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洛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优选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小斌 陈书存 雷燕妮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34-39,51,共7页
探索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从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水槽温度为60℃时,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是70%,提取料液比是1∶8,超声功率比是60%,提取时间... 探索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从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水槽温度为60℃时,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是70%,提取料液比是1∶8,超声功率比是60%,提取时间是60 min。该工艺条件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可得其含量达到2.467%,RSD为1.157%。该提取方法环保简单,提取速度快,得率高,可为以杜仲叶为原料的中药制剂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绿原酸 超声波提取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渣中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分离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2 位作者 陈书存 刘长霞 李多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从蛹虫草菌渣中综合提取分离虫草素、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虫草素、多糖、多肽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4因素对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经过膜过滤技... [目的]研究从蛹虫草菌渣中综合提取分离虫草素、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虫草素、多糖、多肽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4因素对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经过膜过滤技术、酶解技术将三者有效地分离。[结果]虫草素、多糖、多肽综合提取分离最佳工艺条件:在95℃下,用16倍量的水热回流提取2.0h,2次,滤液在经过膜过滤技术、酶解技术将三者有效分离。[结论]优选的实验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省时、省溶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菌渣 虫草素 多糖 多肽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不同产地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测定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斌 陈书存 雷燕妮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5-20,34,共7页
以黄连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陕西不同产地(铜川、咸阳、安康、商洛、杨凌五个产地)黄连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色谱条件:C18色谱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 以黄连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陕西不同产地(铜川、咸阳、安康、商洛、杨凌五个产地)黄连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含量,色谱条件:C18色谱柱,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5 nm,柱温40℃。结果表明:在稳定的色谱条件下,商洛产地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达到5.788%。该实验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可为陕西黄连大面积规范化种植、加工、临床应用和制剂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黄连小檗碱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栀子苷抗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行行 赵麓 +5 位作者 孙欠欠 赵安东 刘继平 史永恒 王川 王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19,共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实验验证结合,探讨黄芩苷(BC)/栀子苷(GD)能否通过抗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挥治疗作用。方法收集BC、GD预测靶点和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实验验证结合,探讨黄芩苷(BC)/栀子苷(GD)能否通过抗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挥治疗作用。方法收集BC、GD预测靶点和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离体血管环与在体实验对网络药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到BC/GD抗脑缺血后内皮功能障碍107个靶基因,主要涉及IL-17、TNF、NOD样、MAPK等信号通路,取NOD样信号通路中最具代表性NLRP3炎性小体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BC/GD呈部分内皮依赖性舒张脑基底血管环;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脑血流量增加,缺血侧皮层和脑基底动脉内皮病理状态改善,缺血侧皮层中NLRP3、胱天蛋白酶1和IL-1β蛋白表达被抑制,脑基底动脉中iNOS蛋白表达下调、eNOS蛋白表达上调,皮层中ROS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血清中IL-1β、IL-18水平降低。结论BC/GD可能通过下调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脑缺血 黄芩苷 栀子苷 内皮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非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2 位作者 陈书存 陈冬平 李多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54-57,62,共5页
研究从南非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总黄酮提取率的高低为指标,比较多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表明用12倍量75%乙醇溶剂超声提取60 min,提取二次,提取效果最佳。因此优选的实验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省时、... 研究从南非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总黄酮提取率的高低为指标,比较多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表明用12倍量75%乙醇溶剂超声提取60 min,提取二次,提取效果最佳。因此优选的实验工艺具有提取效率高、省时、省溶剂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多糖的制备及其体外活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陈书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103,共7页
【目的】分离制备杜仲叶多糖,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为杜仲叶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杜仲叶粗多糖,以DEAE-52纤维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目的】分离制备杜仲叶多糖,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为杜仲叶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杜仲叶粗多糖,以DEAE-52纤维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采用MTT法、LDH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多糖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水提醇沉法制备的杜仲叶粗多糖经DEAE-52柱分离纯化后得到EFPs-1、EFPs-2共2个组分,其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5.8%和84.3%。EFPs 2个组分对各自由基体系的清除能力均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EFPs-2的作用比EFPs-1强。EFPs-1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 50)分别为3.393,5.259,3.692和2.463 mg/mL,EFPs-2的EC 50值依次为2.379,2.893,2.516和2.066 mg/mL。EFPs 2个组分对MCF-7细胞均有一定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是226.23μg/mL(EFPs-1)和173.04μg/mL(EFPs-2),其中EFPs-2可使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杜仲叶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糠制备虫草肽酵素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3 位作者 杨梅 陈书存 陈冬平 李多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82-85,共4页
用蛹虫草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对虫草肽酵素饮料生产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酵母菌和植物乳酸菌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酵素饮料生产的影响。在30℃下,接入6%的植物乳酸菌发酵30 h后,... 用蛹虫草菌糠作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对虫草肽酵素饮料生产进行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酵母菌和植物乳酸菌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酵素饮料生产的影响。在30℃下,接入6%的植物乳酸菌发酵30 h后,在接入0.15%的酵母菌发酵10 h,得到的虫草肽酵素用0.1%的甜菊糖和0.3%的柠檬酸进行调配,之后放置在4℃冰箱中进行后发酵。此工艺可获得风味适宜,酸甜可口、且伴有浓郁虫草香味的虫草肽酵素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菌糠 酵母菌 植物乳杆菌 复合菌发酵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萸养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书存 彭书涛 +1 位作者 李辉 李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111-2113,共3页
目的:观察参萸养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6 min步行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其中治疗组... 目的:观察参萸养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6 min步行试验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1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参萸养心汤治疗。2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NYHA分级和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6 min步行距离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萸养心汤可以明显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萸养心汤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胶不同提取分离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3 位作者 甘全明 陈冬平 李多伟 陈书存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49-51,56,共4页
目的确定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的优化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杜仲胶纯度测定法测定优化对比实验。结果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优化生产工艺使杜仲胶得率得到提高,这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须消耗与制作时间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目的确定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的优化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杜仲胶纯度测定法测定优化对比实验。结果杜仲叶、皮、壳提取杜仲胶优化生产工艺使杜仲胶得率得到提高,这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须消耗与制作时间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结论杜仲叶、皮、壳采用优化的亚临界生产工艺技术,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皮、壳 杜仲胶 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陈书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34,共9页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为蛹虫草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蛹虫草粗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CMPs),再以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DEAE cellulose 52,DEAE-... 【目的】研究蛹虫草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为蛹虫草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蛹虫草粗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polysaccharide,CMPs),再以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DEAE cellulose 52,DEAE-52)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其总糖含量;测定蛹虫草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和DPPH·的清除作用;建立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进一步研究CMPs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纯化后的蛹虫草多糖总糖含量为82.57%;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蛹虫草多糖(CMPs)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和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_(50))分别达到1.912,2.153,1.612和2.058 mg/mL。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MPs能够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T-SOD、CAT和GSH-Px活力,同时能显著降低MDA含量,并且呈现良好的质量浓度依存关系,尤其是在高剂量时可以使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相关抗氧化指标恢复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极显著降低机体的MDA含量。【结论】蛹虫草多糖(CMPs)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葛根肽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燕妮 张小斌 +3 位作者 杨梅 陈冬平 陈书存 李多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40-43,共4页
采用蛹虫草、葛根为主要原料,对蛹虫草葛根肽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蛹虫草葛根肽粉及菊粉、柠檬酸、甜菊糖辅料添加量的确定进行研究,制定出较佳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蛹虫草葛根肽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10倍量的蛹虫草葛根肽粉... 采用蛹虫草、葛根为主要原料,对蛹虫草葛根肽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蛹虫草葛根肽粉及菊粉、柠檬酸、甜菊糖辅料添加量的确定进行研究,制定出较佳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蛹虫草葛根肽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10倍量的蛹虫草葛根肽粉、40倍量的菊粉、0.15倍量的柠檬酸和0.05倍量的甜菊糖。由此配方及生产工艺获得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女性雌激素的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型固体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葛根 固体饮料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条件对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小斌 雷艳妮 陈书存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52-56,共5页
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考察过程要综合很多因素,提取时间与溶剂浓度都应划进考察范围,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保持在每毫升0.004~0.020 mg时,溶剂浓度同... 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考察过程要综合很多因素,提取时间与溶剂浓度都应划进考察范围,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保持在每毫升0.004~0.020 mg时,溶剂浓度同其吸光度存在线性关系,且呈现情况较为显著,线性方程为Y=49.993X+0.028 9,R^(2)=0.993,平均回收率为99.29%,用75%乙醇溶液提取3 h,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达12.42%。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溶液,提取时间3 h。该提取条件可为中药黄连制剂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含量 提取条件 黄连 回流提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桉煎剂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观察及其部分机理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涛 田仁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354-2357,2361,共5页
目的:探讨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外科收治的烧伤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大叶桉煎剂及消毒剂涂抹创面,1次/... 目的:探讨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外科收治的烧伤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大叶桉煎剂及消毒剂涂抹创面,1次/d。观察2组患者创面外观恢复情况,并判定临床疗效及对细菌的清除率。结果:1)观察组残余创面外观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为(15.7±1.9)d,而观察组愈合时间为(24.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7 d及14 d愈合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有效率94.59%,对照组有效率78.38%,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在7 d及14 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清除率均明显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桉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有明显治疗效果,且价格合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桉煎剂 烧伤残余创面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小斌 雷艳妮 陈书存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探索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干燥的枇杷叶为原料,考察指标设为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样品有效成分,分别考察提取溶剂、溶剂用量、以及提取次数与提取过程所用时间对提取量造成的影响。结果... 为探索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干燥的枇杷叶为原料,考察指标设为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样品有效成分,分别考察提取溶剂、溶剂用量、以及提取次数与提取过程所用时间对提取量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叶中提取熊果酸效率最高的溶剂是甲醇溶液,溶剂用量为45 mL,常规提取过程所用时间是40 min,提取次数2次,甲醇-水-磷酸(90∶10∶0.05)为流动相。在上述条件下熊果酸保留时间短,基线平稳,峰形对称且无干扰,出峰情况良好,熊果酸提取率最高,含量达到0.798%。同时,用这种方法还有很多其他好处,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提取时间较少,重现性好,提取效果高,完全可以作为控制医学领域枇杷叶药材质量的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熊果酸 提取工艺/含量测定 超声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小斌 雷艳妮 陈书存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浸种时间、水分条件、培育温度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浸法"播种试验。结果不同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均有一定影响,赤霉素浓度适宜与否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影响较明显...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浸种时间、水分条件、培育温度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浸法"播种试验。结果不同生态条件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均有一定影响,赤霉素浓度适宜与否对叶下珠种子发芽率影响较明显,220 mg·kg^(-1)GA下达最高; 10~25℃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叶下珠的发芽率逐渐增大,20℃为叶下珠发芽的最适温度;光照可提高叶下珠的发芽率,但先黑暗后光照处理发芽率达最高;土壤水分对叶下珠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发芽率先高后低,当浸水量为1/3时,种子发芽率达39. 27%;在6~32 h浸种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叶下珠发芽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18h最高。结论先黑暗后光照、GA浓度220 mg·kg^(-1)处理种子,浸种18h,20℃培育温度,半浸水条件最适宜叶下珠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种子 发芽率 不同生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萸养心颗粒提取工艺优选
16
作者 张小斌 雷燕妮 陈书存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参萸养心颗粒组方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以浸膏固体物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微波、超声提取以人参皂苷、肉桂酸、桂皮醛、总黄酮为指标成分,进行参萸养心颗粒提取工艺优选.[结果]山茱萸、黄芪、玉竹、五味子、... [目的]探究参萸养心颗粒组方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醇提以浸膏固体物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微波、超声提取以人参皂苷、肉桂酸、桂皮醛、总黄酮为指标成分,进行参萸养心颗粒提取工艺优选.[结果]山茱萸、黄芪、玉竹、五味子、扣子七、茯苓和当归最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为40%,提取时间为1.5h,提取次数2次,溶媒量为1∶10;桂枝微波提取工艺为90%乙醇,浸泡时间40 min,微波功率4 kW,液固比10∶1,提取时间30 min;人参超声提取最佳条件: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10;葶苈子超声提取最佳工艺为: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400 W、水料比34 mL·g^-1.[结论]参萸养心颗粒处方药材性质不同可分别采用醇提工艺、超声提取工艺和微波提取工艺,并得到了稳定优化工艺的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提取率,这一实验结论可以促进这一药品生产以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萸养心颗粒 提取工艺 醇提 超声法 微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