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RM结构域蛋白5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5和分选衔接蛋白13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变异与高脂血症风险的相关性
1
作者 高辉 李家海 +1 位作者 马巧丽 张清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讨FERM结构域蛋白5(FRMD5)、RNA结合基序蛋白5(RBM5)、分选衔接蛋白13(SNX13)、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人高脂血症风险的关系。方法2021年3~12月,依托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项目,从商丘市招募2262... 目的探讨FERM结构域蛋白5(FRMD5)、RNA结合基序蛋白5(RBM5)、分选衔接蛋白13(SNX13)、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人高脂血症风险的关系。方法2021年3~12月,依托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项目,从商丘市招募2262例27~92岁的参与者。对1191例正常脂质血症、631例高胆固醇血症(HCH)和561例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的4个SNP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FRMD5 rs2929282、RBM5 rs2013208和VLDLR rs3780181 SNP的基因型频率在高脂血症与正常脂质血症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RBM5 rs2013208 SNP增加HCH风险(OR=1.46),VLDLR rs3780181 SNP减少风险(OR=0.70),而FRMD5 rs2929282和RBM5 rs2013208 SNP增加HTG风险(OR=1.47,OR=1.37)。结论FRMD5 rs2929282、RBM5 rs2013208和VLDLR rs3780181 SNP与中国人HCH或HTG的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脂质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
2
作者 朱慧婉 金爱莲 +2 位作者 刘星 徐鑫 王宪沛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AMI患者,其中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AMI患者,其中PTCA组104例,溶栓组116例。比较两组在治愈率、心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胸痛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并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CA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2%,显著高于溶栓组的86.2%(P=0.035)。PTC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溶栓组的44.8%(P<0.001)。此外,PTCA组心源性休克救治成功率为70%,显著高于溶栓组的22.2%(P=0.001),且PTC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溶栓组明显改善(P<0.001)。结论PTCA在改善AMI患者的短期和中期预后方面显著优于溶栓治疗,尤其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提升心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PTCA可作为高危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建议进一步通过多中心研究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TCA 溶栓治疗 心源性休克 再灌注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序贯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3
作者 朱艳卫 王勇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序贯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C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加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组55例采取常规治...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序贯用药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C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加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序贯用药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T-pro BNP、IVSS、LVMI、LVPET、MEE、c ESS更低,LVEF、SV、LVFS更高(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序贯用药方案用于CHF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改善心功能与心肌能量代谢状态,调节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重组人脑利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辉 路怀志 +2 位作者 朱艳卫 宋雅信 王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CB)与普通球囊扩张术对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经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CB组和普通组,各60例,DCB组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普通组接受普通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扩张成功率和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和随访12个月后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脑卒中、心力衰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结果治疗后,DCB组的扩张成功率(95.00%)高于普通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CB组CK-MB为(12.86±2.45)U·L^(-1)、肌钙蛋白T为(0.12±0.02)μg·L^(-1),均较普通组的(15.45±2.48)U·L^(-1)、(0.22±0.04)μg·L^(-1)下降明显(P<0.05);DCB组的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为(2.45±0.12)mm,相较于普通组的(2.06±0.04)mm更大(P<0.05);经过12个月的随访复查冠脉造影,DC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26±0.04)mm,明显小于普通组的(0.38±0.08)mm(P<0.05);随访12个月后,DCB组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5.00%)低于普通组(16.67%)(P<0.05);DCB组MACE发生率(16.67%)与普通组(33.33%)相比更低(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比普通球囊扩张术更好,晚期管腔丢失较少,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且MACE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普通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PCI中的应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并减少心肌损伤
5
作者 朱慧婉 金爱莲 +1 位作者 刘星 徐鑫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应用替罗非班(Tirofiban)对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17例AMI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常规组和替罗非班组。比... 目的评价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应用替罗非班(Tirofiban)对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117例AMI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常规组和替罗非班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和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和CK-MB)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随访,监测了术后并发症并记录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率。随后,通过Cox回归分析,评估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替罗非班组治疗后LVEDD、LVESD降低幅度及LVEF升高幅度大于常规组(P<0.001);替罗非班组cTnT、CK-MB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案、年龄、Killip分级和cTnT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替罗非班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2)。结论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不增加并发症风险,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替罗非班 心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张世威 沈志方 常国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HFrEF患者78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辅... 目的:研究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HFrEF患者78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辅助组,各39例。西药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中药辅助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治疗3 m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四维心脏彩超仪检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WP)、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24 h动态心电分析系统检测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R-R interval differences,RMSS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T,cTnT)、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治疗后随访6 m,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辅助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率、LVWP均降低,LVEF、SV均升高,其中中药辅助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RMSSD、SDNN均升高,血清Gal-3、cTnT、sST2、BNP水平均降低,其中中药辅助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6 m,中药辅助组MACE发生率略低于西药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助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rEF疗效显著,可改善心率变异性,增强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室重构,降低MACE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 芪苈强心胶囊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豆颖 闫哲 +1 位作者 刘秀芹 刘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胃癌中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胃癌的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78例原发胃癌及39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基因的... 目的研究分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胃癌中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为胃癌的靶向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78例原发胃癌及39例正常胃组织中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中Her-2过表达率为23.08%,正常胃组织中Her-2过表达率为0。胃癌中,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位置、Lauren分型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检测Her-2蛋白,可能使患者从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组织 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邬晓琨 李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的51例AMI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的51例AMI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常规护理、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的51例AM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时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量表(CQQC)评分],并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干预4周时,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两组CQQ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可改善AMI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护理 正念减压训练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1例,曲美他嗪片60 mg/d,阿托伐他汀片20 mg/d,发病24 h内开始服用)和对照组(47例,每日口服安慰剂),而两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脂的浓度,血脂采用酶法测定。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用ACS患者可明显改善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血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后处理减轻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观察
10
作者 吴慧颖 张英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Land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和苯那普利后处理组。生化法检测各组...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Land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和苯那普利后处理组。生化法检测各组稳灌20min和再灌60min肌酸激酶(CK)的水平,改良亮绿变色酸法观察心肌损害程度,硝基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再灌注末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苯那普利后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14±7)%比(40±7)%,P〈0.01];再灌注流出液中CK含量减少[(100.8±31.8)U/ml比(188.5±49.1)U/ml,P〈0.01];心肌MDA含量降低[(2.5±0.7)nmol/mg prot比(4.4±0.6)nmol/mg prot,P〈0.01);苯那普利后处理组再灌注流出液中N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101.7±8.7)μmol/L比(27.8±5.9)μmol/L,P〈0.01]。结论苯那普利后处理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这种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O浓度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11
作者 豆颖 闫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乳腺的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发生于乳腺的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大体改变、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和总结。结果 2例均为女性,镜... 目的探讨发生于乳腺的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发生于乳腺的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大体改变、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和总结。结果 2例均为女性,镜下瘤细胞境界清晰,胞质丰富,胞体宽大,内充满大量嗜酸性颗粒,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S-100、CD68、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而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1%。结论乳腺颗粒细胞瘤较为少见,绝大部分为良性,临床及术中快速易误诊为癌,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过度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乳腺肿瘤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体会
12
作者 马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进行研究观察,并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进行研究观察,并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结论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降压治疗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起重要作用。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点制定好治疗方案,才能达到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体会
13
作者 马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4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5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39例,再通率为72.4%,发生出血5例,其中,6h内组出血3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 5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39例,再通率为72.4%,发生出血5例,其中,6h内组出血3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7.4%。结论早期规范的溶栓治疗是治疗AMI的关键,静脉溶栓治疗是恢复血管灌注的有效手段,可使血栓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再灌注可维持心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气补肾汤、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琰 牛仁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276-6279,共4页
目的分析滋阴益气补肾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心电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CHD-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滋阴益气补肾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心电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CHD-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银杏酮酯滴丸治疗,观察组接受滋阴益气补肾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同时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ST段上升、T波改变)、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AD)、总抗氧化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3.48%)较对照组(76.09%)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ST段上升、T波改变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I、LVEF、CO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MAD、LPO均低于对照组,TA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益气补肾汤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CHD-AP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益气补肾汤 冠心病心绞痛 银杏酮酯滴丸 心电图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PCI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世威 沈志方 常国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84例,两组均行PCI治疗,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42)和尼可地尔辅助组(n=42)。替罗非班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尼可地尔辅助组在替罗非班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辅助治疗。治疗1 m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尼可地尔辅助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血清纤维蛋白原、丙二醛水平低于替罗非班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高于替罗非班组,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替罗非班组(P<0.05);尼可地尔辅助组MACE发生率(7.14%)低于替罗非班组(23.81%)(P<0.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效缓解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MACE的发生,有利于患者PCI术后的康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