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忠友
陈平泉
+9 位作者
赵兴
吴宏飞
张建乔
方向前
宋永兴
俞伟
裴斐
范顺武
宋国浩
范时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观察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后融合器沉降现象,总结融合器沉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4例腰椎病变资料,其中男43例,女10...
目的:观察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后融合器沉降现象,总结融合器沉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4例腰椎病变资料,其中男43例,女101例;年龄20~81(60.90±10.06)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1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5例,腰椎管狭窄症33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2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11例,炎症转归期原发性椎间隙炎7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5例。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57例,骨密度正常87例。融合节段数:单节段124例,2节段11例,3节段8例,4节段1例。采用Stand-alone OLIF 40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104例。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对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融合器沉降对于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中位数99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6 ml;术中发生终板损伤30例,合并椎体骨折5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14.57±7.14)个月。随访过程中除原发性腰椎间隙炎病例、部分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病例,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器沉降现象,其中正常沉降119例,异常沉降25例(Ⅰ级23例,Ⅱ级2例)。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48±1.84) mm恢复至术后3~5 d的(12.65±2.03) mm及末次随访时的(10.51±1.81) mm,术后3~5 d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3~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94.4%(136/144)。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的(6.55±2.29)、(4.72±1.4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0±0.82)、(0.60±0.03)分(P<0.000 1);ODI由术前的(38.50±6.9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1.30±3.27)%(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1.3%(45/144),再手术率9.72%(14/144),其中因融合器沉降或移位而再次手术8例,占再手术的57.14%(8/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Stand-alone OLIF组、2节段或以上融合组、终板损伤组中其异常沉降例数分别高于骨量正常组、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节段融合组、终板无损伤组。结论:融合器沉降是OLIF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前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应用、2节段或以上融合和术中终板损伤可能是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重要因素。虽然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但存在融合器移位的风险,需要加强预防,以降低因融合器沉降而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固定
椎间融合
终板损伤
融合器沉降
融合器移位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
24
2
作者
居建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7月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7月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控制和多饮水等常规处理,并加用秋水仙碱口服,首剂1mg,之后0.5mg/次,每2小时1次,24h后改0.5mg,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患者加用加味四妙汤,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MMP-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和MMP-3水平[(48.26±10.76)ng/L、(1.32±0.32)μg/L和(81.55±20.52)ng/mL;(34.37±8.13)ng/L、(0.89±0.25)μg/L和(64.28±13.19)ng/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0.19±16.12)ng/L、(1.73±0.43)μg/L和(103.92±27.16)ng/mL;(69.52±14.02)ng/L、(1.68±0.34)μg/L和(99.74±26.19)ng/mL](t=2.45、2.27、2.19、3.25、3.09、2.91,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t=2.34、2.43、2.29,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比76.19%)(χ2=4.46,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作用与其降低血清IL-6、IL-8和MMP-3水平以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过程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加味四妙汤
白介素-6
白介素-8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抢救时机与预后的探讨
3
作者
董人人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0期723-723,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损伤
肢体骨折
并发症
血管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曾忠友
陈平泉
赵兴
吴宏飞
张建乔
方向前
宋永兴
俞伟
裴斐
范顺武
宋国浩
范时洋
机构
武警海警总队
医院
骨二
科
嘉兴市
中医
医院
骨伤
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
医院
骨
科
嘉兴市中医院骨伤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3-44,共12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KY968)。
文摘
目的:观察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术后融合器沉降现象,总结融合器沉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4例腰椎病变资料,其中男43例,女101例;年龄20~81(60.90±10.06)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1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5例,腰椎管狭窄症33例,腰椎退行性滑脱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28例,腰椎内固定术后邻椎病11例,炎症转归期原发性椎间隙炎7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5例。术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提示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57例,骨密度正常87例。融合节段数:单节段124例,2节段11例,3节段8例,4节段1例。采用Stand-alone OLIF 40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104例。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发生情况,对可能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融合器沉降对于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中位数99 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6 ml;术中发生终板损伤30例,合并椎体骨折5例。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0(14.57±7.14)个月。随访过程中除原发性腰椎间隙炎病例、部分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滑脱病例,其余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合器沉降现象,其中正常沉降119例,异常沉降25例(Ⅰ级23例,Ⅱ级2例)。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48±1.84) mm恢复至术后3~5 d的(12.65±2.03) mm及末次随访时的(10.51±1.81) mm,术后3~5 d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后3~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为94.4%(136/144)。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由术前的(6.55±2.29)、(4.72±1.49)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0±0.82)、(0.60±0.03)分(P<0.000 1);ODI由术前的(38.50±6.9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1.30±3.27)%(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1.3%(45/144),再手术率9.72%(14/144),其中因融合器沉降或移位而再次手术8例,占再手术的57.14%(8/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组、Stand-alone OLIF组、2节段或以上融合组、终板损伤组中其异常沉降例数分别高于骨量正常组、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组、单节段融合组、终板无损伤组。结论:融合器沉降是OLIF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前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Stand-alone OLIF应用、2节段或以上融合和术中终板损伤可能是术后融合器沉降的重要因素。虽然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但存在融合器移位的风险,需要加强预防,以降低因融合器沉降而带来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再手术。
关键词
腰椎
固定
椎间融合
终板损伤
融合器沉降
融合器移位
再手术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
Fixation
Intervertebral fusion
Endplate injury
Cage subsidence
Cage migration
Reoperation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
24
2
作者
居建伟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中医院骨伤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7月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控制和多饮水等常规处理,并加用秋水仙碱口服,首剂1mg,之后0.5mg/次,每2小时1次,24h后改0.5mg,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患者加用加味四妙汤,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MMP-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和MMP-3水平[(48.26±10.76)ng/L、(1.32±0.32)μg/L和(81.55±20.52)ng/mL;(34.37±8.13)ng/L、(0.89±0.25)μg/L和(64.28±13.19)ng/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70.19±16.12)ng/L、(1.73±0.43)μg/L和(103.92±27.16)ng/mL;(69.52±14.02)ng/L、(1.68±0.34)μg/L和(99.74±26.19)ng/mL](t=2.45、2.27、2.19、3.25、3.09、2.91,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t=2.34、2.43、2.29,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比76.19%)(χ2=4.46,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作用与其降低血清IL-6、IL-8和MMP-3水平以及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过程密切有关。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加味四妙汤
白介素-6
白介素-8
基质金属蛋白酶-3
Keywords
Acute gouty arthritis
Jiawei Simiao Decoction
Interleukin-6
Interleukin-8
Matrix metalloprotease-3
分类号
R259.89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抢救时机与预后的探讨
3
作者
董人人
机构
浙江省
嘉兴市中医院骨伤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0期723-723,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损伤
肢体骨折
并发症
血管修复
分类号
R683.4 [医药卫生—骨科学]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的原因分析
曾忠友
陈平泉
赵兴
吴宏飞
张建乔
方向前
宋永兴
俞伟
裴斐
范顺武
宋国浩
范时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居建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肢体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抢救时机与预后的探讨
董人人
《浙江临床医学》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