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本敦煌文学研究成果与方法之考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朱凤玉
-
机构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4期147-161,共15页
-
-
关键词
研究成果
敦煌文学
日本
敦煌学研究
整理工作
文学研究
敦煌文献
考察研究
论文集
先生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敦煌本《太公家教》的传播及其对中国俗文化的展现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朱凤玉
-
机构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92,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16ZDA121)。
-
文摘
《太公家教》是敦煌文献中写本最多的家教类蒙书,一直以来深受关注,论著篇章多达数十种。其内容为梳理经典要义并改写成琅琅上口的韵语短句,同时集录当时社会流行的足以发人深省的谚语,展现雅俗融合的"格言谚语体"特色。因其易于接受、便于口传、利于记忆因而广泛流传,影响久远。本文特从《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文词教林》《新集文词九经抄》等变文、蒙书的援引以及在《太公家教》基础上改写创作的通俗训诫诗一卷本《王梵志诗》入手,考见其在敦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又从吐鲁番文书及吐蕃文《太公家教》写本残卷、唐代长沙窑瓷器遗存所见的字句题词及典籍记述等,亦可考知其在敦煌以外的流传与影响的情况;说明此蒙书具有传承性、变异性与集体性的特色,彰显出传统蒙书的社会价值及其对中国俗文化的意义,也开阔童蒙文化研究的另一视野。
-
关键词
太公家教
蒙书
格言谚语
长沙窑
俗文化
-
Keywords
Taigong Jiajiao
textbooks
proverbs and sayings
Changsha porcelain
folk literature
-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三教论衡与唐代争奇文学
- 3
-
-
作者
朱凤玉
-
机构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5,共6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从宗教、政治到娱乐看三教讲论的转化来考察三教论衡对唐代争奇文学的促进。以为唐代三教讲论,从严肃的教义论议,到帝王诞节之庆祝活动,在仪式化,宗教性减低,娱乐性增强的情况下,乃有《孔子项讬相问书》、《茶酒论》、《燕子赋》等一类相互辩驳、诘难争奇文学的兴起。这种文学更能满足听众喜好谐谑、机锋的需求,而促进了争奇文学的成熟与盛行。
-
关键词
三教论衡
争奇文学
敦煌变文
-
Keywords
Debates between three teachings
Literature of glamour-vying
Transformation texts from Dunhuang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没大没小 亦师亦友——对陈国灿先生的感念
- 4
-
-
作者
郑阿财
朱凤玉
-
机构
南华大学敦煌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
文摘
陈国灿先生“敏而好学”“学无常师”的治学态度,“勤谨恒毅”的研究精神,“开放无私”“奖掖后进”的识鉴与胸襟,始终是我们后学晚辈的学习典范。我们在敦煌吐鲁番文学与佛教文献的整理研究上,不论是文献整理的基础上跨越文史藩篱;或回归文学本位研究的同时,注意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文学诠释等方面,在在深受启发。兹特举一二实例,以表达对缅怀先生之思。
-
关键词
陈国灿
敦煌吐鲁番学
敦煌佛教
敦煌文学
交叉学科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朱凤玉
-
机构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
基金
"敦煌文学写本原生态及文学流布之研究"(MOST106-2410-H-415-032-MY2)
-
文摘
敦煌文献学以4—11世纪写本为研究核心,复杂的抄写形态与刻本文献在整理与研究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既是特性,又是难点。对敦煌诗歌文本抄写的原生态进行考察,透过抄写者、使用者等讯息,析论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呈现的文本功能,希望提供敦煌诗歌写本学研究的另一面向,并有助于敦煌诗歌文本多层次现象的解读。
-
关键词
敦煌文学
诗歌
写本
原生态
转写
丛钞
-
Keywords
Dunhuang literature
poetry
manuscripts
original condition
transcription
miscellaneous copy
-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台湾地区散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朱凤玉
-
机构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81,共20页
-
基金
"散藏敦煌写卷题跋之辑录与研究"(MOST103-2410-H-415-029-MY2)
-
文摘
台湾敦煌文献的总数不过250件,虽然卷帙不多,然其中亦不乏有旧藏者及品鉴者的题跋。余近年致意于散藏敦煌写卷题跋的整理研究,有见于散藏敦煌写卷的收藏者,大多雅好文物,笃于学术,擅长书法,精于品鉴;对其收藏之写卷,往往撰有题跋。或历叙写卷收藏过程;或品评写卷书法字体,且偶加断代;或考论写卷内容,评论其价值。涉及之学术价值,有不容小觑者。基于地缘关系,特先就散藏台湾敦煌写卷之题跋进行辑录校释,藉以略窥此一课题研究之旨趣。
-
关键词
敦煌写卷
题跋
许承尧
袁克文
于右任
张大千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陈訚旧藏敦煌文献题跋辑录与研究
- 7
-
-
作者
朱凤玉
-
机构
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86,共13页
-
文摘
散藏敦煌写卷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神秘而复杂的焦点区块。散藏写卷的收藏者,大多雅好文物,精于品鉴,擅长书法,笃于学术;散藏写卷的题跋,或历叙写卷收藏过程;或品评写卷书法字体,且偶加断代;或考论写卷内容,评论其价值。涉及之学术价值,不容小觑。民国初年任职甘肃的陈訚,搜藏敦煌写卷颇多,特别以历代书法精品,且每有题跋,品评书迹,颇有可观,其后写卷均已散亡。今就余所得见14件写卷中存有陈訚题跋者,逐一辑录,析论其涉及的相关问题,提供敦煌写卷聚散研究、敦煌写卷辨伪研究及敦煌写卷断代研究之参考。
-
关键词
散藏敦煌写卷
题跋
陈訚
书法演变
断代
-
Keywords
scattered Dunhuang manuscripts
postscripts
Chen Yin
evolution of calligraphy
dating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