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洛核桃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功能设计
1
作者 李季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为解决商洛地区核桃产业产量不高、产业链短、栽植管理不健全、产业数据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设计了一套核桃产业信息服务系统。介绍了核桃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定位及功能应用、系统的技术路线、主要模块及其主... 为解决商洛地区核桃产业产量不高、产业链短、栽植管理不健全、产业数据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设计了一套核桃产业信息服务系统。介绍了核桃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定位及功能应用、系统的技术路线、主要模块及其主要功能,剖析了核桃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特色,对该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产业 大数据平台 信息服务系统 数据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Si_n(n=1~6)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茹 李书婷 +3 位作者 牛峰 屈小惠 谢楠 郭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258,共7页
运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U)B3LYP/Lan L2DZ水平研究了Ru Sin(n=1~6)团簇体系的稳定结构及电子性质.结果发现:Ru Sin(n=1~6)团簇基本保持了纯硅团簇的框架.对原子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的计算表明,Ru Si6团簇是Ru Sin(n=1~6)... 运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U)B3LYP/Lan L2DZ水平研究了Ru Sin(n=1~6)团簇体系的稳定结构及电子性质.结果发现:Ru Sin(n=1~6)团簇基本保持了纯硅团簇的框架.对原子平均束缚能和分裂能的计算表明,Ru Si6团簇是Ru Sin(n=1~6)团簇中热力学稳定性最强的.对自然电荷分布的研究结果发现,Ru Sin(n=2,4~6)团簇的最低能结构出现电荷反转现象.HOMO-LUMO能隙的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钌原子后团簇的化学活性增强了,且Ru Si的化学活性是Ru Sin(n=1~6)团簇最强的.通过对团簇磁矩的研究发现,Ru Si和Ru Si3团簇具有了磁性,其余团簇的总磁矩为零,且Ru Sin(n=1~6)团簇中各原子对团簇总磁矩的贡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Ru Sin(n=1~6)团簇 几何构型 电子性质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轻量化YOLOv5s的草莓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敬涛 吕凤 +2 位作者 章慧婷 杨彪 刘大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60,共8页
为实现草莓采摘时精准检测,同时考虑到嵌入式设备内存小、计算能力低下,而当下目标检测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网络模型。首先,对YOLOv5s进行轻量化处理,利用深度卷积(DWConv)替换普通卷积,同时用C3G... 为实现草莓采摘时精准检测,同时考虑到嵌入式设备内存小、计算能力低下,而当下目标检测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轻量化网络模型。首先,对YOLOv5s进行轻量化处理,利用深度卷积(DWConv)替换普通卷积,同时用C3Ghost模块替换原网络模型中的C3模块,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然后,为增强主干网络对特征信息的提取能力,加强输入特征图通道间的信息交互,在主干网络的C3模块中融合高效通道注意力(ECA)结构,在特征融合网络添加无参数注意力模块(SimAM),使网络聚焦更多的有效特征信息,达到不增加模型的参数量,同时又提升模型识别精度的目的。最后,结合迁移学习加快模型收敛速度并进一步提升模型检测精度。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网络模型体积减小55.8%,计算量减少55.1%,在自制草莓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mAP@0.75达到74.9%,比原模型提高3.1%,单张图片平均推理时间仅6.4 ms,能够实现在草莓采摘任务中的精准快速检测,为草莓生产智能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模型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Si_(n)^(±)(n=1~6)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与磁性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侯茹 郭平 +1 位作者 赵润宁 韩聚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3,共9页
运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在(U)B3LYP/LanL2DZ水平研究了RuSi_(n)^(±)(n=1~6)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性质和磁性.结果发现:RuSi_(n)^(±)(n=1~6)团簇除n=5外,基本保持了RuSi_(n)(n=1~6)团簇的基本框架.RuSi_(2)^(+)团簇和RuSi_(3)^(-... 运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在(U)B3LYP/LanL2DZ水平研究了RuSi_(n)^(±)(n=1~6)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性质和磁性.结果发现:RuSi_(n)^(±)(n=1~6)团簇除n=5外,基本保持了RuSi_(n)(n=1~6)团簇的基本框架.RuSi_(2)^(+)团簇和RuSi_(3)^(-)团簇分别是RuSi_(n)^(+)和RuSi_(n)^(-)(n=1~6)团簇最低能结构中热力学稳定性最强的团簇.在RuSi_(n)^(+)和RuSi_(n)^(-)(n=1~6)团簇中Ru原子比Si原子对体系电荷贡献大.HOMO和LUMO的研究结果说明,RuSi_(n)^(-)(n=1~6)团簇的LUMO对电子没有亲和力.RuSi^(+)是RuSi_(n)^(+)(n=1~6)团簇中化学稳定性最强的团簇.而RuSi_(5)^(+)团簇是化学活性强弱的团簇.RuSi_(n)^(±,0)(n=1~6)团簇的极化率张量随Si原子数目n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都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意味着RuSi_(n)^(±,0)(n=1~6)团簇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随着n的增大而减弱.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Δα)随n变化的规律也几乎相同,只是随着n的增大增加缓慢而已.RuSi_(n)^(+)(n=1~6)团簇的总磁矩都增加了1.00μ_(B),而RuSi_(n)^(-)(n=1~6)团簇的总磁矩均为1.00μ_(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RuSi_(n)^(±)(n=1~6)团簇 几何构型 电子性质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智能手机3D手写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乐 包广斌 +1 位作者 郭琳 武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针对传统传感器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才能进行人机交互,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智能手机3D空间手写识别方法,用于非特定三维空间中实现的人机交互.首先,利用智能手机内置三轴加... 针对传统传感器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才能进行人机交互,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智能手机3D空间手写识别方法,用于非特定三维空间中实现的人机交互.首先,利用智能手机内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手部运动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构建3D手写识别数据集;然后,基于LSTM构建3D手写识别模型,并利用构建的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实现智能手机的3D手写分类识别.通过在本文自建的非依赖用户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可以实现86.4%的准确率,88.1%的召回率,88.4%的精准率和88.0%的F_(1)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加速度传感器 手写识别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镜及其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静远 王海蓉 +5 位作者 张娜 张晓丹 赵黎 王惠琴 王怡 柯熙政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目的】变形镜(DM)是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实现波前校正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波前畸变校正能力。通过研究DM及其控制算法,可以不断改进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该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DM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使其更好地校正各... 【目的】变形镜(DM)是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实现波前校正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波前畸变校正能力。通过研究DM及其控制算法,可以不断改进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该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DM的精度和响应速度,使其更好地校正各种复杂的波前畸变,另一方面,可以改进控制算法,提高校正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性能,因此,研究DM及其控制算法对于改进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能力、扩展应用领域以及提升成像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旨在梳理国内外关于DM及其控制算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的控制算法对波前畸变的校正精度,为自适应光学的发展奠定基础。首先以几种典型的DM为例,对DM的建模以及对分离促动器DM、拼接子DM、薄膜DM、双压电DM、微机电系统(MEMS)DM和音圈D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分析了基于Prandtl-Ishlinskii(PI)迟滞模型的控制算法、解耦控制算法和稀疏采样控制算法等几种控制算法。【结果】文章总结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所做的工作,最后指出了未来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改进方向。【结论】DM及其控制算法的研究为自适应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进一步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性能。这将有助于改善成像质量,推动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镜 控制算法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建强 张莹 许兴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76-181,187,共7页
为构建农作物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农作物生长的智慧管理,构建了一种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首先,基于物联网技术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个维度,以STM32为控制核心搭建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温湿度、土壤温... 为构建农作物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农作物生长的智慧管理,构建了一种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首先,基于物联网技术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3个维度,以STM32为控制核心搭建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利用无线模块将其传输至服务器,实现对环境因子的监测和远程控制;其次,基于OpenCV库的图像处理算法和SVM模型实现对作物病害图像的分类、识别;最后,基于QT平台完成上位机UI界面的设计。通过试验测试,该系统在信息传输和设备控制方面准确、可靠,对病害图像分类平均准确率为96.3%,对石榴褐斑病的识别准确率最高,达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农业 监测管理系统 图像识别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中多糖超声辅酶法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佳怡 郎伍营 +3 位作者 高薪淞 曹湘韵 赵翰童欣 赵永平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5期47-50,55,共5页
以豆类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豆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酶法研究其成分中豆渣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25 W,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1∶25,复合酶添加量2.0%,复合... 以豆类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豆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酶法研究其成分中豆渣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25 W,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1∶25,复合酶添加量2.0%,复合酶组成比例(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为3∶1,最高提取率为8.869 6%。研究结果能够为豆渣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多糖 正交分析 超声辅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参数未知时的CPHD多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翠芸 王精毅 +1 位作者 姬红兵 王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1,184,共6页
针对现有的多目标跟踪方法中,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等模型参数未知时目标跟踪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估计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势概率假设密度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对多参数未知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进行建模,将检测概率看作... 针对现有的多目标跟踪方法中,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等模型参数未知时目标跟踪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估计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势概率假设密度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对多参数未知的多目标跟踪问题进行建模,将检测概率看作是某个分布中的变量,继而通过估计该分布的均值来作为检测概率,再利用变分贝叶斯方法对量测噪声协方差进行估计,最后给出了算法的高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检测概率和量测噪声协方差联合未知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目标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概率 量测噪声协方差 变分贝叶斯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玉米伏马菌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林 党楠 +2 位作者 杨琳 李亚文 袁训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玉米伏马菌素含量进行预测,减小因玉米产地间的差异对玉米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影响,以不同产地的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x-y共生距的方法将试验样本划分为校正集与验证集,采用经典的偏最小二乘法分... 为了更好地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玉米伏马菌素含量进行预测,减小因玉米产地间的差异对玉米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影响,以不同产地的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x-y共生距的方法将试验样本划分为校正集与验证集,采用经典的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不同产地和混合产地的玉米伏马菌素预测模型,并采用验证集样本分别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为了减小建模及预测过程的运算量,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对不同产地玉米的近红外光谱的特征波长进行筛选,筛选出22个特征波长变量作为输入,大大降低了建模及预测过程的运算量,同时预测准确度也有所改善,其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54,为快速、无损地实现对玉米伏马菌素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伏马菌素 近红外光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l共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涛 赵小如 金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0-745,763,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了Sn-Al共掺杂Zn O薄膜(ZASO薄膜)。利用XRD、扫描电子显微镜、霍尔测试仪、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研究了Sn-Al掺杂浓度、预烧温度对氧化锌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了Sn-Al共掺杂Zn O薄膜(ZASO薄膜)。利用XRD、扫描电子显微镜、霍尔测试仪、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研究了Sn-Al掺杂浓度、预烧温度对氧化锌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温度为500℃,Sn、Al掺杂浓度分别为1.0at%时,得到的ZASO薄膜的综合光电性能最好,晶粒尺寸较大,方块电阻可达3.3 kΩ/□,光学透过率达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n-Al掺杂ZnO薄膜(ZASO) 掺杂浓度 预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条件对Sn掺杂Zn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涛 赵小如 蒋显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Sn掺杂ZnO薄膜(SZO薄膜)。研究空气退火、低真空退火、高真空退火、氮气退火、三高退火、循环退火6种不同退火条件对S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的退火条件制备的SZO薄膜均为纤锌矿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Sn掺杂ZnO薄膜(SZO薄膜)。研究空气退火、低真空退火、高真空退火、氮气退火、三高退火、循环退火6种不同退火条件对SZO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的退火条件制备的SZO薄膜均为纤锌矿结构且具有c轴择优取向生长的特性。高真空退火下,SZO薄膜的结晶状况和电学性质最优,最低电阻率可达到5.4×10^(-2)Ω·cm。薄膜的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均大于85%。薄膜在390nm和440nm附近(325nm光激发下)都出现光致发光峰,在空气、氮气、低真空中退火后薄膜440nm处发光强度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Sn掺杂ZnO(SZO)薄膜 退火条件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OFDM光通信系统非线性容忍度的改善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皎 何建强 杨琳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重点研究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PDM-OFDM)光传输系统中非线性容忍度的改善方法。首先描述了PDM-OFDM光传输系统的整体框架,接着系统地分析了单通道和WDM传输中PDM-OFDM的非线性影响及其改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偏振复用 非线性效应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的微空气隙中电场的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乐 刘宝盈 +1 位作者 袁训锋 杨琳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第11期23-25,31,共4页
针对固体介质中不同微空气隙形状(球体,椭球体)内部电场计算问题,将其简化为计算均匀电场中介质球、介质椭球内的电场,应用电介质极化原理,得到了微空气隙内部电场分布的数值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气隙内的场强总要比固体内的场强高得多... 针对固体介质中不同微空气隙形状(球体,椭球体)内部电场计算问题,将其简化为计算均匀电场中介质球、介质椭球内的电场,应用电介质极化原理,得到了微空气隙内部电场分布的数值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气隙内的场强总要比固体内的场强高得多,而气隙的介电强度比固体介质低,所以当加至一定电压时,在固体介质击穿之前,总是在空气隙内先开始放电,从理论上解释了固体内部发生局部放电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隙 介质球 介质椭球 极化场强 电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遥控定时开关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晓云 刘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1,共4页
设计一款以STC89C52单片机、DS1302、1602液晶显示、38 k Hz红外遥控器发射接收器为核心,具备调节时间,设置开启时间与工作时间段的遥控定时开关。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具有更好的移植性和可读性,便于修改和增减功能。该遥控定时开关可以... 设计一款以STC89C52单片机、DS1302、1602液晶显示、38 k Hz红外遥控器发射接收器为核心,具备调节时间,设置开启时间与工作时间段的遥控定时开关。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具有更好的移植性和可读性,便于修改和增减功能。该遥控定时开关可以通过红外按键设置一天内2组任意开关定时时间段和一个小时内6组快速模式定时,使外接电器能够按照一定规律来工作。该系统的时间正确可靠,可扩展性强,既能达到远程智能控制的目的,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借助EDA仿真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率,结合具体硬件电路及程序设计,将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89C52 定时开关 红外遥控 节能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l/Zn多掺杂Mg2Si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晴 李书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96-8200,共5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了Sb/Al/Zn多掺杂Mg2Si热电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霍尔效应和标准四探针电导率研究了Mg2Si热电材料的电输运特性和热电性能。结果表明,Sb/Al/Zn多掺杂Mg2Si热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输运和热电性能。采用... 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了Sb/Al/Zn多掺杂Mg2Si热电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霍尔效应和标准四探针电导率研究了Mg2Si热电材料的电输运特性和热电性能。结果表明,Sb/Al/Zn多掺杂Mg2Si热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输运和热电性能。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在880 K时,Sb0.5%Zn0.5%掺杂Mg2Si热电材料具有最大热电优值为0.964,与PbTe基热电材料相当。根据电导率(σ)、塞贝克系数(S)和热导率(κ)的温度依赖性计算掺杂Mg2Si热电材料在300~900 K的热电性能和热电图优值(ZT),同时根据霍尔系数确定掺杂Mg2Si热电材料的电子浓度(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电输运特性 热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蓝光眼镜对屏幕显示效果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珏敏 张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了定量分析不同防蓝光眼镜的使用对屏幕显示画面彩色三要素的影响,分别采集6 500K和5 000K色温下的OLED屏幕与LED背光的LCD的光谱分布,以及当前销量较大的5种不同材质防蓝光眼镜透射率数据,通过OriginPro拟合、色度软件分析、Matlab计... 为了定量分析不同防蓝光眼镜的使用对屏幕显示画面彩色三要素的影响,分别采集6 500K和5 000K色温下的OLED屏幕与LED背光的LCD的光谱分布,以及当前销量较大的5种不同材质防蓝光眼镜透射率数据,通过OriginPro拟合、色度软件分析、Matlab计算,定量比较5种防蓝光眼镜对不同色温下两种屏幕1931CIE XYZ色坐标、主波长、饱和度及光通量的影响,结合人眼分辨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眼镜对屏幕色坐标Z值降低效果相差最大值高达1 881倍,相同色温同一眼镜对LED背光的LCD屏的防蓝光效果略强于OLED屏;5种防蓝光眼镜对色温为5 000K的LED背光的LCD屏幕主波长影响不大;能过滤掉色温6 500K的OLED屏幕99.626%蓝光的眼镜,可使其饱和度增加22.7倍。能过滤掉色温6 500K的LED背光LCD屏幕99.59%蓝光的眼镜,可使其色温下降为原来的0.322倍,均严重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该研究方法与结论可为相关产品的使用和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器 光生物安全 蓝光 光谱分析 色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CT量化的视频水印算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杰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6期72-75,共4页
图像水印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数字视频水印的研究仍是一个难点。为了更好地保护视频数据的版权,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水印算法。对图像帧的亮度分量其进行分块,每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把水印数据通过正负量化嵌入到各分块的低频系... 图像水印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数字视频水印的研究仍是一个难点。为了更好地保护视频数据的版权,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水印算法。对图像帧的亮度分量其进行分块,每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把水印数据通过正负量化嵌入到各分块的低频系数中去。为增强算法的安全性,将原始水印图像和随机二值图像作为细胞神经网络(CNN)的输入,输出的图像再被用来进行进一步嵌入操作。载体视频中的部分图像帧被用来进行多次水印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而且算法简单,便于视频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水印 量化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糖酸度品质实时检测装置的设计
19
作者 陆辉山 张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9-291,共3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水果糖酸度检测装置进行研究,主要设计了水果传输模块、光照模块、光谱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再以福建早桔作为试验样本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实现对水果糖酸度的实时...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水果糖酸度检测装置进行研究,主要设计了水果传输模块、光照模块、光谱采集模块和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再以福建早桔作为试验样本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实现对水果糖酸度的实时检测是可行的,且采用多元散色校正(MSC)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水果漫反射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最优,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糖酸度 实时检测装置 近红外 漫反射 多元散色校正 精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互补的光伏木耳大棚智慧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琳 张孝存 +2 位作者 韩文霆 陈垚 刘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6-154,共9页
【目的】针对光伏木耳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和现代设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设计光伏农业大棚供能系统和改造传统大棚控制方式。【方法】设计一种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光、水、热、储微能源网络和物联网智慧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能源需求... 【目的】针对光伏木耳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和现代设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设计光伏农业大棚供能系统和改造传统大棚控制方式。【方法】设计一种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光、水、热、储微能源网络和物联网智慧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能源需求和供应,同时利用控制系统为木耳生产、管理提供远程客户端服务。【结果】微能源网络系统中,光伏发电量为13654(kW·h)/a,占年总发电量的92%,直接用于需求侧负荷;水轮机发电量为1108(kW·h)/a,占年总发电量的8%,用于无光环境下的系统补能;盈余电能为5109(kW·h)/a,占年总发电量的34.6%,用于相变储热和蓄电池储能,或者送入配电网。控制系统采集点温度正常值设置为20~25℃,预警值设置为15~32℃,采集点空气相对湿度正常值设置为90%~95%,预警值设置为80%~98%,测试过程中通风系统、供热装置和报警系统正常工作。【结论】通过不同状态下微能源网络系统的功率调配,能够提高光伏大棚能源利用率,同时自动调控大棚环境参数,满足了木耳大棚远程遥控和预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微能源网络 木耳大棚 物联网 智慧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