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温室番茄种植中二氧化碳增施技术的精准调控研究
1
作者 相琳琳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8期52-54,共3页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进程里,二氧化碳增施手段对于作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而过往传统的二氧化碳增施方式存在调控精准度欠佳、反应时长偏久等状况。本文构建起一套依托传感器网络的精确调控体系,融合深度学习以及自适应控制算法,用以实时监...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进程里,二氧化碳增施手段对于作物生长起着关键作用,而过往传统的二氧化碳增施方式存在调控精准度欠佳、反应时长偏久等状况。本文构建起一套依托传感器网络的精确调控体系,融合深度学习以及自适应控制算法,用以实时监测并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用高精度传感器收集数据,优化算法,动态式地对二氧化碳释放量予以调节,以此保障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能稳固维持在最优区间。经实验得出,改良后的系统有效提升了作物产量以及光合作用效能,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增施 日光温室 精准调控 深度学习 作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杨舒广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8期73-75,共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玉米种植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影响了玉米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黏虫、茎腐病、蚜虫等主要玉米病虫害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温度上升、光照时长改变和降水模式调整对其繁殖扩散、发育周期与生存环境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玉米种植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影响了玉米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黏虫、茎腐病、蚜虫等主要玉米病虫害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温度上升、光照时长改变和降水模式调整对其繁殖扩散、发育周期与生存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气温升高加快了害虫世代的替换,让病原微生物存活期变长;光照减弱造成作物抗性下降,改变害虫行为节律;降水不均引发田间湿度的大幅波动,造成病害大规模发作。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多重风险,建议构建“生态调控—田间管理—药剂防治”三位一体的防控模式,规整种植结构、强化监测预警机制、推行精准施药技术路径,实现玉米病虫害的长效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玉米病虫害 影响机制 综合防控 可持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暴军宏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
为探究氮肥增效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辽宁省朝阳喀左地区为试验地,分别设置不同氮肥施肥方式,考察各处理下小麦的生物性状与产量。结果显示:与不进行氮肥施用(T_(1))对比,常规施肥(T_(2))与氮肥减施+氮肥增效剂(T_(3)-T_(6))在开花期... 为探究氮肥增效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辽宁省朝阳喀左地区为试验地,分别设置不同氮肥施肥方式,考察各处理下小麦的生物性状与产量。结果显示:与不进行氮肥施用(T_(1))对比,常规施肥(T_(2))与氮肥减施+氮肥增效剂(T_(3)-T_(6))在开花期与灌浆期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有所提高。与常规施肥(T_(2))相比,适量进行氮肥减施并添加增效剂后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与增产,如氮肥减施10%(T_(3))条件下小麦在开花期的SPAD值较常规施肥T_(2)提高了7.53%,T_(3)条件下开花期与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均为最高,T_(3)条件下的产量为14107.19 kg/hm^(2),较不施肥处理条件下的产量提高了65.09%。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小麦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增效剂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凌河流域河流中氮磷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赫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研究分析了大凌河流域2008—2021年丰-枯水期的TP、NO_(3)-N、NH_(3)-N、TN质量浓度分布和变化特征,按不同河段的河流特点将大凌河划分成上、中、下游段,按水流来源可以划分成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牤牛河、细河、大凌河干流。... 研究分析了大凌河流域2008—2021年丰-枯水期的TP、NO_(3)-N、NH_(3)-N、TN质量浓度分布和变化特征,按不同河段的河流特点将大凌河划分成上、中、下游段,按水流来源可以划分成西支、第二牤牛河、老虎山河、牤牛河、细河、大凌河干流。结果表明:1)2013年枯水期第二牤牛河TN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8.12 mg/L,2009年西支TP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0.16 mg/L,丰-枯水期大凌河TP质量浓度为0.02~0.16 mg/L,波动变化较小;2009年西支NH_(3)-N质量浓度达到最大1.72 mg/L,2019—2021年NH_(3)-N总体小于0.5 mg/L,符合Ⅲ类水要求。2)大凌河流域氮、磷质量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变幅丰水期<枯水期;丰水期的氮、磷质量浓度中游<上游<下游,枯水期的氮、磷质量浓度上游<中游<下游;大凌河上游及沿岸城市氮、磷浓度明显高于其它点位,且丰水期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枯水期 氮、磷质量浓度 分布特征 大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