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选育超高浓酿造啤酒酵母菌株 被引量:1
1
作者 贺秀丽 侍亚敏 +2 位作者 谢鑫 郭立芸 付晓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5-111,共7页
超高浓酿造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耗,但高浓酿造的酵母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逆性能。为了提高筛选效率,获得性能稳定的超高浓酿造菌株,该研究建立了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啤酒酵母高通量筛选方法,并以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02为... 超高浓酿造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耗,但高浓酿造的酵母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逆性能。为了提高筛选效率,获得性能稳定的超高浓酿造菌株,该研究建立了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啤酒酵母高通量筛选方法,并以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 02为出发菌株,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液滴微流控酒精初筛,α-葡萄糖苷酶和乙醇脱氢酶Ⅱ活力复筛及发酵实验,获得了遗传和发酵稳定性良好的超高浓啤酒酿造菌株9-50。与出发菌株相比,其在中试规模下增殖旺盛,发酵周期缩短42 h,并可适应9%的乙醇体积分数,发酵度达66%以上,双乙酰含量0.06 mg/L,醇酯香气较协调,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液滴微流控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 高通量筛选 高浓酿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酿造过程中甘油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宏华 蒋爱英 刘振胜 《酿酒科技》 2015年第2期62-64,68,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啤酒在发酵过程中甘油的变化情况,发现甘油的含量随发酵时间而升高,且达到一定峰值后会略有降低,逐渐趋于稳定。还发现甘油含量的多少与酵母接种量有直接关系。通过样品结果测定比较发现,本公司啤酒中甘油含量略...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啤酒在发酵过程中甘油的变化情况,发现甘油的含量随发酵时间而升高,且达到一定峰值后会略有降低,逐渐趋于稳定。还发现甘油含量的多少与酵母接种量有直接关系。通过样品结果测定比较发现,本公司啤酒中甘油含量略高于其他公司啤酒样品。通过品评,感官评价其抗氧化的作用。同时对酒精生产酵母的甘油生成关系进行比较,以期获取甘油生成的共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甘油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酿造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 同时检测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宏华 胡雪莲 +1 位作者 孙浩思 林智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6,89,共7页
研究建立同时检测啤酒及酿造原料中黄曲霉毒素 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 A 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80:20,v/v)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 Thermo BDS HYPERSIL C18 色谱... 研究建立同时检测啤酒及酿造原料中黄曲霉毒素 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 A 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水(80:20,v/v)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采用 Thermo BDS HYPERSIL C18 色谱柱,以乙腈-2%乙酸(40:60,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后以 0.5%碘溶液衍生、改变波长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 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 A 检出限分别为 0.05μg/ kg(AFB1)、3.19μg/ kg(ZEA)和 0.22μg/ kg (OT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2~10.0、10.0~1000.0 和 5.0~50.0 μg/L;在大麦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 90.0%~109.5%,相对标准偏差为 2.18%~4.94%。被检 37 个样品的真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正常贮存下的啤酒原料均未检测出真菌毒素,但在霉变大麦样品中可以检测出少量的真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柱后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真菌毒素 啤酒酿造原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P高浓酿造抗葡萄糖阻遏效应啤酒酵母的选育 被引量:9
4
作者 郭立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6,共6页
首先通过在18°P超高浓麦汁中对燕京酵母YJ0002进行定向驯化,确定适应该浓度生长的出发菌株,经过2-脱氧-D-葡萄糖梯度培养、抗性平板分离初筛以及复筛,采用高通量法筛选出2株抗葡萄糖阻遏效应的适于高浓酿造的啤酒酵母,并进行100 L... 首先通过在18°P超高浓麦汁中对燕京酵母YJ0002进行定向驯化,确定适应该浓度生长的出发菌株,经过2-脱氧-D-葡萄糖梯度培养、抗性平板分离初筛以及复筛,采用高通量法筛选出2株抗葡萄糖阻遏效应的适于高浓酿造的啤酒酵母,并进行100 L微酿啤酒发酵实验,测定其发酵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驯化代数为C8的菌株对数期酵母数和酵母细胞活性良好,确定其为出发菌株;与初始菌株YJ002相比,驯化菌株菌落大,且细胞形态饱满,经高通量筛选后优良菌株G2和G9可耐受高达13%的酒精浓度,在18°P 100 L微酿发酵中,发酵初期酒精含量提高10.52%和14.24%,发酵速率提高10.96%和15.11%,分别缩短发酵时间42 h和50 h,发酵度提高了6%和7%,且驯化菌株G2和G9生产的啤酒表现出较低浓度的乙酸乙酯和适宜浓度的高级醇,啤酒的口感较YJ0002有了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高浓酿造 定向驯化 浓度梯度培养基 2-脱氧-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胞内有机锌与风味代谢物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玉梅 谢鑫 +1 位作者 赵楠 郭立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9-83,共5页
为探究酵母不同传代次数和外源添加锌离子对酵母胞内有机锌的影响,并明确酵母胞内有机锌与发酵过程风味代谢物质的相关性,对不同发酵车间、不同代数以及外源添加锌离子发酵的酵母菌株YJ02进行胞内有机锌追踪检测,同时测定其发酵过程中... 为探究酵母不同传代次数和外源添加锌离子对酵母胞内有机锌的影响,并明确酵母胞内有机锌与发酵过程风味代谢物质的相关性,对不同发酵车间、不同代数以及外源添加锌离子发酵的酵母菌株YJ02进行胞内有机锌追踪检测,同时测定其发酵过程中风味代谢物质。结果表明:随着酵母菌株YJ02传代次数和发酵液外源锌离子含量的增加,酵母胞内有机锌均呈现先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外加锌离子含量保持在0.4~1.4 mg/L范围内,对酵母菌株YJ02生长最有利;同时酵母胞内有机锌含量与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呈现显著正相关,与醛类和醇类物质呈现显著负相关。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株YJ02利用锌离子的能力是有限的,且胞内有机锌含量与发酵过程中风味代谢物质密切相关,可为后续啤酒酿造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酵母总锌 酵母胞内有机锌 风味代谢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莓果汁及黑莓啤酒中的γ-氨基丁酸 被引量:9
6
作者 胡雪莲 王宏华 王莉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建立了一种黑莓果汁及黑莓啤酒中测定γ-氨基丁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为柱前衍生试剂,色谱柱为Waters AccQoTagTM氨基酸分析柱,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48 nm.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线性方... 建立了一种黑莓果汁及黑莓啤酒中测定γ-氨基丁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AQC)为柱前衍生试剂,色谱柱为Waters AccQoTagTM氨基酸分析柱,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48 nm.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线性方程为y=21 012x+155 852,在1~1 000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4,综合黑莓原汁、浓缩汁及黑莓啤酒样品的结果,加标回收率为87.9%~1 14.9%,相对标准偏差为2.7%~12.3%,检出限为0.7 mg/L.采用此法检测黑莓果汁及黑莓啤酒中的γ-氨基丁酸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Γ-氨基丁酸 黑莓果汁 黑莓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高级醇的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鹏鹏 孙丽静 +3 位作者 肖冬光 谢鑫 宋富 张翠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3-159,共7页
高级醇是啤酒酵母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代谢产生的,是啤酒风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高级醇能赋予啤酒独特的香味,但其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啤酒的质量。该文重点综述啤酒酵母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关键基因、代谢调控机理及选育低... 高级醇是啤酒酵母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代谢产生的,是啤酒风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高级醇能赋予啤酒独特的香味,但其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啤酒的质量。该文重点综述啤酒酵母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关键基因、代谢调控机理及选育低产高级醇优良菌株的主要方法,为适当降低啤酒中高级醇含量,进而推动啤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醇 风味物质 代谢调控 啤酒酵母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chancea thermotoleran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双酵母混合发酵酸啤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付晓芬 郭立芸 +3 位作者 侍亚敏 谢鑫 宋玉梅 李十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60,共7页
酸啤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也正在成为啤酒企业多元化布局的方向之一。该研究在不添加外源风味物质的前提下,基于啤酒双酵母混合发酵体系,将耐热拉钱斯氏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酸啤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也正在成为啤酒企业多元化布局的方向之一。该研究在不添加外源风味物质的前提下,基于啤酒双酵母混合发酵体系,将耐热拉钱斯氏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组合按照10∶1同时接种进行啤酒发酵,耐热拉钱斯氏酵母的发酵过程可产生一定量的乳酸(1.5~1.8 g/L),降低酒液pH值(3.3~3.4),得到酸味柔和的新型酸啤酒。相比于单一菌株发酵,双酵母混合发酵酸啤酒体系的风味物质产量都有所提高,产生了更多乙酸异丁酯和乙酸异戊酯等酯类物质,增强了酸啤酒的水果香气,果香馥郁、爽口协调,对啤酒的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减少了糖化锅酸化等工艺操作步骤,实现更快速的发酵和稳定的过程控制,促进了酸啤酒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拉钱斯氏酵母 酿酒酵母 酸啤酒 双酵母混合发酵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麦芽对拉格啤酒挥发性硫化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鹏 于佳俊 +5 位作者 侍亚敏 贺秀丽 郭立芸 谢鑫 郝建秦 薛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58,共7页
以不同种类麦芽为对象,通过实验室啤酒模拟发酵,对麦芽的理化指标及经拉格酵母发酵前后样品SO_(4)^(2-)、含硫氨基酸、挥发性硫化物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麦芽在库尔巴哈值、总氮和α-氨基酸态氮上差异显著,经酵母发酵代谢后,在... 以不同种类麦芽为对象,通过实验室啤酒模拟发酵,对麦芽的理化指标及经拉格酵母发酵前后样品SO_(4)^(2-)、含硫氨基酸、挥发性硫化物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麦芽在库尔巴哈值、总氮和α-氨基酸态氮上差异显著,经酵母发酵代谢后,在SO_(4)^(2-)代谢量/率、蛋氨酸的代谢量/率上表现不同,导致生成挥发性硫化物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尔巴哈值、总氮与SO_(4)^(2-)代谢量/率呈正相关,库尔巴哈值、总氮和α-氨基酸态氮与硫化氢呈负相关,库尔巴哈值、α-氨基酸态氮与二甲基硫呈负相关,蛋氨酸与其代谢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其代谢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蛋氨酸与SO_(4)^(2-)代谢量/代谢率之间呈负相关。结果显示,通过不同品种大麦麦芽的复配提高麦汁蛋氨酸含量,可以降低拉格酵母对SO_(4)^(2-)的代谢,减少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进而提高啤酒风味质量,以及缩短成熟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 啤酒 拉格 挥发性硫化物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启动子调控啤酒酵母产醇酯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丹瑶 慕济锗 +5 位作者 张卜升 郭立芸 谢鑫 刘小二 林良才 张翠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68-174,共7页
高级醇与酯类物质是啤酒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它们的含量与比例对啤酒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解决啤酒中高级醇与酯类物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该研究以啤酒酵母S5为出发菌株,利用3种不同的启动子TEF1p、VPS8p、ATF1p,分别构建过表达醇乙酰基... 高级醇与酯类物质是啤酒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它们的含量与比例对啤酒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解决啤酒中高级醇与酯类物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该研究以啤酒酵母S5为出发菌株,利用3种不同的启动子TEF1p、VPS8p、ATF1p,分别构建过表达醇乙酰基转移酶基因ATF1、同时敲除支链氨基酸转氨酶基因BAT2的重组菌株S5-T、S5-V、S5-A。发酵结果显示,与出发菌株S5相比,菌株S5-T、S5-V、S5-A的总高级醇生成量呈下降趋势,分别降低了8.77%、6.92%、8.13%;乙酸乙酯生成量呈上升趋势,分别提高了156.46%、20.39%和24.39%。因此,重组菌株S5-T、S5-V、S5-A生成的醇酯比分别降低至2.9∶1、6.2∶1和5.9∶1。研究证明不同启动子过表达ATF1基因有助于调控啤酒的醇酯比,为选育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适宜产醇酯比啤酒酵母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啤酒酵母 高级醇 乙酸酯 启动子 AT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絮凝性下面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
11
作者 刘小航 阮玉磊 +7 位作者 宿萌 付晓芬 贺秀丽 郭立芸 武晓乐 郭学武 肖冬光 陈叶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7-54,共8页
在啤酒工业中,啤酒酵母的絮凝特性是决定啤酒高质量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啤酒酵母菌株L-1应用于大生产存在酵母悬浮稳定期较短等问题,导致发酵不彻底,影响了最后的啤酒风味质量。基于此,该研究以菌株L-1为出发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 在啤酒工业中,啤酒酵母的絮凝特性是决定啤酒高质量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啤酒酵母菌株L-1应用于大生产存在酵母悬浮稳定期较短等问题,导致发酵不彻底,影响了最后的啤酒风味质量。基于此,该研究以菌株L-1为出发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并对诱变菌株进行初筛和二轮复筛,获得了絮凝性减弱且遗传稳定性能较良好的3株目的菌株179、293和361,其絮凝能力分别降低了6.67%、6.67%和5.56%,死亡率分别降低了31.21%、34.57%和16.93%,对应的发酵液中乙醛含量分别降低了19.53%、19.17%和15.83%,同时其消耗碳源、α-氨基氮、产酒精能力等指标均有所提高,主要高级醇含量无明显变化。这些菌株的获得在啤酒工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絮凝能力 死亡率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波分析的消费者啤酒饮用喜好度研究
12
作者 王成 陈爽 +6 位作者 吕高冲 郝建秦 谢鑫 皇甫洁 王港 郭立芸 王德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该研究将新型的消费者脑电波提取分析技术与传统感官评测相结合,建立一种智能消费者啤酒喜好度测试方法。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品酒流程,收集消费者在品酒过程中脑电波的实时变化,并经过去伪、滤波、特征提取等步骤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出8种... 该研究将新型的消费者脑电波提取分析技术与传统感官评测相结合,建立一种智能消费者啤酒喜好度测试方法。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品酒流程,收集消费者在品酒过程中脑电波的实时变化,并经过去伪、滤波、特征提取等步骤进行数据清洗,整理出8种不同类型脑电波数据和2种情绪数据,并将其进行建模得到饮酒综合情绪指数(index of alcohol-drinking analysis,IAA)。通过IAA赋分进行消费者饮酒喜好度的判断,并将其与感官问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IAA指数消费者啤酒饮用喜好度的评价与感官问卷结果的一致性为83%,且能快速分析消费者在不同饮酒阶段喜好度的实时变化,有很好的实用性,对现有感官测评方式是很好的补充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波 感官品评 啤酒 喜好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絮凝基因表达量分析技术评价酵母菌株的絮凝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立芸 谢鑫 梁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5,共6页
为筛选弱絮凝性酵母菌株YJ085,通过糖抑制实验确定酵母絮凝表型和絮凝基因型,以荧光定量PCR为技术手段,建立酵母基因表达量分析方法,对弱絮凝性酵母菌株生长过程进行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评价。在下面酵母发酵过程中,絮凝基因的表... 为筛选弱絮凝性酵母菌株YJ085,通过糖抑制实验确定酵母絮凝表型和絮凝基因型,以荧光定量PCR为技术手段,建立酵母基因表达量分析方法,对弱絮凝性酵母菌株生长过程进行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评价。在下面酵母发酵过程中,絮凝基因的表达量与酵母增殖数量呈负相关。弱絮凝性酵母菌株YJ085的絮凝表型为New FLO型,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发酵液取样,提取酵母RNA,分析得出YJ085与对照菌株在生长过程中絮凝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絮凝主要受FLO絮凝基因家族中的FLO5及Lg-FLO1基因调控,FLO1、FLO11表达量在发酵过程始终维持在较低表达量,FLO10基因不表达,经絮凝基因表达量分析发现,YJ085各絮凝基因表达量均小于对照菌株,絮凝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导致其凝聚性降低了63.98%,从基因层面阐述了菌株凝聚性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凝聚性 絮凝表型 基因表达量 絮凝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杀菌剂——中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立芸 梁云 +1 位作者 侯红霞 林智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为评估新型杀菌剂——中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性能,对其稳定性、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并与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双氧水对比分析了中性氧化电位水对金属腐蚀性的影响和其杀菌性能。结果表明,中性氧化电位水在密闭、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浓度... 为评估新型杀菌剂——中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性能,对其稳定性、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并与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双氧水对比分析了中性氧化电位水对金属腐蚀性的影响和其杀菌性能。结果表明,中性氧化电位水在密闭、避光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浓度为0.5%-5%的中性氧化电位水对啤酒老化无显著影响,对啤酒风味无安全隐患;浓度低于5%的中性氧化电位水对铜、铝、不锈钢(304和316)、碳钢涂层T541基本无腐蚀,浓度为1.5%的中性氧化电位水可有效杀灭2×(106-107)CFU/mL的单一污染菌和混合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电位 有效氯 稳定性 安全性评价 腐蚀性 杀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纳豆胶囊中的牛磺酸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宏华 刘菲 孙浩思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建立了检测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去离子水提取,与邻苯二甲醛在线衍生,以A相:0.02 mmol/L的乙酸钠(pH 7.2,0.018%三乙胺,0.3%的四氢呋喃);B相:100 mmol/L的乙酸钠(pH 7.2)20%,乙腈40%,甲醇40... 建立了检测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过去离子水提取,与邻苯二甲醛在线衍生,以A相:0.02 mmol/L的乙酸钠(pH 7.2,0.018%三乙胺,0.3%的四氢呋喃);B相:100 mmol/L的乙酸钠(pH 7.2)20%,乙腈40%,甲醇4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Thermo HypersilODS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分离,紫外线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51 mg/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000.0mg/L,相关系数R2=0.9992,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103.9%-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0.9%-2.9%。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前处理操作简单,适用于保健食品纳豆胶囊中牛磺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醛 柱前在线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牛磺酸 保健食品 纳豆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豆胶囊中的葛根素
16
作者 胡雪莲 刘菲 王莉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158,共3页
建立了富含葛根素的纳豆胶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过体积分数70%的甲醇提取后,采用ZORBAXODS C18(5μm,4.6mm×200m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36%乙酸-水(25:3:72)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0mL/min,紫... 建立了富含葛根素的纳豆胶囊中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过体积分数70%的甲醇提取后,采用ZORBAXODS C18(5μm,4.6mm×200m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36%乙酸-水(25:3:72)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47nm。结果表明,葛根素在0~1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出限是0.005mg/g。在10mg/g、20mg/g、30mg/g添加水平下葛根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104.5%,相对标准偏差为3.8%。该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富含葛根素的纳豆胶囊中葛根素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胶囊 葛根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啤酒对人源肝细胞活性评价影响研究
17
作者 林文 陈杉彬 +5 位作者 贺秀丽 钟恒 郝建秦 郭立芸 付晓芬 王德良 《酿酒科技》 2025年第4期65-68,78,共5页
为探究不同啤酒对人源肝细胞的影响,使用不同体积比浓度的啤酒(0%,0.7%,3%,6%,14%,30%)混合培养基,并培养人源肝细胞,测定人源肝细胞对不同啤酒的耐受浓度和耐受时间;同时,使用免疫印迹、酶学水平检测、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 为探究不同啤酒对人源肝细胞的影响,使用不同体积比浓度的啤酒(0%,0.7%,3%,6%,14%,30%)混合培养基,并培养人源肝细胞,测定人源肝细胞对不同啤酒的耐受浓度和耐受时间;同时,使用免疫印迹、酶学水平检测、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等技术手段,比较不同啤酒对人源肝细胞在细胞自噬和抗氧化方面的影响,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拉格啤酒、小麦啤酒和无醇啤酒3种不同的啤酒对人源肝细胞产生明显的差异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细胞的整体存活率、细胞自噬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人源肝细胞 细胞自噬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麦麦芽中的砷、铬、镉、铅与汞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淼 杜瑞红 王莉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检测大麦麦芽消解液中砷、铬、镉、铅、汞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各元素在0~20 μg/L的线性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 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检测大麦麦芽消解液中砷、铬、镉、铅、汞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各元素在0~20 μg/L的线性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 2~0.0090 mg/kg.相对标准偏差(n=5)在3.3%~4.7%.加标回收率介于85%~110%.该方法可同时检测多金属元素且具有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精密度及准确度好的优点,是一种快速准确分析批量大麦麦芽样品中多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 大麦麦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高级醇工业上面发酵酵母的选育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鹏鹏 周钰涵 +5 位作者 高杏 高滢 郭立芸 葛峻伶 林良才 张翠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8,共6页
为了获得低产高级醇的工业酿酒酵母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680bg为出发菌株,运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对其进行不同时长的诱变处理,结合孔板培养和分光光度法检测,... 为了获得低产高级醇的工业酿酒酵母菌株,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680bg为出发菌株,运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对其进行不同时长的诱变处理,结合孔板培养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建立了高通量筛选体系。最终,筛选获得了8株低产高级醇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ARTP-162的高级醇产量下降最为显著,降低了约21%,且遗传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高级醇 高通量筛选 遗传稳定性 AR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短乳杆菌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立芸 向杰 +1 位作者 谢鑫 侍亚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32-235,共4页
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及有机质残留检测与控制是防止微生物污染、保障啤酒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该文以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发光法为基础,建立啤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采用便携... 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及有机质残留检测与控制是防止微生物污染、保障啤酒质量的主要控制因素。该文以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发光法为基础,建立啤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快速评估方法。采用便携式ATP荧光检测仪对表面人工污染的短乳杆菌、梯度稀释的短乳杆菌菌悬液和啤酒有机质残留进行检测,分别对相对荧光单位(relative luciferase unit,RLU)和表面细菌总数、细菌浓度和啤酒有机质残留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表面细菌总数、水质细菌浓度和啤酒有机质残留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均>0.9(P<0.05),其中啤酒有机质残留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最高(R 2=0.994)。基于便携式ATP快速荧光检测系统建立的表面短乳杆菌总数、水质短乳杆菌浓度和啤酒有机质残留预测模型,可对啤酒酿造过程中卫生学检验提供有效的实时监控,也为ATP生物发光法在食品质量安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生物发光法 表面细菌总数 水质细菌浓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