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锐 张莹莹 户庆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51-3055,共5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医院的7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进...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医院的7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苦参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干预治疗1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增敏作用、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8,P=0.026);②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IL-6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降低(t=9.364,27.737,2.826,8.067;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水平更明显(t=25.469,4.951;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8、IFN-γ水平均较干预治疗前明显升高(t=-5.681,-13.721,-15.960,-14.464;均P<0.01),其观察组患者的升高水平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0,-8.563;均P<0.01);③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D+3、CD+4、CD+8水平较干预治疗前降低,CD+4/CD+8较治疗前升高(t=5.245,4.019,9.400,3.101;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水平较干预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8较治疗前降低(t=-6.742,-14.260,-2.681,-10.205;均P<0.05);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11.688,-19.981,-10.908,-11.673;均P<0.05);④干预质量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以及KPS评分均较干预治疗前显著改善(t=-7.514,-16.664,-3.355,-7.328;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8.773,-3.928;均P<0.05);⑤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χ2=4.690,4.629,4.644,7.295;P=0.030,0.031,0.031,0.007)。结论:采用苦参碱注射液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化疗 增敏 苦参碱注射液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奥沙利铂神经毒性25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杨 李艳华 +1 位作者 樊青霞 王留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7-898,共2页
关键词 硫酸镁 葡萄糖酸钙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家族遗传研究相关专业术语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立东 徐瑞华 +81 位作者 韩文莉 雷玲玲 王从高 赵学科 宋昕 周福有 王启鸣 秦艳茹 张毅 常志伟 万里新 王献增 孔祥东 任书伟 刘红彦 黄改荣 李秀敏 张立国 张建营 岳文彬 周英发 郑鹏远 贺利民 袁翎 高社干 鲍启德 魏锦昌 丁广成 马磊 王延峰 王画普 王学中 王建坡 王能超 王道存 朱富国 冯常炜 任景丽 刘志才 齐义军 李向楠 李忠亮 李爱丽 杨万才 杨海军 库建伟 张冬云 张延瑞 苗战会 周云 郑颖娟 胡益民 徐全晓 秦合军 高文俊 郭军辉 韩敏 郭长青 焦广根 路平 郭贵周 郭永军 宋运河 梁银明 陈贡斌 于国栋 王忠民 帅金志 井小会 韦海涛 陈运芳 史可峰 张卫国 杨秋敏 段战锋 范瑞 卢红 徐克友 纪爱芳 张国政 王盼盼 杨苗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7,共9页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遗传学 核心家系 家族史 高癌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的测定
4
作者 张腾腾 王若明 +2 位作者 丁一 乐晓萍 僧国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 目的:检测人胃腺癌组织中唾液酸化路易斯-X(SLeX)抗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腺癌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人胃腺癌组织(男22例,女14例;≤60岁16例,>60岁20例;肿瘤直径≤5cm13例,>5cm23例;高、中分化11例,低分化25例;有淋巴结转移2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以内6例,肌层11例,浆膜层19例;组织学分级,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24例;TNM分期,Ⅰ、Ⅱ期11例,Ⅲ、Ⅳ期25例)、15例相应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eX抗原合成酶α-1,3岩藻糖转移酶(α-1,3Fuc-T)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种组织中SLeX抗原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α-1,3Fuc-T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SLeX抗原表达与人胃腺癌转移和浸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浸润和转移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化路易斯-X抗原 胃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