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也论历史客体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郭文佳
-
机构
商丘师专历史系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4-58,共5页
-
文摘
史学界在历史客体的研究方面存在着“本体说”、“史料说”等几种倾向,实际上,由于史料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作为历史主体认识、研究对象的历史客体分为二重:整体史家的认识客体“历史观感”和个( 群) 体史家的认识对象“选择后的历史”。
-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历史客体
-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迁民及其影响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瑞平
-
机构
商丘师专历史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
文摘
明初,政府为了恢复被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迁民就是其中的一项。明朝政府在洪武永乐时期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迁民活动,对明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明初迁民的历史原因 首先,是因为北方地区急需劳动力。元朝时经济曾相当繁荣的黄河流域及两淮地区,在元末战乱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就河南而言,经过元末明初的几十年战乱,到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正如朱元璋所说:“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明督都府左断事高巍在其上疏中亦说:“臣观河南、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棒莽之墟。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
-
关键词
明代洪武
永乐年间
永乐时期
两淮地区
战乱
土著
北平
元末
京师
明朝政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国民党军队起义与淮海战役
- 3
-
-
作者
吕仿松
-
机构
河南商丘师专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6-88,52,共4页
-
文摘
国民党军队起义与淮海战役吕仿松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同国民党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四个半师、28500余人战场起义,其中包括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所属五十九军全部和七十六军一三二师一个团,共三个半师、230...
-
关键词
国民党军队起义
淮海战役
黄维兵团
蒋介石
两次起义
海战场
部队
徐州
解放战争
毛泽东思想
-
分类号
E296.94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的胡汉民
- 4
-
-
作者
吕仿松
-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师专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1999年第1期77-80,共4页
-
文摘
胡汉民是孙中山逝世后唯一能和汪精卫、蒋介石争夺最高权力的重要人物。孙中山逝世后,他先后任代理大元帅兼广东省省长、国民政府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等要职。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胡汉民举足轻重,因此也...
-
关键词
蒋介石
胡汉民
中国国民党
新军阀混战
南京国民政府
阎锡山
共产党
冯玉祥
汪精卫
执行委员会
-
分类号
K827.6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6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