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1 位作者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臼毒素纳米靶向制剂的制备与理化性质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耿焕 沈和平 +3 位作者 金成胜 黄嬛 蒋小红 褚正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纳米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为耦联剂,合成硬脂酸-壳寡糖嫁接物,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测定载体中氨基取代度,以透析法制备鬼臼毒素载药聚合物胶团,考察载药胶团的粒径、表面电位、药物含量、...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纳米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为耦联剂,合成硬脂酸-壳寡糖嫁接物,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测定载体中氨基取代度,以透析法制备鬼臼毒素载药聚合物胶团,考察载药胶团的粒径、表面电位、药物含量、包封率,释药行为以评价其质量。结果鬼臼毒素纳米靶向胶团粒径为30.8~48.3 nm,随着胶团载药量的增大,粒径逐渐增大,并且随着投药量的增加表面电荷逐渐升高,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鬼臼毒素的投药量为10%时,包封率达69.31%,可明显延缓药物的释放,释放速度随投药量减少而加快。结论鬼臼毒素纳米靶向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硬脂酸 壳寡糖 胶团 药物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