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管理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1
作者 韩雅玲 丁世芳 +8 位作者 王海昌 陈韵岱 赵仙先 陶凌 黄岚 杨丽霞 王祖禄 荆全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2]。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患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2]。在此次COVID-19疫情期间,军队医院在继续完成卫勤保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所在地区的抗击疫情工作中,许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遏制疫情蔓延。全军各医疗单位分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在地区疫情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为指导军队医院在COVID-19疫情期间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更好地救治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医疗管理处委托全军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委员会,组织军内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制订了本共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3-10]、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11],以及辽宁心血管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制订的《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心血管内科急性胸痛救治策略及人员防护的指导意见》[12],结合当前全国疫情及军队医院情况,本共识推荐COVID-19疫情期间,对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遵循如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 心血管急危重症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通过改善心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缓解压力超负荷小鼠心力衰竭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亮 赵晓玲 +2 位作者 耿静 胡朗 李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目的: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PD喂养组、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组和TAC... 目的: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PD喂养组、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组和TAC+SPD组。TAC术后,sham+SPD组和TAC+SPD组小鼠经饮水喂养SPD(3 mmol/L);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PGC-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表达量;分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观察细胞长度和宽度;麦胚凝集素染色观察心肌细胞面积;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面积;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及心肌肥大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采用Oxygraph-2k高分辨呼吸能量代谢仪检测心肌线粒体耗氧量。(2)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1μmol/L)处理原代大鼠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这些心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Con+SPD(1 mmol/L)组、Ang II组、Ang II+SPD组和Ang II+SPD+SIRT6 siRNA(siSIRT6)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面积和线粒体。结果:(1)与sham组比较,TAC组小鼠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病理性心肌肥大程度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TAC组,TAC+SPD组小鼠心肌组织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病理性心肌肥大程度减轻(P<0.05),心肌细胞肥大缓解(P<0.05),线粒体数目和线粒体嵴密度增多(P<0.05),线粒体功能有所改善(P<0.05),心肌纤维化减轻(P<0.05),心脏收缩功能改善(P<0.05)。(2)细胞实验中,相比于Con组,Ang II组心肌细胞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显著增加(P<0.05);与Ang II组相比,Ang II+SPD组心肌细胞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肥大缓解(P<0.05),线粒体动力学改善(P<0.05),而Ang II+SPD+siSIRT6组SIRT6、PGC-1和MFN2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和线粒体动力学亦无显著差异。结论:SPD可以促进SIRT6、PGC-1和MFN2的表达,改善压力超负荷小鼠线粒体功能,减轻心肌肥大,从而缓解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心肌肥大 心力衰竭 线粒体能量代谢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合酶基因-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志方 靳钰 +6 位作者 郑强荪 侯允天 刘志强 苏淑红 王奕 张海召 张芙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法,选择8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PCR—RFLP技术对405例伴房颤者(房颤组)和398例窦性心律者(窦...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运用病例对照法,选择8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用PCR—RFLP技术对405例伴房颤者(房颤组)和398例窦性心律者(窦律组)的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分析。结果2组T和C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25);房颤组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窦律组(x2=21.29,P〈0.05)。与携带TT或T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CC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患房颤的风险增加(OR=1.96,95%CI:1.23~2.67),携带CC基因型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明显增高(P〈0.05)。结论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细胞色素P450 CYP11B2 基因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靳钰 赵连友 +1 位作者 侯允天 王志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5例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0例为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00例为对照组。对3组MTHF...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位点突变与河南豫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5例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00例为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00例为对照组。对3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和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TT基因型患者TC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CC+CT基因型(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ADPH) 高血压 冠心病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升高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举 石苗茜 +4 位作者 欧东波 丁璐 牛晓琳 刘雄涛 郑强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升高的影响。方法:分离并传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的非诺贝特预...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表达升高的影响。方法:分离并传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的非诺贝特预处理1h后,加入An-gⅡ作用24h。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骨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诺贝特显著抑制AngII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非诺贝特对心脏成纤维细胞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在心血管系统发挥抗纤维化和抗炎作用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心脏成纤维细胞 非诺贝特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心脏11种元素的分布及与血液中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兴文 何意亭 +4 位作者 刘世玉 邹宗富 刘映雪 张鑫 南柏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30例正常心肌中11种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左室硒含量最高,右室、室间隔次之,左、右房最低。红细胞钾、钙、硒含量及钾/钠比值和血浆钠、镉、钢、锌、锰含量及镉/硒、钢/锌比值可作为估算心肌中相应元素含量和比值的指标。
关键词 元素 心肌 血浆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娟 赵连友 +4 位作者 郑强荪 尚福军 杨润涛 刘慧 刘少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其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应用腹主动脉缩窄法(AC)建立大鼠压力负荷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辛伐他汀组,...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其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应用腹主动脉缩窄法(AC)建立大鼠压力负荷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辛伐他汀组,每组6只。4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大鼠血压及计算左心室质量分数(LVW/BW),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反映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数量,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辛伐他汀对心肌MCP-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手术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BP)、LVW/BW、MCP-1蛋白和MCP-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手术组CVF和PVCA、ED1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是辛伐他汀组与手术组MBP变化相近(P>0.05),辛伐他汀组较手术组LVW/BW、CVF和PVCA、ED1阳性细胞数、MCP-1蛋白和MCP-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抗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CP-1表达,减少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辛伐他汀 巨噬细胞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啶对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血小板胞浆游离Ca^(2+)、红细胞Ca^(2+)与Ca^(2+)-Mg^(2+)ATPase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应龙 张宁仔 +4 位作者 王进章 李宝山 吴晓英 刘杰 李中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3-426,共4页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用硝苯啶对42例收缩功能正常或大致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患者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胞浆游离Ca^(2+)、红细胞内Ca^(2+)及其膜Ca^(2+)-Mg^2+ATPase活性与心功能指标。结果表明,安慰组各项指标无显著...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用硝苯啶对42例收缩功能正常或大致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患者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胞浆游离Ca^(2+)、红细胞内Ca^(2+)及其膜Ca^(2+)-Mg^2+ATPase活性与心功能指标。结果表明,安慰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并伴Ca^(2+)系统指标相应变化。其中Ⅱ度心衰恢复至Ⅰ度,Ⅰ度心衰指标明显改善,但未能至正常水平。提示:①心脏病早期可能已发生Ca^(2+)运转与心功能异常;②Ca^(2+)运转异常可能是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Ca^(2+)拮抗剂可能是通过纠正Ca^(2+)运转异常而改善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啶 心力衰竭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对AVP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海丽 赵连友 +3 位作者 杨学东 乔怀宇 彭育红 陈永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β(IL 1β)对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CF)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3H 脯氨酸掺入法 ,观察IL 1β对AVP诱导的CF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 1)在基础状态下 ,1×10 5U/LIL 1β组CF3H ...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β(IL 1β)对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CF)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3H 脯氨酸掺入法 ,观察IL 1β对AVP诱导的CF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 1)在基础状态下 ,1×10 5U/LIL 1β组CF3H 脯氨酸掺入率为 ( 94 7± 2 1 4)cpm/ 5× 10 3 细胞 ,较对照组〔( 16 5 7± 31 2 )cpm/ 5× 10 3 细胞〕显著降低 (P <0 0 5 ) ;( 2 )CF3H 脯氨酸掺入率随AVP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其中 10 7,10 6mol/LAVP组的CF3H 脯氨酸的掺入率分别为 :( 5 41 3± 95 8和 5 6 5± 72 4)cpm/ 5×10 3 细胞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 5 7± 31 2 )cpm/ 5× 10 3 细胞 ,P均 <0 0 1〕 ;( 3)IL 1β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 10 7mol/LAVP诱导的CF3H 脯氨酸掺入率 ,其中 1× 10 5U/LIL 1β +AVP组和 2× 10 5U/LIL 1β +AVP组CF3H 脯氨酸的掺入率分别为 :( 2 71 3± 42 2和 2 19 7± 37 1)cpm/ 5× 10 3 细胞 ,较AVP组明显降低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结论IL 1β可抑制基础状态下和AVP诱导的CF合成胶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心脏成纤维细胞 胶原合成 精氨酸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调控血管升压素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尚福军 赵连友 +2 位作者 郑强荪 薛玉生 王捷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987-990,997,共5页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通路对血管升压素(AVP)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胶原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应用羟基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CaN活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通路对血管升压素(AVP)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胶原合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应用羟基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CaN活性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①CF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随着AV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10-7mol/L AVP和10-6mol/L AVP组羟基脯氨酸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在0.5μg/m l CaN的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共同干预下,羟基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并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随着AVP浓度的升高,CF内CaN活性亦随之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7和10-6mol/L AVP组细胞内CaN活性显著增高(P<0.01)。③在10-7mol/L AVP作用下,随着细胞内CaN活性的升高,CF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随之增加,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5)。④在10-7mol/L V1受体拮抗剂[d(CH2)5-Tyr2(M e)]AVP和10-7mol/L AVP共同作用下,CF中CaN活性和培养上清中羟基脯氨酸含量与单独10-7mol/LAVP作用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aN信号通路在AVP诱导CF胶原合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该通路的激活可能是通过V1受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升压素 钙调神经磷酸酶 环孢素 心脏成纤维细胞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16
11
作者 汤雁玲 刘晓青 +4 位作者 吴学勤 贾小萍 郭晓岚 牛霞 王惠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2期76-77,共2页
为预防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对我科234例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患者分常规护理法(常规组)与改进护理法(改进组)进行了伤口护理的对比观察。改进组术前除完成常规护理外,重点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并告知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为预防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对我科234例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患者分常规护理法(常规组)与改进护理法(改进组)进行了伤口护理的对比观察。改进组术前除完成常规护理外,重点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并告知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减少出血机率;术后着重观察伤口纱布及弹性绷带有无移位,绷带松紧是否适度。结果表明:常规组有效105例,占89.74%,无效12例,占10.26%;改进组有效116例,占99.15%,无效1例,占0.85%。经x2检验,x2=4.49,P<0.05,两种护理方法效果有显著差异。提示:伤口改进护理法可增强患者主动性,局部压迫方法针对性强,止血效果好,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介入性技术 伤口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心衰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雅 杨欣国 王玉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31-932,共2页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效果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兔 16只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5只 ) ,结扎冠脉组 (5只 ) ,卡维地洛组 (6只 )。除空白对照组外 ,其他动物行冠脉结扎手术 ,建立心梗心衰动物模型 ,卡维地洛组给...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防治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效果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兔 16只分为 3组 :空白对照组 (5只 ) ,结扎冠脉组 (5只 ) ,卡维地洛组 (6只 )。除空白对照组外 ,其他动物行冠脉结扎手术 ,建立心梗心衰动物模型 ,卡维地洛组给以卡维地洛干预性治疗 ,60~ 70d后 ,测其血流动力学指标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LVEDP) ,左室收缩期峰压 (LVPSP) ,血浆中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心钠素 (ANP)的水平。结果 ①卡维地洛组、空白对照组与结扎冠脉组相比 ,可见后者血浆中MDA升高 ,而SOD ,GSH PX明显下降 (P <0 0 5 ) ,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卡维地洛组、空白对照组心功能明显好于结扎冠脉组 ,后者LVEDP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5 ) ,LVPSP明显低于前两组 (P <0 0 5 ) ,血浆ANP水平明显高于前两组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能预防缺血性心脏病心衰发生 ,具有氧自由基清除活性 ,有助于阻断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时氧化应激状态下的恶性循环过程 ,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缺血性心脏病 心脏衰竭 氧化应激 心钠素 卡维地洛 药理学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晓燕 赵连友 +1 位作者 苏金林 张兴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探讨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糜酶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其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探讨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糜酶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胶原合成的影响及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的CF,采用R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2/3及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非诺贝特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糜酶诱导的CF中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其中50和100μmol/L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较糜酶组显著减少(P<0.01)。②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预处理组CF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减少,其中50和100μmol/L组均较糜酶组明显减少(P<0.05,P<0.01)。③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预处理后,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Smad7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结论 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可抑制糜酶诱导的大鼠CF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和p-Smad2/3、上调Smad7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非诺贝特 心脏成纤维细胞 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标测与电消融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日映 侯应龙 +4 位作者 郑强荪 郑建雄 杨欣国 史俊忠 蔡振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11期664-665,共2页
作者对8例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进行9次VT起源点标测与电消融及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流电导管消融手术(DCCA)后15个月复发,再次行消融术。8例中,1例为开胸术中心外膜标测,1例由体表ECG定位,其余均为导管电极... 作者对8例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进行9次VT起源点标测与电消融及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流电导管消融手术(DCCA)后15个月复发,再次行消融术。8例中,1例为开胸术中心外膜标测,1例由体表ECG定位,其余均为导管电极心内膜标测。8例共标出9个VT起源点,左室4个,右室5个。1例在开胸术中施行心外膜DCCA,2例手术切除VT起源点,其余5例6个起源点施行DCCA,其中3例次先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不成功者而改用DCCA。结果显示,1例心内膜DCCA后15个月VT复发,进行第2次心内膜DCCA后控制(术中先施行RFCA无效),2例分别施行心外膜与心内膜DCCA后仍发VT,分别服美西律与维拉帕米即可控制。前者随访19个月、后者12个月未再发作,其余5例随访14~34个月(21.6±7.6)均未服药而无VT发作。这提示,对于顽固性VT患者,只要准确定位VT起源点,电消融或外科手术可望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 心动过速 标测 电消融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实验性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开梅 赵连友 +1 位作者 王守力 林树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61-262,共2页
精氨酸加压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实验性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唐都医院心内科宋开梅,赵连友,王守力,林树新精氨酸加压素(AVP)是由下丘脑合成的心血管活性肽。近年来研究表明,AVP除了抗利尿和缩血管作用外,还有直接的... 精氨酸加压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实验性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唐都医院心内科宋开梅,赵连友,王守力,林树新精氨酸加压素(AVP)是由下丘脑合成的心血管活性肽。近年来研究表明,AVP除了抗利尿和缩血管作用外,还有直接的心肌抑制作用。降钙素在相关肽(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精氨酸加压素 心肌细胞 缩血管作用 血管活性肽 抑制作用 氧自由基 降钙素 抗利尿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Ⅲ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苗茜 苏菲菲 +1 位作者 李文举 郑强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0期7402-7407,共6页
通过观察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B1)对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HMGB1在心梗后心脏重构过程中的作用。以培养的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CFs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0(对照组)... 通过观察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B1)对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HMGB1在心梗后心脏重构过程中的作用。以培养的新生SD(Sprague-Dawley)大鼠CFs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0(对照组)、0.01、0.1、和1mg/L浓度的HMGB1进行干预,6、12、18、24和48h后进行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s增殖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48h后,不同浓度的HMGB1组新生SD大鼠CFs增殖水平和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2)HMGB1浓度为0.1mg/L时CFs增殖水平和I、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较其他处理组均升高(p<0.05)。说明HMGB1能促进SD大鼠CF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其作用显示在低水平时可能呈浓度依赖性,并且浓度为0.1mg/L时效应最明显,显示HMGB1参与了心梗后的心脏重构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梗 心脏重构 心肌成纤维细胞 Ⅰ、Ⅲ型胶原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大鼠心肌细胞TNF-α的表达及其与活性氧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福军 王捷频 +7 位作者 郑强荪 刘雄涛 薛玉生 何勇 张录兴 刘慧 王彬 赵连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379-1385,共7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应用RT-PCR和ELISA检测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为实验模型,应用RT-PCR和ELISA检测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通过细胞色素C还原试验测定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结果:LPS组心肌细胞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9±0.07)、(83.6±14.5)pg/mL,与对照组(0.07±0.02)、(22.1±7.1)pg/mL比较显著升高(P<0.01)。1μmol/L和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下TNF-αmRNA水平为0.18±0.05、0.15±0.02,蛋白含量为(43.1±8.3)、(40.1±7.3)pg/mL,与LPS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在抗氧化剂氮乙酰半胱氨酸和二亚苯基碘金翁预处理后,TNF-α蛋白含量分别为(39.1±10.2)、(37.9±8.9)pg/mL,与LPS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LPS组DCF荧光强度为83±15,NADPH氧化酶活性为(246±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干预下DCF荧光强度为41±8,氧化酶活性为(120±17)%,与LPS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在外源性H2O2刺激下,TNF-α蛋白含量为(65.0±17.2)pg/m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下TNF-α蛋白含量为(58.8±15.8)pg/mL,与H2O2组比较变化相近(P>0.05)。在甲羟戊酸和辛伐他汀共同干预作用下,心肌细胞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ROS水平及NADPH氧化酶活性与辛伐他汀干预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变化相近(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抑制LPS诱导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ADPH氧化酶活性从而减少ROS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脂多糖 炎症细胞因子 心肌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扩大—冠心病早期心腔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云友 曹铁生 +5 位作者 李群 杨炳昂 杜日映 南柏松 王执民 关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23-24,共2页
本文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25例冠心病(CDA)及23例正常人(NC)的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进行了研究,所有CAD患者均经冠造证实。结果发现CAD组左房扩大17例、心室扩大2例,CAD组平均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37.2mm,NC组为30.3mm。... 本文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25例冠心病(CDA)及23例正常人(NC)的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进行了研究,所有CAD患者均经冠造证实。结果发现CAD组左房扩大17例、心室扩大2例,CAD组平均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37.2mm,NC组为30.3mm。两组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说明CAD患者心腔改变最早和最常见的是左房扩大。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CAD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导管检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左房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急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电生理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应龙 臧益民 +3 位作者 张宁仔 王跃民 朱妙章 杜日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07-507,559,共2页
广义上的心功能应包括心脏电、机械及内分泌功能等几个方面。目前,人们对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时心脏电生理功能的认识仅仅是一个开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兔急性缺血性HF时心肌组织有效不应期(efectiv... 广义上的心功能应包括心脏电、机械及内分泌功能等几个方面。目前,人们对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时心脏电生理功能的认识仅仅是一个开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兔急性缺血性HF时心肌组织有效不应期(efectiverefractory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心力衰竭 心肌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心房纤颤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昌明 郑强荪 舒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分析一个家族性心房纤颤家系的遗传学特点。方法查此家族成员的病史,记录心电图,绘制家系图。结果该家系3代19人中有6人患有心房纤颤。结论经过遗传分析,认为该家系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系谱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