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的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辉 黄风立 +1 位作者 李积武 王庆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9-222,共4页
综合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课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术能力,用OBE理念进行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以掌握机电融合的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开发机电产品为课程成果,“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进行课程实践,... 综合工程训练是一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课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术能力,用OBE理念进行综合工程训练课程探索,以掌握机电融合的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开发机电产品为课程成果,“分层次、分阶段、分模块”进行课程实践,根据课程成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审核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机电融合工程技术的兴趣。通过教学试点可知,90%学生制作完成机电一体化创新作品,由创新作品判断学生较好掌握了开发机电产品的工程技术,具有较好的机电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实践证明,基于OBE的综合工程训练的课程成果与培养目标达成度较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 工程训练 探索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稀薄效应对微机电系统(MEMS)气体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琴 刘宇陆 +1 位作者 张海军 祝长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4-139,共6页
为研究气体稀薄效应对微机电系统(MEMS)气体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给出了MEMS气体轴承-转子系统运动方程和MEMS气体轴承的雷诺方程;利用双向隐式差分算法,给出了修正雷诺方程的详细数值求解过程;将转子运动方程与雷诺方程相结... 为研究气体稀薄效应对微机电系统(MEMS)气体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给出了MEMS气体轴承-转子系统运动方程和MEMS气体轴承的雷诺方程;利用双向隐式差分算法,给出了修正雷诺方程的详细数值求解过程;将转子运动方程与雷诺方程相结合,采用4阶龙格-库塔方法计算分析了气体稀薄效应对气体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考虑气体稀薄效应后,当质量偏心距较大时,MEMS气体轴承-转子系统的失稳轴颈转速较大,表明合适的偏心质量有助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在相同的质量偏心距下,考虑气体稀薄效应时气体轴承-转子系统在较低轴颈转速处出现峰值,表明此时不平衡偏心质量对气体轴承-转子系统运动的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气体轴承-转子系统 不平衡响应 稀薄效应 双向隐式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地方高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群产教协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23
3
作者 胡红生 曹坚 周斌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217,共6页
"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制造业正逐渐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转变。环杭州湾区域产业发展亟需智能制造方面应用型创新人才。地方高校的根本发展在于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突出地方... "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制造业正逐渐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转变。环杭州湾区域产业发展亟需智能制造方面应用型创新人才。地方高校的根本发展在于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创新性,论文以嘉兴学院浙江省"十三五"智能制造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群课堂教学改革为主体内容,聚焦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等几个方面对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了产教协同模式下"一转变、二结合、三拓展"的教学改革成果,5年办学成果表明,应用型地方高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群产教协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向正确,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堂教学 产教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进行目标细化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9
4
作者 戴婷 朱海燕 +3 位作者 张今朝 王安红 祝贺 李洪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1-214,共4页
针对目前地方院校工程实践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细分可操作"目标细化教学方法与举措.以"六层电梯应用教学系统"为例,构建了"小目标—多目标—总目标"的目标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中严格把... 针对目前地方院校工程实践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细分可操作"目标细化教学方法与举措.以"六层电梯应用教学系统"为例,构建了"小目标—多目标—总目标"的目标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中严格把控目标完成度,并有效监控、评价整个过程.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工程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与模糊控制的精细灌溉系统设计 被引量:46
5
作者 张伟 何勇 +4 位作者 裘正军 曹坚 钱苏翔 陆建中 金建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12,共6页
为准确判断作物需水量并确立合适的灌溉控制策略,实现作物的自动、定位、实时与适量灌溉,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与模糊控制方法的精细灌溉系统。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土壤水势与微气象信息(包括环境温度、湿度、... 为准确判断作物需水量并确立合适的灌溉控制策略,实现作物的自动、定位、实时与适量灌溉,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与模糊控制方法的精细灌溉系统。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土壤水势与微气象信息(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太阳辐射与风速等),并传输灌溉控制指令;结合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农田蒸散量,并将农田蒸散量和土壤水势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建立了多因素控制规则库,实现了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模糊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经济实用、通信可靠、控制准确性高,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灌溉区域的精细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无线传感器网络 模糊控制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电压法结合扰动观察法在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中应用 被引量:111
6
作者 熊远生 俞立 徐建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8,共4页
对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即在外界环境或负载突变时,先采用固定电压法将光伏阵列的工作点调整到最大功率点附近,以保证跟踪的快速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对最大功率点处的稳态特性进... 对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即在外界环境或负载突变时,先采用固定电压法将光伏阵列的工作点调整到最大功率点附近,以保证跟踪的快速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对最大功率点处的稳态特性进行优化,可有效减小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在最大功率点的振荡现象。对固定电压法、扰动观察法以及所提的两者的结合方法分别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减少了在最大功率点振荡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固定电压法 扰动观察法 光伏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换人产业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41
7
作者 胡红生 王娟 +1 位作者 孙江 张今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6-191,221,共7页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任务。论文以嘉兴学院浙江省机器换人新兴特色专业近两年办学实例,立足地方产业特点,从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课程...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任务。论文以嘉兴学院浙江省机器换人新兴特色专业近两年办学实例,立足地方产业特点,从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现状、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提炼了嘉兴学院"三转变、三结合、三拓展"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探索了地方性、应用型、创新性和个性化有机融合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果证实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工业机器人方向人才培养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地方高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风扇离合器结构设计与可控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红生 王炅 +2 位作者 崔亮 蒋学争 张丽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针对发动机离合器的传统驱动方式无法实现风扇转速实时连续调整,易造成发动机功率无谓损耗、冷却过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液为传动介质的风扇离合器。基于磁流变液Bingham模型和不可压缩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磁流变... 针对发动机离合器的传统驱动方式无法实现风扇转速实时连续调整,易造成发动机功率无谓损耗、冷却过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磁流变液为传动介质的风扇离合器。基于磁流变液Bingham模型和不可压缩粘性流体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磁流变离合器转矩传递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输出转矩的影响。依据磁路设计理论,提出了磁流变离合器磁路的两种设计方法。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磁流变离合器磁路的数值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优化设计并加工了磁流变离合器的系列试验样品。利用构建的磁流变离合器性能测试平台进行了样品的机械静态特性、输出特性、调速特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磁流变离合器在2 A输入电流控制下,输出静态转矩达到13 N.m;转矩随转速差加大增加的幅度较小,保持在0.4-0.8 N.m之间;负载特性试验证实了磁流变离合器输出转速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 风扇 离合器 转矩 磁路 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张今朝 朱海燕 胡红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76,共5页
针对工科类地方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培养环节,基于嘉兴学院电气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建设状况,分析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地在大学生实践培养环节中的定位和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了企业生产... 针对工科类地方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培养环节,基于嘉兴学院电气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建设状况,分析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基地在大学生实践培养环节中的定位和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了企业生产线和实践平台的双重作用,提出多层面、跨专业综合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企业深度参与电气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包括质量监控、考核评价办法等,最终形成一整套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实践基地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切削加工离线编程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楚辉 姚宝国 柯映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31,439,共7页
为了在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中,能使机器人高效地完成航空铝合金的轻切削加工,在研究机器人机构运动学特性和离线自动编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工业机器人轻切削作业的微机编程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了程序参数的求解过程.该编程方法采... 为了在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中,能使机器人高效地完成航空铝合金的轻切削加工,在研究机器人机构运动学特性和离线自动编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工业机器人轻切削作业的微机编程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了程序参数的求解过程.该编程方法采用以自动编程工具(APT)语言生成的刀位源文件作为媒介,通过接口程序将CAD/CAM和Robotics衔接集成.根据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需求,通过对刀位信息作后置处理获得机器人的工具运动路径,进而自动生成机器人控制程序,并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其正确性.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实现较复杂零件的机器人切削加工程序自动生成,且编程效率较手工示教编程提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离线编程 轻切削加工 刀位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性噪声消除的同态变换盲源分离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焦卫东 杨世锡 +1 位作者 钱苏翔 严拱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1-584,614,共5页
为消除乘法性观测噪声,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冗余取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同态变换盲源分离(BSS)的消噪新方法.通过对原始观测信号的同态变换———对数变换,将乘法性噪声转变为加法性噪声.引入经过相同对数变换的虚拟噪声分量,将变换后的... 为消除乘法性观测噪声,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冗余取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同态变换盲源分离(BSS)的消噪新方法.通过对原始观测信号的同态变换———对数变换,将乘法性噪声转变为加法性噪声.引入经过相同对数变换的虚拟噪声分量,将变换后的一维观测信号扩展为多维观测.依据最大化估计分量间独立性的准则(由高阶累积量构成)对多维观测实施盲源分离.最后,联合指数逆变换及输出信号校正处理,实现真实信号的估计,从而消除原始观测中的乘法性噪声.仿真消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消除观测信号中的乘法性噪声.与同态滤波等传统的乘性噪声消除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实现简单,运算效率高,而且可以方便地扩展应用于多维观测信号的噪声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盲源分离 冗余取消 同态变换 乘性噪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成型工艺多目标稳健设计及优化算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风立 林建平 +1 位作者 钟美鹏 许锦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1,298,共6页
在注塑成型过程单目标稳健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型质量特性均值及标准差的双目标稳健设计模型以及成型多质量特性的多目标稳健设计模型,提出了基于Pareto最优的混合交叉变异的多目标蚁群算法.在结合实例的研究中,针对某遥控器上下盖的... 在注塑成型过程单目标稳健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型质量特性均值及标准差的双目标稳健设计模型以及成型多质量特性的多目标稳健设计模型,提出了基于Pareto最优的混合交叉变异的多目标蚁群算法.在结合实例的研究中,针对某遥控器上下盖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设置分别建立了翘曲量均值及标准差的双目标稳健设计模型和最大翘曲量及最大体积收缩率的多目标稳健设计模型,再利用混合交叉变异的多目标蚁群算法进行求解,求解结果与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sⅡ(NSGAⅡ)算法比较,得出部分算法性能指标优于NSGAⅡ算法.利用多目标稳健优化得到的工艺参数进行实际注塑成型,得到的塑件制品成型质量好并且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多目标稳健设计 蚁群算法 PARETO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炮磁流变后坐阻尼器的设计与可控性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红生 王炅 +2 位作者 蒋学争 李延成 李兆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以高冲击、高速环境下的某口径火炮反后坐装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后坐阻力对火炮静止性和射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对火炮后坐运动的控制作用。设计了火炮磁流变后坐阻尼器及冲击试验平台;考虑冲击载荷激励下惯性力的影响,建... 以高冲击、高速环境下的某口径火炮反后坐装置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后坐阻力对火炮静止性和射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磁流变阻尼器对火炮后坐运动的控制作用。设计了火炮磁流变后坐阻尼器及冲击试验平台;考虑冲击载荷激励下惯性力的影响,建立了火炮反后坐装置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仿真,对所设计长行程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冲击试验,测试其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特性,并进行了后坐过程半实物仿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长行程火炮用磁流变阻尼器可有效抑制冲击载荷激励作用,为进一步实现火炮后坐力与行程控制的一体化设计和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磁流变后坐阻尼器 冲击载荷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批优化调度问题综述及面向节能研究展望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海燕 王万良 +1 位作者 黄风立 彭文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2-556,共15页
为了适应批量生产背景下生产系统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需求,对分批优化调度问题进行了综述与展望。从问题描述、分批调度策略、问题分类、批量划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个方面介绍了分批优化调度问题;分别介绍国内外学者在分批优化调度和... 为了适应批量生产背景下生产系统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需求,对分批优化调度问题进行了综述与展望。从问题描述、分批调度策略、问题分类、批量划分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个方面介绍了分批优化调度问题;分别介绍国内外学者在分批优化调度和节能生产调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尚需深入和完善的问题。对节能分批优化调度未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批优化调度 节能调度 批量划分 排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多模式接入直流微电网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熊远生 俞立 徐建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43,共7页
对接入直流微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三种工作模式,即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恒压模式和恒功率模式。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时,采用一种变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在恒压模式时,采用PI控制实现恒压控制。在恒功率模式... 对接入直流微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三种工作模式,即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恒压模式和恒功率模式。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时,采用一种变步长的扰动观察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在恒压模式时,采用PI控制实现恒压控制。在恒功率模式时,采用PI控制实现恒功率控制。当判断出不能实现恒压或恒功率控制时,切换到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模式,并通知能量管理器,能量管理器通过储能装置调度或负荷调度来镇定直流母线电压。从而使光伏发电系统对能量管理器来说是一个受限的可控源,有助于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对所提出的多种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使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于多种工作模式,并能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及模式切换,使光伏发电系统变为一个受限的可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直流微电网 恒压模式 恒功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驱动器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放大率计算方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沈剑英 张海军 赵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7-271,共5页
在精密微位移领域,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常被用来放大压电陶瓷驱动器产生的微小位移。在考虑柔性铰链转动中心偏移量的基础上,推导出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放大率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进行验证。通过公式计算、有限元仿真分... 在精密微位移领域,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常被用来放大压电陶瓷驱动器产生的微小位移。在考虑柔性铰链转动中心偏移量的基础上,推导出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放大率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进行验证。通过公式计算、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得到的放大率分别为8.31、8.38和8.20,有限元仿真值和公式计算值之间的误差为1%,实验测试值和公式计算值之间的误差为1.3%,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驱动器 杠杆式柔性铰链机构 放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跨学科实验室绩效管理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海燕 张今朝 谢林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7,230,共4页
跨学科专业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新内涵,正以新的活力推动教学与科研快速发展。以嘉兴学院实验中心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为例,分析了跨学科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结合目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出了跨学科专业实验室建... 跨学科专业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新内涵,正以新的活力推动教学与科研快速发展。以嘉兴学院实验中心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为例,分析了跨学科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结合目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出了跨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从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出发,在学科实验室绩效考核中加入新内容,以提高跨学科实验平台的利用率,同时给出了新的实验室绩效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绩效评价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的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与成效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辉 李积武 +1 位作者 黄风立 杨培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机器人综合实训是提升学生机器人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基于OBE的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个性化创意、模块化细分、弹性化时空、数字化管理、审核化评价、人性化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 机器人综合实训是提升学生机器人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基于OBE的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个性化创意、模块化细分、弹性化时空、数字化管理、审核化评价、人性化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机器人综合实训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学生异想天开和实现梦想,学生制作了创新的机器人作品,获得了多项学习成果,激发了学习兴趣,获得了学习成就感,实训后的学生具有机器人开发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初步养成了机器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综合实训 OBE教学模式 个性化创意 自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被引量:25
19
作者 贺成龙 吴建华 刘文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549-3558,共10页
用生态足迹的成分分析方法首次计算了中国水泥生产的生态足迹,推导出水泥制造业CO2的单位排放量(排放强度)经验公式,水泥制造业CO2的单位排放量与水泥制造业的单位综合能耗呈线性关系,降低单位综合能耗就可降低CO2的单位排放量,进而减... 用生态足迹的成分分析方法首次计算了中国水泥生产的生态足迹,推导出水泥制造业CO2的单位排放量(排放强度)经验公式,水泥制造业CO2的单位排放量与水泥制造业的单位综合能耗呈线性关系,降低单位综合能耗就可降低CO2的单位排放量,进而减小水泥的生态足迹。中国水泥制造业的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1.57×108hm2,增加到2006年的2.61×108hm2,年均增长8.81%,但低于水泥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12.91%),特别是2004年以来,水泥制造业总的生态足迹增长率明显低于水泥总产量的增长率。单位水泥产量的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0.2632hm2/t,减少到2006年的0.2109hm2/t。这说明,中国在水泥行业大力开展的节能减排的效果已经显现。从足迹的构成看,排放CO2和氮氧化物的生态足迹占绝对比重(超过90%),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制造业是高能耗行业,要减小水泥的生态足迹,必须降低水泥制造业的能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生态足迹 成分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机同步系统的多模型辨识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今朝 刘国海 潘天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针对多电机同步系统,建立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其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复杂关系。由于该物理模型难以应用于控制器设计,为此以三台电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进行分解,建立了速度和张力输出与各输入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 针对多电机同步系统,建立了按转子磁场定向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其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复杂关系。由于该物理模型难以应用于控制器设计,为此以三台电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进行分解,建立了速度和张力输出与各输入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将系统简化为速度和张力模型。利用数据驱动原理,对输入输出样本数据进行满意c均值聚类,建立了不同工况下的局部线性子模型及相应的调度函数,系统的全局模型是各个子模型的加权综合,从而得出速度和张力的全局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简化模型能准确地拟合复杂多电机的非线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系统 满意模糊聚类 局部模型网络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