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左县实施生态修复的条件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孔令堂 于海军 刘文学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据2002年卫星遥感测定,喀左全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800 km2。如按现阶段投入治理进度分析,将需要40 a才能治理完。该县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丰富的植被资源都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气候干旱、人口密度偏大、陡... 据2002年卫星遥感测定,喀左全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800 km2。如按现阶段投入治理进度分析,将需要40 a才能治理完。该县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丰富的植被资源都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气候干旱、人口密度偏大、陡坡开荒地面积较大,是实施生态修复的不利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应大力推行封山禁牧,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实行生态修复私有化经营,加速退耕还林还草进程,实行生态自我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等措施,修复中应本着“大封禁,小治理”的原则,做到生态修复与重点治理和退耕还林相结合,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自然资源 土地利用 结构调整 生态自然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被引量:6
2
作者 孔令堂 王利华 王立新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年第6期39-40,共2页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低山丘陵区,区域内气候干旱,土质瘠薄,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为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修复,必须采取一系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改传统炕灶为节能炕灶,大力推广沼气...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低山丘陵区,区域内气候干旱,土质瘠薄,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为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修复,必须采取一系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改传统炕灶为节能炕灶,大力推广沼气池,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以电、液化气和煤代柴,彻底改变农村生物能源严重浪费现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调整 措施 恢复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根促萌芽是快速改造刺槐疏林地的有效措施
3
作者 李京图 刘升琴 孙洪江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4年第3期48-48,52,共2页
刺槐是辽宁省西部地区营造薪炭林的主要树种。喀左县现有刺槐林达9333hm^2。但由于在自然和人为诸因素的影响下,已有4667hm^2的刺槐林变成了残次林或疏林。为了挽救这些残次林,尽快恢复生机,缓和全县用材和烧柴的紧缺局面,从1988年开始... 刺槐是辽宁省西部地区营造薪炭林的主要树种。喀左县现有刺槐林达9333hm^2。但由于在自然和人为诸因素的影响下,已有4667hm^2的刺槐林变成了残次林或疏林。为了挽救这些残次林,尽快恢复生机,缓和全县用材和烧柴的紧缺局面,从1988年开始,对刺槐残次疏林,通过人工断根促进根蘖,恢复林相,增加生物量的试验,取得显著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断根促萌芽 造林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