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的希望——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发展纪实
1
作者 马茂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赤峰市西南部,地处蒙冀交界的燕山山脉北麓七老图山支脉,为东北、华北地区植物区系的交汇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茅荆达坝天然次生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场始建于1956年,是赤峰市重点国... 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赤峰市西南部,地处蒙冀交界的燕山山脉北麓七老图山支脉,为东北、华北地区植物区系的交汇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茅荆达坝天然次生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场始建于1956年,是赤峰市重点国有林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林场 林木良种基地 重点国有林区 天然次生林 喀喇沁旗 自然资源 赤峰市 发展纪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洪波 惠建平 +3 位作者 白玉茹 李仕新 孟庆丽 张春泽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计量与监测对区域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的天然次生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黑桦(Betula da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蒙古栎(Quercu... 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计量与监测对区域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的天然次生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黑桦(Betula da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榛(Corylus heterophylla)、山杏(Prunus sibirica)和人工林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杄(Picea meyer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等林内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及土壤的碳含量、碳密度与碳储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旺业甸实验林场森林总面积23606.86 hm 2,总碳储量为4610165.83 t,平均碳储量为195.30 t·hm^(-2),其中乔木林面积22945.93 hm 2,碳储量为4497646.08 t,平均碳储量为196.01 t·hm^(-2),灌木林面积660.93 hm 2,碳储量为112519.74 t,平均碳储量为170.24 t·hm^(-2);山杨的碳密度最高,达247.59 t·hm^(-2),以幼龄林为主的针叶混交林最低,仅为148.24 t·hm^(-2);阔叶混交林对碳储量贡献最大,达29.86%,油松林、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分别为20.58%、14.46%、1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含量 碳密度 碳储量 森林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旺业甸林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9
3
作者 余盼 徐锐 +3 位作者 赵国柱 乌志颜 李文臣 马成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5,共9页
于2012年,对旺业甸林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先后在断木沟、新开坝、六道沟、美林、茅荆坝等地的油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桦树、山杨天然混交林地及落叶松或油松、桦树、蒙古栎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地等采集标本350余份。... 于2012年,对旺业甸林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先后在断木沟、新开坝、六道沟、美林、茅荆坝等地的油松林地,落叶松林地,桦树、山杨天然混交林地及落叶松或油松、桦树、蒙古栎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地等采集标本350余份。多样性分析表明:旺业甸林场野生大型真菌种类较为丰富,共发现大型真菌162种,隶属于2门4纲12目41科79属。依据林型的差异,大型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混交林、落叶松林、天然人工针阔混交林和油松林;分布种数最多的3个科依次为蘑菇科、红菇科和多孔菌科;调查同时发现内蒙古新纪录种12个,中国新纪录种2个,并在该地发现珍稀野生药用真菌——猪苓,极大丰富了该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并首次提供了调查名录,为后期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分类 多样性分析 中国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对旺业甸森林不同林木种子扩散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查木哈 乌云嘎 +4 位作者 吴琴 马成功 白国栋 邰峰 张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8-1123,共6页
种子特征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及贮藏策略。采用塑料标签标记法在旺业甸实验林场羊草沟调查了啮齿动物对同域分布的3种森林树木种子,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种子的扩散。... 种子特征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及贮藏策略。采用塑料标签标记法在旺业甸实验林场羊草沟调查了啮齿动物对同域分布的3种森林树木种子,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种子的扩散。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对3种林木种子的存留曲线存在极显著差异(Wald=12.880,df=2,P<0.01)。蒙古栎种子在种子释放10 d后全部被取食和扩散,平榛种子试验结束时原地剩余3.5%。(2)3种种子原地取食率存在显著差异(F=4.039,P<0.05)。红松种子原地取食率为65.5%,高于其余2种种子;红松种子移动后取食率为14%,高于其余2种种子,但3种种子移动后取食率无显著差异(F=3.293,P>0.05);平榛种子移动后贮藏率为56%,高于其余2种种子,3种种子移动后贮藏率具有显著差异(F=4.954,P<0.05)。(3)啮齿动物移动后贮藏3种植物种子的平均距离有所差异。平榛种子移动后贮藏的平均距离最大,为12.78 m;蒙古栎种子移动后贮藏的平均距离最小,为2.92 m;红松种子移动后贮藏平均距离为5.82 m,平榛种子被移动后贮藏的平均距离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子(F=28.104,P<0.01),红松与蒙古栎种子被移动后贮藏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红松种子被移动后取食的平均距离最大,为4.07 m;蒙古栎种子移动后取食的平均距离最小,为2.83 m;榛子移动后取食平均距离为3.24 m。3种林木种子两两间均无显著差异(F=0.815,P>0.05)。试验表明,啮齿动物倾向于原地取食小种子,将更多的大种子进行贮藏,贮藏的距离更远。啮齿动物平衡能量消耗与获益,中等大小的种子被取食和扩散的速度更快,中等大小的种子取食和扩散适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分散贮食 贮藏策略 种子特征 扩散格局 旺业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旺业甸 绿色康养地
5
作者 马成功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9期34-35,共2页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蜿蜒起伏的山岭间,有一处山清水秀的绿色林海。这里,苍翠欲滴的油松、落叶松高大挺拔;生机勃勃的山杨、白桦、蒙古栎、五角枫多姿多彩;狍、狐、獾、兔出没林间,各种鸟雀喧闹枝头,蘑菇、蕨菜、榛子等非木质林产品...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西南部蜿蜒起伏的山岭间,有一处山清水秀的绿色林海。这里,苍翠欲滴的油松、落叶松高大挺拔;生机勃勃的山杨、白桦、蒙古栎、五角枫多姿多彩;狍、狐、獾、兔出没林间,各种鸟雀喧闹枝头,蘑菇、蕨菜、榛子等非木质林产品遍布山野。这里就是生态环境优美、森林经营持续、富裕和谐的新型国有林场——内蒙古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以下简称“旺业甸林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非木质林产品 实验林场 森林经营 康养 蜿蜒起伏 富裕和谐 喀喇沁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哉——旺业旬国家森林公园
6
作者 王桂英 马成功 《内蒙古林业》 2004年第1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自然气候 地形地貌 国家林业局 内蒙古 批准 河北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沁旗赤松茸林下栽培技术
7
作者 徐艳雄 姜艳娟 +3 位作者 孙立军 杜智勇 李洪涛 马俊学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7期40-42,共3页
赤松茸学名皱环球盖菇,又名酒红球盖菇、大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作为一种野生食用菌,其口感细腻脆嫩、爽滑可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 赤松茸学名皱环球盖菇,又名酒红球盖菇、大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作为一种野生食用菌,其口感细腻脆嫩、爽滑可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深得人们喜爱。作为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喀喇沁旗林下仿野生种植赤松茸已初具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大球盖菇 菇类 赤松茸 林下栽培技术 人体必需氨基酸 营养丰富 喀喇沁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选择
8
作者 马茂 王礼彬 +1 位作者 郝俊飞 张含国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16-25,共10页
【目的】为满足北方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用种需求,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2014年营建的樟子松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综合选择生长与材性优良的樟子松优良家系。【方法】首先测定99个参选... 【目的】为满足北方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用种需求,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2014年营建的樟子松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综合选择生长与材性优良的樟子松优良家系。【方法】首先测定99个参选家系以及1个对照的12年生树高、胸径来筛选速生家系,对入选的速生家系进一步测量通直度、木材阻力值以及应力波速,计算其材积和相对弹性模量育种值并进行系统聚类,均以排名靠前的两大类群为筛选范围,再结合多年树高稳定性分析及通直度得分进行优质速生家系选择。【结果】对100个处理的12年生树高、胸径、材积进行方差分析,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并通过材积初步筛选出36个速生家系。结合材性指标综合选择出了21号以及72号家系,其中21号家系12年生平均树高为5.4 m,平均胸径为10.1 cm,平均材积为0.0302 m^(3),平均材积高出对照115.82%;72号家系平均树高为5.54 m,平均胸径为10.13 cm,平均材积为0.031 m^(3),平均材积高于对照119.05%。21号家系应力波速、阻力值和相对弹性模量值分别高出对照7.03%、16.53%、33.28%;72号家系相对弹性模量高出对照22.03%。此外,两个家系稳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均为好。【结论】通过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的速生、优质、稳定家系为21号及72号,两者生长、材性增益分别达115.82%、33.28%;119.05%、2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聚类分析 生长量 材性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国力 李显玉 +1 位作者 魏玉艳 于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233-234,共2页
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为例,根据其区位优势和资源现状,分析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期为赤峰市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资源现状 生态旅游 发展规划 内蒙古赤峰 敖汉旗四家子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林业种植现状及种植模式分析
10
作者 刘超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7期241-242,共2页
指出了随着北方地区林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应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实现养护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北方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林业种植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林业养护的有效方法,以期能为... 指出了随着北方地区林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应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实现养护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北方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林业种植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林业养护的有效方法,以期能为进一步做好北方地区林业的种植和养护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林业种植 精细化管理 养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富’苹果适用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东霞 张春泽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7期38-39,共2页
‘寒富’苹果为短枝型苹果品种,树势强壮,树皮暗红光滑,结果枝深红,节间短,叶片较大肥厚,秋季落叶较晚。果实多呈扁圆形,阳面深红色,背面淡红或浅黄色,小果重约180克,大果重约650克。果核周围肉质淡黄,清脆,汁多,味微酸,果柄短粗,果脐... ‘寒富’苹果为短枝型苹果品种,树势强壮,树皮暗红光滑,结果枝深红,节间短,叶片较大肥厚,秋季落叶较晚。果实多呈扁圆形,阳面深红色,背面淡红或浅黄色,小果重约180克,大果重约650克。果核周围肉质淡黄,清脆,汁多,味微酸,果柄短粗,果脐深。耐贮性强。2006年春季,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高营子村开始尝试栽种‘寒富’苹果,2008年建园成功,截至2012年,全村种植‘寒富’苹果1100亩,人均增收1万元,‘寒富’苹果成了群众的脱贫果、致富果。目前,在高营子村示范带动下,全镇‘寒富’苹果建园面积达到6000亩,种植‘寒富’苹果成为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结果枝 寒富 耐贮性 小果 乡村振兴 节间 朝阳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北山地不同海拔对沙地云杉幼树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于洪波 孟庆丽 +3 位作者 惠建平 张新宇 杨旭亮 程瑞春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5期84-89,共6页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内蒙古乡土树种,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治沙造林、荒山造林树种。目前,赤峰市沙地云杉人工林总体上处于中幼龄林阶段。采用样带调查法,调查了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燕山北麓山地东北坡沙地云杉人工林幼树生长... 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是内蒙古乡土树种,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治沙造林、荒山造林树种。目前,赤峰市沙地云杉人工林总体上处于中幼龄林阶段。采用样带调查法,调查了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燕山北麓山地东北坡沙地云杉人工林幼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半阴坡全坡面,以3.5年生(S_(1-1-1.5))实生容器苗雨季造林,海拔1400 m以下的地块保存率极显著高于1400 m以上地块,随着海拔升高,幼树平均树高呈下降趋势,造林5~8 a后,逐渐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平均冠幅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云杉 海拔高度 燕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人工林地阴燃火温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诚 舒立福 +3 位作者 刘超 王越 张元昊 张运生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阴燃火具有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目测难度大等特点,它不但能烧毁树根和地下微生物从而导致树木死亡,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复燃,进而引发更大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极大,当前对其温度变化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其科学问题亟待解... 阴燃火具有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目测难度大等特点,它不但能烧毁树根和地下微生物从而导致树木死亡,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复燃,进而引发更大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极大,当前对其温度变化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其科学问题亟待解决。笔者以南京市栖霞区丁山的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燃烧条件(可燃物类型、风速、可燃物含水量),开展野外调查实验、燃烧床火烧实验、模型模拟等,通过室内外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地表可燃物的阴燃温度变化特征和转换为明火的临界温度及其温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枯立木燃烧的温度最高,阴燃最高值可以达到690℃,腐殖质阴燃产生的温度和持续性远高于其他可燃物类型,因此复燃的概率高于枯立木、枯枝落叶、鲜活植物等可燃物阴燃后复燃概率;森林可燃物阴燃温度上升速度随风速的增大而逐变快;地表可燃物阴燃下温度上升速度与可燃物含水量成反比,即含水量越大,森林可燃物阴燃温度上升速度越慢,当含水量超过42.3%,可燃物能够复燃的概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燃 温度变化 热红外 人工林地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松与杉木在高温干燥中萜烯类释放浓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京辉 陈倩 +1 位作者 惠建平 李伯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共4页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材 辐射松 杉木 高温干燥 常规干燥 萜烯类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森林类型分类深度U-net优化方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雅慧 陈尔学 +4 位作者 郭颖 李增元 金玉栋 赵俊鹏 周瑶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使用深度学习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的自动特征提取,有效地改善遥感目标识别及地物分类的效果。[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主要数据源包括GF-2多光谱数据、ZY-3 DOM数据、ZY-3DEM数据、小班数据以及外业实地调... [目的]使用深度学习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的自动特征提取,有效地改善遥感目标识别及地物分类的效果。[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主要数据源包括GF-2多光谱数据、ZY-3 DOM数据、ZY-3DEM数据、小班数据以及外业实地调查数据等。借鉴前人对FCN-8s模型的优化思路,基于Unet网络模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通过在原始波段的基础上加入标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网络,并增加条件随机场后处理过程,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U-net模型的总体分类精度达84.89%,Kappa系数为0.82,分别高于未加入标准归一化植被指数特征的U-net模型以及未使用条件随机场进行后处理的U-net模型的分类精度;(2)优化后的U-net模型与使用相同策略的FCN-8s,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分类结果相比,提高了8.04%-12.54%,分类精度大幅度提高。[结论]通过少量调整相关的遥感特征以及使用条件随机场后处理方法可改善U-net模型的分类效果,适用于基于U-net的森林类型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t GF-2多光谱数据 NDVI CRF 森林类型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nDEM-X相干系数的森林高度估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亚雄 陈尔学 +4 位作者 李增元 赵磊 张王菲 金玉栋 蔡丽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6,共12页
【目的】采用TanDEM-X单极化InSAR数据,研究基于相干系数的SINC模型森林高度估测方法,并分析5 m高分辨率的LiDAR DEM和30 m中等分辨率的SRTM DEM对模型估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对观测的相干性进行非体散射失相干校正得到... 【目的】采用TanDEM-X单极化InSAR数据,研究基于相干系数的SINC模型森林高度估测方法,并分析5 m高分辨率的LiDAR DEM和30 m中等分辨率的SRTM DEM对模型估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对观测的相干性进行非体散射失相干校正得到体散射失相干γVol,然后基于SINC模型将γVol的相干系数作为输入估测森林高度。以LiDAR提取的森林高度为验证数据,均匀选取150个检验样本,分别在15 m×15 m、30 m×30 m、50 m×50 m和100 m×100 m大小的样本尺度上进行精度评价,并与DSM-DEM差分法进行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5 m和30 m分辨率的参考DEM对SINC模型森林高度估测结果影响较小,随样本尺度增大其影响可逐渐忽略,当样本大小为100 m×100 m时,LiDAR DEM和SRTM DEM估测结果的R2分别为0.54、0.51,RMSE分别为2.38、2.51 m,精度分别为77.19%、75.99%;相比SINC模型法,DSM-DEM差分法在各样本尺度上的表现更好,但森林高度估测结果存在明显低估现象,必须采用森林高度实测数据进行校正,当样本大小为100 m×100 m时,R2为0.79,校正前后的RMSE分别为2.57、1.63 m,精度分别为75.44%、84.41%。【结论】基于相干系数的SINC模型法估测森林高度,以30 m空间分辨率的SRTM DEM进行地形补偿和地理编码,可以取得较好结果;虽然该方法的精度相比DSM-DEM差分法略有下降,但既不需要实测森林高度数据进行标定,也不需要输入高分辨率的DEM,具有大范围森林高度制图的潜力和更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X 森林高度 INSAR SIN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金宁 侯丹 +2 位作者 张含国 王芳 孟庆丽 《森林工程》 2018年第1期6-12,共7页
以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种子园25年生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树高、胸径与材积等指标,利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分别在第10区和第11区各筛选出3个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 以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种子园25年生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树高、胸径与材积等指标,利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分别在第10区和第11区各筛选出3个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都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30%、20.76%、47.66%。10区变异大的3个家系为168、151、132,变异系数平均为28.09%;变异小的3个家系为186、102、103,变异系数平均为21.78%。11区变异大的3个家系为191、193、121,变异系数平均为31.67%;变异小的3个家系为101、104、110,变异系数平均为18.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胸径与材积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及材积家系遗传力平均依次为60.1%、57.4%、66.0%。入选率10%时,遗传增益平均依次为13.88%、20.93%、55.36%。以材积性状作为选优标准,按入选率15%,10区和11区分别选出3个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10区选出的家系为121、186、119,11区选出的家系为112、101、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遗传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无性系选择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芳 马茂 +1 位作者 王佳兴 张含国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7,共10页
为探索日本落叶松遗传变异规律及选择优良家系无性系,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的59个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测定林和81个日本落叶松家系子代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树高,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 为探索日本落叶松遗传变异规律及选择优良家系无性系,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的59个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测定林和81个日本落叶松家系子代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树高,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和家系树高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7.84%~20.67%和24.68%~31.19%。方差分析表明,每一年,无性系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重复力和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482~0.494和0.793~0.819,属于中等重复力和高遗传力。以20%的入选率为标准,最终选择出12个优良无性系和16个优良家系,无性系现实增益和家系现实增益范围分别为5.73%~16.48%和7.59%~1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树高 家系 无性系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处理对落叶松原木干燥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褚江依 王斯栋 +2 位作者 惠建平 张凤毫 江京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27,共5页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钻孔、钻小孔、切口处理三类10种处理方式,探究机械预处理对原木干燥速率、干燥质量及无疵试样顺纹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机械预处理对原木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钻孔处理干燥速率大于切口处理;对...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钻孔、钻小孔、切口处理三类10种处理方式,探究机械预处理对原木干燥速率、干燥质量及无疵试样顺纹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机械预处理对原木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钻孔处理干燥速率大于切口处理;对干燥质量提升显著,双切口、四切口处理试样无明显表裂;对于无疵试样,当单切口处理深度由10 mm增至15、20 mm时,抗压强度分别提高14.8%、0.5%;切口总深和为10、15 mm和20 mm时,双切口抗压强度较单切口分别提高17.7%、5.6%,下降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处理 落叶松 原木 顺纹抗压强度 常规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树高变异与初步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茂 徐开源 张含国 《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5-7,共3页
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的59个无性系进行多年树高的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树高有显著差异,树高变异系数为6.64%~47.5%。根据差异显著性与变异系数筛选出D61、D81、73121、82、2019、D24、76、S4、94、S8、41、... 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旺业甸实验林场的59个无性系进行多年树高的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树高有显著差异,树高变异系数为6.64%~47.5%。根据差异显著性与变异系数筛选出D61、D81、73121、82、2019、D24、76、S4、94、S8、41、RT1、73112、93、S2、73112共15个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的树高分别比平均值高12.05%(2015年)、9.97%(2016年)、10.96%(2017年)、9.21%(201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无性系 树高 无性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