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毛木耳生物学特性及利用香菇菌糠的栽培驯化研究
1
作者 李莹 冯健 +3 位作者 林立 陈飞 钟丽娟 张庆华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3,共8页
本研究针对一株采自辽宁省朝阳市的野生真菌,经形态学、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对其开展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驯化研究。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分析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栽培驯化试验测量第... 本研究针对一株采自辽宁省朝阳市的野生真菌,经形态学、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对其开展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驯化研究。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分析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栽培驯化试验测量第一潮鲜耳耳片长度、宽度、厚度、单个子实体鲜重、每棒鲜耳三潮平均产量,计算生物学转化率。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毛木耳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酵母浸粉、豆粕粉,pH为7.0~9.0,温度为30℃。栽培驯化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78%木屑,质量分数,下同)菌丝生长速度约为4 mm/d,单个子实体鲜重(18.13±6.54) g,三潮平均产量(501.91±14.40) g,生物学转化率(100.38±2.88)%;试验组(50%香菇菌糠、28%木屑)菌丝生长速度约为4.23 mm/d,单个子实体鲜重(11.18±3.17) g,三潮平均产量(400.79±19.41) g,生物学转化率(80.16±3.88)%。综上所述,香菇菌糠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并能成功栽培驯化野生毛木耳,最终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同时本研究也为我国野生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生物学特性 香菇菌糠 栽培驯化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