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丘梁园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翅 王珊 +5 位作者 王雪莉 周红漫 燕宇 李阳 余洁 杨晓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46,550,共5页
目的 调查商丘梁园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商丘市示范点筛查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高血压患病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测定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情况... 目的 调查商丘梁园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商丘市示范点筛查的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高血压患病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测定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情况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024例,其中高血压患者518例(50.59%)。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相比,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目前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是否锻炼、腰围身高比、BMI情况及睡眠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不良婚姻状况、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糖尿病史、受教育程度较低、居住地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不锻炼、较大腰围身高比、睡眠时长较短和过长、BMI偏瘦和超重或肥胖均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商丘梁园区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0%以上,女性、高龄、不良婚姻状况、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有糖尿病史、受教育程度较低、居住地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不锻炼、较大腰围身高比、睡眠时长较短和过长、BMI偏瘦和超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对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冯传博 李玉奎 +3 位作者 刘帅伟 赵爱云 赵爱侠 何章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对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商丘市中心医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00例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治疗组、Bobath技术治疗...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对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商丘市中心医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00例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治疗组、Bobath技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共4组,治疗组采取电针治疗结合Bobath技术治疗,电针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Bobath技术治疗组采用Bobath技术治疗,均接受1个月治疗,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对比4组治疗1个月后及3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电针治疗组、Bobath技术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的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与治疗之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4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1个月后的各项指标,而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结论:对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纯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或针刺治疗,且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针刺 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鹿益神颗粒调控MEK/ERK通路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骨骼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海燕 金晨曦 +4 位作者 吴明阳 冯勤勤 耿玉杰 曹小青 金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92-1896,共5页
目的:观察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大鼠模型行为学、骨骼肌MEK1/2、ERK1/2、SIRT1、SIRT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抗氧化应激效应角度探讨龟鹿益神颗粒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龟鹿益神颗粒对慢性疲劳大鼠模型行为学、骨骼肌MEK1/2、ERK1/2、SIRT1、SIRT3蛋白表达的影响,从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抗氧化应激效应角度探讨龟鹿益神颗粒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苁蓉益肾颗粒组、龟鹿益神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加力竭游泳复合方法构建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14 d后,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14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取骨骼肌组织,蛋白印迹法测定MEK1/2、ERK1/2、SIRT1、SIR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前: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5,P<0.01)。给药后:和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旷场跨格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均有显著增加(P<0.05,或P<0.01),骨骼肌MEK1/2、ERK1/2、SIRT1、SIRT3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P<0.05,P<0.01)。结论:龟鹿益神颗粒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指标,对MEK/ERK信号通路完整性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提高骨骼肌中SIRT1和SIRT3,减轻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也可能是其治疗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鹿益神颗粒 慢性疲劳 MEK1/2 ERK1/2 SIRT1 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冯传博 赵爱侠 +2 位作者 李玉奎 崔高亮 刘爱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94-2998,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患者入院后均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患者入院后均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M-JOA量表评分与VAS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进行比较。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M-JOA量表得分从(14.35±5.13)分降低到(8.63±3.02)分,VAS量表得分从(6.31±2.44)分降低到(2.35±1.78)分,观察组的M-JOA量表得分从(14.44±5.07)分降低到(4.85±1.32)分,VAS量表得分从(6.07±2.35)分降低到(1.35±0.91)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779,3.393,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腰部疼痛"评分从(7.21±2.04)分降低到(3.89±1.02)分,"受寒加重"评分从(6.73±2.14)分降低到(3.37±0.97)分,"活动受限"评分从(5.61±2.11)分降低到(2.91±0.79)分,"活动疼痛加剧"评分从(5.21±1.81)分降低到(2.77±1.23)分,"舌质黯紫"评分从(6.83±1.92)分降低到(3.67±1.13)分,"脉沉迟"评分从(4.91±1.57)分降低到(2.63±0.87)分,观察组的"腰部疼痛"评分从(7.18±2.01)分降低到(2.34±0.81)分,"受寒加重"评分从(6.84±2.15)分降低到(1.95±0.88)分,"活动受限"评分从(5.64±2.07)分降低到(1.42±0.66)分,"活动疼痛加剧"评分从(5.32±1.93)分降低到(1.43±0.81)分,"舌质黯紫"评分从(6.81±1.87)分降低到(2.11±1.05)分,"脉沉迟"评分从(4.89±1.45)分降低到(1.73±0.94)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071,7.354,9.817,6.171,6.859,4.766,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TNF-α从(2.03±0.34)μg/L降低到(1.62±0.12)μg/L,IL-1β从(0.45±0.08)μg/L降低到(0.31±0.11)μg/L,CRP从(26.21±8.32)μmol/L降低到(18.64±5.67)μmol/L,SOD从(71.39±8.15)μU/L升高到(79.61±7.05)μU/L,观察组的TNF-α从(2.07±0.35)μg/L降低到(1.1±0.25)μg/L,IL-1β从(0.47±0.07)μg/L降低到(0.21±0.12)μg/L,CRP从(27.08±7.35)μmol/L降低到(11.57±4.71)μmol/L,SOD从(70.54±8.61)μU/L升高到(91.35±9.25)μU/L,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18,4.166,6.505,-6.846,P<0.05),两组的恶心[4.35%(2/46)VS. 2.17%(1/46)],头晕[6.52%(3/46)VS. 2.17%(1/46)],湿疹[2.17%(1/46)VS. 6.52%(3/46)],斑丘疹[4.35%(2/46)VS. 8.70%(4/46)],失眠[2.17%(1/46)VS. 4.35%(2/46)],发生率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0.261,0.261,0.178,0.000,P>0.05)。结论:利用复方乌头微乳剂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乌头微乳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 软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惠娜 谭丽 +3 位作者 黄玉荣 张梅 王艳丽 郭华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3-526,共4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中国汉族96例PCOS患者和56例对照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并分析...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中国汉族96例PCOS患者和56例对照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并分析PPAR-γ基因的多态性与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HOMA-IR)、促卵泡素(FSH)等的关系。结果PCOS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69%、17%、14%,对照组以上各基因频率分别为89%、7%、4%,PCOS组中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布分别为77%和23%,对照组分别为93%和7%,PCOS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S患者中PPAR-γ基因外显子6突变者BMI明显高于未突变者(P<0.05)。结论中国汉族PCOS患者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碱基突变与PCOS肥胖的发生有关,可能是PCOS的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基因 外显子6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态性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眠心肌数量与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状况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艳辉 孟祥 +3 位作者 从国彬 郑吟诗 蒋凯 权红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测冬眠心肌数量与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状况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后1周内行18F-FDG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测...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检测冬眠心肌数量与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状况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后1周内行18F-FDG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检测,评估冬眠心肌数量、心肌存活状况,通过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心室功能指标。以冬眠心肌数量中位值分为高冬眠心肌数量组(90例)和低冬眠心肌数量组(78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冬眠心肌数量与左心室功能及心肌存活状况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联合预测血运重建术后预后价值。结果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数量为12.34%~27.43%,高冬眠心肌数量组瘢痕心肌数量显著高于低冬眠心肌数量组(P<0.01)。高冬眠心肌数量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显著低于低冬眠心肌数量组,而LVEF显著高于低冬眠心肌数量组(P<0.01)。高冬眠心肌数量组心肌代谢情况及心肌存活指数均优于低冬眠心肌数量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冬眠心肌数量与心肌存活指数、LVEF呈正相关(r=0.638,P=0.000;r=0.645,P=0.000),与LVESV、LVEDV呈负相关(r=-0.592,P=0.000;r=-0.538,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冬眠心肌数量、心肌存活指数、LVEF的单独检测。结论^(18)F-FDG PET/CT检测冬眠心肌数量与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状况及左心室功能指标水平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血运重建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 冠心病 氟脱氧葡萄糖F18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肾动静脉及睾丸动静脉变异1例
7
作者 吴小程 陈飞 +3 位作者 周山 欧阳静娥 朱星红 王美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有3条右肾静脉和两条右睾丸静脉,并且右睾丸动脉起点和右睾丸静脉静脉汇入处,以及右肾动脉的行程上均有变异.此类多变异共存现象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睾丸 肾静脉 右肾 变异 成年男性 肾动脉 标本 文献 动静 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及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8
作者 孔凡芝 巢华军 +3 位作者 佘鹏 经海永 储婷 钱良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37-3839,共3页
目的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目的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镇江市9所学校不同年级38个班的1 430名学生,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个别正常(牙合)学生,并根据年龄分为幼年(12~15岁)学生和成人学生(≥16岁),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相同的指导语指导下由甲、乙2名医生进行EPQ评分.结果 甲、乙2名医生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为0.830,甲、乙医生自身诊断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842、0.754,2名医生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5).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评分结果中E(内外向)和L(掩饰倾向)分量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年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评分结果中P(精神质)和N(神经质)分量表分值低于全国常模,成人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评分结果中P和N分量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采用EPQ建立镇江市个别正常(牙合)学生EPQ的常模,全国常模应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口腔畸形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个别正常(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乌头碱微乳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玉奎 赵琳 +2 位作者 冯传博 赫金凤 刘爱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28-1329,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乌头碱微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外用复方乌头碱微乳;空白对照组不外用药物;对照组A外用复方乌头碱巴布膏;对照组B贴黑膏药.观察三组治疗前,治疗20 d及3个月后JOA... 目的观察复方乌头碱微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外用复方乌头碱微乳;空白对照组不外用药物;对照组A外用复方乌头碱巴布膏;对照组B贴黑膏药.观察三组治疗前,治疗20 d及3个月后JOA评分和Oswestry评分.结果:三组的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A和B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组Oswestry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A和B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阳通络凝胶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腰椎间盘脱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家族遗传研究相关专业术语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立东 徐瑞华 +81 位作者 韩文莉 雷玲玲 王从高 赵学科 宋昕 周福有 王启鸣 秦艳茹 张毅 常志伟 万里新 王献增 孔祥东 任书伟 刘红彦 黄改荣 李秀敏 张立国 张建营 岳文彬 周英发 郑鹏远 贺利民 袁翎 高社干 鲍启德 魏锦昌 丁广成 马磊 王延峰 王画普 王学中 王建坡 王能超 王道存 朱富国 冯常炜 任景丽 刘志才 齐义军 李向楠 李忠亮 李爱丽 杨万才 杨海军 库建伟 张冬云 张延瑞 苗战会 周云 郑颖娟 胡益民 徐全晓 秦合军 高文俊 郭军辉 韩敏 郭长青 焦广根 路平 郭贵周 郭永军 宋运河 梁银明 陈贡斌 于国栋 王忠民 帅金志 井小会 韦海涛 陈运芳 史可峰 张卫国 杨秋敏 段战锋 范瑞 卢红 徐克友 纪爱芳 张国政 王盼盼 杨苗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9-327,共9页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遗传学 核心家系 家族史 高癌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孟祥 高剑波 +7 位作者 赵青霞 孙燕 杨学华 张岩 周志刚 郭华 岳松伟 丁昌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病人Mcloud分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2例艾滋病合并PCP病人进行CT平扫及HRCT扫描,扫描结果应用Mcloud分类法分类。结果42例病人中磨玻璃样阴影的7亚类分布和范围显示,呈Ⅳ类分布的有23例病人(5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病人Mcloud分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2例艾滋病合并PCP病人进行CT平扫及HRCT扫描,扫描结果应用Mcloud分类法分类。结果42例病人中磨玻璃样阴影的7亚类分布和范围显示,呈Ⅳ类分布的有23例病人(54.8%),呈Ⅵ类分布的有19例病人(45.2%)。按肺野分类中,呈M/U分布的7例(16.7%),呈M/L分布的5例(11.9%),呈M/M分布的9例(21.4%),呈BF分布的14例(33.3%),呈B/F分布的7例(16.7%)。磨玻璃样发生率100%;不规则小条状、丝网状影35例(83.3%):呈s1/1样改变的3例(8.6%),s1/2的5例(14.3%),s2/2样改变的10例(28.6%)。st1/2的8例(22.8%),st2/2样改变4例(11.4%),st2/3的5例(14.3%)。网结状影36例(85.7%):x1/2改变2例(5.6%),x2/2改变8例(22.2%),x2/3改变4例(11.1%),xy2/2改变10例(27.7%),xy2/3改变8例(22.2%),xy3/3改变2例(5.6%),xyz2/3改变2例(5.6%)。小圆结节影21例(50.0%):p1/1改变3例(14.3%),p1/2改变2例(9.5%),p2/2改变9例(42.9%),pq1/2改变4例(19.0%),pq2/2改变3例(14.3%)。结论HRCT对PCP的病变特征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发现较细微病变;Mcloud分类法应用的符号和描述把影像学、组织学及病变类型更好地结合起来,适用于不同时期PCP病人的分类;艾滋病合并PCP胸部X线常呈现以肺门为中心或中下肺野为著的弥漫对称逐渐向上、向远侧浸润的磨玻璃样改变、丝网状影或网结状改变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肺炎 肺囊虫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孟祥 高剑波 +7 位作者 赵青霞 孙燕 杨学华 张岩 周志刚 郭华 岳松伟 丁昌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0-904,共5页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扫描。单纯肺结核50例病人均有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果根据发病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比:病变累及双肺、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组间的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性质特点对比: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影、胸内淋巴结结核、胸腔积液出现率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片实变影内多发空洞出现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40)。两组患者年龄及CD4T细胞数检测结果对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76);4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1/mm3,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244/m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000,P<0.001)。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由于CD4T细胞数减少而不典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亦常被侵犯,多发斑片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内多发小空洞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常常是多种不典型征象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结核 诊断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p16、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爱侠 孙淼淼 陈奎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HER-2、p16、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0年1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49例,检测HER-2、p16、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以及正常组织... 目的探讨HER-2、p16、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0年12月商丘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49例,检测HER-2、p16、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以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ER-2过表达,阳性率为23.5%;p16、p53阳性率分别为31.5%和51.0%;HER-2过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存在明显相关性(χ2=5.687、5.924,P均<0.05);p16阳性表达在不同年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213,P<0.05),p53阳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378,P<0.05);HER-2、p16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16与p53存在明显相关性(r=0.282,P<0.05)。结论 HER-2、p16、p53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指导治疗和评价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ER-2 P16 P5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下腺窝骨倒凹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焜 周弘 +2 位作者 经海永 崔淑萍 曹选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4-946,共3页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窝骨倒凹解剖形态,为下颌磨牙区牙种植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成像,分析下颌下腺窝解剖形态特点;在磨牙区模拟植入不同直径种植体,测量下颌下腺窝、下颌管及种植...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窝骨倒凹解剖形态,为下颌磨牙区牙种植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成像,分析下颌下腺窝解剖形态特点;在磨牙区模拟植入不同直径种植体,测量下颌下腺窝、下颌管及种植体相关数据,分析三者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第一磨牙区下颌下腺窝骨倒凹深度为(1.0±0.61)mm,第二磨牙区为(1.5±0.61)mm,性别、左右及缺牙导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牙存在者第一磨牙区发生舌侧穿孔时种植体长度为(19.7±3.75)mm(d=4 mm)和(18.6±3.73)mm(d=5mm),第二磨牙区为(16.2±3.46)mm(d=4 mm)和(15.2±3.09)mm(d=5 mm),牙缺失者第一磨牙区发生舌侧穿孔时种植体长度为(17.1±3.77)mm(d=4 mm)和(15.6±3.85)mm(d=5 mm),第二磨牙区为(14.2±4.05)mm(d=4 mm)和(13.2±4.27)mm(d=5 mm),是否缺牙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颌磨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通过CBCT分析下颌下腺窝、下颌管及种植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下颌下腺窝 牙种植体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G/RANKL途径青蒿琥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及抑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晨 陈栋 +1 位作者 陆珂 王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牙周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rt低、中、高剂量组,各15只,另15只大鼠为对照组。Art低、中、高剂量组每只大鼠分别腹腔注射Art 10、30、60 mg/kg,每周1次,连续4周。对...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牙周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rt低、中、高剂量组,各15只,另15只大鼠为对照组。Art低、中、高剂量组每只大鼠分别腹腔注射Art 10、30、60 mg/kg,每周1次,连续4周。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检测牙龈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牙周组织骨保护蛋白(OPG)和RANKL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rt低剂量组PLI、SBI降低,OPG表达量升高(P<0.05),RANKL表达降低(P<0.05),且随着Art剂量的增加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结论:Art可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增加OPG表达,降低RANKL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琳 丁忠莲 刘东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的影响。方法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均治疗7 d。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潮气量...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的影响。方法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均治疗7 d。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6%(40/41),高于对照组的80.5%(33/41)(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气喘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IL-8、TNF-α含量及RR均明显降低,VT、Tptef/Te、Vpef/Ve明显增高(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IL-6、IL-8、TNF-α、Tptef/Te、Vpef/Ve及R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肺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赵爱云 史俊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79-18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1 5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病死率为3%(45/1 500)。年龄、昏迷、高热...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1 5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病死率为3%(45/1 500)。年龄、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脑心综合征、卒中史、留置胃管和尿管及血压、血糖、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血钾、血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与患者的死亡关系密切(P<0.05~0.01),尤其是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昏迷、高热、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脑中线移位、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院内死亡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哒帕胺、洛丁新对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义明 曹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7-588,共2页
目的 :探讨吲哒帕胺、洛丁新对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原则将 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吲哒帕胺与洛丁新 2组进行为期 8周的观察治疗 ,治疗期间监测血压、OX LDL、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 目的 :探讨吲哒帕胺、洛丁新对高血压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原则将 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吲哒帕胺与洛丁新 2组进行为期 8周的观察治疗 ,治疗期间监测血压、OX LDL、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等指标。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使血浆OX LDL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对TC、TG、LDL水平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洛丁新治疗后可使LDH水平升高 (P <0 .0 5 )。结论 :吲哒帕胺、洛丁新在降低血压的同时 ,可使OX LDL水平明显降低 ,均具有抑制LDL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哒帕胺 原发性高血压 洛丁新 氧化修饰 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铋剂分别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秀云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990-992,共3页
目的比较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铋剂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6例,其中慢性胃炎116例,十二指肠溃疡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 目的比较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分别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铋剂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伴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76例,其中慢性胃炎116例,十二指肠溃疡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分段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治疗组在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基础上,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500 mg,bid,与抗菌药物间隔3 h;对照组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服胶体果胶铋胶囊150 mg,bid,两组疗程均为14 d。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溃疡组,给予加服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四联疗法后,继续服用雷贝拉唑14 d。患者均在停药4周后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完成观察者170例。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慢性胃炎患者Hp总根除率为86.2%,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4.5%,87.9%;溃疡组患者Hp根除率为90.0%。符合方案集(PP)分析:慢性胃炎患者Hp总根除率为90.9%,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7.5%,94.4%。3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和溃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20.7%,21.7%(P<0.05)。结论含布拉氏酵母菌散的四联疗法可有效根除Hp,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散 铋剂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对脑卒中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爱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脑卒中急性期预后与高血糖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组和大病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较缺血组和小病灶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高血糖组不同病变部位患者血糖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较脑梗死、大病灶较小病灶、近中线部位较远离中线部位患者血糖升高明显,血糖可作为急性脑卒中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高血糖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血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