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学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0,共2页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高校教育的起点,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文章将结合当前师范院校入学教育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教育理念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个案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安海娟 陈艳秋 刘腾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的部分学生做"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并进行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总体精神状况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他们的精神自主性增强,精神需求明显增长... 通过对河北省高校的部分学生做"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调查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并进行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总体精神状况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他们的精神自主性增强,精神需求明显增长,精神生活丰富多元,精神生活层次明显,精神感受总体良好。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尚未瓦解,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呈现消极一面:如精神支柱欠缺、精神消费不良(缺乏主流精神食粮、新的话语方式有弊端)、精神生活空虚(缺乏学习动力、人际交往庸俗化、情感生活空虚、心理问题突出)、休闲活动单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生活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小说中的“新中国”想象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继宁 郑丽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0-153,共4页
从具有互文关系而政治倾向迥异的四篇清末新小说可以见出,其时知识精英对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共同信念,从中可以复现当时知识精英对未来中国的道路设计、实现途径及远景规划的全景。清末新小说对于"新中国"的想象,具有... 从具有互文关系而政治倾向迥异的四篇清末新小说可以见出,其时知识精英对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共同信念,从中可以复现当时知识精英对未来中国的道路设计、实现途径及远景规划的全景。清末新小说对于"新中国"的想象,具有政治启蒙目的,以实现"小说"救国的宗旨。但这些小说文本仅仅停留于"民族国家"想象,尚未完成国家理论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小说 “新中国” 想象 民族国家 互文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史: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泽德 刘华欣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4,共6页
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类型和研究取向,口述史除具备质的研究范式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独立特征。在传播学研究中运用口述史是口述史跨学科性的一种体现,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不仅为传播学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丰富传播学... 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类型和研究取向,口述史除具备质的研究范式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独立特征。在传播学研究中运用口述史是口述史跨学科性的一种体现,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不仅为传播学研究提供新的路径,丰富传播学研究的纬度,且为传播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理念,对传播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质的研究 传播学研究 共享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与“治疗”——对清末新小说中一对隐喻的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继宁 郑丽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9-151,共3页
旨在"小说救国"的清末新小说中,作为隐喻的"疾病"与"治疗",对称性地驱迫着文学文本的话语生产方式,存在着热衷西化,中经扬弃,继而持守现实主义的身体国家化的演变逻辑。这一考察,彰显出了近代中国民族主... 旨在"小说救国"的清末新小说中,作为隐喻的"疾病"与"治疗",对称性地驱迫着文学文本的话语生产方式,存在着热衷西化,中经扬弃,继而持守现实主义的身体国家化的演变逻辑。这一考察,彰显出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策源性的动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小说 病夫 新民 身体国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志梅 王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对石家庄市城市、农村两所中学3 89位在校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存在性别和来源差异;第二,初中生...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对石家庄市城市、农村两所中学3 89位在校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第一,初中生的个性特征存在性别和来源差异;第二,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初中生个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自然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语文教学 情感体验 中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师书法教学能力构成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学鹏 周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1,共3页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关键词 书法教学 语文教师 能力构成 教育指导纲要 《指导纲要》 教师队伍 书法教师 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演变中的理据重构现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素凤 杨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5-207,共3页
汉字是据义构形的表意文字,其原初字形是有理据的。在汉字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理据重构成为一种重要现象。通过对纷纭复杂的汉字理据重构现象进行分析,并根据演变前后构形理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汉字理据重构现象作出恰当的分类,并对... 汉字是据义构形的表意文字,其原初字形是有理据的。在汉字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理据重构成为一种重要现象。通过对纷纭复杂的汉字理据重构现象进行分析,并根据演变前后构形理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汉字理据重构现象作出恰当的分类,并对理据重构原因作出较为科学的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演变 理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语言理论视野下的汉语语文教学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89,共5页
当前语文教学的学理性,应以母语语言能力的强化为意图,以元语言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层级的目标。元语言能力属于一种元语言意识行为,体现了主体对语音、单词、句法、语用等要素的主动控制。在元语言能力对言语行为的监控反思过程中,伴随着... 当前语文教学的学理性,应以母语语言能力的强化为意图,以元语言能力的培养为高一层级的目标。元语言能力属于一种元语言意识行为,体现了主体对语音、单词、句法、语用等要素的主动控制。在元语言能力对言语行为的监控反思过程中,伴随着元语知识向以语感为核心的一般语言能力的转化。"学得"机制并不仅仅体现为克拉申的语言"监控"功能,它还是形成、强化语言能力尤其是元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元语言 元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需求视界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艳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3-174,共2页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社会需求为终极目标,从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的教学权重、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重构、教学方法的更新等角度再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目的在于跳出学校教学的圈囿,从学以致用的层面思考人...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社会需求为终极目标,从大学语文人文性、工具性的教学权重、教学内容的调整与重构、教学方法的更新等角度再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目的在于跳出学校教学的圈囿,从学以致用的层面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社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骚体赋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新时期的骚体赋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在骚体赋概念的界定及所属范畴划分上,对其是否包含拟骚之作、是否归属于诗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二是总结归纳了骚体赋的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三是对骚体赋作家、作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个案式解读分... 新时期的骚体赋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在骚体赋概念的界定及所属范畴划分上,对其是否包含拟骚之作、是否归属于诗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二是总结归纳了骚体赋的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三是对骚体赋作家、作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个案式解读分析。以上研究成果,不但明晰了骚体赋的文体特征,总结了骚体赋创作的艺术经验,对于推进辞赋研究整体进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骚体赋 概念界定 题材内容 艺术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政治小说”勃兴平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丽丽 郭继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6-169,共4页
梁启超的努力,使"小说救国"论蔚为大观。作为"新小说"肇始的"政治小说",先天地秉赋着宣教的文学社会功能。这一文学史实的还原,必须依傍于政治小说流变的描述。
关键词 清末 政治小说 小说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书法教材毛笔楷书范字选择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予 张学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2,共4页
教学用书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性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参照。2013年初,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具体指出“义务教育三至六年... 教学用书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性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参照。2013年初,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要对书法教育学生用书进行审查,具体指出“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普通高中书法选修课教材须经教育部审定通过后使用”[1]。文件发布两年后,即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材 中小学 标准研究 楷书 毛笔 教育指导纲要 学生用书 专家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藏敦煌写本残卷《国语·周语下》校记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万青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72,共10页
敦煌研究院藏写本《国语.周语下》,存录《国语》正文802字,注文1190字。根据今传《国语》各本及韦注、贾注等与写本《国语》残卷正文、注文的对勘,发现写本《国语》残卷正文在用字等多个方面与今传《国语》有着诸多不同,且有正文脱漏、... 敦煌研究院藏写本《国语.周语下》,存录《国语》正文802字,注文1190字。根据今传《国语》各本及韦注、贾注等与写本《国语》残卷正文、注文的对勘,发现写本《国语》残卷正文在用字等多个方面与今传《国语》有着诸多不同,且有正文脱漏、正文误植注文中等现象。写本《国语》残卷注文和韦注、贾注相较,互有优劣。通过写本注与贾逵《国语》注的辑佚条目对勘,完全可以断定残卷注文不是贾逵的。由于《国语》注唯韦注完整、贾注存世较多以外,其它各家注存世条目很少,无法与写本相关部分对勘,故无法确认写本《国语》注的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残卷 《国语·周语下》 韦注 贾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丁林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主体意识 学生 发展意识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的唐诗整理与唐诗学倾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春青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1,共5页
明末的唐诗刊刻多全集、多中晚唐诗集、多汇评合刻本;有明显的整理意识,表现在全唐观念、补充观念、汇总观念;在唐诗学方面,宗尚态度走向调和折衷,研究视角发生转换,批评话语得以更新,出现了分尊四唐或四唐各有其美的多元化倾向。
关键词 明末 唐诗整理 唐诗学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泛滥:对文学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忧虑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丁林 吴俊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手段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文教科书研制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相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3,共5页
根据语文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借鉴国内外母语教科书的经验,语文教科书的研制应重视程序性知识。在课程与教学的系统中,教科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与研制课程内容,变革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提供教学过程与方法,以体现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研制 程序性知识 教科书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居正改革对晚明党争及文人结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宗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3-97,共5页
张居正改革失败后 ,其负面作用促就了晚明政派党争和文人结社的进程。即 ,一方面 ,由于受相权膨胀、专制肆行及言路阻塞的束制 ,阁、部之争演变成了党派与宦官势力的角斗 ,言论自由的回拨 ,又催促了党争的激化 ;另一方面 ,严酷的政治环... 张居正改革失败后 ,其负面作用促就了晚明政派党争和文人结社的进程。即 ,一方面 ,由于受相权膨胀、专制肆行及言路阻塞的束制 ,阁、部之争演变成了党派与宦官势力的角斗 ,言论自由的回拨 ,又催促了党争的激化 ;另一方面 ,严酷的政治环境 ,使许多落魄文人无可奈何 ,只好远离政治旋涡 ,退而结社 ,觞咏酬唱 ,致使晚明文风亦为之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改革 晚明党争 文人结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