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不同分类标准的多中心临床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采南 李正芳 +7 位作者 武丽君 陈海娟 杨春梅 徐文晖 刘小玲 唐薇 乔平 热娜·白合提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7-901,共5页
目的:验证并比较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ERA)分类标准与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和2010年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制定的分类标准在ER... 目的:验证并比较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ERA)分类标准与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和2010年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制定的分类标准在ERA患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4所医院中入选年龄≥16岁、病程≤1年、存在≥1个关节肿痛的关节炎患者,观察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ERA的诊断经2名风湿病专科医师根据临床症状、用药情况、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诊断。结果:(1)共纳入关节炎患者325例,男性98例(30.15%),女性227例(69.85%),平均年龄(47.53±14.44)岁,中位病程5(2,8)个月。最终诊断为ERA 236例,非ERA 89例(Non-ERA,包括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未分化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2)ERA标准的敏感性为87.29%,特异性为84.37%,敏感性高于1987年ACR标准(χ^2=43.641,P<0.001),与2010年ACR/EULAR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6,P=0.593);特异性低于1987年ACR年标准(χ^2=4.891,P=0.027),与2010年ACR/EULAR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1.000)。(3)在病程≤3个月和病程≤6个月关节炎患者中,ERA分类标准敏感性分别为81.71%、86.79%,均高于1987年ACR标准(χ^2=7.131,P=0.008和χ^2=22.015,P<0.001),与2010年ACR/EULAR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P=0.755和χ^2=0.473,P=0.491),3个标准的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3种分类标准与临床诊断存在一致性,其中ERA标准、2010年ACR/EULAR标准与临床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6)。3种分类标准间一致性比较结果提示,ERA标准与2010年ACR/EULAR标准间一致性较好(Kappa=0.836)。结论:ERA分类标准在ERA诊断中的敏感性高于1987年ACR分类标准,与2010年ACR/EULAR年标准相当,3种标准间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A标准在病程≤3个月的极早期关节炎中仍可识别出R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指导老年醒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吴龙飞 何晓琴 +1 位作者 郭起峰 邱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多模式MRI指导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1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高级脑卒中中心救治的老年WUIS患者67例,通过多模式... 目的 探究基于多模式MRI指导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1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高级脑卒中中心救治的老年WUIS患者67例,通过多模式MRI评估筛选,适合且行rt-PA静脉溶栓的WUIS患者31例为溶栓组,适合静脉溶栓但未行rt-PA静脉溶栓的WUIS患者36例为非溶栓组,分别给予rt-PA或常规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和14 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30、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溶栓组比较,溶栓组治疗后24 h、7 d和14 d FIB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PT和APTT明显升高(P<0.05,P<0.01)。溶栓组30、90 d mRS评分明显低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8±1.31)分vs(3.53±0.74)分,P=0.001;(1.68±0.75)分vs(2.89±1.12)分,P=0.000]。与治疗前比较,溶栓组治疗后24 h、7 d和14 d FIB明显降低,PT和APTT明显升高,治疗后7、14 d PLT和hs-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 多模式MRI指导下对WU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卒中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