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沐浴用塑料筐在清洗眼科手术器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范红玲 李海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1期2900-2900,共1页
我院手术室于2011年5月开始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系统清洗器械,在工作中发现如下问题:①眼科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每台手术器械少,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只需十几分钟,器械只有8件,容易造成多台器械亟待清洗,清洗系统使用不充分,... 我院手术室于2011年5月开始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系统清洗器械,在工作中发现如下问题:①眼科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每台手术器械少,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只需十几分钟,器械只有8件,容易造成多台器械亟待清洗,清洗系统使用不充分,浪费时间。②眼科器械精密锐利,多台器械同洗易损坏。③特殊感染如蜡样芽孢杆菌、真菌等感染的器械需单独处理,清洗过程中没有明显标志,容易造成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器械 眼科器械 清洗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应用 塑料 沐浴 蜡样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
2
作者 谢九冰 陈喜月 +3 位作者 岳向东 陈艳辉 姜伟 杨杉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究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1例行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81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 目的探究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1例行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81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BCVA、房角宽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低于对照组(13.6%)。术后随访,两组眼压均无再升高,对照组滤过泡高度降低无观察组明显;术后1个月观察组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散光情况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巩膜切除 白内障摘除 房角分离 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泪管环形置入治疗泪小管断裂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淑伟 刘鹏飞 +4 位作者 高楠楠 李玉涛 张成 薛爱君 刘若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6-587,共2页
眼睑裂伤往往合并泪小管断裂,尤其下泪小管断裂多见,为减少永久性溢泪,不影响外观,应及时行泪小管断裂吻合[1-2]。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需正确吻合泪小管断端,术后效果与泪小管支撑物的种类、置管方式及时间等有关[3]。泪小管支撑物包括丝... 眼睑裂伤往往合并泪小管断裂,尤其下泪小管断裂多见,为减少永久性溢泪,不影响外观,应及时行泪小管断裂吻合[1-2]。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需正确吻合泪小管断端,术后效果与泪小管支撑物的种类、置管方式及时间等有关[3]。泪小管支撑物包括丝线、静脉留置针软管和硬膜外麻醉导管。丝线、静脉留置针软管支撑能力差,多选择硬膜外麻醉导管[4]。硬膜外麻醉导管硬度高,只能单路置入,且术后易脱落,支撑时间短,易造成泪小点、泪小管撕裂,泪小点扩大,下眼睑外翻,影响美观,临床已逐渐淘汰。目前常见的人工泪管材料为硅胶管,硅胶管光滑、顺应性强、弹性好、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长、可双路环形置入[5]。为恢复泪小管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生活不便,改善外观,本研究中探讨人工泪管环形置入对泪小管断裂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泪小管断裂 置入治疗 泪管 人工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硬膜外麻醉导管 泪小管支撑物 静脉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晓玲 刘彦才 +1 位作者 缪爱红 梁仲琪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白内障患者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手术 内皮细胞计数 年龄相关性 手术方式 术前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鹏飞 廖奇志 +3 位作者 刘淑伟 白领娣 张怀强 刘长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8-881,共4页
目的 研究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伴黄斑前膜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接受三通道闭合式经睫状体平坦部23 G玻璃体手术。手术在曲安奈... 目的 研究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伴黄斑前膜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接受三通道闭合式经睫状体平坦部23 G玻璃体手术。手术在曲安奈德标记、亮蓝染色辅助下23 G玻璃体切割,23 G内界膜镊分层剥离黄斑前膜及内界膜,硅油填充。3个月后取出硅油填充C3F8气体。观察手术时间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裂孔闭合和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10(6.0±0.2)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60-90 min,平均80 min;黄斑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率为94.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1-0.04者3眼,0.05-0.10者12眼,0.12-0.25者4眼;术中剥离内界膜时部分视网膜点状出血,用笛针吸除大部分出血,必要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2眼高眼压,予以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7-13 d眼压平稳恢复正常。余未见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23 G玻璃体切割联合双重多次染色黄斑前膜、内界膜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取得了较好疗效,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视力,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多次染色 黄斑前膜 内界膜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23G玻璃体切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庆生 王欣 +3 位作者 王忠海 张绍忠 王林 许文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背景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 背景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可减少患者对框架眼镜的依赖,其术后抗炎药物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是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已广泛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以缓解和减轻术眼术后的炎症反应,但其长期应用后对眼压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质量分数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对眼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近视患者1552例1552眼,其中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者321眼,行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术(SBK)者608眼,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者623眼。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周递减1次,共1个月。术前及术后1、2、3、4周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并根据眼压升高的幅度分为〈5mmHg(1mmHg=0.133kPa)、5~15mmHg和〉15mmHg三种糖皮质激素反应。术后发现眼压升高及眼压恢复正常1个月时采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进行视盘参数的检测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的1552眼中,术后1个月内眼压升高者47眼,其中行LASIK者用药后眼压升高者占3.12%(10/321),行SBK者占3.29%(20/608),行FS—LAStK者占2.73%(17/623),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P〉0.05)。停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或加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术眼眼压降至正常水平,仅1眼出现轻度反弹,视力无下降。术后眼压升高与眼压恢复后1个月时,受检眼的盘沿面积分别为(1.65±0.44)mm2和(1.66±0.44)mm2,盘沿容积分别为(0.40±0.09)mm2和(0.39±0.08)mm2,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0.28±0.08)mm和(0.29±0.07)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4、0.81、0.48,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使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进行抗炎治疗导致的眼压升高为可逆性,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眼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准分子激 光前弹力层下角膜原位磨镶术 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春军 姜华 +1 位作者 杨姣 孙秉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那他霉素滴眼液 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腔降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姚文瑜 张山 +2 位作者 熊渤辉 姚淑萍 张志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腔降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全身降温组(A组)、鼻咽腔降温组(B组)、常温组(C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B组海马... 目的探讨鼻咽腔降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全身降温组(A组)、鼻咽腔降温组(B组)、常温组(C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B组海马温度降至靶温度33℃,阻断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低温维持1h后复温。C组保持大鼠直肠和海马温度均为(37±0.5)℃,阻断双侧颈总动脉20min再灌注。利用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海马CA1区微透析液并测其谷氨酸(Glu)含量。再灌注8h后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CA1区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A组海马温度从37℃降到33℃所需时间为B组的4.8倍;缺血10、20min、再灌注后10、20、30min时A、B组Glu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A、B、C组海马CA1区Glu含量恢复至缺血前水平所需时间分别为(19.92±1.30)、(20.17±1.34)、(39.67±1.49)min。与C组比较,A、B组的Bax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A、B组的Bcl-2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鼻咽腔降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鼻咽腔降温法降低海马温度的速度明显快于全身降温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腔降温 再灌注损伤 微透析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格栅样激光与577nm黄色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斌 戴奕娟 +1 位作者 梁丽 杨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与577 nm黄色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底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ME患者97例... 目的比较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macular laser grid photocoagulation,MLG)与577 nm黄色微脉冲激光治疗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眼底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ME患者97例116眼纳入研究。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LG组和微脉冲组,分别为46例57眼、51例59眼。MLG组行561nm黄绿光连续波长激光光凝治疗,微脉冲组患者行577 nm黄色微脉冲激光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矫正视力、OCT及微视野检查,检测其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黄斑10°范围内视网膜光敏感度。以治疗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CMT及光敏感度的变化,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矫正视力、CMT及光敏感度差值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MLG组、微脉冲组矫正视力分别为0.41±0.20、0.44±0.18,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3、3.398,均为P<0.05)。两组治疗前后矫正视力的差值分别为0.07±0.03、0.09±0.02,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4,P>0.05)。治疗后MLG组、微脉冲组CMT分别为(328.13±107.66)μm、(316.54±73.21)μm,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8、4.086,均为P<0.05)。两组治疗前后CMT的差值分别为(24.71±11.09)μm、(53.27±13.67)μm,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1,P>0.05)。治疗后MLG组、微脉冲组光敏感度分别为(4.33±1.72)dB、(6.52±2.56)dB;MLG组光敏感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1,P<0.05);微脉冲组光敏感度较治疗前提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569,P<0.05)。MLG组、微脉冲组治疗前后光敏感度差值分别为(-0.89±0.26)dB、(1.12±0.31)dB,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P<0.05)。结论 577nm黄色微脉冲激光治疗ME较MLG更为安全有效,在减轻ME、提高患者视力的同时,保护了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传统格栅样激光 微脉冲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角膜炎共焦显微镜与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凤君 郑素惠 +1 位作者 肖凤枝 刘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共焦显微镜 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24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房学军 常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 目的 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位回退现象。结论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眼位回退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房学军 谷丽英 赵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3-375,378,共4页
目的与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 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对13例20眼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研究组),10例20眼正常眼(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记... 目的与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方法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 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对13例20眼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研究组),10例20眼正常眼(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记录一阶反应的波形与数值,分析其5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反应。结果研究组3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环1、环2、环3的平均反应密度(75.06±22.68)nV·deg-2、(45.96±15.12)nV·deg-2、(32.24±9.49)nV·deg-2,低于正常组(136.15±29.08)nV·deg-2、(65.51±12.33)nV·deg-2、(43.15±11.02)nV·deg-2,振幅(1.12±0.41)μV、(0.89±0.27)μV、(0.89±0.38)μV、低于正常组(1.76±0.49)μV、(1.33±0.29)μV、(1.19±0.29)μV;潜伏期较正常人明显延长[研究组:(47.49±3.54)ms、(43.24±2.91)ms、(41.29±3.59)ms;对照组:(39.92±1.93)ms、(38.01±1.36)ms、(36.24±1.25)ms],2组环1、环2、环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环4、环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的视网膜损伤主要发生在黄斑区中心凹处。结论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与振幅均降低,潜伏期延长,黄斑中心凹处最为明显,说明共同性内斜视弱视的视网膜损害主要发生在黄斑区中心凹处,存在黄斑抑制,是中心视力损害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内斜视 弱视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为基底的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治疗碱烧伤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连荣 李建平 +1 位作者 赵俊锋 黄发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将羊膜移植与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相结合重建眼表。方法 新西兰白兔 42只 ,右眼 (实验组 )、左眼 (对照组 )上方球结膜碱烧伤后 2 4h分别行以羊膜为基底的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和单纯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 ,术后各周行印迹... 目的 将羊膜移植与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相结合重建眼表。方法 新西兰白兔 42只 ,右眼 (实验组 )、左眼 (对照组 )上方球结膜碱烧伤后 2 4h分别行以羊膜为基底的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和单纯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 ,术后各周行印迹细胞的 PAS染色、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实验组植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实验组术后第4周 ,对照组术后第 5周结膜外观、杯状细胞形态数目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大面积结膜碱烧伤早期应用羊膜改善异体植片的基底 ,有利于降低排斥反应 ,提高植片成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片状同种异体结膜移植 治疗 球结膜碱烧伤 羊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破裂应用干吸法吸取残留皮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彦才 刘久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后囊破裂 干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肌瓣提吊术后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焦建玲 赵桂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先天性上睑下垂 额肌瓣提吊术 角膜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石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0例的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用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治疗,通过视力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67%。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肯定并能防止并发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0例的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用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治疗,通过视力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1.67%。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肯定并能防止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激光 中医药疗法 葛根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疾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学敏 陈长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561-3565,共5页
[目的]了解眼疾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75岁及以上的眼疾老年人,采用孤独量表以面对面入户方式调查。[结果]412例眼疾高龄老年人孤独感评分为(43.08±10.59)分。多元线性回归... [目的]了解眼疾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75岁及以上的眼疾老年人,采用孤独量表以面对面入户方式调查。[结果]412例眼疾高龄老年人孤独感评分为(43.08±10.5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子女关系、与子女交流、子女是否听取父母意见、与邻里交往频率、因视力能否在家中安全行走是眼疾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唐山市眼疾老年人孤独感明显,子女应多关心、陪伴父母,满足其情感需求;社区应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鼓励邻里互助,缓解孤独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眼疾 孤独感 影响因素 子女关系 交流 邻里交往 安全行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芳 白领娣 +1 位作者 李玉涛 姜皓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点。方法 对 4 2例 4 2眼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性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4 2眼经过 3~2 4个月随访 ,...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点。方法 对 4 2例 4 2眼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性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4 2眼经过 3~2 4个月随访 ,2 9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有 2 4眼解剖复位 ,成功率83.3% ,13眼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 ,无复发性玻璃体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 2眼中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13眼 ,术后视力 0 .2~ 0 .5者 8眼 ,>0 .5者 2眼 ,≤ 0 .0 5者 3眼 ;本组 3例视力低于 0 .0 5者 ,2例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缺血 ,1例为黄斑前膜。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可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 ,保证 1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减少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在银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欣 王永满 +3 位作者 张庆生 许文鑫 冯玉柱 王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在银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44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2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比较银屑病患者与... 目的探究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在银屑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44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2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以及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非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可用于诊断银屑病,但对于鉴别银屑病类型并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透明质酸 银屑病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性视神经炎26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桂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5-70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31只眼)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迅速提高,视野、P-VEP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得以缓解。结论:益气升阳、滋肾明目法是治疗反复发作的急性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31只眼)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迅速提高,视野、P-VEP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得以缓解。结论:益气升阳、滋肾明目法是治疗反复发作的急性重症视神经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复发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