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丘梁园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翅 王珊 +5 位作者 王雪莉 周红漫 燕宇 李阳 余洁 杨晓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46,550,共5页
目的 调查商丘梁园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商丘市示范点筛查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高血压患病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测定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情况... 目的 调查商丘梁园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商丘市示范点筛查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高血压患病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测定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情况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024例,其中高血压患者518例(50.59%)。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相比,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目前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是否锻炼、腰围身高比、BMI情况及睡眠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不良婚姻状况、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糖尿病史、受教育程度较低、居住地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不锻炼、较大腰围身高比、睡眠时长较短和过长、BMI偏瘦和超重或肥胖均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商丘梁园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女性、高龄、不良婚姻状况、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糖尿病史、受教育程度较低、居住地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不锻炼、较大腰围身高比、睡眠时长较短和过长、BMI偏瘦和超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联合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术后缺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阳 郝修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联合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 1,ESM-1)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缺血事...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联合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 1,ESM-1)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二病区接受PCI的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208例,根据术后1年缺血情况分为缺血事件组31例,非缺血事件组177例。采集患者术后次日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和ESM-1等指标,计算TyG指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ESM-1与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评估TyG指数联合ESM-1对于预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发生缺血事件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缺血事件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TyG指数、ESM-1水平明显高于非缺血事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缺血事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病变血管支数、空腹血糖、LDL-C、HDL-C、TG、TyG指数、ESM-1是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yG指数、ESM-1联合预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AUC明显高于单独检测[0.861(95%CI:0.797~0.928)vs 0.746(95%CI:0.660~0.831)、0.725(95%CI:0.622~0.827),P<0.01]。结论高TyG指数和高ESM-1水平是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这两项指标联合预测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预测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蒋华 张红威 +5 位作者 周贤惠 艾力曼·马合木提 李耀东 张疆华 邢强 汤宝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11-01至2012-01新疆地区20家县级、地市级和省级三级甲等(简称三级)医院5 357例出院诊断为慢性心衰的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民族、心衰病因、...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11-01至2012-01新疆地区20家县级、地市级和省级三级甲等(简称三级)医院5 357例出院诊断为慢性心衰的患者,分析其年龄、性别、民族、心衰病因、心功能分级、合并疾病及药物治疗现状。结果:5 357例患者中,汉族2 295例(42.8%),维吾尔族2 255例(42.1%),其他民族807例(15.1%);平均年龄为(64.60±12.77)岁。慢性心衰的病因依次为:冠心病(50.8%)、高血压(31.8%)、扩张型心肌病(7.2%)。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比例在县级医院440例/682例(64.5%)和地市级医院1180例/1557例(75.8%)明显高于三级医院967例/3 118例(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0.362,P<0.001)。县级、地市级医院心衰患者平均左心房内径([44.7±8.8)mm(、39.5±8.1)mm]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6±11.1)mm(、56.9±11.1)mm]较三级医院[(37.3±7.1)mm、(53.8±9.7)mm]增大,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县级、地市级较三级医院降低分别为(41.9±10.5)%、(42.3±13.0)%vs(46.5±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不同级别医院慢性心衰治疗药物使用情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分别占72.8%、66.8%、46.6%、45.5%、26.8%。但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县级医院(61.4%,51.5%)和地市级医院(72.3%,58.3%)较三级医院(75.6%,74.3%)低,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县级医院(57.9%)和地市级医院(73.8%)的使用率较三级医院(30.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新疆地区住院患者慢性心衰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和高血压;县级和地市级医院的心衰患者病情较三级医院重,治疗慢性心衰药物中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县级和地市级医院较三级医院低,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县级和地市级医院使用率较三级医院高。新疆地区心衰患者治疗与指南推荐的规范化治疗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基层医院是心衰治疗的主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4
作者 韩传恩 刘德全 +1 位作者 姜冬梅 刘晓宁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2期78-79,共2页
医院中层干部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和权利、职责的有限性.其思维往往立足于本科室和近期效果,难以从医院决策者角度和宏观层面思考问题。因而,有必要加强中层干部绩效管理.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提升其管理... 医院中层干部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和权利、职责的有限性.其思维往往立足于本科室和近期效果,难以从医院决策者角度和宏观层面思考问题。因而,有必要加强中层干部绩效管理.不断提高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提升其管理效能.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此,2009年.我院运用平衡计分卡首先对中层干部实施绩效管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实际运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应对策略,以保证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中层干部 绩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实践与DRG应用探索 被引量:91
5
作者 韩传恩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6,共3页
国家医改已进入深水区,DRG支付方式改革快速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1年建立了具有医院特色的简版RBRVS绩效模式,并取得良好的... 国家医改已进入深水区,DRG支付方式改革快速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对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1年建立了具有医院特色的简版RBRVS绩效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文章通过对国家医改政策、医院传统绩效模式及本院绩效模式的综合分析,探讨如何在医院原有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DRG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医疗服务质量绩效管理,建立一套符合时代发展且科学、公平、有效、持续促进医院发展的绩效激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绩效管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价值为导向的DIP付费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思考 被引量:30
6
作者 邵慧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价值医疗的DIP付费,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基于共现网络的知识关联分析DIP演进、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提出DIP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新思路。结果:DIP使医疗改革具有明显的价值结构和价值导向... 目的:探讨基于价值医疗的DIP付费,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基于共现网络的知识关联分析DIP演进、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提出DIP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新思路。结果:DIP使医疗改革具有明显的价值结构和价值导向,趋向于医、患、保三方利益均衡,实施的关键在于医保支付、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管理。DIP促使公立医院构建与DIP相适应的优势病种管理、临床路径、成本控制、绩效分配、病案首页组合质控等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结论:以价值为导向的DIP付费驱动公立医院管理的变革,促使内而外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回归价值医疗本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势必更多考虑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有效发挥医保基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 价值医疗 病种分值 医疗质量 成本控制 医保基金 知识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实践
7
作者 高鹏 《中国医院》 2003年第12期62-64,共3页
文章介绍了该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实行竞争机制的用人制度,富有激励机制的分配制度及推行诊疗组和主诊医生负责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医院 人事制度 改革 发展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须总黄酮抗大鼠高尿酸血症及肾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宇涵 徐莎 +4 位作者 房伟 宋玮 贺雅静 张玉霞 马振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黄酮(TFCS)抗大鼠高尿酸血症(HUA)及肾脏保护的价值。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和TFCS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0 mg/(kg·d)乙胺丁醇和100 mg/(kg... 目的:探讨玉米须总黄酮(TFCS)抗大鼠高尿酸血症(HUA)及肾脏保护的价值。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和TFCS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250 mg/(kg·d)乙胺丁醇和100 mg/(kg·d)腺嘌呤的混悬液灌胃14 d,构建大鼠HUA模型。造模后别嘌呤醇组给予50 mg/(kg·d)别嘌呤醇,TFC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1.0、2.0 mg/(kg·d)TFCS灌胃14 d。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状态和体重;检测大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及尿液中UA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尿酸转运体1(URAT1)蛋白的表达;q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葡萄糖转运体9(GLUT9)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萎靡、排尿增多;血清UA、Cr、BUN、XOD水平升高,尿液UA水平降低(P<0.05);肾小管上皮边界模糊,细胞肿胀变性,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组织URAT1蛋白和GLUT9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别嘌呤醇组和TFC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及排尿情况好转;血清UA、Cr、BUN、XOD水平降低,尿液UA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损伤减轻,URAT1蛋白和GLUT9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TFCS可有效降低HUA大鼠UA水平,并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UA合成关键酶活性及调节UA转运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总黄酮 高尿酸血症 大鼠 URAT1 GLUT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豫东地区661例非小细胞肺癌常见驱动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延 贺雅静 +1 位作者 黄立娜 张玉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豫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患者常见驱动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61例NSCLC患者,入组病例均采用了5种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目的分析河南豫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患者常见驱动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61例NSCLC患者,入组病例均采用了5种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进行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与各驱动基因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661例NSCLC中EGFR、KRAS、ALK、ROS1、PIK3CA、BRAF、HER2、RET、MET14和NRAS的突变率分别为47.35%、9.68%、5.45%、1.82%、2.87%、1.82%、1.21%、0.91%、0.61%和0%。EGFR、ROS1和HER2的突变更易发生在在女性患者中(P<0.05),而KRAS突变常发生于男性患者(P<0.05)。EGFR、KRAS和ALK突变在腺癌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SCLC.NOS)(P<0.05),PIK3CA在NSCLC.NOS中的突变率最高。KRAS基因在Ⅰ+Ⅱ期的突变率显著高于Ⅲ+Ⅳ期(P<0.05),其他基因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与吸烟者相比,非吸烟者的总驱动基因突变率明显较高(P<0.05),EGFR、ALK、PIK3CA、ROS1、BRAF和HER2常发生于非吸烟患者中(P<0.05),而KRAS基因更易发生于吸烟患者中(P<0.05)。沉渣细胞块标本10种驱动基因突变率78.67%,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标本(P<0.05)。结论EGFR、KRAS、ALK等常见驱动基因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吸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质控合格的沉渣细胞块标本用于基因检测的优势明显,可以在有条件的患者中广泛推广;ARMS-PCR法联合检测10种基因可作为初诊初治NSCLC患者的首选基因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 多基因检测 ARMS-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辉 方岩 +2 位作者 张莹 周海云 王遂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98-1300,共3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危患者86例(4~7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血管成像结果筛查责任血管,分为易损斑块患者79例和非易损斑块患者47例,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危险因素和ABCD2评分,分析中高危人群(ABCD2评分≥4分)易损斑块在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4分和责任血管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46.7%vs 20.8%,90.0%vs 54.2%,P<0.01);当ABCD2评分≥4分时,易损斑块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83.3%vs 8.0%,P<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能提高短期内TIA患者脑梗死的预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死 诊断显像 磁共振成像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杨海峰 彭辉 刘晓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温针灸...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独活寄生汤配合中医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实施独活寄生汤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58例(96.6%,58/60),对照组治疗有效47例(78.3%,47/60),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的37例患者中共有8例(21.62%,8/37)复发,对照组显效的16例患者中共有9例(56.25%,9/16)复发,研究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复发率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证候积分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_(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贺显君 索爱琴 +2 位作者 许予明 张杰文 李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d的大鼠神经... 目的:探讨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良好的1940小胶质细胞与终浓度为125nmol/L的Aβ1-42共孵育4h,取上清液。将培养7d的大鼠神经细胞分为3组,A组加入炎性上清液,B组加入Aβ1-42,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培养12、24、48与72h。运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A组培养不同时间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终浓度125nmol/L的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上清液能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培养48h及72h后,3组细胞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2.203,P=0.042,F时间=19.883,P=0.048),其中A组培养48h及72h后Caspase-3活性较B、C组升高(P均<0.05);A组可检测到PARP降解。结论:Aβ1-42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可以通过活化Caspase-3,降解其底物诱发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1-42 小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CASPASE-3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联合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分析、病理对照及诊断效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光耀 隋愿 +3 位作者 李依明 李玉舟 郑吟诗 黄文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5-19,23,共6页
目的:应用能谱CT、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颈动脉能谱CT增强及MR HR-VWI,并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患者42例。以斑块... 目的:应用能谱CT、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颈动脉能谱CT增强及MR HR-VWI,并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患者42例。以斑块病理分析结果为金标准,与能谱CT、MR HR-VWI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判断能谱CT、MR HR-VWI在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以及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能谱CT检查结果显示,纤维斑块、脂质斑块、内部出血斑块、钙化斑块的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 HR-VWI检查结果显示,纤维斑块以T1WI等信号、3D TOF带状低信号为主,脂质斑块T1WI、PDWI、3D TOF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多见,内部出血斑块T1WI、PDWI、T2WI高信号多见,3D TOF混杂或高信号多见,钙化斑块T1WI、PDWI、T2WI、3D TOF均多见不规则低信号;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能谱CT与MR HR-VWI检出率(92.45%比96.23%)、准确度(88.68%比94.34%)、特异度(85.71%比90.48%)和敏感度(78.13%比81.2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联合MR HR-VWI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0.914(95%CI 0.827~0.984))高于能谱CT(0.819(95%CI 0.698~0.941))和MR HR-VWI(0.859(95%CI 0.750~0.967))。结论:应用能谱CT、MR HR-VWI均能有效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能谱CT联合MR HR-VWI可提高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机管路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柴西英 邵春梅 +2 位作者 于莉 李松莹 宋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评价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机管路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所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36894套设为实施8S管理的实验组,将2018年1—12月期间采用常规管理的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21672套设为... 目的:评价8S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呼吸机管路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所使用的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36894套设为实施8S管理的实验组,将2018年1—12月期间采用常规管理的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21672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的破损率、差错发生率、清洗质量合格率、临床使用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破损率分别是1.9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物品差错发生率分别是0.8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9.82%、9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使用满意度分别为99.17%、9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机管路处理全流程中,应用8S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减少差错率,减少物品损坏率,提高临床使用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S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呼吸机管路 全流程 应用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VEGFmRNA过度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琛 常景芝 +3 位作者 崔月 王庆澍 黄祚军 张玉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0-1033,I0016,共5页
目的:研究女贞子提取物(Ligustrum lucidum Ait Extract,LLA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皮质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SD大... 目的:研究女贞子提取物(Ligustrum lucidum Ait Extract,LLA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肾皮质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女贞子提取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模型组(M组),女贞子提取物低(LLLAE,0.2 g/kg·d)、中(MLLAE,0.4 g/kg·d)、高剂量(HLLAE,0.8 g/kg·d)组,缬沙坦阳性对照组(V,10 mg/kg·d)。模型组、女贞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缬沙坦组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按55 mg·kg^(-1)空腹腹腔注射法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各实验组从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实验第8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大鼠体重(BW)、肾脏肥大指数(KW.BW^(-1))、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肾皮质VEGF蛋白含量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女贞子提取物0.4、0.8 g·kg^(-1)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体重明显上升,FB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VEGF蛋白和VEGFmRNA表达显著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女贞子提取物可减少DN大鼠的尿蛋白排泄量、改善肾脏功能、延缓DN进程,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糖作用抑制了肾皮质内VEGF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少了VEGF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提取物 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硕 王勇 +1 位作者 陈淑霞 赵明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3-607,共5页
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但其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却高于正常人群,进而增加了其治疗难度,因此分析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必要。目的探究ITP患者发生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 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但其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却高于正常人群,进而增加了其治疗难度,因此分析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必要。目的探究ITP患者发生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725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形成血栓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及血栓类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TP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结果725例ITP患者中非血栓组704例(97.1%)、血栓组21例(2.9%)。血栓组患者年龄≥50岁、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激素使用>8周、脾切除、狼疮抗凝物(LA)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所占比例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疾病状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4.466,95%CI(1.008,19.797),P=0.049)〕、疾病状态〔慢性ITP:OR=3.046,95%CI(1.067,8.699),P=0.037〕、高血压史〔有:OR=9.031,95%CI(1.930,42.272),P=0.005〕、糖尿病史〔有:OR=5.919,95%CI(2.078,16.863),P=0.001〕、激素使用>8周〔是:OR=4.119,95%CI(1.465,11.580),P=0.007〕、LA〔阳性:OR=3.426,95%CI(1.145,10.254),P=0.028)〕、aCL〔阳性:OR=4.064,95%CI(1.357,12.169),P=0.021〕是ITP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725例ITP患者中发生动脉血栓12例(1.7%)、静脉血栓8例(1.1%)、形成动静脉血栓1例(0.1%)。结论年龄≥50岁、疾病状态为慢性ITP、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激素使用>8周、LA阳性、aCL阳性是ITP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ITP时应特别注意预防其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平治疗宫颈糜烂148例分析 被引量:45
17
作者 荆建红 郭艺红 +1 位作者 高梅 张思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5-215,共1页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二者的发生均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相关〔1,2〕。因此,抗病毒治疗对宫颈糜烂的...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二者的发生均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相关〔1,2〕。因此,抗病毒治疗对宫颈糜烂的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平 治疗 宫颈糜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入口CT灌注技术评价周围型肺癌血供特性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冯坤鹏 闫美玲 +3 位作者 李艳辉 黎庶 初金刚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应用双入口CT灌注(DI-CTP)测量技术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血供特征。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行肺部CT灌注扫描,以肺动脉干和降主动脉作为肺循环和体循环输入动脉,以左心房峰值时间点作为肺循环、体循环分界线,采用D... 目的应用双入口CT灌注(DI-CTP)测量技术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血供特征。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行肺部CT灌注扫描,以肺动脉干和降主动脉作为肺循环和体循环输入动脉,以左心房峰值时间点作为肺循环、体循环分界线,采用DI-CTP模式处理数据获得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和灌注指数(PI),分析肿瘤灌注特点及其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28例(28/30,93.33%)以支气管动脉血流为主,肿瘤最大径2.2~5.5cm,PF为(17.01±8.24)ml/(min·100m1),BF为(50.06±15.25)ml/(min·100m1),PI为0.24±0.07,BF明显大于PF(P〈0.05);2例(2/30,6.67%)以肺动脉血流为主,肿瘤最大径分别为1.2cm和1.6cm,PF分别为22.22ml/(min·100m1)和85.20ml/(min·100m1),BF分别为9.88ml/(min·100m1)和22.05ml/(min·100m1),P1分别为0.64和0.65。PI与肿瘤最大径呈负相关(r=—0.87,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肺循环、体循环同时存在,多以体循环为主,利用DI-CTP技术可定量评价其血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杜锐 张莹莹 户庆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51-3055,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医院的7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进...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医院的7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苦参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干预治疗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增敏作用、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8,P=0.026);②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IL-6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降低(t=9.364,27.737,2.826,8.067;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水平更明显(t=25.469,4.951;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8、IFN-γ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升高(t=-5.681,-13.721,-15.960,-14.464;均P<0.01),其观察组患者的升高水平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0,-8.563;均P<0.01);③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D+3、CD+4、CD+8水平较干预治疗前降低,CD+4/CD+8较治疗前升高(t=5.245,4.019,9.400,3.101;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水平较干预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8较治疗前降低(t=-6.742,-14.260,-2.681,-10.205;均P<0.05);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11.688,-19.981,-10.908,-11.673;均P<0.05);④干预质量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以及KPS评分均较干预治疗前显著改善(t=-7.514,-16.664,-3.355,-7.328;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8.773,-3.928;均P<0.05);⑤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χ2=4.690,4.629,4.644,7.295;P=0.030,0.031,0.031,0.007)。结论:采用苦参碱注射液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 增敏 苦参碱注射液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兆安 王传文 +3 位作者 吕晓龙 韩枫 周建国 郭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551,共6页
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发生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AS患者年龄、病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发生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AS患者年龄、病程、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症指标和枕墙距、胸廓活动度等体格检查情况。选取同期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AS患者及对照组股骨颈、大转子、腰椎及全髋关节骨密度情况,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AS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异常情况与病程、年龄、炎症指标等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S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23例AS男性患者,平均年龄36.6±5.9岁,20名健康成年男性对照,平均年龄38.9±4.0岁(P>0.05)。病例组中位病程5(3,7)年。病例组股骨颈(0.86±0.17)、大转子(0.85±0.12)、腰椎(0.90±0.10)、全髋关节(0.88±0.16)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0.98±0.21、0.94±0.15、1.16±0.14及0.99±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股骨颈、全髋关节骨量异常与病程、年龄、炎症指标、枕墙距和指地距呈负相关,与胸廓活动度和脊柱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大转子骨密度异常与年龄、ESR、CRO、枕墙距呈负相关,与胸廓活动度和脊柱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病程、ESR、CRP、指地距、胸廓活动度与AS骨质异常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b=1.33,P=0.01)、ESR(b=0.75,P=0.04)为AS骨密度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患者股骨颈、大转子、腰椎及全髋关节骨密度均低于同龄健康人,股骨颈、全髋关节骨量异常与病程、年龄、炎症指标、枕墙距和指地距、胸廓活动度和脊柱活动度有关联,而病程、ESR为AS骨密度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