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N微合金化Q420B大规格角钢连铸坯高温热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冯运莉 段宝美 +1 位作者 胡小明 尹绍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7-61,共5页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V-N微合金化Q420B钢连铸坯的高温热塑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高塑性区和第Ⅲ脆性温度区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及断口处组织形貌,分析了试验钢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动态再...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V-N微合金化Q420B钢连铸坯的高温热塑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高塑性区和第Ⅲ脆性温度区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及断口处组织形貌,分析了试验钢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动态再结晶、相变和析出物对高温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应变速率为ε=5×10^-3/s时,存在第Ⅲ脆性区(700~900℃),在1000℃时断面收缩率(RA)达到最大值92.16%;当应变速率为ε=5×10^-2/s时,存在第Ⅲ脆性区(600~862℃),在1100℃时RA达到最大值90.39%;当应变速率为ε=5×10^-1/s时,不存在塑性凹槽;3个应变速率下均没有出现第Ⅱ脆性区;在第Ⅲ脆性区,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断面收缩率提高;在1000~1200℃出现高塑性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动态再结晶;第Ⅲ脆性区塑性低主要是由于晶界处有析出物和夹杂物,同时也是由于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的铁素体抗拉强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微合金化 Q420B大规格角钢 高温热塑性 应变速率 第Ⅲ脆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工艺对V-N微合金化Q420B大规格角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运莉 王海蛟 +2 位作者 段宝美 张春燕 张海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共5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扫描电镜研究了热轧工艺参数对V-N微合金化Q420B大规格角钢组织转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由1150℃升高到1300℃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由8.95μm长大到11.64μm,铁素体晶粒粗化了30.1%。开轧温度由950℃升高...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扫描电镜研究了热轧工艺参数对V-N微合金化Q420B大规格角钢组织转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由1150℃升高到1300℃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由8.95μm长大到11.64μm,铁素体晶粒粗化了30.1%。开轧温度由950℃升高到1150℃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由5.90μm长大到7.72μm,铁素体晶粒粗化了30.8%。终轧温度由760℃升高到910℃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由5.15μm长大到7.72μm,铁素体晶粒粗化了49.9%。精轧累积压下率由20%升高到50%时,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由7.91μm细化到4.94μm,铁素体晶粒细化了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微合金化 Q420B大规格角钢 热轧工艺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塔用Q420B大规格角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亮 冯运莉 +1 位作者 李杰 张春燕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01-103,107,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铁塔用Q420B大规格角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Q420B角钢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尺寸细小、均匀。3种不同肢厚25#Q420B角钢的屈服强度为471~496 MPa,抗拉强度为617~627 M...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铁塔用Q420B大规格角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Q420B角钢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尺寸细小、均匀。3种不同肢厚25#Q420B角钢的屈服强度为471~496 MPa,抗拉强度为617~627 MPa,伸长率为23%~29%,冲击韧性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D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20B大规格角钢 V-N微合金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丝钢热变形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倩 李佳凝 +3 位作者 田亚强 翟进坡 田路 陈连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4-160,共7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焊丝钢ER70S-6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范围为900~12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1~10 s^(-1),获得应变为60%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采用修正的Johnson-Cook模型与应变相关的Ar...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焊丝钢ER70S-6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研究其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范围为900~12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1~10 s^(-1),获得应变为60%时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采用修正的Johnson-Cook模型与应变相关的Arrhenius模型分别拟合热压缩实验中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确定了两种本构模型的参数值,进而对比研究了两种流动应力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根据修正的Johnson-Cook模型与应变相关的Arrhenius模型计算所得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1.6%与4.51%。前者适用于多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相同的情况,而后者与实验数据吻合度好,能够准确预测焊丝钢的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丝钢 本构模型 Johnson-Cook模型 Arrhenius模型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