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河县4种刺蛾发生期监测与分析
1
作者 李娜 王海咏 +5 位作者 闫家河 崔明杰 梁玉婷 孔胜利 杨启萌 王涛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2015~2024年连续10 a定点灯诱监测和人工采集饲养,明确商河县有5种刺蛾:窄缘绿刺蛾Parasa consocia、中国绿刺蛾P.sinica、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黑眉刺蛾Narosa nigrisigna。首次确认窄缘绿刺蛾、中国... 2015~2024年连续10 a定点灯诱监测和人工采集饲养,明确商河县有5种刺蛾:窄缘绿刺蛾Parasa consocia、中国绿刺蛾P.sinica、中国扁刺蛾Thosea sinensis、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黑眉刺蛾Narosa nigrisigna。首次确认窄缘绿刺蛾、中国绿刺蛾、黄刺蛾在济南商河1 a发生2代,中国扁刺蛾1 a主要发生1代,极少部分1 a 2代;明确4种刺蛾成虫羽化集中期、高峰期和幼虫危害关键期。提出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蛾 成虫 发生期 世代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河县林业有害生物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病毒及主要天敌的应用
2
作者 闫家河 夏明辉 +4 位作者 马华博 杨启萌 王涛 牟臣德 梁玉婷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9-26,33,共9页
1990-2023年通过采集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饲养及历次普查和灯光诱集,共记述商河县寄生性天敌昆虫4目20科113种,以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科Ichneumonidae、茧蜂科Braconidae、姬小蜂科Eulophidae、螯蜂科Dryinidae种类最多;病毒有1纲1目1科... 1990-2023年通过采集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饲养及历次普查和灯光诱集,共记述商河县寄生性天敌昆虫4目20科113种,以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科Ichneumonidae、茧蜂科Braconidae、姬小蜂科Eulophidae、螯蜂科Dryinidae种类最多;病毒有1纲1目1科3种。分别于1998~2023年陆续发表2新属、9新种、6中国新记录种、7山东新记录种;本文新报道汤氏茧蜂Townesilitus sp.为山东新记录属、种,斑足顶姬蜂Acropimpla pictipes(Gravenhorst)为山东新记录种。各类寄生性天敌昆虫和病毒中,杨潜姬蜂Celata populus对台安丝潜叶蜂Fenusella taianensis、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山东毒株MisiGV-SD和黑卵蜂Telenomus sp.等对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有很强寄生控制作用;白蛾聚集盘绒茧蜂Cotesia gregalis、舞毒蛾黑瘤姬蜂Pimpla disparis追寄蝇Exorista spp.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有较高寄生率,其他天敌则对控制一般性有害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普查 寄生性天敌昆虫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路径探讨——以商河县林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英兰 《广东蚕业》 2023年第12期35-37,共3页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需要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文章阐述了商河县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调整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 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需要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文章阐述了商河县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调整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有林场改革和转型、加强森林防火和灾害防治、开展森林公众教育和服务、健全完善林长制组织制度体系等发展路径,以促进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 生态林业发展 商河县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梨7号梨在商河县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车素英 梁玉婷 +6 位作者 张晓蕾 崔明杰 刘洪彬 王海咏 张学勇 张伟 王致君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6期120-122,共3页
新梨7号梨是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历时十多年选育的早熟梨新品种,该品种口感酥脆爽口,色泽美观,有特殊香味,平均单果质量达240 g,最大果可达到416.2 g,成熟后抗风吹、不易掉果。商河县于2017年3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新梨7号梨定植到... 新梨7号梨是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历时十多年选育的早熟梨新品种,该品种口感酥脆爽口,色泽美观,有特殊香味,平均单果质量达240 g,最大果可达到416.2 g,成熟后抗风吹、不易掉果。商河县于2017年3月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新梨7号梨定植到韩庙镇大屯村进行试栽。经过7年的栽培管理,新梨7号梨在商河县表现为果实外形美观,品质优良,结果早,丰产性好,抗逆性强,耐储运,在商河县8月上中旬成熟;栽后第5年进入盛果初期,平均每666.7 m^(2)产量2 580 kg,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对新梨7号梨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介绍,以供种植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梨7号 性状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对多孔横沟象卵发育历期及孵化率的影响
5
作者 宋晨语 张桂华 +3 位作者 刘海瑞 邹淑云 闫家河 季英超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明确温湿度对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卵生长发育的影响,室内分别观察比较8种温度、4种相对湿度条件下卵的发育历期和孵化率;并计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95%、光周期16L∶8D条件下,卵在10℃和35... 为明确温湿度对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卵生长发育的影响,室内分别观察比较8种温度、4种相对湿度条件下卵的发育历期和孵化率;并计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在相对湿度95%、光周期16L∶8D条件下,卵在10℃和35℃不能孵化,在15~25℃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逐渐减少,27~33℃时发育历期约为7 d;15~30℃卵的孵化率均在75%以上,33℃时孵化率约为14.46%;在较适温度27℃时,相对湿度45%和60%条件下卵不能孵化,而相对湿度95%条件下卵的孵化率为(84.81±6.88)%,发育历期为(7.24±1.28)d。适合多孔横沟象卵发育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95%;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0±0.42)℃,有效积温为(114.99±3.42)℃。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方程V=-0.000359T 2+0.023T-0.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横沟象 发育历期 孵化率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美国白蛾在山东地区1年可完成4代
6
作者 闫家河 寻怀兵 +7 位作者 梁玉婷 蒋志华 夏宝训 苗兴军 王涛 李善国 李娜 崔明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0-68,共9页
采取野外定点灯诱、性诱和人工采集等监测调查方式,首次确认美国白蛾在山东商河和费县1年能完成4代发育,2024年商河县第4代幼虫完成比例约5%~10%。明确第3代成虫发生期为9月21日—11月11日,羽化集中期为9月下旬—10月上中旬,高峰期为10... 采取野外定点灯诱、性诱和人工采集等监测调查方式,首次确认美国白蛾在山东商河和费县1年能完成4代发育,2024年商河县第4代幼虫完成比例约5%~10%。明确第3代成虫发生期为9月21日—11月11日,羽化集中期为9月下旬—10月上中旬,高峰期为10月8日;第4代幼虫发生初期为9月底10月初,结束期为11月底—12月上旬。全年持续高温是发生美国白蛾第3代成虫、第4代幼虫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山东地区 高温 第4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树重大害虫—多孔横沟象主要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家河 赵燕 +9 位作者 刘子业 季英超 夏明辉 王涛 王海咏 郭宇豪 宋晨语 杨启萌 乔玮 梁玉婷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7-59,75,共14页
记述了白蜡树毁灭性蛀干害虫——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在商河县的生活史和发生危害等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1a发生1~2代,10~11月以成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以3~7龄幼虫在干基和根颈部蛀害处越冬。整个树木生长期均可见... 记述了白蜡树毁灭性蛀干害虫——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us在商河县的生活史和发生危害等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1a发生1~2代,10~11月以成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以3~7龄幼虫在干基和根颈部蛀害处越冬。整个树木生长期均可见成虫和幼虫栖息危害。越冬成虫最早3月下旬,多4月上旬开始出蛰。成虫寿命长,大部分可存活100~400 d,部分个体超600~800 d。全年有3个成虫高峰期,分别为4月上中旬或中下旬的越冬成虫出蛰集中期、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越冬代新成虫羽化集中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的第1代成虫羽化集中期。成虫具上下树习性、假死性和一定趋光性,雌性比平均0.47。成虫喜阴暗潮湿环境,不耐高温干燥。成虫一生可交配数十次,1头雌成虫62 d内可产卵42 d次、88粒,29℃室温条件下卵历期平均7.9 d(6.2~11.5)。成虫主要产卵于根颈部皮层或干基表面的皮缝间或伤口处,产卵后用粪屑将卵粘连覆盖或半覆盖。初步测定幼虫有7龄,1~4龄幼虫在皮下和韧皮部及木质部浅层蛀害,5~7龄幼虫在木质部蛀害形成坑道。明确多孔横沟象的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对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横沟象 白蜡树 生活史 成虫寿命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北地区梅绢祝蛾发生规律观察研究
8
作者 闫家河 刘腾腾 +4 位作者 李娜 张坤 王海咏 吴建军 王鹏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8-62,共5页
梅绢祝蛾Scythropiodes issikii(Takahashi,1930)原名梅木蛾Odites issikii,是多种林果植物的食叶害虫。调查发现梅绢祝蛾在鲁西北地区危害三球悬铃木(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 梅绢祝蛾Scythropiodes issikii(Takahashi,1930)原名梅木蛾Odites issikii,是多种林果植物的食叶害虫。调查发现梅绢祝蛾在鲁西北地区危害三球悬铃木(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黄荆Vitex negundo等20多种寄主植物;1 a发生3代,以1—2龄幼虫在枝干裂缝、翘皮等处越冬;全年3代成虫发生期主要在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9月上中旬。详述了成虫和幼虫的生活习性及幼虫的折卷叶危害特点。初步测定幼虫有6龄,各龄平均头宽分别为0.24、0.35、0.53、0.78、1.09、1.57 mm。明确幼虫期寄生性天敌有长腹羽角姬小蜂Sympiesis dolichogaster、浅绿羽角姬小蜂Sympiesis viridula、弯沟啮小蜂Baryscapus sp.、松毛虫埃姬蜂Itoplectis alternans epinotiae、甲腹茧蜂Chelonus sp.等物种。提出了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北 梅绢祝蛾 发生规律 生活习性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俊华双短姬蜂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闫家河 刘经贤 +3 位作者 王越 杨启萌 林正强 武海卫 《中国森林病虫》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何俊华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Liu,Yan&Broad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自治区),其中辽宁省沈阳市种群数量最大。该姬蜂在沈阳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白蜡外... 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何俊华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Liu,Yan&Broad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自治区),其中辽宁省沈阳市种群数量最大。该姬蜂在沈阳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白蜡外齿茎蜂蛹室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在寄主体内发育至11月中上旬,在寄主体外越冬。被寄生的茎蜂约20%幼虫体表产生卵泡,每头寄主体内最终存活1头姬蜂,平均寄生率56.7%。该姬蜂具有较高的生物防治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外齿茎蜂 茎蜂科 何俊华双短姬蜂 姬蜂科 寄生 天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白蜡的敛片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一新种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耕耘 王青华 +4 位作者 闫家河 付怀军 刘瑞霞 姜敏 魏美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5-172,共8页
记述在华北和华东地区严重危害白蜡的一种膜翅目叶蜂科食叶新害虫:白蜡敛片叶蜂Tomostethus fraxini Niu&Wei,sp.nov.。其单眼后区强烈隆起,宽长比约等于2;触角第3节微长于第4、5节之和;体和足全部黑色,体毛银色;中胸前侧片下部具... 记述在华北和华东地区严重危害白蜡的一种膜翅目叶蜂科食叶新害虫:白蜡敛片叶蜂Tomostethus fraxini Niu&Wei,sp.nov.。其单眼后区强烈隆起,宽长比约等于2;触角第3节微长于第4、5节之和;体和足全部黑色,体毛银色;中胸前侧片下部具宽阔裸带;腹部背板具微细刻纹,锯鞘毛黑褐色,伸向后方等,与本属其他种类明显不同。敛片叶蜂属(Tomostethus Konow)在国内也是第一次确定性报道。比较山东种群与北京种群的线粒体基因组差异,确定两地种群属于同一种类。比较白蜡敛片叶蜂与已报道cox 1数据的2种敛片叶蜂之间的cox 1差异,白蜡敛片叶蜂与黑毛敛片叶蜂和黄肩敛片叶蜂的差异十分显著。为便于本属害虫鉴定,编制了敛片叶蜂属世界已知种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叶蜂科 蔺叶蜂亚科 敛片叶蜂属 中国 梣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俊华双短姬蜂幼期形态记述
11
作者 闫家河 刘经贤 +3 位作者 刘腾腾 张新慰 刘焕秀 武海卫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0,共5页
何俊华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Liu,Yan&Broad,2019是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2015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通过解剖采集于沈阳市白蜡树Fraxinus spp.的受害新梢和枝条中的白蜡外齿茎蜂幼虫,获取其体内的寄生蜂幼虫,结... 何俊华双短姬蜂Bicurta hejunhuai Liu,Yan&Broad,2019是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2015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通过解剖采集于沈阳市白蜡树Fraxinus spp.的受害新梢和枝条中的白蜡外齿茎蜂幼虫,获取其体内的寄生蜂幼虫,结合饲养获得蛹和成虫,利用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进行寄生蜂的物种匹配鉴定,确认白蜡外齿茎蜂幼虫体表卵泡中和体内不同大小的寄生蜂幼虫、蛹均为何俊华双短姬蜂。本文首次记述何俊华双短姬蜂各龄期幼虫(含预蛹)和蛹的形态学特征。何俊华双短姬蜂幼虫共5龄,不同龄期形态有变化,其中1~3龄幼虫第1~9腹节有侧刺突,末腹节有尾突,4~5龄幼虫各腹节侧刺突及尾突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俊华双短姬蜂 白蜡外齿茎蜂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新害虫——斑柄纹潜叶蜂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家河 梁玉婷 +3 位作者 王海咏 张晓蕾 张连德 杨启萌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4期9-15,共7页
观察研究潜叶危害榆树的新害虫—斑柄纹潜叶蜂Kaliofenusa sp.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斑柄纹潜叶蜂在山东商河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树冠下方2~15 cm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幼虫孵化,危害期25~30 d,5月下... 观察研究潜叶危害榆树的新害虫—斑柄纹潜叶蜂Kaliofenusa sp.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斑柄纹潜叶蜂在山东商河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树冠下方2~15 cm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幼虫孵化,危害期25~30 d,5月下旬幼虫几乎全部老熟落地入土越夏、越冬。发生严重时,虫叶率达75%以上,单叶受害面积可达95%以上。大枝条基部起第6,1,4层枝梢叶片受害率高,第15,17,10层枝梢的叶片受害率低,成虫产卵时对各层枝梢选择无明显差异性;各层枝梢中,基部起第4,3,5片叶受害多,第1,9,10片叶几乎不受害。目前仅发现雌成虫。幼虫共6龄,各龄平均头宽分别为0.23,0.34,0.44,0.58,0.72,0.85 mm。依据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柄纹潜叶蜂 白榆 形态特征 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外齿茎蜂天敌种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家河 刘经贤 +7 位作者 生钦海 柏鲁林 夏明辉 杨启萌 王涛 王晶 赵燕 武海卫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白蜡外齿茎蜂Stenocephus fraxini Wei是白蜡树Fraxinus spp.重要枝梢害虫。本文通过对采自20多个省份寄主的室内饲养,共收集到白蜡外齿茎蜂捕食性天敌4种、寄生性天敌11种,对已定名种类的成虫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白蜡外齿茎蜂 天敌 室内饲养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除虫脲飞防美国白蛾长持效期观察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家河 杨启萌 +4 位作者 高佳敏 马旭 梁海瀚 王涛 柏鲁林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69-71,共3页
记述商河县2019、2021年2次应用20%除虫脲悬浮剂全域飞防第1代美国白蛾幼虫2个月后,选择飞防区树木枝叶,套袋饲养美国白蛾幼虫,确证20%除虫脲持效期长达65~75 d甚至更长,第2代幼虫死亡率达75~98%,部分食药幼虫即使化蛹,蛹也不能存活。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飞防 20%除虫脲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发生期的几个特殊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家河 王涛 +7 位作者 刘在哲 高丙东 杨启萌 梁海瀚 马维超 魏可良 牟臣德 柏鲁林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记述商河县2008-2021年通过性诱、灯诱监测和人工调查,统计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各代成虫的始见期、高峰期、结束期等主要发生期,各代幼虫的始见期、破网高峰期及幼虫老熟下树始期,为监测预报、防控指导、飞防时间、生物防治等提... 记述商河县2008-2021年通过性诱、灯诱监测和人工调查,统计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各代成虫的始见期、高峰期、结束期等主要发生期,各代幼虫的始见期、破网高峰期及幼虫老熟下树始期,为监测预报、防控指导、飞防时间、生物防治等提供基础依据。通过一系列自然条件下的试验,记述鲁西北地区美国白蛾发生规律方面几个特殊现象:确证少部分美国白蛾1年发生2代,提出1年2代型越冬代成虫比例在0.3%~1.1%之间;明确8月下旬及以后出现的第2代幼虫老熟化蛹后,当年滞育越冬不再羽化,集中于下一年越冬代中前期羽化;首次试验得出少数第1代中后期蛹可跨年羽化、1年发生1代的结论;提出了当年部分第3代越冬蛹可滞育至下一年7—9月羽化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发生期 世代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蜷钝颜叶蜂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家河 梁玉婷 +7 位作者 王鹏 周希政 张晓蕾 杨启萌 张西秀 刘志勇 乔玮 刘萌萌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33-38,共6页
首次明确山东地区早春时节普遍分布且严重危害柳树、卷叶皱缩形成虫苞危害状的是柳蜷钝颜叶蜂Amauronematus saliciphagus Wu,2009;首次详细记述柳蜷钝颜叶蜂的幼期形态特征及在山东地区危害特点,明确幼虫有5龄,各龄平均头宽分别为0.35... 首次明确山东地区早春时节普遍分布且严重危害柳树、卷叶皱缩形成虫苞危害状的是柳蜷钝颜叶蜂Amauronematus saliciphagus Wu,2009;首次详细记述柳蜷钝颜叶蜂的幼期形态特征及在山东地区危害特点,明确幼虫有5龄,各龄平均头宽分别为0.35、0.50、0.68、0.94、1.12(雄)/1.22(雌)mm;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中作茧越夏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蜷钝颜叶蜂 柳树 形态学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杨小舟蛾年发生世代及灾变规律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家河 夏宝训 +7 位作者 张秋梅 卢明 赵燕 高丙东 刘洪彬 孙振国 杨启萌 梁玉婷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根据商河县2013—2022年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成虫灯诱监测结果,确认杨小舟蛾在山东商河1a发生4~5代,个别年份发生6代;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多在3月下旬,末代成虫结束期多在10月中旬,越冬代至第4代成虫高峰期的集中日分别为5月3... 根据商河县2013—2022年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成虫灯诱监测结果,确认杨小舟蛾在山东商河1a发生4~5代,个别年份发生6代;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多在3月下旬,末代成虫结束期多在10月中旬,越冬代至第4代成虫高峰期的集中日分别为5月3日、6月7日、7月13日、8月6日、9月2日;确认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寄生杨小舟蛾卵,愈腹茧蜂Phanerotoma sp.、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寄生杨小舟蛾幼虫;鉴定并命名济南地区杨小舟蛾幼虫致死病毒为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山东毒株(MisiGV-SD)。根据商河县2012—2022年杨小舟蛾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幼虫密度、天敌种类、寄生控制率、成虫灯诱等调查监测结果,结合2011—2022年商河县气象监测资料,探索分析杨小舟蛾主要灾变原因与发生规律:(1)持续高温、干旱及长无雨期极利于幼虫生长发育;(2)低温、大风和强降水是显著降低第1代虫口密度的重要因素;(3)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传播流行是控制成灾的关键因素;(4)7—8月降雨量基本决定全年发生态势;(5)黑卵蜂Telenomus sp.和螟黄赤眼蜂对第4~5代卵具有较强控制作用;(6)灯诱蛾量是预测发生程度的重要指标;(7)5月中下旬飞防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杨小舟蛾全年基本不成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世代 灾变规律 灯诱 气象条件 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山东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叶蜂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柳褶幽叶蜂
18
作者 闫家河 张西秀 +3 位作者 周希政 刘志勇 梁玉婷 刘萌萌 《中国森林病虫》 2023年第3期22-29,共8页
报道在山东地区早春时节普遍分布且严重危害柳树致叶片背面呈褶叶危害状的中国新记录种——柳褶幽叶蜂Euura plicaphylicifolia(Kopelke,2007);记述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与其同期危害的柳蜷钝颜叶蜂Amauronematus saliciphagu... 报道在山东地区早春时节普遍分布且严重危害柳树致叶片背面呈褶叶危害状的中国新记录种——柳褶幽叶蜂Euura plicaphylicifolia(Kopelke,2007);记述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提供了与其同期危害的柳蜷钝颜叶蜂Amauronematus saliciphagus Wu,2009的主要鉴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褶幽叶蜂 柳蜷钝颜叶蜂 柳树 形态学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