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商投资区域生态位、进化动量与空间分布——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实证研究
1
作者 丁玲 韩家平 +1 位作者 苏玲 李文琦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6,共15页
战略定位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区域生态位是战略定位的核心。文章将区域生态位视角引入外商投资领域,以2012—2021年外商投资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商投资区域生态位、进化动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中国... 战略定位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区域生态位是战略定位的核心。文章将区域生态位视角引入外商投资领域,以2012—2021年外商投资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商投资区域生态位、进化动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中国资源竞争不激烈,区域生态位强度、重叠度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商投资沿海地区较多、大西北地区较少;(2)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和宽度的进化动量较大、外商投资提升空间较大,在大西北地区提升空间较大、沿海地区提升空间较小;(3)中国外商投资空间呈现梯队分布且地理空间呈现高高聚集或低低聚集的正相关关系;(4)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宽度及强度进化动量对于外贸区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态位宽度进化动量对区域外贸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启示:我国宜促进外商投资区域资源扩展和进化程度、优化外商投资区域资源结构和进化动能、强化外商投资区域协同和产业聚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位 进化动量 外商投资 战略管理 开放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空间分布——基于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丁玲 韩家平 +1 位作者 苏玲 单雪寒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6,共13页
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是衡量区域外贸发展环境的重要综合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国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尤其是群落活... 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是衡量区域外贸发展环境的重要综合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为研究对象,探索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中国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尤其是群落活力、信贷资源、诚信合规行为、技术信用潜力生态位适宜度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区域外贸信用总体呈梯度分布且地理空间存在高高聚集或低低离散的正相关关系,沿海地区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较高;(3)中国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适宜度与外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区域信贷资源、技术信用潜力和人均实力对区域外贸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强。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几点启示:促进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扩展和进化能力,强化区域外贸信用统一大市场和产业聚集效应,优化升级区域外贸信用生态位和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外贸信用 生态位适宜度 进化动量 经济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监管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宗和 戴明锋 屈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3-49,共7页
为支持和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先后分六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跨境电商进出口监管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破解了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难题,打造了跨境电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逐步... 为支持和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先后分六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跨境电商进出口监管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破解了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难题,打造了跨境电商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和引领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文章通过对我国跨境电商零售监管模式的发展概况、创新成效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了现有监管模式在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退换货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冀能对我国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监管模式 保税进口 清单核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联合惩戒规范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家平 许荻迪 关媛媛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7,共7页
随着失信联合惩戒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推广,个别地方在实践中出现了过罚不相当、惩戒措施泛化、"黑名单"管理失当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鉴于我国目前实施的部分行政性信用联合惩戒措施已属于行政处罚范围,应纳入法治... 随着失信联合惩戒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的推广,个别地方在实践中出现了过罚不相当、惩戒措施泛化、"黑名单"管理失当等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鉴于我国目前实施的部分行政性信用联合惩戒措施已属于行政处罚范围,应纳入法治规范。借鉴国外失信联合惩戒的主要做法,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完善我国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一是加快公共信用联合惩戒立法;二是实行联合惩戒目录清单制管理,使联合惩戒措施显性化、公开化、可预期;三是加快建立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市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和公共信用联合惩戒机制互通互动、协调发展的联合惩戒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联合惩戒 市场信用联合惩戒 公共信用联合惩戒 行政处罚 联合惩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我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7,共10页
基于2011—2020年我国市场主体新增注册、新增注销、新增知识产权和违规等方面的公开数据,首次提出并应用"市场主体注销注册比""市场主体净增新增比""市场主体生存指数"以及"千人市场主体数量"... 基于2011—2020年我国市场主体新增注册、新增注销、新增知识产权和违规等方面的公开数据,首次提出并应用"市场主体注销注册比""市场主体净增新增比""市场主体生存指数"以及"千人市场主体数量""注销市场主体寿命"等指标,对我国市场主体总体及分区域、分行业的发展活力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客观反映近年来我国"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践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市场主体的发展特点和营商环境之间的差异。最后对我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和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 社会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改善中小企业现金流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5,共5页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因为应收账款被拖欠而导致的现金流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大盘的稳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已成为经济治理中的顽疾,需...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因为应收账款被拖欠而导致的现金流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大盘的稳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已成为经济治理中的顽疾,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施策。为改善中小企业现金流,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将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纳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治范围,并适时出台专门的法律;二要充分发挥信用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加快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服务 中小企业 现金流 应收账款拖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监管的演进、界定、主要挑战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9
7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梳理信用监管提出的背景和演进过程,认为信用监管是指以现代社会治理和信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 信用监管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梳理信用监管提出的背景和演进过程,认为信用监管是指以现代社会治理和信用管理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以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分级分类和精准智能监管为手段,由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协同共治制度。比较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信用监管的六大特点和五大实现路径,并对市场监管、海关、交通运输等信用监管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指出信用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完善信用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监管 社会信用体系 行政管理体制 信用立法 商事制度改革 “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交易模式与信用体系 被引量:25
8
作者 韩家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6,共8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的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已初露端倪。文章在对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信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的变化有其内在规律,同...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的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已初露端倪。文章在对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信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的变化有其内在规律,同时二者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信用体系规定了交易模式变化的空间和边界,而信用体系的特质和构成又是由当时社会的道德、制度、科技和信用服务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组成信用体系的相关要素所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在不断变化。文章在详细分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时代交易模式和信用体系的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加快数字时代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1)应高度重视商业信用体系建设;(2)大力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3)加强平台信用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模式 信用体系 信用经济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加强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16,共7页
近年来,我国信用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地支撑了“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同时,“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也为我国信用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土壤。如果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那么信用就... 近年来,我国信用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地支撑了“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同时,“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也为我国信用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和不断自我完善的土壤。如果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那么信用就是最基础的营商环境。信用与营商环境之间是一种孪生和相互映射的关系,信用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而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信用建设水平的高低。当前和“十四五”期间,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针对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应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完善信用监管,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着力破解应收账款拖欠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早日建成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信用建设 营商环境 信用监管 政务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2017年第4期12-16,共5页
分析市场信用机制与公共信用机制的本质特征、运作规律、相互关系等,对我国市场信用机制的发展状况、主要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亟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应该从建立健全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强化市... 分析市场信用机制与公共信用机制的本质特征、运作规律、相互关系等,对我国市场信用机制的发展状况、主要模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亟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应该从建立健全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强化市场信用信息的应用、打造市场信用机制运行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加强市场信用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用机制 市场信用机制 以信用为核心 市场监管机制 正向选择机制 逆向淘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组织参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和对策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枫 林志刚 张跃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7-85,共9页
面对金融机构频繁出现的负外部性问题,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解释力渐弱,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不失为可选之策。基于对A股上市金融机构党建工作的实地调研和实证评估,其结果显示:党组织参与金融机构治理难点在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需要重新塑造,... 面对金融机构频繁出现的负外部性问题,传统公司治理理论解释力渐弱,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不失为可选之策。基于对A股上市金融机构党建工作的实地调研和实证评估,其结果显示:党组织参与金融机构治理难点在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需要重新塑造,党组织参与治理的具体方式需要探索,党组织与其他治理机构关系需要协调。未来需要强化党组织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党组织参与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途径和提升金融机构党委委员综合能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 公司治理 交叉任职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约束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和对策建议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枫 林志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6,共9页
从资本循环理论角度解构企业生产资本构成,可发现创新型中小企业不适应银行信贷体系,却与直接股权融资较为匹配。我国股权资金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融资来源受限制约风险投资资本形成,商业资本难以支持完整的... 从资本循环理论角度解构企业生产资本构成,可发现创新型中小企业不适应银行信贷体系,却与直接股权融资较为匹配。我国股权资金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融资来源受限制约风险投资资本形成,商业资本难以支持完整的科技创新周期,多数创新企业难以达到交易所合规要求。构建政策性股权资金平台是缓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可行之策,但需要突破金融监管政策、完善税收政策和创新激励制度予以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生产资本构成 政策性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金融规划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分析框架
13
作者 徐枫 林志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0,共7页
企业金融规划既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又是管理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当前企业金融规划实务如火如荼,这与中国正迈向世界级金融强国和成为世界级企业领先者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然而,理论界尚无企业金融规划的针对性研究,与之相关... 企业金融规划既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探索,又是管理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当前企业金融规划实务如火如荼,这与中国正迈向世界级金融强国和成为世界级企业领先者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然而,理论界尚无企业金融规划的针对性研究,与之相关文献包括政府规划理论、企业战略理论和财务战略理论。中国企业进行金融规划,既要有别于西方公司战略理论和财务战略理论,又不能完全照搬中国政府规划模式,只能根据中国企业实践边摸索,边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金融规划 金融强国 世界级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对策 被引量:83
14
作者 曲维玺 崔艳新 +1 位作者 马林静 赵新泉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1,共8页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大国博弈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更加高效、更为平衡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既是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变,也是体制机制与...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大国博弈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更加高效、更为平衡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既是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变,也是体制机制与评价体系变革创新的过程。构建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高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创新在贸易发展中的主导驱动作用,促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在贸易领域的集聚与4亶变,推动形成以技术、話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我国对国际经贸规则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强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主动扩大进口的理论机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新泉 卫平东 刘文革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54,共8页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等务实举措,表明了向全球扩大进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真诚意愿。主动扩大进口既是节约国内资...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自主降低关税水平等务实举措,表明了向全球扩大进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真诚意愿。主动扩大进口既是节约国内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现实选择,又是应对日益增多的经贸摩擦、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现状,然后基于进口产品类型的差异化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扩大进口的影响机制,全面审视当前我国进口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进口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加强进口风险监测预警,重视多种类型产品进口,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进口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国家债务削减的经验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16
作者 赵新泉 陈旭 +1 位作者 卫平东 刘文革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6,共10页
"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引发学界对未来债务融资和减债方式的思考。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尽管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总体债务水平仍在不断上升,但是债务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引发学界对未来债务融资和减债方式的思考。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尽管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总体债务水平仍在不断上升,但是债务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债务风险明显下降。相较之下,中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增长过快,债务管理和风险处置能力亟待提升。文章先从债务削减的一般路径入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不同债务削减方式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结果发现名义GDP增长和减赤是发达国家债务削减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债务削减过程中还伴随适度的通货膨胀率。鉴于此,未来防范和化解中国债务风险的政策着力点在于稳增长和稳杠杆的动态平衡,包括短期内允许政府负债率的适度上升、严格规范财经纪律、精准推进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推进债务管理和风险处置的多部门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债率 经济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