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惠农政策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东坡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59,共3页
如何利用中央惠农政策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的高成本、低产出,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适当加大中央对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的扶持力度,降低农业成... 如何利用中央惠农政策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农业的高成本、低产出,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适当加大中央对河南贫困地区农民的扶持力度,降低农业成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保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农政策 贫困地区 增收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济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3,53,共4页
正确认识法官与律师的相互关系,认清其非正常关系的危害,培养法官独立、中立、诚信的品格,实现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的规范化,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法官 律师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爱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特别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传统文化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的地位不能动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的经济支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符合亲子关系中权利义务对等... 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农村养老问题特别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传统文化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的地位不能动摇。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的经济支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符合亲子关系中权利义务对等的社会公正原则,弥补了其他养老模式在精神赡养方面的先天不足,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养老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家庭养老 精神赡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推定对犯罪主观方面“明知”的证明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远熙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刑法中有关犯罪主观方面"明知"的规定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表现,但在具体的诉讼实践中却出现了证明上的困难,一方面导致刑法的惩戒功能无法发挥而放纵犯罪,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程序法上刑讯逼供等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且暴露出我国... 刑法中有关犯罪主观方面"明知"的规定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表现,但在具体的诉讼实践中却出现了证明上的困难,一方面导致刑法的惩戒功能无法发挥而放纵犯罪,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程序法上刑讯逼供等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且暴露出我国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规定日益脱节的现状。对我国目前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理论进行挖掘,结合国外立法实践,通过程序法寻求推定的技术性手段来解决主观"明知"的证明难题,对于长期困扰公诉机关主观方面"明知"证明困难的解决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知 证明 严格责任 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被引量:6
5
作者 牛月翰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79,83,共4页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价值观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法理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远熙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当犯罪者无力赔偿被害人损失时,许多国家采取了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即由国家出资补偿被害人,以帮助被害人摆脱犯罪给其造成的悲惨境况。被害人因受犯罪行为侵害所遭受损失的及时有效弥补事关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和诉讼的公正问题,备受... 当犯罪者无力赔偿被害人损失时,许多国家采取了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即由国家出资补偿被害人,以帮助被害人摆脱犯罪给其造成的悲惨境况。被害人因受犯罪行为侵害所遭受损失的及时有效弥补事关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和诉讼的公正问题,备受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顺应了国际社会发展潮流,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追究惩罚犯罪,有利于公民法治理念的培养,有利于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法理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侦查程序的诉讼化改造——比较法视野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远熙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诉讼"的特性。但是我国目前侦查程序的行政化特点明显,弊端众多,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点是运用"三方组合"诉讼理论重新构建侦查制度。本文从我国现阶段侦查模式... 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诉讼"的特性。但是我国目前侦查程序的行政化特点明显,弊端众多,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点是运用"三方组合"诉讼理论重新构建侦查制度。本文从我国现阶段侦查模式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过比较法研究的手段分析西方主要国家的侦查程序,进而提出我国侦查程序实现诉讼化改造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程序 侦查程序诉讼化 司法控制原则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信仰:真实还是幻象 被引量:4
8
作者 田宏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以及法律意识的形成关系密切。从语源学的视角能够剖析法律信仰之源起。当前,人们对法律信仰问题还存在着多种认识上的误区,对此予以深切考量是奠定法律信仰的理论基础。法律信仰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政治、经济、... 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以及法律意识的形成关系密切。从语源学的视角能够剖析法律信仰之源起。当前,人们对法律信仰问题还存在着多种认识上的误区,对此予以深切考量是奠定法律信仰的理论基础。法律信仰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自身发展规律均是提升公民法律信仰、推进法律文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信仰 宗教 法律文明 中国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国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9,共4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我们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转变观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 ,转变政府职能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 ,除此之外 。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以人为本 政府职能 农村公共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运动中的侵权责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培景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9-100,共2页
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侵权的问题 ,体育运动中的侵权行为主要指他人的行为造成的伤害 ,包括可免责的伤害和不可免责的伤害。侵权行为的种类不同 ,所承担的侵权责任也不同。我国应当通过立法对体育运动中的侵权责任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伤害 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建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到宋代依然得到较大发展。佛教的发展一方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妥协,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佛学理论思辩性强的特点,这突出表现在它的佛性论方面。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尽管也和宋代其他士人一样... 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到宋代依然得到较大发展。佛教的发展一方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妥协,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佛学理论思辩性强的特点,这突出表现在它的佛性论方面。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尽管也和宋代其他士人一样,对佛教展开了批判,但由于他认识到了佛学心性思想的可取之处,在批佛的过程中,灵活地采取了明排佛学、暗窃佛学的方式,对佛教的佛性论进行了吸收改造,从而发展完善了自己的心性思想。朱熹的心性思想使儒家心性论达到了完备的程度,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心性论 佛性论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济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69,共3页
对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是否需要经过法院的司法审查,理论界存在争议。但是,无论是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初衷而畜,还是从法院工作的性质来说,仲裁裁决要得到法院的承认与执行必需经过司法审查。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审查的依据是民事诉讼法... 对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是否需要经过法院的司法审查,理论界存在争议。但是,无论是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初衷而畜,还是从法院工作的性质来说,仲裁裁决要得到法院的承认与执行必需经过司法审查。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审查的依据是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及其他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法院应从仲裁协议、仲裁程序、适用证据以及是否违反公共利益等方面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 仲裁裁决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养老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征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7,共3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文化、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基础。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农村建设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迁徙自由的宪法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济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迁徙自由 宪法 中国 公民权利 政府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招生计划的宪法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世建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前,高校在普通本科招生时主要是依据行政区域来事先分配录取指标的,而且倾向于分配给学校所在地较多的招生指标。这种招生指标分配制度违反形式平等原则,给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分配较多的指标虽然符合实质平等原则的要求,但实现高... 目前,高校在普通本科招生时主要是依据行政区域来事先分配录取指标的,而且倾向于分配给学校所在地较多的招生指标。这种招生指标分配制度违反形式平等原则,给落后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分配较多的指标虽然符合实质平等原则的要求,但实现高校招生实质公平的最佳手段是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提高这些地区考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在录取标准上的照顾。因此,现行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制度违反宪法平等原则,构成高校招生地域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歧视 宪法学 高校 招生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契嵩佛学思想的入世归儒倾向及其对宋代士林风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建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中唐以后直至宋初,佛教在士人知识分子的揭露批判声中,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 中唐以后直至宋初,佛教在士人知识分子的揭露批判声中,日益暴露出其弊端。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契嵩的融合儒释,一方面表征了他对佛教世俗化和民间化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张显了他思想的入世归儒倾向。契嵩入世归儒的思想和实践对宋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宋代士人礼佛参禅画卷涂抹了重彩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佛教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培景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
在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方面,我国现行法律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使广大农民工成为地地道道的"二等公民"。造成这种情况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政策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农民... 在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方面,我国现行法律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使广大农民工成为地地道道的"二等公民"。造成这种情况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政策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为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当成立农民工权益保护组织或者把农民吸收到工会组织当中来,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等各项现行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的本质内涵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荆品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183,共2页
理想是人们建构未来美好世界的价值意识。这是理想最深层、最核心的本质内涵。深入探讨和正确把握理 想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理想 本质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
19
作者 王济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3,共3页
诉讼权利是涉案主体在诉讼过程中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法定权利 ,诉讼权利的享有者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是确保司法公正的核心要求。在我国 ,诉讼主体诉讼权利的内容尚需进一步扩展 ,司法实践中限制和剥夺诉讼主体诉讼权利的现象广泛存在 ,... 诉讼权利是涉案主体在诉讼过程中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法定权利 ,诉讼权利的享有者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是确保司法公正的核心要求。在我国 ,诉讼主体诉讼权利的内容尚需进一步扩展 ,司法实践中限制和剥夺诉讼主体诉讼权利的现象广泛存在 ,必须予以改革。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的关键是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和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权利 沉默权 司法公正 司法权力 司法体制 无罪推定原则 诉讼主体 取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法律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析论
20
作者 张雷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5,共3页
20世纪之初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新旧更替加快、中外交流频繁的时期。剧变的社会环境对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国近代法律史学的产生提供了际遇。危亡时局激发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史学出现,而新的史学研究视野及理论则直接导致了... 20世纪之初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新旧更替加快、中外交流频繁的时期。剧变的社会环境对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国近代法律史学的产生提供了际遇。危亡时局激发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史学出现,而新的史学研究视野及理论则直接导致了法律史学的产生。清末的法律改革则加快了近代中国法律史学产生的步伐。此外,西方法律史学的引进与传播则给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创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之初中国社会 法律史学 西学东渐 新史学 清末新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