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硕 王勇 +1 位作者 陈淑霞 赵明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3-607,共5页
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但其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却高于正常人群,进而增加了其治疗难度,因此分析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必要。目的探究ITP患者发生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 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但其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却高于正常人群,进而增加了其治疗难度,因此分析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常必要。目的探究ITP患者发生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725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形成血栓分为血栓组及非血栓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及血栓类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TP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结果725例ITP患者中非血栓组704例(97.1%)、血栓组21例(2.9%)。血栓组患者年龄≥50岁、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激素使用>8周、脾切除、狼疮抗凝物(LA)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所占比例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患者疾病状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4.466,95%CI(1.008,19.797),P=0.049)〕、疾病状态〔慢性ITP:OR=3.046,95%CI(1.067,8.699),P=0.037〕、高血压史〔有:OR=9.031,95%CI(1.930,42.272),P=0.005〕、糖尿病史〔有:OR=5.919,95%CI(2.078,16.863),P=0.001〕、激素使用>8周〔是:OR=4.119,95%CI(1.465,11.580),P=0.007〕、LA〔阳性:OR=3.426,95%CI(1.145,10.254),P=0.028)〕、aCL〔阳性:OR=4.064,95%CI(1.357,12.169),P=0.021〕是ITP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725例ITP患者中发生动脉血栓12例(1.7%)、静脉血栓8例(1.1%)、形成动静脉血栓1例(0.1%)。结论年龄≥50岁、疾病状态为慢性ITP、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激素使用>8周、LA阳性、aCL阳性是ITP患者发生血栓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ITP时应特别注意预防其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Rituximab对荷人淋巴瘤裸鼠模型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
2
作者 陈淑霞 冯九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0-141,144,共3页
Rituximab(美罗华)是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抗体,主要用于治疗低度和滤泡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尽管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仍有半数的慢性NHL和2/3的复发侵袭性NHL患者对其无反应。因此,许多研究人... Rituximab(美罗华)是一种针对CD20抗原的人鼠嵌合型抗体,主要用于治疗低度和滤泡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尽管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仍有半数的慢性NHL和2/3的复发侵袭性NHL患者对其无反应。因此,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该抗体上,利用它的导向作用,引导放射性核素到达靶位点来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131I标记美罗华抗体,观察它在人淋巴瘤裸鼠模型中的抑瘤作用,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效果 裸鼠模型 放射免疫 放射性核素标记 CD20抗原 ^131I标记 其临床应用 杀伤肿瘤细胞 效果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