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学报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建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编辑活动是一项以创造社会审美价值为目标的脑力劳动 ,自始至终充斥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刊物保持持久生命力和特色的基础 ,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保持刊物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
编辑活动是一项以创造社会审美价值为目标的脑力劳动 ,自始至终充斥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刊物保持持久生命力和特色的基础 ,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保持刊物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不能因坚持原则而扼杀个性 ,也不能因过分弘扬个性而忽略原则。二者的有机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
编辑主体
审美个性
审美原则
创新性
超前性
求异性
模糊性
政治性
求实性
发现性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易经、易传看先秦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衍生——以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建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5-89,共5页
《周易》全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从《易经》到《易传》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巫术宗教向哲学人文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儒学和易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学派的先哲大师以易学充实了儒学,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周易》全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从《易经》到《易传》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巫术宗教向哲学人文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儒学和易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学派的先哲大师以易学充实了儒学,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周易》经过《易传》的发展,把注意力开始集中于世事人伦上,累积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继承了《周易》中的伦理道德因子并进行了阐发,为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易传》则在对《易经》阐释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丰富了先秦儒家学说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易经
易传
孔子
伦理道德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程哲学与佛学之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建立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隋唐以来,儒学式微,佛道呈上升趋势,北宋统治者急需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以巩固王权专制。二程适应时代要求,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异质文化的佛学进行了批判吸收和改造,建立了新儒学。这种新儒学含括了佛学的理论结构和论证方式,提高了传统...
隋唐以来,儒学式微,佛道呈上升趋势,北宋统治者急需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以巩固王权专制。二程适应时代要求,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异质文化的佛学进行了批判吸收和改造,建立了新儒学。这种新儒学含括了佛学的理论结构和论证方式,提高了传统儒学的哲理思辨性,使儒学这一思想体系更趋严谨和缜密。二程的援佛入儒,一方面显现了佛学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了二程哲学与佛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儒学
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宋初“三先生”与宋明理学的肇端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建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宋初三先生”是指胡瑗、孙复和石介,他们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思想家。唐及宋初佛、道的发展冲击了儒学,导致思想上出现了混乱,引起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极大警觉。宋初三先生充分认识到佛道思想对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危害,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
“宋初三先生”是指胡瑗、孙复和石介,他们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思想家。唐及宋初佛、道的发展冲击了儒学,导致思想上出现了混乱,引起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极大警觉。宋初三先生充分认识到佛道思想对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危害,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任的态度,从思想上对佛道发起了攻击,并通过创建书院来宣扬儒家思想,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打击佛老异道,以振兴儒学。三先生复兴儒学的思想和实践对后来的理学思想家影响极大,对以后影响中国700年之久的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开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瑷
孙复
石介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学报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建立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文摘
编辑活动是一项以创造社会审美价值为目标的脑力劳动 ,自始至终充斥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刊物保持持久生命力和特色的基础 ,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保持刊物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 ,不能因坚持原则而扼杀个性 ,也不能因过分弘扬个性而忽略原则。二者的有机统一 。
关键词
学报
编辑主体
审美个性
审美原则
创新性
超前性
求异性
模糊性
政治性
求实性
发现性
规律性
Keywords
journal
editorial subject
aesthetic personality
aesthetic principle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G238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易经、易传看先秦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衍生——以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建立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5-89,共5页
文摘
《周易》全书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从《易经》到《易传》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巫术宗教向哲学人文方面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儒学和易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学派的先哲大师以易学充实了儒学,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周易》经过《易传》的发展,把注意力开始集中于世事人伦上,累积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继承了《周易》中的伦理道德因子并进行了阐发,为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基础。《易传》则在对《易经》阐释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丰富了先秦儒家学说的内容。
关键词
周易
易经
易传
孔子
伦理道德思想
Keywords
Zhouyi, The Book of Changes
Kongzi
ethics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程哲学与佛学之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建立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隋唐以来,儒学式微,佛道呈上升趋势,北宋统治者急需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以巩固王权专制。二程适应时代要求,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异质文化的佛学进行了批判吸收和改造,建立了新儒学。这种新儒学含括了佛学的理论结构和论证方式,提高了传统儒学的哲理思辨性,使儒学这一思想体系更趋严谨和缜密。二程的援佛入儒,一方面显现了佛学的理论魅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了二程哲学与佛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二程
儒学
佛学
Keywords
the two Chengs
Confucianism
Buddhism
分类号
B244.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宋初“三先生”与宋明理学的肇端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建立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GH-096)
文摘
“宋初三先生”是指胡瑗、孙复和石介,他们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思想家。唐及宋初佛、道的发展冲击了儒学,导致思想上出现了混乱,引起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极大警觉。宋初三先生充分认识到佛道思想对北宋王朝封建统治的危害,本着对国家民族负责任的态度,从思想上对佛道发起了攻击,并通过创建书院来宣扬儒家思想,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打击佛老异道,以振兴儒学。三先生复兴儒学的思想和实践对后来的理学思想家影响极大,对以后影响中国700年之久的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开启作用。
关键词
胡瑷
孙复
石介
理学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学报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
高建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易经、易传看先秦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衍生——以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为中心
高建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程哲学与佛学之关系
高建立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宋初“三先生”与宋明理学的肇端
高建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