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什市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屈光状态筛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艾则孜·吾买尔 姜爱新 +3 位作者 谢玲玲 曹淑娟 谌文思 项道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对喀什市学龄儿童的屈光状态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喀什市儿童筛查性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2018年4-6月在新疆喀什市6所小学的1~3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学校为单位... 目的对喀什市学龄儿童的屈光状态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喀什市儿童筛查性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2018年4-6月在新疆喀什市6所小学的1~3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学校为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采用非睫状肌麻痹的电脑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依据不同屈光状态分为视力低下(任意一眼裸眼视力<0.8)、远视≥2.00 D、近视≥-1.00 D、散光≥1.00 D和屈光参差≥1.00 D,比较不同民族及不同年级不同屈光状态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共纳入6108人,其中男3119人,女2989人;维吾尔族3395人,汉族2713人;1、2、3年级各2016、2155和1937人。视力低下的总检出率为13.5%(825/6108),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分别为21.5%(584/2713)和7.1%(241/3395);1、2、3年级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分别为8.8%(176/2016)、11.8%(254/2155)和20.4%(395/1937)。近视的总检出率为9.9%(606/6108),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筛查性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7.6%(477/2713)和3.8%(129/3395);1、2、3年级筛查性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4.4%(89/2016)、8.1%(174/2155)和17.7%(343/1937)。筛查性视力低下、近视、散光及屈光参差的检出率在不同年级和民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筛查性远视的检出率在不同年级和民族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喀什市1~3年级学龄儿童视力低下和近视人群的检出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但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逐渐升高,汉族小学生视力低下和近视的检出率较维吾尔族学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视力筛查 儿童 近视 视力低下 散光 屈光参差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在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淑娟 姜爱新 项道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971-3974,共4页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眼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24周观察组患者的BCVA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周观察组...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眼内注射康柏西普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2、24周观察组患者的BCVA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周观察组CMT测定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5.2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激光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较单纯使用激光光凝治疗能够有1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眼视力,且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结膜瓣转位术(下方)和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淑娟 姜爱新 项道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45-3749,共5页
目的比较和探讨改良结膜瓣转位术(下方)和羊膜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喀什地区94例(9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组,羊膜移植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共47例(47眼),结膜瓣转位组行翼状胬肉切除... 目的比较和探讨改良结膜瓣转位术(下方)和羊膜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喀什地区94例(9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两组,羊膜移植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共47例(47眼),结膜瓣转位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结膜瓣转位术(下方)共47例(47眼)。结果分别在术后1 d、1周、1、3、6个月观察刺激症状(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复发率及并发症(感染、眼球运动受限、睑球粘连、巩膜溶解坏死、结膜囊肿)的发生率,完成随访94例(94眼)。早期随访(术后1 d、1周)羊膜移植组患者自觉刺激症状明显比结膜瓣转位组严重,后期随访(术后1、3、6个月)羊膜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19.15%,出现3例并发症(1例巩膜溶解坏死、2例结膜囊肿),并发症发生率为6.38%;结膜瓣转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6.38%,无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汉族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未出现复发病例,维吾尔族患者复发12例,出现3例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改良带蒂结膜瓣转位术(下方)保留了上方球结膜,为日后的其他眼科手术留下了宝贵的手术空间,操作简便,无需增加羊膜等材料,经济适用,在基层医院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在相同手术条件下,汉族和维吾尔族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结膜瓣转位术 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