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配体构筑的Cd(Ⅱ)基荧光传感有机骨架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馨莹 乔得聪 +2 位作者 潘会宾 高霞 卢久富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Cd(NO_(3))_(2)·4H_(2)O为金属源,五甲基间苯二甲酸(H2MIP)配体和1,3-双(2-甲基-1H-咪唑-1-基)丙烷(BMIP)为混合配体,构筑了一例新型Cd(Ⅱ)有机骨架材料{[Cd(MIP)(BMIP)]·2/3DMF}_n(SNUT-47)。X射线单晶衍...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Cd(NO_(3))_(2)·4H_(2)O为金属源,五甲基间苯二甲酸(H2MIP)配体和1,3-双(2-甲基-1H-咪唑-1-基)丙烷(BMIP)为混合配体,构筑了一例新型Cd(Ⅱ)有机骨架材料{[Cd(MIP)(BMIP)]·2/3DMF}_n(SNUT-47)。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SNUT-47呈现出二维双层有机骨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得到的配合物进行表征,实验值与模拟值的各衍射峰位置吻合良好,表明所合成SNUT-47材料具有优异的相纯度和可重复性。荧光实验结果表明,SNUT-47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对水溶液中的Na^(+)表现出高度的荧光增强效应,可作为荧光传感器对Na+实现高效检测,检测限可达2.56×10^(-6)mol/L。此外,SNUT-47在循环实验后仅需水洗即可轻松回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Ⅱ)有机骨架 混合配体 晶体结构 离子检测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304不锈钢异种材料扩散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彦峰 白佳铭 +2 位作者 张美丽 李春 王献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真空条件下制备TC4钛合金/304不锈钢双金属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对结合区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 025℃、保温60 min时,扩散连接得到的TC4/304双金属复合材料过渡层... 在真空条件下制备TC4钛合金/304不锈钢双金属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对结合区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 025℃、保温60 min时,扩散连接得到的TC4/304双金属复合材料过渡层界面清晰、焊接缺陷较少,结合区的硬度曲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硬度为613.5HV;当扩散温度高于975℃时,TC4/304界面处形成A、B、C新相层,A层为混合铁基固溶体,B层主要为Fe_2Ti、FeTi和TiCr_2多元复杂脆性金属间化合物,C层靠近TC4侧为β-Ti基的单相固溶体组织;并且过渡层的厚度随连接温度的升高而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304不锈钢 双金属复合材料 真空扩散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商洛钼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泡沫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威 王彬宇 +3 位作者 刘明宝 张国春 周春生 韩茜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58,共6页
以商洛钼尾矿为主要原料、Si C为发泡剂制备高钼尾矿含量的轻质保温隔热泡沫陶瓷。采用万能试验机、XRD、SEM、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原料组成及热处理工艺对泡沫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商洛钼尾矿的减少、发泡温... 以商洛钼尾矿为主要原料、Si C为发泡剂制备高钼尾矿含量的轻质保温隔热泡沫陶瓷。采用万能试验机、XRD、SEM、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原料组成及热处理工艺对泡沫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商洛钼尾矿的减少、发泡温度的升高、发泡剂含量的增加及保温时间的延长,均导致泡沫陶瓷的平均孔径增加,体积密度减小,抗压强度降低。最终以8℃/min的升温速度升至1000℃,再以1℃/min升至1140℃,保温20 min,随炉冷却制得体积密度0.33 g/cm3,抗压强度2.6 MPa,平均孔径1.2 mm,气孔分布均匀的高性能轻质保温隔热泡沫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尾矿 泡沫陶瓷 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固废胶凝材料固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孝炜 狄燕清 +2 位作者 冷欣燕 南宁 邓惋心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32-4036,4041,共6页
以硅酸盐矿冶固废为原料制备胶凝材料,进行固镉试验,并借助XRD和IR对水化产物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渣掺量不超过30%,Cd2+浓度不高于30 mg/kg时,固镉试样28 d龄期Cd2+浸出质量浓度低于饮用水5μg/L的限值。XRD和IR测试结果表明... 以硅酸盐矿冶固废为原料制备胶凝材料,进行固镉试验,并借助XRD和IR对水化产物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渣掺量不超过30%,Cd2+浓度不高于30 mg/kg时,固镉试样28 d龄期Cd2+浸出质量浓度低于饮用水5μg/L的限值。XRD和IR测试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主要为AFt、Friedel盐和C-S-H凝胶。胶凝材料固镉试样中存在着多种协同作用,是其固镉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固废 胶凝材料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bpy)_3^(2+)/AuNPs/Nafion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己烯雌酚 被引量:2
5
作者 樊雪梅 王书民 +1 位作者 李哲建 刘萍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8-492,共5页
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得金纳米粒子(AuNPs),基于AuNPs/Nafion与Ru(bpy)_3^(2+)之间的静电引力,制备了Ru(bpy)_3^(2+)/AuNPs/Nafion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该传感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 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得金纳米粒子(AuNPs),基于AuNPs/Nafion与Ru(bpy)_3^(2+)之间的静电引力,制备了Ru(bpy)_3^(2+)/AuNPs/Nafion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该传感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实现对己烯雌酚的检测。在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含0.05mol/L三正丙胺)中,当己烯雌酚与修饰电极作用15min时,电化学发光强度减少值与己烯雌酚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10~5.0×10-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11 mol/L。对1.0×10-8 mol/L己烯雌酚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7%。测定己烯雌酚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8.0%~10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传感器 己烯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2A12复合材料扩散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彦峰 刘佳 +2 位作者 韩茜 李聪 王献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6,共5页
利用真空电阻炉对T2紫铜和2A12硬铝进行真空扩散焊接,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硬度计对结合区的组织形貌和成分以及显微硬度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焊接工艺对T2/2A12双金属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利用真空电阻炉对T2紫铜和2A12硬铝进行真空扩散焊接,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硬度计对结合区的组织形貌和成分以及显微硬度进行表征与测试,研究焊接工艺对T2/2A12双金属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扩散温度为700℃、保温60 min时,制备的T2/2A12复合材料结合区宏观界面清晰,未见明显焊接缺陷,出现Cu_3Al_2、Cu_9Al_4、Cu Al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对结合区的强化作用使其硬度显著升高;溶解层随扩散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厚,晶粒逐渐粗大,γ_2相在δ相区的溶解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硬铝 复合材料 扩散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C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峰 王雪 邹军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3-138,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FeC复合材料,并进行了淬火与时效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Cu-FeC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并对其密度、导电率和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FeC含量的增加,Cu-FeC复合材料组织中的富...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FeC复合材料,并进行了淬火与时效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Cu-FeC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并对其密度、导电率和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FeC含量的增加,Cu-FeC复合材料组织中的富铁相逐渐增多,高碳相主要伴随富铁相析出,致密度逐渐增大,硬度显著升高,但导电性能大幅降低;热处理后,Cu-FeC复合材料中灰色富铁相上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黑色球状高碳沉淀相,复合材料导电率、硬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C复合材料 淬火 时效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γ-TiAl合金超声振动辅助铣削试验研究
8
作者 游逸飞 汪文虎 +3 位作者 黄博 肖培乾 刘晓芬 熊一峰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5,72,共8页
粉末冶金γ-TiAl合金是典型的耐高温硬脆性难加工材料,采用传统切削工艺存在切削力较大、刀具磨损严重、易产生凹坑和崩边等损伤。为减小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并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开展了粉末冶金γ-TiAl合金的普通铣削和超声振动辅助铣... 粉末冶金γ-TiAl合金是典型的耐高温硬脆性难加工材料,采用传统切削工艺存在切削力较大、刀具磨损严重、易产生凹坑和崩边等损伤。为减小切削力、延长刀具寿命并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开展了粉末冶金γ-TiAl合金的普通铣削和超声振动辅助铣削试验,对比研究超声振动作用对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加工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使粉末冶金γ-TiAl合金表面形成独特的纹理结构,提高超声频率和减小振幅均会导致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增大;相比于普通铣削,超声振动作用下的刀具-工件周期性分离效应能有效降低切削力和刀具磨损,进而减少加工表面材料拔出,并且低频率高振幅超声振动抑制材料拔出的效果更加明显;为减少加工边缘崩碎并改善加工表面质量,超声振动辅助参数应选取切削速度70~100 m/min、每齿进给量小于0.1 mm/z、切削深度0.1~0.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粉末冶金 超声辅助铣削 加工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2205DSS复合材料界面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彦峰 党志欢 +1 位作者 代卫丽 张美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64,共6页
采用真空扩散连接技术制备TC4钛合金/2205双相不锈钢(DSS)复合材料,利用OM、SEM、EDS和XRD对结合区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并测试剪切强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1 150℃保温60 min的TC4/2205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焊接缺陷较少,结合... 采用真空扩散连接技术制备TC4钛合金/2205双相不锈钢(DSS)复合材料,利用OM、SEM、EDS和XRD对结合区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并测试剪切强度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1 150℃保温60 min的TC4/2205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焊接缺陷较少,结合区由4个新相层组成,厚度约为350μm;A层为富Fe、Cr的β-Ti固溶体,B层为β-Ti、FeTi和少量NiTi,C层出现Fe2Ti和Cr2Ti相,D层为γ-Fe(Ti);新相层的显微硬度显著高于基体,C层硬度出现峰值,为(775±2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2205DSS 复合材料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封堵式防倒吸装置
10
作者 刘明宝 曹宝月 +1 位作者 孙楠 任有良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避免实验中发生倒吸现象,设计了一种通用型防倒吸装置。装置的核心部件是利用乳胶薄皮堵封一端具有小孔的平嘴导管而使之成为一种封堵式防倒吸管。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普通导管式和特制尖嘴导管式。系统验证了该装置在普通气体制备及净... 为避免实验中发生倒吸现象,设计了一种通用型防倒吸装置。装置的核心部件是利用乳胶薄皮堵封一端具有小孔的平嘴导管而使之成为一种封堵式防倒吸管。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普通导管式和特制尖嘴导管式。系统验证了该装置在普通气体制备及净化、极易溶气体溶解与吸收等方面的防倒吸效果,并对乳胶薄皮的承压能力进行了测试。该装置易于装配,操作简便,防倒吸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吸现象 封堵式防倒吸管 防倒吸装置 装置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体活塞式水电解装置
11
作者 刘明宝 孙楠 +1 位作者 李丹青 任有良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3,共5页
将透明塑料瓶截断并剪去多余部分,再在底部开孔,然后进行套装制成电解槽,再配以注射器大号针头为电极、改制的活塞试管为集气管即成为一种简易水电解装置,并设计专用台架固定。该水电解装置装配简单、操作简便、形体美观,成本低廉,且电... 将透明塑料瓶截断并剪去多余部分,再在底部开孔,然后进行套装制成电解槽,再配以注射器大号针头为电极、改制的活塞试管为集气管即成为一种简易水电解装置,并设计专用台架固定。该水电解装置装配简单、操作简便、形体美观,成本低廉,且电解速度极快,在设定3A电流、8~12 V电压下,用5%NaOH溶液做电解液进行电解,收集到16 mL氢气,仅需1~2分钟,约是同等条件下J2606霍夫曼水电解器所用时间的十二分之一,显著提高了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瓶 活塞试管 水电解装置 制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Bi12O17Cl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月红 代卫丽 赵敬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01-12106,共6页
采用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了Ag/Bi12O17Cl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固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所得产物的晶相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研究... 采用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了Ag/Bi12O17Cl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固体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所得产物的晶相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摩尔量的Ag的添加对Bi12O17Cl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光催化机理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Ag的添加量为0.3 mol/L时,所得Bi12O17Cl2样品光催化性能最好,见光2 h后,对罗丹明B(RhB)光催化降解率可以达到9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法 Ag/Bi12O17Cl2纳米复合材料 罗丹明B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配合物(NH_(4))_(2)[Sr(C3H_(5)O_(3))_(4)]的晶体结构、Hirshfeld表面分析和溶液化学性质
13
作者 柯曾波 范新会 +4 位作者 邸友莹 陈凤英 张丽君 杨珂 李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合成了无水乳酸配合物(NH_(4))_(2)[Sr(C3H_(5)O_(3))4]。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空间结构和配位方式。绘制了配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和2D指纹图,揭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该配合物具有多个... 合成了无水乳酸配合物(NH_(4))_(2)[Sr(C3H_(5)O_(3))4]。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空间结构和配位方式。绘制了配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和2D指纹图,揭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该配合物具有多个配位位点和较强的配位活性。根据相关的晶体数据计算出了该配合物的晶格能及其对应阴离子的摩尔体积,计算得到该配合物的晶格能为2742.9 kJ·mol^(-1)。用等温环境反应-溶解量热计测量了该配合物在298 K超纯水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在298 K下获得了该配合物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焓Δs H∞m和Pitzer参数,确定该配合物的Δs H∞m为(114.01±0.04)kJ·mol^(-1)。计算了该配合物的表观相对摩尔焓(ΦL)以及不同浓度下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偏摩尔焓(■和■)。最后,根据晶格能和Δs H∞m设计了热化学循环,并计算出了阴离子的水合焓值。热重和微商热重曲线进一步揭示了该配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乳酸配合物 Hirshfeld表面分析 溶解焓 PITZER参数 晶格势能 水合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co-AMPS)/MM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国春 龚伟 +3 位作者 李美兰 刘建林 张静 姚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1,共7页
基于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P(AA-co-AMPS)/MMT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A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MT已成功接枝于P(AA-co-AMPS)聚合物中,形成了... 基于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P(AA-co-AMPS)/MMT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A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MT已成功接枝于P(AA-co-AMPS)聚合物中,形成了热稳定较好的复合物;相比于P(AA-co-AMPS)聚合物而言,MMT粒子的引入使得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位点。在pH=5.0、吸附时间100m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1mol/L和P(AA-co-AMPS)/MMT用量0.10g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量达到388.7mg/g,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蒙脱土相比,P(AA-co-AMPS)/MMT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蒙脱土 复合材料 吸附行为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钒尾矿烧制轻质高强陶粒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威 王彬宇 +2 位作者 周春生 张国春 韩茜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58-1863,共6页
采用80wt%商洛钒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钾长石、粘土为辅助原料,以SiC为发泡剂,制备性能优异的轻质高强陶瓷颗粒。采用单因素变量分析法研究钒尾矿含量、SiC添加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粒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Si... 采用80wt%商洛钒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钾长石、粘土为辅助原料,以SiC为发泡剂,制备性能优异的轻质高强陶瓷颗粒。采用单因素变量分析法研究钒尾矿含量、SiC添加量、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陶粒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SiC含量的增加、烧成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陶粒的堆积密度和筒压强度均降低,吸水率均升高。最终加入2wt%SiC为发泡剂,在1125℃下保温30 min制得堆积密度631 kg/m3,筒压强度9.1 MPa,吸水率3.1%的轻质高强陶瓷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尾矿 陶粒 轻质 高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双酚A的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雪梅 赵青 +1 位作者 王书民 李哲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Ru(bpy)2+3-SiO2复合纳米粒子(RuSiO2NPs),采用Nafion/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膜技术,实现了对RuSiO2NPs有效而稳定的固定,从而制备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含50mmol/L三正丙... 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Ru(bpy)2+3-SiO2复合纳米粒子(RuSiO2NPs),采用Nafion/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膜技术,实现了对RuSiO2NPs有效而稳定的固定,从而制备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含50mmol/L三正丙胺)介质中,实现了对双酚A(BPA)的免标记检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电化学发光强度减少值与BPA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11~1.0×10-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8,检出限为8.0×10-12 mol/L。对1.0×10-9 mol/L BPA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7%。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Ru(bpy)2+3-SiO2纳米粒子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装态Bi5O7I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宋月红 代卫丽 +2 位作者 周春生 赵杰 赵敬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04,共5页
以硝酸铋、PEG 4000、NaCl、KI和NaOH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组装态Bi5O7I纳米材料。通过XRD、XPS、SEM、UV-Vis等对所得产物进行测试和表征,研究了不同NaCl和KI的添加量对Bi5O7I的形成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光催化反应机... 以硝酸铋、PEG 4000、NaCl、KI和NaOH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组装态Bi5O7I纳米材料。通过XRD、XPS、SEM、UV-Vis等对所得产物进行测试和表征,研究了不同NaCl和KI的添加量对Bi5O7I的形成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NaCl和KI的加入量分别为45 mL和5 mL时,所得Bi5O7I样品光催化性能最好;见光2 h后,对罗丹明B(RhB)、亚甲基蓝(MB)和环丙沙星(CIP)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92.53%、88.15%、4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态 Bi5O7I纳米材料 液相沉淀法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N_(4)/MnCo_(2)S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建芳 杨和平 +3 位作者 李凯斌 丛世强 张柏洁 郭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74,共5页
以剥离C_(3)N_(4)(氮化碳)纳米片为保护层,在水热过程中对MnCo_(2)S_(4)进行包覆修饰,得到C_(3)N_(4)/MnCo_(2)S_(4)复合材料。借助于C_(3)N_(4)纳米片的包覆保护,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采用三电极体系,在6 mo... 以剥离C_(3)N_(4)(氮化碳)纳米片为保护层,在水热过程中对MnCo_(2)S_(4)进行包覆修饰,得到C_(3)N_(4)/MnCo_(2)S_(4)复合材料。借助于C_(3)N_(4)纳米片的包覆保护,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采用三电极体系,在6 mol/L的KOH电解液中,当扫描速率为5 m V/s时C_(3)N_(4)/MnCo_(2)S_(4)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可达到565 F/g,而未包覆修饰的MnCo_(2)S_(4)的比电容为468 F/g。1 A/g的电流密度下,MnCo_(2)S_(4)、C_(3)N_(4)/MnCo_(2)S_(4)电极材料经2000次的循环充放电测试后,比电容保持率分别为77%和83%。C_(3)N_(4)纳米片对泡沫镍上所生长的MnCo_(2)S_(4)起到保护和防剥落作用,纳米片包覆法为高比电容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电极材料制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o2S4 C3N4纳米片 防剥落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政污泥的高效非均相Fenton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晋邑 周春生 +2 位作者 李美兰 曹宝月 董佳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81-2686,共6页
以市政脱水污泥和(NH_4)_2Fe(SO_4)2·6H_2O试剂为原料,通过超声-浸渍法将铁元素成功掺杂于污泥载体上,得到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探讨了泥铁质量比、焙烧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 以市政脱水污泥和(NH_4)_2Fe(SO_4)2·6H_2O试剂为原料,通过超声-浸渍法将铁元素成功掺杂于污泥载体上,得到了一种高效稳定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探讨了泥铁质量比、焙烧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并运用SEM、FT-IR和XRD等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探究了所制备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泥铁质量比1∶0.8,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120 min。污泥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中的铁元素主要以Fe_2O_3的形式存在,并能均匀、分散地负载于污泥载体上,负载铁元素与污泥载体之间形成了Si-O-Fe和Fe-O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考察不同体系下MB降解试验发现,制备时引入超声作用可有效提高催化剂性能,反应80 min后对MB的脱色率可达99%,是污泥载体和铁氧化物为表面活性点位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便捷的、环境友好的污泥回用方法,可有效降解染料废水,达到以废治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污泥 超声-浸渍法 非均相Fenton催化剂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的一维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孙楠 陈鹏 +1 位作者 任有良 狄燕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155,164,共7页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并通过一体式同轴喷头制备了TiO_(2)空心纳米纤维,通过调整前驱体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浓度制备了TiO_(2)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研究这3种形貌的TiO_(2)纳米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由于TiO_(2)纳...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并通过一体式同轴喷头制备了TiO_(2)空心纳米纤维,通过调整前驱体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浓度制备了TiO_(2)纳米纤维和纳米带;研究这3种形貌的TiO_(2)纳米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由于TiO_(2)纳米带比表面积最大,其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这3种材料经5次光催化循环后光催化能力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说明3种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空心纳米纤维 纳米带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