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在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会媛 柳鑫华 +10 位作者 关俊霞 王瀛 舒世立 王磊 李雨龙 闫子萱 夏雨博 杜嘉瑞 周鑫 向和琼 张心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SA-Lcy-Sea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PESALcy-Sea的热稳定性,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探究PESA-Lcy-Sea的缓蚀性能,并以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对添加PESA-Lcy-Sea后Q235碳钢试片的形貌和表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SA-Lcy-Sea具有PESA、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的结构官能团,合成成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ESA-Lcy-Sea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在加药量为400 mg/L时,缓蚀率最高可达81.23%;PESA-Lcy-Sea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极化曲线证明了PESA-Lcy-Sea为混合型缓蚀剂;钢表面的SEM和接触角分析证明了PESALcy-Sea在其表面形成了保护膜,从而有效减缓了溶液对Q235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 碳钢 腐蚀 电化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A型分子筛对PVC热稳定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笑春 刘会媛 +1 位作者 张青 于静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1,共5页
通过刚果红实验发现钠-A型分子筛能够提高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其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72 min,明显优于纯PVC(静态热稳定时间7 min)。将钠-A型分子筛分别与β-二酮、季戊四醇、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和环氧大豆油4种辅助热稳定剂进行... 通过刚果红实验发现钠-A型分子筛能够提高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其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72 min,明显优于纯PVC(静态热稳定时间7 min)。将钠-A型分子筛分别与β-二酮、季戊四醇、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和环氧大豆油4种辅助热稳定剂进行复配得到复合热稳定剂,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热老化烘箱法和转矩流变仪法测定复合热稳定剂对PVC的静、动态热稳定性能,通过热失重法分析复合热稳定剂对PVC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钠-A型分子筛与β-二酮质量比为1/1复配时热稳定效果最佳,静态热稳定时间可达84 min,动态热稳定时间可达1 137 s,塑化时间最短为104 s,平衡扭矩最小为37.9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钠-A型分子筛 热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改性栗蓬的制备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欣 孙昊雪 +1 位作者 宋子琪 吴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间0.5 h。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栗蓬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条件,在改性栗蓬投加量0.8 g、Cr(Ⅵ)初始浓度20 mg·L^(-1)、吸附时间60 min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率为61.8%。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蓬 过氧化氢 改性 生物吸附剂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偶联剂表面改性水滑石对PVC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宁 李先铭 +3 位作者 李改花 张红霞 杨笑春 于静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93,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钛复合偶联剂分别对镁铝镧碳酸根插层水滑石表面进行湿法改性。探讨了改性温度和改性剂用量对活化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采... 采用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钛复合偶联剂分别对镁铝镧碳酸根插层水滑石表面进行湿法改性。探讨了改性温度和改性剂用量对活化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烘箱变色法、热重分析法、力学谱仪等测定改性水滑石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种偶联剂仅对水滑石表面进行了有机改性,未改变其晶体层状结构,减少了晶粒间的团聚,能够更好地延缓PVC热降解,提高材料的弹性和韧性。其中铝钛复合偶联剂的用量最少但改性效果最佳,使PVC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近44℃,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了3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偶联剂 水滑石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在天然海水中对碳钢材料的缓蚀性能
5
作者 刘会媛 柳鑫华 +7 位作者 张源 石晓宇 罗宝晶 张红霞 李彦哲 马楠 古林艳 杜嘉瑞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26-5236,共11页
为了拓宽聚环氧琥珀酸的应用范围,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对聚环氧琥珀酸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将得到的PESA-Lcy-Sea及其四元复配物作为海水介质中Q235碳钢(QCA)材料的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当PESA-L... 为了拓宽聚环氧琥珀酸的应用范围,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对聚环氧琥珀酸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将得到的PESA-Lcy-Sea及其四元复配物作为海水介质中Q235碳钢(QCA)材料的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当PESA-Lcy-Sea、HAPP、Zn^(2+)和Na_(2)WO_(4)分别为0.65、0.01、0.004和0.04 g/L时,他们之间有着良好的协同缓蚀效果,且缓蚀率可以达到94.59%。PESA-Lcy-Sea四元复配物对阴、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腐蚀电流降低。EIS证明了四元复配物的加入增强了QCA表面电荷转移的阻力。SEM、AFM、XPS和CA检测可知,缓蚀剂通过在Q235钢表面形成保护膜来抑制腐蚀,从而PESA-Lcy-Sea四元复配物有更好的缓蚀效果。研究为天然海水作为冷却水缓蚀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材料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 天然海水 复合缓蚀剂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纳米银的柔性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6
作者 翟江丽 张源 +2 位作者 刘欣 刘美如 卫爽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以桔子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利用微波一锅法绿色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能谱、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修饰到碳布表面,... 以桔子皮提取液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利用微波一锅法绿色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能谱、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修饰到碳布表面,制备柔性葡萄糖的无酶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发现,所制备的石墨烯纳米银柔性电极在碱性条件下对葡萄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法检测葡萄糖,在0.5~20.0mmol/L浓度范围符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5)mol/L(S/N=3)。该柔性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测定饮料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6%~10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银 绿色合成 柔性电极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叶提取物在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7
作者 郭强强 赵海燕 +1 位作者 石春杰 田会娟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4-172,共9页
目的 开发一种新的植物提取物缓蚀剂,研究其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枸杞叶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制备出提取物(LBLE),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运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进行评估,采用扫描... 目的 开发一种新的植物提取物缓蚀剂,研究其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枸杞叶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制备出提取物(LBLE),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运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对碳钢的缓蚀作用进行评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碳钢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并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 LBLE对温度有较好的适应性,当LBLE质量浓度为800mg/L时,在30~60℃温度范围内,缓蚀率均在90%以上。极化曲线表明,随着LBLE的加入,腐蚀电位正移,且偏移不超过85 mV,LEBE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交流阻抗表明,电荷转移电阻随着LBLE浓度的增大而增大,LBLE缓蚀剂分子通过吸附保护,抑制了电极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荷传递;吸附热力学表明,在30~60℃温度范围内,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均在-30 kJ/mol左右,表明吸附过程为混合型吸附。结论 LBLE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酸洗缓蚀剂,通过与碳钢表面之间的物理和化学吸附双重作用形成的保护膜有效地抑制了盐酸溶液/碳钢界面的电荷转移,表现出了优异的缓蚀效果,为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叶提取物 碳钢 盐酸 缓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基”教学和“STS”教育评价新的化学课程 被引量:2
8
作者 霍爱新 倪静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4年第4期11-13,共3页
旧的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以"双基"教学为主,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则贯穿了"STS"教育。通过对"双基"教学和"STS"教育的对比,对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 双基教学 STS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项目评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沈玉龙 吴树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85,共4页
介绍了200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5个获奖项目分别是:绿色合成路线奖授予了Battelle及其团队,他们开发了一种用于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的生物基墨粉;②绿色反应条件奖授予了Nalco公司,他们开发了用于水冷系统控制的3D TRA... 介绍了200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5个获奖项目分别是:绿色合成路线奖授予了Battelle及其团队,他们开发了一种用于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的生物基墨粉;②绿色反应条件奖授予了Nalco公司,他们开发了用于水冷系统控制的3D TRASAR技术;③绿色化学品奖授予了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他们开发了第二代多杀菌素类杀虫剂Spinetoram;④小企业奖授予了SiGNa Chemistry公司,他们开发了稳定碱金属技术,使采用碱金属的合成过程安全、持久;⑤学术奖授予了密歇根州州立大学的Maleczka Robert E.教授和Smith Milton R.教授,他们开发了一种制备硼酸酯的绿色催化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2008年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项目评述
10
作者 吴树新 关俊霞 沈玉龙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5,共4页
介绍了2007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5个奖项分别是:①俄勒冈州立大学的LiK.C.教授与哥伦比亚木业公司以及赫克力士集团公司合作开发了用大豆粉为原料制备黏合剂的替代品,获得了绿色合成路线奖。②Headwaters技术公司利用... 介绍了2007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获奖项目。5个奖项分别是:①俄勒冈州立大学的LiK.C.教授与哥伦比亚木业公司以及赫克力士集团公司合作开发了用大豆粉为原料制备黏合剂的替代品,获得了绿色合成路线奖。②Headwaters技术公司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直接由氢气和氧气合成双氧水,获得了绿色反应条件奖。③嘉吉公司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出了己内酯多元醇用以替代石油基多元醇,获得了设计绿色化学品奖。④NovaSterilis公司发明了采用二氧化碳的灭菌新技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一种过氧化物进行医疗灭菌的环境友好技术,获得了小企业奖。⑤德克萨斯州大学的KrischeM.J.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催化氢转移反应,用于碳-碳键的形成,获得了学术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2007年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皮结构及缓蚀剂对Q235B热轧H型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蒲实 田亚强 +4 位作者 王惠聪 吴立红 柳鑫华 李秀清 陈连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40,146,共6页
通过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结合SEM、XRD,研究了氧化铁皮和缓蚀剂协同作用下Q235B热轧H型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氧化铁皮结构的耐蚀性由低到高依次为Fe_(3)O_(4)+Fe<FeO<Fe_(3)O_(4)。在循环水作用下,3种氧化皮结构... 通过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结合SEM、XRD,研究了氧化铁皮和缓蚀剂协同作用下Q235B热轧H型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氧化铁皮结构的耐蚀性由低到高依次为Fe_(3)O_(4)+Fe<FeO<Fe_(3)O_(4)。在循环水作用下,3种氧化皮结构腐蚀产物为α-FeOOH、γ-FeOOH、β-FeOOH和Fe_(3)O_(4);在复配缓蚀剂作用下,形成了Fe_(2)WO_(6)钝化膜,并存在难溶物Zn(OH)_(2)及络合物ZnOHCl,抑制了腐蚀发生。在两种环境下(循环水和复配缓蚀剂),腐蚀速率及自腐蚀电流均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值分别为0.2071 g·m^(-2)·h^(-1)、2.14×10^(-5) A·cm^(-2)和0.1010 g·m^(-2)·h^(-1)、1.81×10^(-6) A·cm^(-2),阻抗模值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分别为720.6、26554.2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H型钢 氧化铁皮 缓蚀剂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课程STS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
12
作者 霍爱新 柴亚楠 高翠如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它是以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为中心而形成的教育。新高中化学课程摒弃了传统"双基"教育的不足,渗透了STS教育的内容。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 STS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它是以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为中心而形成的教育。新高中化学课程摒弃了传统"双基"教育的不足,渗透了STS教育的内容。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等方面体现了STS的思想,在新课程中构建STS教育知识体系,增强教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STS教育 高中化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秀阁 曹银慧 +1 位作者 孟祥军 杨笑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73-75,共3页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采用问题引领、史实资料、新旧知识对比和网络热点等五大情境策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采用问题引领、史实资料、新旧知识对比和网络热点等五大情境策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情境策略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SnS/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2,4-二氯苯酚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改花 刘爽 罗宝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6-782,共7页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Sn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物,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将纳米SnS/MWCNTs复合物10 mg超声分散在1.0 mL 5%(体积分数)全氟化树脂溶液中...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Sn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物,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将纳米SnS/MWCNTs复合物10 mg超声分散在1.0 mL 5%(体积分数)全氟化树脂溶液中,分取8.0μL滴涂于处理好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得到修饰电极(纳米SnS/MWCNTs/GCE)。以纳米SnS/MWCNTs/GCE为工作电极,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纳米SnS/MWCNTs/GCE电化学性能进行考察,研究了2,4-二氯苯酚(2,4-DCP)在纳米SnS/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纳米SnS/MWCNTs/GCE对2,4-DCP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和较高的选择性;2,4-DCP的浓度在0.05~3.00μmol·L^(-1)内与DPV响应的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3×10^(-8)mol·L^(-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水样进行回收试验,2,4-DCP回收率为92.0%~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nS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2 4-二氯苯酚(2 4-DCP)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秀阁 姚晓倩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15期116-119,共4页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为载体,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实验贯穿教学、驱动质疑、联系生活、构建实验思维导图、自主探究实验和多元评价实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把握化学...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为载体,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实验贯穿教学、驱动质疑、联系生活、构建实验思维导图、自主探究实验和多元评价实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把握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并获得发展,以期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化学实验 中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改性水滑石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先铭 张宁 +2 位作者 李改花 刘爽 刘征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镁铝镧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表面进行湿法改性,讨论了不同改性条件对聚氯乙烯(PVC)静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烘箱变...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镁铝镧碳酸根型水滑石(LDHs)表面进行湿法改性,讨论了不同改性条件对聚氯乙烯(PVC)静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表征。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烘箱变色法、转矩流变法、热重分析法等测定了SDS改性前后PVC/LDHs样品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恒定pH=7,SDS为LDHs质量的10%,水浴80℃下搅拌3 h,改性效果最佳;SDS并未破坏LDHs的晶体结构,仅吸附在表面,增强了与PVC的相容性;改性后的PVC/LDHs样品静态及动态热稳定时间达65、28.5 min,改善了后期着色,更易塑化成型;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温度为346℃,较未添加前增加55℃,能较好地抑制PVC的热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类水滑石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缓蚀剂对碳钢材料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占达 柳鑫华 +6 位作者 王瀛 赵红丽 王磊 夏一鸣 古林艳 杜嘉瑞 王伊然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57-7165,共9页
用硫代甲酰二肼与聚琥珀酰亚胺合成了新型改性聚天冬氨酸(PASP/CD)。其次,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对PASP/CD进行了结构表征。最后,采用质量法、电化学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及能谱研究了PASP/CD在0.5... 用硫代甲酰二肼与聚琥珀酰亚胺合成了新型改性聚天冬氨酸(PASP/CD)。其次,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NMR)对PASP/CD进行了结构表征。最后,采用质量法、电化学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和扫描电镜及能谱研究了PASP/CD在0.5 mol/L盐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PASP/CD作为混合型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加入PASP/CD后,体系的电荷转移电阻显著增加。PASP/CD的浓度为80 mg/L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1.48%,远高于PASP;与PASP相比,PASP/CD的缓蚀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AFM图和粗糙度数据可知PASP/CD具有良好的腐蚀抑制性能。发现PASP/CD的缓蚀作用是由于其侧链上的新官能团在钢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成膜的结果。研究为拓宽绿色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综合性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天冬氨酸 碳钢 腐蚀 电化学法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会娟 赵玥 +1 位作者 郭强强 洪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以丙氨酸为原料制备丙氨酸盐酸盐,再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丙氨酸衍生物,采用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丙氨酸及丙氨酸衍生物在30℃、0.5 mol/L硫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 以丙氨酸为原料制备丙氨酸盐酸盐,再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丙氨酸衍生物,采用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丙氨酸及丙氨酸衍生物在30℃、0.5 mol/L硫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丙氨酸衍生物由于增加了疏水烷烃长链,缓蚀效果明显优于丙氨酸。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缓蚀性能测试均表明在丙氨酸衍生物投加量300 mg/L时,缓蚀率即可达到90%以上。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丙氨酸衍生物在较低质量浓度(50~100 mg/L)时对阳极金属氧化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为阳极型缓蚀剂;在较高质量浓度(200~500 mg/L)时会同时降低阴极析氢反应和阳极金属氧化反应的速率,从而降低整体腐蚀反应的速率,为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丙氨酸 丙氨酸衍生物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甲苯磺酰胺三元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会娟 赵玥 +1 位作者 郭强强 洪岩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为了研制出用量少、效率高的低毒高效缓蚀剂,采用失重法、电化学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邻甲苯磺酰胺(OTS)、碘化钾(KI)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的三元缓蚀剂在0.5 mol·L^(-1)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三元... 为了研制出用量少、效率高的低毒高效缓蚀剂,采用失重法、电化学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邻甲苯磺酰胺(OTS)、碘化钾(KI)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的三元缓蚀剂在0.5 mol·L^(-1)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三元缓蚀剂最优浓度比为OTS∶KI∶CTAB=15∶6∶5,总浓度130 mg·L^(-1)时,缓蚀率可达98.18%。添加三元缓蚀剂后腐蚀过程的活化能增大,说明腐蚀反应更难发生。三元缓蚀剂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在碳钢表面的吸附为自发的弱化学吸附过程。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法(EIS)计算的缓蚀率均与失重法一致。极化曲线表明三元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SEM微观相貌可看出添加三元缓蚀剂后,碳钢表面几乎无腐蚀痕迹,说明三元缓蚀剂分子之间具有缓蚀协同作用,形成了致密牢固的保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邻甲基苯磺酰胺 协同效应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友好型缓蚀剂蚕沙提取物的缓蚀性能
20
作者 柳鑫华 付占达 +10 位作者 赵红丽 高永光 王瀛 胡海凤 张源 张青 王磊 古林艳 郑福庆 张国炜 杨天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90,共13页
目的为拓展绿色缓蚀剂的范围,研究了盐酸介质中蚕沙提取物(SSE)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方法通过乙醇-丙酮回流法从蚕沙中提取获得SSE,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vis)分析,确定了SSE的主要结构和在盐酸介质中的稳定性。其次,分别采... 目的为拓展绿色缓蚀剂的范围,研究了盐酸介质中蚕沙提取物(SSE)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方法通过乙醇-丙酮回流法从蚕沙中提取获得SSE,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vis)分析,确定了SSE的主要结构和在盐酸介质中的稳定性。其次,分别采用失重、动态电位极化(PDP)、阻抗谱(E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量等方法,研究了SSE对0.5 mol/L盐酸体系中Q235钢的缓蚀性能。通过拟合计算研究温度对动力学性能参数(活化能Ea、活化熵ΔSa0和活化焓ΔHa0)和吸附性能参数(吸附焓ΔH0ads、吸附熵ΔSads0和吸附自由能ΔGads0)的影响。结果SSE通过抑制本盐酸体系中的阴极和阳极反应,延缓了Q235钢的腐蚀,保护了试片,属于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绿色缓蚀剂。随着SSE浓度的提高,活性腐蚀部位被阻断,腐蚀速率降低,缓蚀效率提高。在293 K和SSE质量浓度为0.252 g/L的条件下,失重法测试SSE对试片的缓蚀率为94.84%。通过表面分析手段研究了SSE对Q235钢的缓蚀机理。结论SSE是一种在酸洗领域中具有较好缓蚀性能的环保型缓蚀剂,可以为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持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提取物 叶绿素 缓蚀剂 朗缪尔单层吸附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