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改革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梁建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156,共3页
教育学专业是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隐退,其专业发展陷入困境。教育学专业只有正视不足,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和改变教学方式,适时适度地探寻教育学专业的发展之路,才能提高教育学专业的生命力。
关键词 高师 教育学专业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传江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51-152,155,共3页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遵循系统化的理论,构建教育实习的模式,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对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端正专业态度、树立专业理想、培养合格的师资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实习模式 教学设计 科学研究 师资 高等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学与辅导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道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之一,它具有学科教学的一些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它要求按照学生主体性、发展性、体验性及活动性等原则和要求进行教学与辅导。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辅导 课程性质 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被引量:9
4
作者 冯宇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7-169,共3页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树立现代教师专业的理念、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教师专业知能等几方面...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树立现代教师专业的理念、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教师专业知能等几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 教师教育 成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湖北高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太山 田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6,共5页
湖北省教育厅于2006年批准立项了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这些试点项目既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又显露出了一些影响创新与变革的制约因素。对此,我们必须强化多样化观念、优化与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体制与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培养模式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现实使命:培养专业人才 被引量:2
6
作者 孟现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97,共3页
在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专业教育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对立面,"专业"的概念被扭曲,高等教育造就"专业人才"的使命被淡化。全面审视"专业"的内涵,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专门职业的关系,是把大学生... 在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专业教育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对立面,"专业"的概念被扭曲,高等教育造就"专业人才"的使命被淡化。全面审视"专业"的内涵,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专门职业的关系,是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和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专业人员 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道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能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型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高师要完善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心理... 能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型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高师要完善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及教学规范。对此,后现代课程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师资培养 后现代课程观 高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论大学生生命意识 被引量:8
8
作者 冯宇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2-134,共3页
大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不断发生在被誉为天子之骄子的象牙塔内。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令人担忧,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文章在剖析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根源、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基础上,提出实施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是转变教育... 大学生自杀和校园暴力不断发生在被誉为天子之骄子的象牙塔内。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令人担忧,大学生生命教育刻不容缓。文章在剖析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根源、生命意识教育的内容基础上,提出实施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生命关怀能力、培育生命智慧、进行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教育和创设"体验"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 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肖爱芝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7,共4页
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了解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解决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研究性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 建构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传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17,共2页
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创新型人才。从创新型人才的德行、欲望、精神、情趣等个性特点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分层剖析、深入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及其表现状态,而且对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 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创新型人才。从创新型人才的德行、欲望、精神、情趣等个性特点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分层剖析、深入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及其表现状态,而且对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个性特点 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 创新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型教师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宇红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6,共3页
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与需要,是教育实践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研究发展的迫切要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着重于转变教师的研究观念,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强化科研管理。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 必要性 可能性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发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宇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农村教师文化,文化阻抗是制约农村教师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价值取向偏差、教师行为交往失范等方面。通过农村教师文化阻抗的归因分析,认识到制定有利于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教育...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农村教师文化,文化阻抗是制约农村教师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价值取向偏差、教师行为交往失范等方面。通过农村教师文化阻抗的归因分析,认识到制定有利于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教育政策、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营造学习型组织、改革中小学教师培训机制、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是消解文化阻抗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教师文化 农村教师 阻抗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专业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现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3-145,共3页
目前越来越多的职业 (Occupations)进入到专业 (Profession)领域 ,这给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高等学校必须从专业设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专门职业 专业人才 专业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冲突与调适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宇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3,共4页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管理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冲突。运用冲突理论分析高校管理中的学生与学校、教师与学校、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等冲突,从而提出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大学权力组织的多元化体制、完善制度化的...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管理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冲突。运用冲突理论分析高校管理中的学生与学校、教师与学校、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等冲突,从而提出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立大学权力组织的多元化体制、完善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创建畅通的大学中介组织等调适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高校管理 冲突 调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称谓的探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贾文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心理贫困"称谓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效应。应采取积极关注、正确引导,发扬贫困生优良心理品质,加强理情教育和提...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心理贫困"称谓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效应。应采取积极关注、正确引导,发扬贫困生优良心理品质,加强理情教育和提升自我效能感等措施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下学宫对当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洪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8-220,共3页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堪称我国及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他那开明的管理思想,独具一格的办学模式,创造性的治学方略和宽泛的学术氛围,使他一度辉煌。它不仅为当时快速变革的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各个层次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它在学校管理、用...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堪称我国及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他那开明的管理思想,独具一格的办学模式,创造性的治学方略和宽泛的学术氛围,使他一度辉煌。它不仅为当时快速变革的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各个层次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它在学校管理、用人制度、学术研究等方面为我们今天的高校管理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学宫 办学特点 高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要成为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现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1期56-58,共3页
民办高校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没有明确定位,教学和管理缺乏特色。这有碍学校的长远发展。民办高校应创新观念,充分利用体制灵活和便于获取社区资源的比较优势,努力成为社会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实用人才 培养基地 社区资源 中国 目标定位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