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改革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梁建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156,共3页
教育学专业是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隐退,其专业发展陷入困境。教育学专业只有正视不足,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和改变教学方式,适时适度地探寻教育学专业的发展之路,才能提高教育学专业的生命力。
关键词 高师 教育学专业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传江 《河南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51-152,155,共3页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遵循系统化的理论,构建教育实习的模式,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对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端正专业态度、树立专业理想、培养合格的师资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实习模式 教学设计 科学研究 师资 高等师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欢欢 刘冬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 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意蕴。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优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为着力点,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质量发展 政策保障 合作机制 国际交流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审视与反思 被引量:30
4
作者 卢立涛 井祥贵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教育行动研究方式因其在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倡导。这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于"重理轻用"、"低水平重复"、"文不对... 教育行动研究方式因其在解决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作用而受到倡导。这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于"重理轻用"、"低水平重复"、"文不对题"等对教育行动研究的泛化及滥用现象;混淆教育行动与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存在"去理论化"倾向。秉持跨学科研究取向,以问题为中心,正确认识、评价和定位教育行动研究,廓清概念、规避"唯方法主义"倾向、重视理论思维,方有助于我国教育研究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动研究 去理论化倾向 唯方法主义倾向 跨学科研究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学与辅导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道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53,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之一,它具有学科教学的一些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它要求按照学生主体性、发展性、体验性及活动性等原则和要求进行教学与辅导。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辅导 课程性质 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现象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宇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115,共3页
教育现象学用现象学的视野来研究和探讨教育问题,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通过对教育现象学的认识,将其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出:引导教师具有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并使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 教育现象学用现象学的视野来研究和探讨教育问题,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通过对教育现象学的认识,将其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出:引导教师具有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并使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象学 教育 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被引量:9
7
作者 冯宇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7-169,共3页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树立现代教师专业的理念、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教师专业知能等几方面...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从树立现代教师专业的理念、扩大教师专业自主权、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合理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优化教师专业知能等几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 教师教育 成因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晶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1,共4页
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经历了恢复重建、全面改革、提速扩张三个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出现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就业压力增大、政府财政压力与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成本负担加重与学费上涨、效益低下与资源利用率不足、生均... 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经历了恢复重建、全面改革、提速扩张三个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出现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就业压力增大、政府财政压力与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成本负担加重与学费上涨、效益低下与资源利用率不足、生均资源占有率下降以及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应作出以下策略选择:真正在战略上优先发展教育,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优化整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继续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明确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规模 历史进程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爱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蒋俊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77-178,共2页
教育爱是学生智力开发的能源和思想教育的“过滤器”与“催化剂”,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教师只有拥有了教育爱,并充分运用教育爱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教育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湖北高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太山 田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6,共5页
湖北省教育厅于2006年批准立项了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这些试点项目既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又显露出了一些影响创新与变革的制约因素。对此,我们必须强化多样化观念、优化与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体制与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培养模式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现实使命:培养专业人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现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97,共3页
在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专业教育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对立面,"专业"的概念被扭曲,高等教育造就"专业人才"的使命被淡化。全面审视"专业"的内涵,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专门职业的关系,是把大学生... 在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专业教育往往被视为通识教育的对立面,"专业"的概念被扭曲,高等教育造就"专业人才"的使命被淡化。全面审视"专业"的内涵,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社会专门职业的关系,是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向深入和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 专业人员 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平理念在高职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35,共3页
将教育公平理念应用于高职教学设计,是教育公平理念在高职院校中从宏观层次向微观层次过渡的桥梁。由于强制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设计、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诱发学习行为表现的方式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教育公平理念很难落实到高... 将教育公平理念应用于高职教学设计,是教育公平理念在高职院校中从宏观层次向微观层次过渡的桥梁。由于强制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设计、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诱发学习行为表现的方式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教育公平理念很难落实到高职课堂上。只有通过注重和谐的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提问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教育公平理念在微观层次得以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道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能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型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高师要完善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心理... 能够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复合型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高师要完善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并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及教学规范。对此,后现代课程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师资培养 后现代课程观 高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断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亮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29,共3页
随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者的素质急待提升,加强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本文认为,要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必须提高认识、更新信息,坚持“三实”“二全”“一活”的原则,完善管理体... 随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者的素质急待提升,加强农村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本文认为,要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必须提高认识、更新信息,坚持“三实”“二全”“一活”的原则,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成人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姝婧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乡差异化发展的产物,是影响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影响了教育公平,更影响了乡村稳定和长远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家长就近就业创造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乡差异化发展的产物,是影响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影响了教育公平,更影响了乡村稳定和长远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家长就近就业创造机会,完善社会力量,合力相伴儿童成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 社会支持网络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先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在这一过程中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留守儿童是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受成长环境等的影响,留守儿童获得的教育和关爱存在缺失,为构筑完善的教育和关爱体系,需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在这一过程中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留守儿童是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受成长环境等的影响,留守儿童获得的教育和关爱存在缺失,为构筑完善的教育和关爱体系,需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关爱体系 乡村振兴 教育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把握教育惩戒权的关键:规范和适度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2-24,共3页
教师必须要掌握教育惩戒权,才能有效教育管理学生。整体而言,教师把握教育惩戒权关键在于规范和适度。规范能够使教育惩戒合理合法,既能够保持程序正确,也能够关照学生的承受力;适度能够使教育惩戒得到多方接受,减少外部质疑,避免教师... 教师必须要掌握教育惩戒权,才能有效教育管理学生。整体而言,教师把握教育惩戒权关键在于规范和适度。规范能够使教育惩戒合理合法,既能够保持程序正确,也能够关照学生的承受力;适度能够使教育惩戒得到多方接受,减少外部质疑,避免教师限于被动局面。教育惩戒的规范适度与教师的惩戒关联知识掌握及思想认识等因素有关,教师要正确理解教育惩戒功能目的,奠定适度惩戒的思想基础;把握教育惩戒权,掌握教育惩戒方法和流程,建立教育惩戒的规范基础;选择各方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惩戒行为的尺度标准;提升个体自我修养层次,加强教育惩戒的思想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惩戒权 规范 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教育”环境的适用与搭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海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3,共3页
"智慧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基础阶段教学的主体技术发展方向。通过"智慧教育"的具体实践不难发现,其固然是目前教学的主流,但一些教师对它的工具优势不了解、工具功能的开发利用不足。我们可以从搭建学生感性思考空间... "智慧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基础阶段教学的主体技术发展方向。通过"智慧教育"的具体实践不难发现,其固然是目前教学的主流,但一些教师对它的工具优势不了解、工具功能的开发利用不足。我们可以从搭建学生感性思考空间,拓展学生的形象思考力;构建小组讨论系统,充分推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家校一体,课程无缝对接,使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紧密结合三个方面来搭建"智慧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智慧教育 智慧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淑慧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72-74,共3页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这片国土上开展生命教育十分有必要。日本的生命教育从幼儿时期开始,直到成年仍在进行。日本的生命教育主要有尊重个体差异、直面死亡禁忌、注重实操性和价值性等内涵。借鉴日本生命教育,推进我国基础...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这片国土上开展生命教育十分有必要。日本的生命教育从幼儿时期开始,直到成年仍在进行。日本的生命教育主要有尊重个体差异、直面死亡禁忌、注重实操性和价值性等内涵。借鉴日本生命教育,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命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发展,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基于现实环境与日常生活,设计生命教育的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状态打造相关活动;在校内提供生命教育的实践环境与契机;学校定期组织安全宣讲课与安全急救训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生命教育 小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前教师培养中的工具理性倾向及其超越 被引量:1
20
作者 井祥贵 卢立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职前教师培养中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推动了课程范式改革,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教育技术与职前教师教育的联合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至上、效率优先、控制与秩序为尊、崇尚传授的倾向,僭越了职前教... 职前教师培养中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推动了课程范式改革,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教育技术与职前教师教育的联合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至上、效率优先、控制与秩序为尊、崇尚传授的倾向,僭越了职前教师培养的价值理性关照等,不利于职前教师培养和能力的提升。职前教师培养的价值定位应指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技术理性与反思实践的联袂。职前教师培养应从教师教育的本体论、人才培养的认识论、学习过程的方法论和教师发展辩证论等向度超越工具理性倾向,坚持“师范性”与“职业性”的结合,“技术性”与“人文性”的融合,“经院式”与“现场式”的整合,“阶段性”与“终身性”的联合来探寻适切的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培养 工具理性倾向 价值理性 教师教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