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比较视域下中国经济模式与中美贸易争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1 位作者 卫平东 王印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3,共7页
美国对华挑起贸易争端的基本逻辑是认为中国经济模式是贸易“破坏性”的发展模式,然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揭示出中国经济模式是具有理论普遍性、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性和生命力的发展模式。中... 美国对华挑起贸易争端的基本逻辑是认为中国经济模式是贸易“破坏性”的发展模式,然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揭示出中国经济模式是具有理论普遍性、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性和生命力的发展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西方最早提出的“混合经济”模式,和法国模式最相近,但是和法德模式、英美模式、日本模式等又有着根本区别。中国混合经济模式中,政府并不是对市场功能的抑制,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这也是揭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关键。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解决贸易争端,更为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模式 中美贸易争端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化特征、影响机制与提升策略
2
作者 龙晓柏 尹文渊 林志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2,共13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面向“一带一路”开展国际化合作,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科学阐释企业国际化演化理论特征,并结合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化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面向“一带一路”开展国际化合作,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科学阐释企业国际化演化理论特征,并结合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化总体状况,进一步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化的主要机制效应。面对新形势,中国企业亟须优化国际化空间布局,创新国际化经营模式,实施出口、投资、技术和服务输出均衡型国际化战略,培育一批在“一带一路”沿线核心竞争能力突出的全球性品牌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化 中国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监管体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卫平东 孙瑾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6,共9页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时。面临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一带一路”多为欠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法律效率低...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投资时。面临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一带一路”多为欠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政治环境相对不稳定,法律效率低下且体系不完善,加上所需的投资又大多以铁路、公路、海港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存在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问题。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要想持续推进和发展,解决上述问题,亟须构建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监管体系,并进行动态和长期监测。对于企业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已有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进行了某一类风险的研究,但是尚没有形成系统的或者科学的分类依据。本文综合已有研究的各类主要风险指标,并根据商务部印发的《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以此为依据和标准将企业投资面临的风险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方面进行系统归类,加强对不同区域风险控制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监管体系 一带一路 国家主席 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 投资回报率 沿线 经济发展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选择 被引量:55
4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卫平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47,共20页
在完善和发展Koopman等构建的测算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状况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UNCTAD-Eora Global Value Chain Database和WIOD提供的数据,对全球价值链的演进、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竞争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 在完善和发展Koopman等构建的测算各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状况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UNCTAD-Eora Global Value Chain Database和WIOD提供的数据,对全球价值链的演进、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竞争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逆全球化并非近两年政治因素所致的暂时现象,全球需求萎缩可能是长期趋势;2008年以来,世界主要出口贸易大国的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发生了显著的逆转性变化,从不断上升转向持续下降;出口贸易强国主导区域价值链并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持续上升,自2011年起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但出口占GDP比重较低;2008年以后中国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继续提升,下游参与度较大幅度下降,Koopman意义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优势逐步显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主要上游供应国,并超越美国和其他贸易大国成为世界各经济体主要上游供应国;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与中国差距巨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供给优势短期内难以替代。然而,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值较低,完整意义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优势尚存在差距。中国应因应逆全球化趋势,积极调整和完善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圈;充分利用宝贵的“未脱钩期”,强大国内市场,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以赢得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新型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逆全球化 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贸易融资发展的内涵、逻辑与前景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学明 孙瑾 卫平东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1,共8页
绿色贸易融资结合了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的特点,是为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而针对绿色贸易采用的融资手段,属于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文章尝试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总结其当前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尝试构建... 绿色贸易融资结合了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的特点,是为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而针对绿色贸易采用的融资手段,属于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文章尝试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总结其当前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尝试构建逻辑分析框架,将贸易融资因素引入Melitz(2003)经典模型,指出绿色贸易融资的强度可以有效降低出口商绿色贸易行为的门槛,刺激更多生产率达到门槛值的企业进行绿色贸易,为绿色贸易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此外,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际商会成立的"绿色贸易融资工作组"的实践工作,探讨绿色贸易融资未来的发展前景,并给出新形势下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贸易融资 绿色金融 绿色贸易 贸易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RCEP到CPTPP:知识产权规则比较分析与融合对接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思翘 林志刚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7,共10页
知识产权是当前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新议题。文章聚焦全球自由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规则的新发展,尤其关注RCEP和CPTPP两大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知识产权规则比较分析与融合对接,深入分析两大协定的知识产权规则,两者在保护水平、数字贸易... 知识产权是当前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新议题。文章聚焦全球自由贸易协定中知识产权规则的新发展,尤其关注RCEP和CPTPP两大自由贸易协定框架下的知识产权规则比较分析与融合对接,深入分析两大协定的知识产权规则,两者在保护水平、数字贸易保护、执法标准等方面具有相同点,但在利益权衡、争端解决机制、侵权行为界定及具体领域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分析结论,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知识产权规则从RCEP到CPTPP融合对接的基础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中国未来加入CPTPP的战略需求,提出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引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强化执法体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CPTPP 知识产权 比较 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主动扩大进口的理论机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新泉 卫平东 刘文革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54,共8页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等务实举措,表明了向全球扩大进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真诚意愿。主动扩大进口既是节约国内资...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等务实举措,表明了向全球扩大进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真诚意愿。主动扩大进口既是节约国内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现实选择,又是应对日益增多的经贸摩擦、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现状,然后基于进口产品类型的差异化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扩大进口的影响机制,全面审视当前我国进口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加强进口风险监测预警,重视多种类型产品进口,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进口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国家债务削减的经验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8
作者 赵新泉 陈旭 +1 位作者 卫平东 刘文革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6,共10页
"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引发学界对未来债务融资和减债方式的思考。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尽管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总体债务水平仍在不断上升,但是债务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引发学界对未来债务融资和减债方式的思考。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尽管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总体债务水平仍在不断上升,但是债务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债务风险明显下降。相较之下,中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增长过快,债务管理和风险处置能力亟待提升。文章先从债务削减的一般路径入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不同债务削减方式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结果发现名义GDP增长和减赤是发达国家债务削减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债务削减过程中还伴随适度的通货膨胀率。鉴于此,未来防范和化解中国债务风险的政策着力点在于稳增长和稳杠杆的动态平衡,包括短期内允许政府负债率的适度上升、严格规范财经纪律、精准推进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推进债务管理和风险处置的多部门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债率 经济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