理后的层间接触状态最好,此时层间接触系数最大值为o.483,黏结层改性沥青最佳洒布量为1.6~2.okg/m^2;拉毛和刻槽处理后,层间接触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428和0.412,黏结层改性沥青最佳洒布量为1.2~1.6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 混凝土调平层 沥青面层 部分连续式双层梁 层间接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料级配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秀君 金国华 朱洪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级配对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干湿劈裂强度、稳定度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细集料偏少的混合料经合理设计,只要马歇尔稳定度符合要求,其水稳性及抗剪强度是可以符合要求的,这样的级配在... 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级配对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密度、空隙率、干湿劈裂强度、稳定度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细集料偏少的混合料经合理设计,只要马歇尔稳定度符合要求,其水稳性及抗剪强度是可以符合要求的,这样的级配在工程中是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沥青混合料 级配 密度 水稳性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辐照室环境放射防护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郑美扬 金国华 沈根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4-1226,共3页
某农科院辐照室利用钴源对农产品进行杀菌消毒等工艺处理,在农业应用上非常见成效。但是60Co属于高毒性核素,一旦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有必要对辐照室内外环境进行辐射监测和辐射安全评价,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 某农科院辐照室利用钴源对农产品进行杀菌消毒等工艺处理,在农业应用上非常见成效。但是60Co属于高毒性核素,一旦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有必要对辐照室内外环境进行辐射监测和辐射安全评价,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辐照室周围布置了6个监测点,利用射线检测仪对这些点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论源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农科院辐照室的设计多是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状态下,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此外,鉴于60Co自身特性,还概述了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 辐照室 防护措施 防护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和磷肥中放射性核素迁移及其防护 被引量:5
5
作者 郑美扬 樊军芳 闻伟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41-1644,共4页
由于磷矿中伴有放射性核素,故在磷矿开采、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介绍了不同的磷肥处理工艺对放射性核素迁移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处理磷矿石,所得的磷产品的放射性含量均较高;总结了从磷矿石开采... 由于磷矿中伴有放射性核素,故在磷矿开采、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介绍了不同的磷肥处理工艺对放射性核素迁移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处理磷矿石,所得的磷产品的放射性含量均较高;总结了从磷矿石开采到磷肥生产,再磷肥施于土壤被植物吸收等各个阶段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研究得出起始于磷矿石中的放射性核素迁移的活性与其自身的价态、存在形式以及周围介质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针对磷矿开采利用和磷肥生产施用等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磷肥 放射性核素 工艺 迁移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