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身体素养发展的运动技能模式:内涵阐释、体系解构与实践启示
1
作者 张磊 孟泽禹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 “身体素养之旅”揭示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构筑身体素养基石的黄金阶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内涵阐释、体系解构和实践启示3个方面系统阐释运动技能模式。研究认为,运动技能模式是一个以运动者为中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科学模式,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内容体系和充分的实证支撑。实践启示在于:重视体能、技能与心智的多维协同发展,筑牢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根基;融合多样化的运动体验,增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动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健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的体系。未来可进一步从建立纵向有序衔接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体系、完善运动发展阶段划分、加强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提升运动技能教学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推进运动技能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素养 运动技能模式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健康男性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变化特征
2
作者 孔海军 李新龙 +2 位作者 朱元宝 甘胜前 邓燕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8-85,128,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健康男性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变化特征,探究上述指标对高原运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招募112名受试者,根据移居高原年限分为高原移居Ⅰ组(HM1)、高原移居Ⅱ组(HM2)、高原移居Ⅲ组(HM3)、世居高原...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健康男性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变化特征,探究上述指标对高原运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招募112名受试者,根据移居高原年限分为高原移居Ⅰ组(HM1)、高原移居Ⅱ组(HM2)、高原移居Ⅲ组(HM3)、世居高原组(HA)和世居平原组(SL)。采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测试(Graded exercise test,GXT),分别监测静息条件、各级负荷后、运动后恢复期受试者血氧饱和度、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血压和肺通气量。结果:随运动强度上升,各组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肺通气量均呈上升趋势,血氧饱和度和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呈下降趋势。与SL组和HA组比较,HM1组、HM2组和HM3组受试者静息条件、各级负荷后、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肺通气量显著上升(P<0.05),血氧饱和度和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显著下降(P<0.05);与HM3组比较,HM1组和HM2组各阶段血压、肺通气量普遍下降,血氧饱和度和股外侧肌肌氧饱和度显著上升;高原习服<5年时,负荷5和负荷6收缩压和负荷6血氧饱和度可作为中短期高原习服人群不良血压反应及重度低氧血症的运动强度阈值。结论:世居平原、世居高原及高原移居者逐级递增负荷运动中血压、通气量与氧代谢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随高原习服时间延长,受试者运动中上述指标反应逐渐趋向于“高原化”;从事高强度运动应考虑不良血压反应及重度低氧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移居 逐级递增负荷运动 血压 通气量 氧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统茶文化在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志强 高可丽 《福建茶叶》 2021年第8期99-100,共2页
茶文化是中国一项久远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从单纯的沏、赏、闻、饮等转变为了更具有精神内核和意向特征的茶道,甚至可以发展为一种传统的礼节。在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品格等形成了较好的融合,... 茶文化是中国一项久远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从单纯的沏、赏、闻、饮等转变为了更具有精神内核和意向特征的茶道,甚至可以发展为一种传统的礼节。在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品格等形成了较好的融合,而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种策略,更有利于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使其更好地继承这一经典的传统精神遗产。系统性地介绍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与意义,结合其与体育学习的关联性,详细讨论如何有效加强运动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文化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14—2020年7~12岁儿童生长趋势及超重肥胖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冷正清 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58,共10页
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儿童的身高、体质量等基础指标快速上升。既往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身高增长放缓,体质量的增长加速,导致了超重和肥胖的高患病率,调查当前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对于预防及应对生长趋... 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儿童的身高、体质量等基础指标快速上升。既往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身高增长放缓,体质量的增长加速,导致了超重和肥胖的高患病率,调查当前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对于预防及应对生长趋势的消极影响十分重要。目的分析2014—2020年中国7~12岁儿童生长趋势和超重肥胖趋势,为制定儿童体质促进和肥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5月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4次调查中10817名7~12岁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和BMI数据,以性别和城乡分层,比较2014—2020年不同性别和城乡间身高、体质量、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和超重肥胖患病率的流行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国2014—2020年7~12岁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7~12岁城市女性儿童、乡村男性儿童、乡村女性儿童的身高相较于2014年增高了3.8 cm(95%CI=1.3~6.2 cm)、6.5 cm(95%CI=4.3~8.5 cm)、6.6 cm(95%CI=4.3~8.8 cm);2020年7~12岁城市男性儿童、城市女性儿童、乡村男性儿童、乡村女性儿童的体质量相较于2014年增高了2.3 kg(95%CI=0.8~3.9 kg)、2.1 kg(95%CI=0.6~3.7 kg)、3.0 kg(95%CI=1.7~4.2 kg)、3.0 kg(95%CI=1.8~4.2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20年间,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从26.5%上升至29.5%,女性儿童的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从12.1%和21.1%下降至7.9%和17.3%,城市儿童的超重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从11.7%和21.6%上升至14.9%和26.4%,乡村儿童的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从14.3%和25.8%下降至11.2%和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性别是儿童超重的影响因素(P<0.05);城乡、年龄和性别是儿童肥胖和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男性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年份是男性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女性儿童超重的影响因素(P<0.05);城乡、年龄和年份是女性儿童肥胖和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4—2020年间,中国7~12岁儿童身体形态快速增长,乡村增量大于城市,城乡差距缩小,同时男性和城市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继续增加,女性和乡村儿童下降。城乡、年龄和性别是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 身高 体重 超重 儿童肥胖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黄酮对长期力竭运动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海军 谌晓安 李新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4-962,共9页
观察沙棘黄酮(sea-buckthorn flavone,SF)对长期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5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F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通过连续6周力竭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心肌损伤模型。ELISA法... 观察沙棘黄酮(sea-buckthorn flavone,SF)对长期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5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F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通过连续6周力竭跑台训练建立运动性心肌损伤模型。ELISA法检测心肌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半胱天冬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 cell iymphoma-2,Bcl-2)、Ⅰ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lagen-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蛋白表达;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胶原沉积。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SF各剂量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心肌组织胶原容积(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水平和心肌组织Caspase-3、Bax、Collagen-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Bcl-2/Bax比值显著上升(P<0.01);中高剂量SF还可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和心肌组织CTGF蛋白表达(P<0.01),提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P<0.01)。研究结果提示,中、高剂量SF可抑制长期力竭训练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纤维化,减轻心肌损伤,且高剂量作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运动 沙棘黄酮 心肌损伤 细胞凋亡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里红多糖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孔海军 张亮 谌晓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58-367,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对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is Ames polysaccharides,FOP)对运动性免疫抑制(Exercise-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EIS)大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运动训练组(Ex组)、运动训练+低剂量FOP组(LFOP组,40 mg/(kg·d))、运动训练+中剂量FOP组(MFOP组,60 mg/(kg·d))和运动训练+高剂量FOP组(HFOP组,80 mg/(kg·d))。Ex组和各剂量FOP组采用6周跑台训练构建EIS模型,LFOP、MFOP、HFOP组每次训练后灌胃FOP。干预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及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清CD4+、CD8+的数量;16S rDNA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封闭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蛋白表达。结果:与Ex组比较,LFOP、MFOP、HFOP组大鼠血清IgG、IgM、INF-γ、TNF-α、CD4^(+)和CD8^(+)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IL-6、IL-10和LP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及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毛螺菌属(未分类)、艾克曼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上升(P<0.01);结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4蛋白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此外,MFOP、HFOP组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肠道菌群α多样性较Ex组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FOP可能通过减轻炎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抑制EI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免疫抑制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阿里红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标志物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7
作者 孔海军 李新龙 +1 位作者 甘胜前 谌晓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标志物的影响效应.[方法]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关于运动员参与高原训练的研究文献.[结果]网状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训练比较,1)高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及高住低练可显著提高运动...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标志物的影响效应.[方法]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关于运动员参与高原训练的研究文献.[结果]网状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训练比较,1)高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及高住低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员白细胞水平;2)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及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员CD4^(+)/CD8^(+)水平;3)高住高练较低住低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4)间歇性低氧训练及低住高练可显著降低运动员血清丙二醛水平;5)高住高练,高住高练低训,高住低练及低住高练可显著降低运动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论]高原训练可能显著抑制运动员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运动员白细胞计数影响最显著,高住低练最易诱发CD4^(+)/CD8^(+)失衡,低住高练最易导致丙二醛功能受损,高住高练对血清肌酸激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低氧训练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运动员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力活动、久坐预测不同海拔7∼12岁学生肥胖的风险切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涛 朱元宝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海拔7∼12岁学生体力活动、久坐行为与肥胖的关联性,预测肥胖的体力活动、久坐时间风险切点。方法:以世居平原及世居高原各720名7∼1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测试及体力活动测评,确定不同海拔7∼12岁学生肥胖风险... 目的:为探究不同海拔7∼12岁学生体力活动、久坐行为与肥胖的关联性,预测肥胖的体力活动、久坐时间风险切点。方法:以世居平原及世居高原各720名7∼1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测试及体力活动测评,确定不同海拔7∼12岁学生肥胖风险的体力活动、久坐时间切点值。结果:随年龄增长,不同海拔7∼12岁学生BMI水平呈上升趋势、WHR水平呈下降趋势;高海拔学生检出率为10.00%、低海拔为12.36%,海拔间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χ^(2)=8.167,P<0.05)。随年龄增长,各组男、女生体力活动相关指标及ST均呈上升趋势;低海拔地区7∼12岁学生LPA、MPA、VPA、MVPA及TPA水平均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P<0.05),ST水平显著低于高海拔地区(P<0.05)。随BMI上升,体力活动指标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ST水平呈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高海拔、低海拔男女生LPA、MPA、VPA、MVPA、TPA水平及ST水平均与BMI存在关联性(P<0.05);高海拔、低海拔7∼12岁学生MPA、MVPA、ST水平与BMI存在显著关联。各组男、女生MVPA及ST预测肥胖的切点值分别为97.42 min^(-1)、735.46 min^(-1)、88.59 min^(-1)、771.30 min^(-1)、115.34 min^(-1)、691.92 min^(-1)、92.71 min^(-1)、720.45min^(-1)。结论:体力活动、久坐时间指标与不同海拔7∼12岁学生肥胖发生率存在显著关联,高原7∼12岁男、女生久坐时间切点值高于同龄平原学生,平原7∼12岁男、女生MVPA切点值高于同龄高原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7∼12岁学生 体力活动 久坐时间 身体质量指数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乳酸阈、通气阈、心率偏离点一致性研究
9
作者 孔海军 翟德强 +2 位作者 马荣 朱元宝 李新龙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2期85-95,共11页
目的:探讨世居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改良Conconi测试中心率偏离点(Heart Rate Deflection Point,HRDP)、通气阈(Ventilatory Threshold,VT)与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LT)相关指标间的一致性,为世居高原、亚高原中学生有氧耐力训练提... 目的:探讨世居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改良Conconi测试中心率偏离点(Heart Rate Deflection Point,HRDP)、通气阈(Ventilatory Threshold,VT)与乳酸阈(Lactate Threshold,LT)相关指标间的一致性,为世居高原、亚高原中学生有氧耐力训练提供简便、无创、普及性的评估手段。方法:以113名世居3200 m高原(High altitude group,Hi组)、120名世居1230 m亚高原(Sub-high altitude group,SubHi组)及120名世居200 m平原(Control group,Con组)13~18岁学生为受试者,采用改良版Conconi测试(8级,3min/级,6 m·s^(-1)为起始,组间间歇1 min),收集受试者各负荷运动即刻心率、血乳酸、肺通气数据,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评价一致性。结果:各组受试者在Conconi测试中均出现LT、VT、HRDP现象,SubHi组男、女生均呈现LT延迟现象;女生VT1(第一通气阈)及VT2(第二通气阈)出现时间均早于男生;男生HRDP_(speed)高于女生,SubHi组HRDP_(speed)高于Con组及Hi组,低龄组受试者HRDP_(speed)低于高龄组。Pearson分析显示,各海拔组、不同性别受试者LT、VT、HRDP间均存在显著关联(r≥0.50,P<0.05)。Bland-Altman检验显示,各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加权κ值均>0.60,观察样本落在一致性范围外的散点小于观察样本总量的1%,均值偏差趋于零,LT、VT、HRDP相关指标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不同海拔13∼18岁学生改良Conconi测试中LT、VT、HRDP具有较高相关性与一致性,因此Conconi测试HRDP可以作为世居高原、亚高原13∼18岁学生无氧阈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Conconi运动 中学生 海拔高度 乳酸阈 通气阈 心率偏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干预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孔海军 袁秋宝 +3 位作者 范丹丹 赵亚莉 李赵越 王凤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6-820,837,共6页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LSIVER、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抗阻训练与T2DM糖代谢指标的RCT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计...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LSIVER、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抗阻训练与T2DM糖代谢指标的RCT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计算单篇文献及预期指标的效用量及总体效用,并统计抗阻训练干预效能和效应值估计的精确度。结果共纳入20组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阻训练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HBA1c%(MD=-0.71,95%CI:-0.98^-0.45,P<0.01)、FBG水平(MD=-1.90,95%CI:-2.85^-0.96,P<0.01)及2h PBG水平(MD=-3.50,95%CI:-5.01^-2.00,P<0.01)。Egger’s及Begg’s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发表偏倚处于低水平。结论8周以上RT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2型糖尿病 糖代谢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通过激活PTEN介导的TLR4/NF-κB/NLRP3通路影响氧化应激、运动HRV及神经内分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海军 甘胜前 +1 位作者 王凤华 周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分析20~40岁青年男性运动心率变异与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指标的关联性,并探讨PTEN介导的TLR4/NF-κB/NLRP3通路影响高原氧化应激、运动HRV及神经内分泌的机制。方法:以109名世居帕米尔高原高寒地区及113名世居平原20~40岁青年男... 目的:分析20~40岁青年男性运动心率变异与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指标的关联性,并探讨PTEN介导的TLR4/NF-κB/NLRP3通路影响高原氧化应激、运动HRV及神经内分泌的机制。方法:以109名世居帕米尔高原高寒地区及113名世居平原20~40岁青年男性为受试者,定量负荷运动后采集HRV时域及频域数据,RIA法及试剂盒法测定血清热休克蛋白(HSP-70)、5-羟色胺(5-HT)、甲肾上腺素(NE)、谷胱甘肽(GSH-px)、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Western-Bolt检测受试者PTEN及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年龄上升,世居高原及世居平原受试者血清HSP-70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血清NE、5-HT、COR及ACTH呈下降趋势;血清GSH-px、ROS及MDA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血清NO及SOD呈下降趋势;心率变异时域及频域指标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世居高原及平原20~25岁组、26~30岁组及36~40岁组受试者运动后RMSSD与ROS存在显著关联(P<0.05),31~35岁组受试者运动后RMSSD与ROS不存在显著关联(P>0.05);各年龄组受试者血清HSP-70与血清ROS均存在显著关联(P<0.05);各年龄组受试者血清HSP-70与运动后RMSSD均存在显著负性关联(P<0.05)。随年龄增长,受试者PTEN及p-PTEN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与平原对照组比较,高原低氧能够显著上调受试者血清PTEN蛋白表达并提高其磷酸化水平,同时显著上调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世居高原及平原受试者氧化应激、神经内分泌及运动心率变异存在增龄性特征,PTEN介导的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在上述指标的低氧耐受及增龄性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青年男性 运动心率变异 神经内分泌 氧化应激 PTEN 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GSK-3β/CREB通路参与调控高原适应人群运动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海军 李新龙 +1 位作者 王凤华 聂武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66,共10页
目的:研究人体运动氧化应激水平在高原适应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并探析PI3K/Akt/GSK-3β/CREB通路高原适应人群运动氧化应激的分子学机制。方法:招募202名受试者,按照高原适应时长分为高原适应1组(HA_(1))、高原适应2组HA_(2)、高原适应3组... 目的:研究人体运动氧化应激水平在高原适应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并探析PI3K/Akt/GSK-3β/CREB通路高原适应人群运动氧化应激的分子学机制。方法:招募202名受试者,按照高原适应时长分为高原适应1组(HA_(1))、高原适应2组HA_(2)、高原适应3组HA_(3)及世居高原组Con,定量负荷运动后检测受试者各级运动后心率、氧化应激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测试PI3K、p-PI3K、AKT、p-AKT、GSK-3β、p-GSK-3β、CREB、p-CREB、ERK1/2、p-ERK1/2 mRNA及蛋白表达、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世居高原受试者各级负荷心率均低于移居高原受试者(HA_(1)、HA_(2)、HA_(3)),同时随移居高原年限延长受试者各级负荷心率呈下降趋势。Con组血清GSH-px与HA_(1)组、HA_(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HA_(3)组与HA_(1)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Con组及HA_(3)组血清ROS及MDA显著低于HA_(1)组及HA_(2)组(P<0.05),Con组及HA_(3)组血清SOD显著高于HA_(1)组及HA_(2)组(P<0.05)。世居高原受试者血清IL-6、TNF-α低于移居高原受试者,世居高原受试者血清IL-10、INF-γ高于移居高原受试者,且移居高原受试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特征存在时间依赖性。Con组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HA_(1)、HA_(2)及HA_(3)组(P<0.05);HA_(3)组及Con组PI3K磷酸化均显著低于HA_(1)组及HA_(2)组(P<0.05),HA_(1)组显著高于HA_(2)组(P<0.05);HA_(3)组及Con组GSK-3β磷酸化均显著低于HA_(1)组及HA_(2)组(P<0.05),HA_(1)组显著高于HA_(2)组(P<0.05);HA_(1)组及HA_(2)组CREB磷酸化均显著高于HA_(3)组及Con组(P<0.05);HA_(1)组及HA_(2)组ERK1/2磷酸化均显著高于HA_(3)组及Con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低氧可能通过PI3K/Akt/GSK-3β/CREB通路调控高原适应人群运动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高原适应 氧化应激 PI3K/Akt/GSK-3β/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运动预适应激活自噬调控Hippo/YAP/TAZ信号通路减轻急性低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海军 谌晓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8,共10页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预适应激活自噬调控Hippo/YAP/TAZ信号通路对急性低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保护的机制。方法:5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10)、单纯急性低氧力竭运动组(HE组,n=10)、低氧预适应+急性低氧力竭... 目的:探讨低氧运动预适应激活自噬调控Hippo/YAP/TAZ信号通路对急性低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保护的机制。方法:5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n=10)、单纯急性低氧力竭运动组(HE组,n=10)、低氧预适应+急性低氧力竭运动组(HP+HE组,n=10)、运动预适应+急性低氧力竭运动组(EP+HE组,n=10)、低氧预适应+运动预适应+急性低氧力竭运动组(EP/HP+HE组,n=10)。预适应周期2 w, EP+HE组及EP/HP+HE组进行2次/d常压常氧跑台训练;HP+HE组及EP/HP+HE组进行10 h/d间歇性低氧暴露(FiO213.5%)。预适应后HE组、HP+HE组、EP+HE组及EP/HP+HE组大鼠进行低氧环境跑台力竭训练(FiO211.9%~12.0%)。低氧力竭运动后2 h,尾静脉取血检测血清骨骼肌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病理特征,并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蛋白、Hippo/YAP/TAZ信号通路蛋白及mRNA。结果:(1)与HE组比较,预适应组大鼠低氧力竭运动后的腓肠肌结构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明显减轻。(2)HE组Atg5、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EP+HE组及EP/HP+HE组(P<0.05),EP/HP+HE组Atg5、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P+HE组(P<0.05);HE组LC3-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P+HE组及EP/HP+HE组(P<0.05),EP+HE组及EP/HP+HE组显著高于HP+HE组(P<0.05)。(3)HE组MST1 mRNA显著高于EP+HE组及EP/HP+HE组(P<0.05),EP+HE组及EP/HP+HE组显著高于HP+HE组(P<0.05);HE组LATS1 mRNA显著低于预适应组(P<0.05);HE组YAP mRNA显著高于预适应组(P<0.05),EP/HP+HE组显著低于HP+HE组(P<0.05);HE组及HP+HE TAZ mRNA显著高于EP+HE组及EP/HP+HE组均显著降低(P<0.05)。(4)HE组MST1、LATS1及其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EP+HE组及EP/HP+HE组(P<0.05),EP/HP+HE组MST1显著高于HP+HE组(P<0.05);HE组YAP蛋白显著高于EP+HE组及EP/HP+HE组(P<0.05);HE组TAZ蛋白显著高于预适应组均显著降低(P<0.05),EP/HP+HE组均显著低于HP+HE组(P<0.05)。结论:低氧运动预适应可能通过激活骨骼肌自噬抑制Hippo/YAP/TAZ信号通路减轻急性低氧力竭运动大鼠的骨骼肌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运动预适应 自噬 Hippo/YAP/TAZ信号通路 急性低氧力竭运动 骨骼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动维度下运动性疲劳对跆拳道横踢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明正 雷涛 +2 位作者 孙健 周澳 苏健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14,共8页
目的基于空间运动学理论,探究运动性疲劳对横踢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影响,为运动员产生运动性疲劳时合理使用横踢技术动作及有效提升击打效率提供研究范例。方法对20名韩国跆拳道男子精英运动员采用功率自行车诱导疲劳,乳酸分析仪评定运动... 目的基于空间运动学理论,探究运动性疲劳对横踢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影响,为运动员产生运动性疲劳时合理使用横踢技术动作及有效提升击打效率提供研究范例。方法对20名韩国跆拳道男子精英运动员采用功率自行车诱导疲劳,乳酸分析仪评定运动性疲劳,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动作轨迹,利用分析软件对横踢技术的空间运动轨迹、重心位移、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参数等进行分析。结果(1)被试者在正常和疲劳2种状态下,支撑腿和进攻腿的下肢关节活动度均出现了差异(P<0.05),髋关节和踝关节存在显著性;(2)正常和疲劳2种状态下身体重心在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上移动距离差异较大,疲劳状态时身体重心在三轴上整体移动距离较小,相对于正常状态较高;(3)疲劳状态时动作轨迹在冠状轴上移动范围较大,矢状轴上前移距离较近且低于正常状态。结论运动员因在实战中高强度的对抗,诱发机体血乳酸过多堆积造成的肌群对横踢技术动作控制能力降低,产生横踢技术运动轨迹形变和动作速度减缓的运动现象,成为横踢技术动作击打效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建议结合疲劳点出现的时间节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跆拳道 横踢技术 运动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适应进程中LTHR及SaO_(2)变化规律--不同高原适应时相人群的Conconi运动证据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海军 王凤华 +1 位作者 李新龙 甘胜前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2期80-89,共10页
目的:评价世居高原、世居亚高原及不同移居高原时相人群的乳酸阈心率及SaO_(2)变化规律,为研究高原环境下人体运动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50名世居高原地区、50名世居亚平原及62名不同移居高原时相的20∼40岁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 目的:评价世居高原、世居亚高原及不同移居高原时相人群的乳酸阈心率及SaO_(2)变化规律,为研究高原环境下人体运动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50名世居高原地区、50名世居亚平原及62名不同移居高原时相的20∼40岁青年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后Conconi运动试验测试受试者乳酸阈心率及SaO_(2)水平。结果:随运动负荷上升,各组受试者心率、血乳酸均呈上升趋势,世居高原及亚高原受试者运动心率普遍低于移居高原受试者。在低负荷阶段(负荷1、负荷2),各测试组运动心率差异明显低于中高负荷阶段,负荷3以后各组“心率差异”特征愈加明显,各组差异在负荷3及负荷4最高,负荷5以后“心率差异”现象逐渐消除。同时,HA1组“乳酸拐点”出现时间最早,HA2组在负荷3出现,HA3组、RHA组在负荷4出现,RSHA组出现时间最晚,可见受试者“乳酸拐点”出现时间分布特征与“心率拐点”存在一定差异,即“乳酸拐点”的出现时间可能总体早于“心率拐点”。RSHA组乳酸阈水平显著高于HA1组(P<0.05),RHA组高于高原适应组受试者,但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HA3组、RHA组及RSHA组乳酸阈跑速显著高于HA1组(P<0.05)。RSHA组、RHA组及HA3组受试者SaO_(2)水平在安静状态、各级运动负荷即刻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且HA3组SaO_(2)变化轨迹与RHA组基本一致。结论:随着高原适应时间延长,移居高原人群的运动反应特征逐渐向世居高原人群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适应 青年男性 Conconi运动试验 乳酸阈 血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运动可能通过调控Nrf2/HO-1/Keap1通路改善尼古丁胁迫大鼠肝损伤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海军 张亮 +1 位作者 熊伟 谌晓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通路在游泳运动改善尼古丁胁迫(NS)大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游泳运动组(Ex)、尼古...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通路在游泳运动改善尼古丁胁迫(NS)大鼠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游泳运动组(Ex)、尼古丁胁迫组(NS)及尼古丁胁迫+游泳运动组(NS+Ex),每组10只。4周尼古丁腹腔注射(2.5 mg/kg·bw/d)建立NS大鼠模型,Ex组和NS+Ex组在建模后进行了8周游泳运动(6 d/w,40 min/d)。试剂盒法检测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肝组织代谢通路;Realtime-PCR检测肝组织目标基因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目标蛋白表达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NS组肝系数和肝组织ALT、AST和ALP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和肝组织MDA水平显著上升,SOD和GSH-px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组织出现大量坏死灶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Bcl-2、Caspase-3、NLRP3、NF-кB、Keap-1蛋白表达和α-SMA和SMAD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上升,Bax、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Nrf2和HO-1 mRNA表达显著降低,Keap-1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NS组比较,NS+Ex组肝系数和肝组织ALT、AST、AL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SOD和GSH-px水平显著上升,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坏死灶减少;肝组织Bcl-2、Caspase-3、NLRP3、NF-кB、Keap-1蛋白表达和α-SMA和SMAD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调,Bax、Nrf2、NQO-1和HO-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肝组织Nrf2和HO-1 mRNA表达显著上调,Keap-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游泳运动干预可能通过激活尼古丁胁迫大鼠Nrf2/HO-1/Keap1通路,抑制肝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改善肝组织代谢平衡和纤维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 尼古丁胁迫 炎症反应 肝组织损伤 Nrf2/HO-1/Keap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MM基因A/G多态性与耐力、力量速度、混合型运动能力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海军 潘道雍 +3 位作者 高可丽 袁秋宝 赵亚莉 王凤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9-637,共9页
为探索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基因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力、力量速度、混合型运动能力的关联性,通过检索超星医学在线、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引... 为探索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基因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力、力量速度、混合型运动能力的关联性,通过检索超星医学在线、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EBSCO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及Web of Science中CKMM基因A/G多态性与耐力、力量速度、混合型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相关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研究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表明:耐力运动员CKMM基因多态性与耐力运动能力、速度力量及混合型项目运动能力不存在显著关联(P>0.05)。根据人种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亚洲及欧洲人群CKMM基因A/G多态性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及杂合子模型与耐力运动能力均存在显著关联(P<0.05);亚洲优秀耐力运动员表现为G等位基因增加,欧洲优秀耐力运动员表现为A等位基因增加。由此可见,CKMM基因A/G多态性可作为亚洲及欧洲耐力运动员选拔指标,但应考虑不同种族人群A∶G等位基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特异性肌酸激酶 耐力运动能力 力量速度运动能力 混合型运动能力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托竹荪多糖的耐缺氧及抗运动疲劳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新 王强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3-86,91,共5页
为探讨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otundifolia)多糖的耐缺氧及抗运动疲劳能力,提取红托竹荪多糖并建立小鼠负重游泳模型和耐缺氧模型,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托竹荪多糖溶液,15 d后测定小鼠力血清MDA、BUN、SOD、BLA水平及肝糖原及肌糖原含... 为探讨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otundifolia)多糖的耐缺氧及抗运动疲劳能力,提取红托竹荪多糖并建立小鼠负重游泳模型和耐缺氧模型,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托竹荪多糖溶液,15 d后测定小鼠力血清MDA、BUN、SOD、BLA水平及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结果显示,红托竹荪多糖试验组高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为(27.73±5.41)min、耐缺氧时间为(29.25±2.92)min、肌糖原含量为(1.35±0.12)g和肝糖原含量为(4.41±0.32)g,均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力竭游泳时间为(21.33±4.22)min、耐缺氧时间为(25.36±2.52)min、肌糖原含量为(1.03±0.05)g和肝糖原含量为(3.05±0.41)g,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托竹荪多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清BUN含量分别为(9.28±1.36)mmol·L^(-1)和(6.47±2.88)mmol·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托竹荪多糖高剂量组BLA含量为(16.34±1.82)mmol·L^(-1),显著低于对照组;红托竹荪多糖低剂量组BLA含量为(19.71±1.46)mmol·L^(-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红托竹荪多糖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MDA和SOD含量分别为(4.3±0.62)mmol·L^(-1)、(115.54±9.62)mmol·L^(-1)以及(3.34±0.79)mmol·L^(-1)、(130.52±9.58)mmol·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托竹荪多糖使得小鼠力竭游泳时长以及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长显著延长,并使得小鼠机体内的肝糖原及肌糖原水平显著提升,而力竭运动之后血清BLA含量、MDA含量以及BUN含量也会显著降低,进而使得小鼠机体内的血清SOD活力得到了明显强化,发挥出良好的抗运动疲劳效果,红托竹荪多糖对耐缺氧及抗运动疲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多糖 抗运动疲劳 耐缺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