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铁尾矿制备复相材料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明熹 谷莹蕾 +7 位作者 王志明 李锋锋 王伟 王传璐 范晓晨 赵晨晨 蔡永丰 沈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工业废弃物铁尾矿为原料,同时配以紫木节、苏州土、烧滑石、氧化铝粉为辅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堇青石-莫来石复相材料。通过测定复相材料的显气孔率、吸水率、线收缩率、抗折强度、抗热震性等性能指标,研究了堇青石与莫来石摩尔比... 以工业废弃物铁尾矿为原料,同时配以紫木节、苏州土、烧滑石、氧化铝粉为辅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堇青石-莫来石复相材料。通过测定复相材料的显气孔率、吸水率、线收缩率、抗折强度、抗热震性等性能指标,研究了堇青石与莫来石摩尔比、铁尾矿的含量、烧结温度等因素对复相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SEM手段等研究了复相材料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复相材料的最大抗折强度为29.79 MPa,抗热震性达到72次,该试样以堇青石、莫来石晶相为主,另有少量的液相,无其他杂质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莫来石 复相材料 铁尾矿 显微结构 材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盐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偲 董翠芝 +4 位作者 张明熹 李锋锋 赵晨晨 刘文静 菜永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综述了钨酸盐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乳液法、离子置换法、化学沉淀法等制备钨酸盐的工艺过程,总结了可应用于发光、催化剂、光催化剂、负热膨胀、缓蚀、电解质以及抗菌等领域的钨酸盐材料。
关键词 钨酸盐 功能材料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银基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永丰 刘作涛 +5 位作者 常石岩 张明熹 吕朝霞 沈毅 李锋锋 李志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磷酸银基可见光光催化材料近几年来成为了光催化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各国研究者从合成方法出发,对该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进而提升磷酸银的光催化性能。从沉淀法、固相粒子交换法、水热法、微波辅助法和电化学法五个方向综述了近年... 磷酸银基可见光光催化材料近几年来成为了光催化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各国研究者从合成方法出发,对该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进而提升磷酸银的光催化性能。从沉淀法、固相粒子交换法、水热法、微波辅助法和电化学法五个方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磷酸银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的研究情况,并对其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磷酸银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静 董翠芝 +5 位作者 张明熹 李锋锋 何欣语 陈晨 赵晨晨 孟偲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0,共4页
从发光特性、红移、猝灭和近红外发光性质及机理四方面,综述了锗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为锗酸盐发光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锗酸盐发光材料 发光 红移 猝灭 近红外发光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超 张明熹 +8 位作者 李锋锋 韩丽营 金坤 谷莹蕾 王志明 王传璐 刘文静 王伟 沈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7,72,共4页
主要介绍了各类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3DOM)无机材料的研究现状,详细说明了各类模板法的优劣性及其发展应用,为深入探索和研究3DOM无机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三维有序大孔无机材料 模板法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银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提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彭超 刘云峰 +2 位作者 刘作涛 李锋锋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共9页
21世纪以来相继开发出了多种光催化材料,其性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Ag3VO4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远高于当前已知的其他大部分可见光催化剂,Ag3VO4在可见光下表现出的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Ag3VO4也存在着一些银系半导体普遍... 21世纪以来相继开发出了多种光催化材料,其性能不尽相同,但是其中Ag3VO4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远高于当前已知的其他大部分可见光催化剂,Ag3VO4在可见光下表现出的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Ag3VO4也存在着一些银系半导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光腐蚀等现象限制了Ag3VO4的循环利用,从而无法进行推广使用。通过细化Ag3VO4的晶粒尺寸,与其他半导体复合形成异质结构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Ag3VO4的光催化性能。本文将对可以提升Ag3VO4光催化性能的几种途径来进行叙述,同时总结归纳Ag3VO4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银 光催化 异质结构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亢静锐 董桂霞 +2 位作者 李雷 李宗峰 杨双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采用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一水合氢氧化锂为锂源,利用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LTO),研究了水热后不同烧结温度对LTO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分别为500、550、600、650、700℃时,烧结... 采用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一水合氢氧化锂为锂源,利用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LTO),研究了水热后不同烧结温度对LTO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分别为500、550、600、650、700℃时,烧结LTO均为尖晶石型;500、550、600℃烧结LTO的微观形貌为纳米片状结构,当温度升高到650℃时,LTO出现纳米棒状结构,随着温度继续升高,LTO在700℃时生成较厚的纳米片状结构;当烧结温度为650℃时,LTO的比表面积为94.5907 m^2·g^(-1),气孔体积为0.9663 mL·g^(-1),此时Li_4Ti_5O_(12)的放电比容量达到最大值240 mAh·g^(-1);电流密度100 mA·g^(-1)、循环260次条件下,LTO容量保持率达96.45%,电流密度为1和2 A·g^(-1)、循环1000次条件下,LTO容量保持率达92.97%和7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烧结温度 显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凝胶注模成型过程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尚晓娴 杜蛟 张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31,共4页
根据实验结果收集相关数据,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固相量和研磨时间对Al2O3陶瓷浆料黏度的影响,以及固相量对坯体烧成收缩率的影响。再根据实验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结果表明,结构为3-9-2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为精确的拟合凝胶注... 根据实验结果收集相关数据,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固相量和研磨时间对Al2O3陶瓷浆料黏度的影响,以及固相量对坯体烧成收缩率的影响。再根据实验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结果表明,结构为3-9-2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为精确的拟合凝胶注模成型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其拟合相关系数R为0.986,而且该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BP神经网络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银光催化性能提升与增强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锋锋 蔡永丰 +3 位作者 张明熹 常石岩 沈毅 李志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05-4015,共11页
Ag_3PO_4是目前光催化效率最高的可见光光催化剂之一,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和CO2还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Ag_3PO_4光催化性能距离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因此对其性能提升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 Ag_3PO_4是目前光催化效率最高的可见光光催化剂之一,在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和CO2还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Ag_3PO_4光催化性能距离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因此对其性能提升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围绕Ag_3PO_4纳米化、形貌控制、异质结构等提升光催化性能的途径及其增强机制进行阐述,其中与Ag_3PO_4形成异质结构是目前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最主流的方法,Ag_3PO_4与金属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有机半导体、单质金属形成的异质结构均有效改善了其光催化性能,最后还对Ag_3PO_4基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银 催化 降解 环境 性能提升 增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剂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季娟 杜含笑 +3 位作者 秦辰伟 张泽 李锋锋 张明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3-87,共5页
TiO_(2)是一种传统的光催化剂,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和无毒等特性,但其宽带隙导致光催化活性受到抑制。通过离子掺杂减小带隙宽度进而提高TiO_(2)光催化反应活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介绍了离子掺杂改性机理,综述了单一金属离子掺杂、单... TiO_(2)是一种传统的光催化剂,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和无毒等特性,但其宽带隙导致光催化活性受到抑制。通过离子掺杂减小带隙宽度进而提高TiO_(2)光催化反应活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介绍了离子掺杂改性机理,综述了单一金属离子掺杂、单一非金属离子掺杂和离子共掺杂TiO_(2)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改性 光催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硫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宗峰 董桂霞 +2 位作者 亢静锐 李雷 吕易楠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2-1046,共5页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锂离子电池所用的电极材料。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中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硫化锰、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钴和硫化铜)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结构(一维、二维、三维结构)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锂离子电池所用的电极材料。综述了近几年来锂离子电池中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硫化锰、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钼、硫化钨、硫化钴和硫化铜)及其复合材料在不同结构(一维、二维、三维结构)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例如一维多孔FeS2@C 纳米线、WS2/碳纳米纤维(WS2/CNFs)、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和三维石墨烯网络组成的纳米复合物(MnS/G)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过渡金属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电纺丝法制备Eu^3+掺杂锆酸镧多孔纤维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红燕 季文玲 +1 位作者 魏恒勇 崔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85,共5页
以LaCl3、ZrClO2·8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得烧绿石型的锆酸镧纤维,并引入分相剂石蜡在纤维中构筑多孔结构。采用XRD、SEM和BET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和形貌,采用PL光谱测试了Eu^3+掺杂的锆酸镧纤维的发光性... 以LaCl3、ZrClO2·8H2O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法制得烧绿石型的锆酸镧纤维,并引入分相剂石蜡在纤维中构筑多孔结构。采用XRD、SEM和BET研究了纤维的结构和形貌,采用PL光谱测试了Eu^3+掺杂的锆酸镧纤维的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引入分相剂石蜡可以改善纤维中的孔结构,当石蜡用量为4 mL时所制备的锆酸镧纤维物相纯度高,其比表面积为20.77 m^2·g^-1,平均孔径19.3 nm,有较为丰富的孔结构且分布均匀。因此,在该纤维中掺杂Eu^3+后,由于氧离子与稀土离子间的电荷跃迁,以及多孔结构光散射的作用,多孔纤维的发光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镧 多孔纤维 微乳液电纺丝法 分相剂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银的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含笑 季娟 +3 位作者 张泽 秦辰伟 李锋锋 沈毅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25,32,共10页
Ag_(3)P0_(4)是—种出色的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剂,在处理废水、制氢和还原C0_(2)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因其光腐蚀、化学性质不稳定、颗粒尺寸较大等缺点,对其性能的提升广泛受到关注。本文围绕Ag_(3)PO_(4),异质结、形貌尺寸控... Ag_(3)P0_(4)是—种出色的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剂,在处理废水、制氢和还原C0_(2)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因其光腐蚀、化学性质不稳定、颗粒尺寸较大等缺点,对其性能的提升广泛受到关注。本文围绕Ag_(3)PO_(4),异质结、形貌尺寸控制、负载等提升光催化性能途径进行阐述,其中与Ag_(3)P0_(4)形成异质结是目前最主流的方法,最后对Ag_(3)P0_(4)基光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银 改性 光催化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与BHAPE对RPUF燃烧及成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博渊 陈兴刚 桑晓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39,43,共6页
制备了可膨胀石墨(EG)和N,N-[双(2-羟乙基)氨甲基]磷酸二乙酯(BHAPE)单独添加及复配使用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组合冲击试验机、氧指数仪、综合热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对力学性能、... 制备了可膨胀石墨(EG)和N,N-[双(2-羟乙基)氨甲基]磷酸二乙酯(BHAPE)单独添加及复配使用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组合冲击试验机、氧指数仪、综合热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对力学性能、阻燃性、热稳定性、燃烧性能及炭层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HAPE的添加能够改善RPUF的比冲击强度,减少EG对体系力学性能的损害;氧指数(LOI)的实际值明显高于计算值,复配组分的LOI由20.3%提高到29.2%,EG/BHAPE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EG/BHAPE复配使阻燃体系的初始分解温度、最大热解速率、热释放速率、总热及总烟释放量降低,残炭率提高,燃烧后形成厚且致密的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炭作用 聚氨酯 阻燃 协同效应 残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掺杂BaZr0.1Ti0.89Fe0.01O3陶瓷弥散性铁电相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云 顿温新 +6 位作者 郑占申 李远亮 闫树浩 汪宇凡 郭波 岳茜 宋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27,共7页
以乙酸钡、硝酸氧锆、钛酸四丁酯为原料,La2O3、Fe2O_3作为掺杂物质,改变掺杂剂的用量及采用不同的烧结温度,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BaZr(0.1)Ti(0.89)Fe(0.01)O3(BZTF)系介质陶瓷。研究了La掺杂对试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 以乙酸钡、硝酸氧锆、钛酸四丁酯为原料,La2O3、Fe2O_3作为掺杂物质,改变掺杂剂的用量及采用不同的烧结温度,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BaZr(0.1)Ti(0.89)Fe(0.01)O3(BZTF)系介质陶瓷。研究了La掺杂对试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弥散性铁电相变的影响。XRD结果显示所有试样均出现单一的钙钛矿型的特征峰。掺杂适量La^(3+)可以提高试样电性能。随La^(3+)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晶格畸变程度增加,使得居里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铁电相变弥散性程度的增加可归因于晶粒的生长变大和长程有序微区的减少。当掺杂0.6 mol%La时试样有最大程度的弥散性铁电相变,介电温度稳定性最佳:ε(25℃)=5680,tanδ=0.044,Tc=42℃,γ=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钡 氧化镧 晶体结构 弥散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铜/三氧化钼对RPUF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胡博渊 陈兴刚 桑晓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8,共5页
比较了氧化亚铜(Cu_2O)与三氧化钼(MoO_3)填充可膨胀石墨(EG)/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氧指数(LOI)、烟密度(SDR)、热释放速率(HRR)和残炭率等的差异,并对其力学性能、阻燃性、燃烧性能及炭层形貌等进行了... 比较了氧化亚铜(Cu_2O)与三氧化钼(MoO_3)填充可膨胀石墨(EG)/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氧指数(LOI)、烟密度(SDR)、热释放速率(HRR)和残炭率等的差异,并对其力学性能、阻燃性、燃烧性能及炭层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抑烟剂的添加使比压缩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但对比冲击强度和氧指数的提高收效甚少。抑烟剂添加量为10份时效果最优,6份时抑烟效率最高,MoO_3的抑烟效果优于Cu_2O。添加抑烟剂显著降低了产烟量,提高了残炭率,对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THR)的降低影响较小。抑烟剂的添加促进了成炭效应,炭层结构越致密,残炭率越高,单位质量烟密度等级(SDRpm)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三氧化钼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阻燃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多孔锆酸镧粉体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杨金萍 季文玲 +3 位作者 张浩 刘盼 崔燚 魏恒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7-733,共7页
本文以LaCl3、ZrClO2·8H2O为原料,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烧绿石型的锆酸镧粉体,并引入模板剂P123调控粉体中的孔道结构。采用XRD、SEM和BET研究了粉体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Eu^3+掺杂的锆酸镧粉... 本文以LaCl3、ZrClO2·8H2O为原料,乙醇和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烧绿石型的锆酸镧粉体,并引入模板剂P123调控粉体中的孔道结构。采用XRD、SEM和BET研究了粉体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荧光光谱仪测量了Eu^3+掺杂的锆酸镧粉体的发光性能。研究表明,模板剂P123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大孔数量,当溶液中P123含量为6.56 g·mL^–1时,得到的锆酸镧颗粒中孔道丰富,平均孔径为43 nm,孔容为0.15 cm^3·g^–1,在该锆酸镧粉体中掺杂Eu^3+后样品的发光性能显著增强,且猝灭浓度从9mol%提高到11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镧 多孔材料 掺杂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添加剂NaHCO_(3)对多孔氮化铌纤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崔静轩 吕东风 +6 位作者 张学凤 郭鑫鑫 刘洁 张澳寒 崔帅 魏恒勇 卜景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超级电容器因其高效、快捷和循环稳定性好等因素成为应用广泛的新型储能装置,而电极材料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采用五氯化铌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结合氨气还原氮化技术制备多孔氮化铌纤维,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制备成Nb_(4)N_(5)||Nb_(4... 超级电容器因其高效、快捷和循环稳定性好等因素成为应用广泛的新型储能装置,而电极材料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采用五氯化铌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结合氨气还原氮化技术制备多孔氮化铌纤维,将其作为电极材料制备成Nb_(4)N_(5)||Nb_(4)N_(5)对称型扣式电容,并在Na_(2)SO_(4)水系电解液中加入NaHCO_(3)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氮化铌纤维呈四方相,连续且表面呈现多孔化。多孔氮化铌电极存在双电层及赝电容储能两种机制,当添加15 mmol·dm^(-3)的NaHCO_(3)时,超级电容器比电容提高到187 F·g^(-1),其中,阻抗R_(1)和扩散阻抗W_(R)分别缩小为1.22Ω和1.47Ω,同时体系离子电导率提高,载流子浓度增大到6.58×10^(24)cm^(3),弛豫时间缩短至0.2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危机 超级电容器 氮化铌纤维 电解液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郭明月 汪路夷 +3 位作者 蔡永丰 沈毅 王进 赵都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9,23,共4页
金属银纳米粒子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其他半导体材料通过原位还原法在其表面获得银纳米颗粒,能显著增强可见光吸收。而可见光响应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因此银纳米粒子在光催化及光能利用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 金属银纳米粒子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其他半导体材料通过原位还原法在其表面获得银纳米颗粒,能显著增强可见光吸收。而可见光响应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因此银纳米粒子在光催化及光能利用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对银纳米粒子的发展、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等离子共振效应 原位还原法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掺杂对ZnGa2O4光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刘作涛 彭超 +2 位作者 刘云峰 李锋锋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试验以Ga(NO3)3·9H2O、Zn(NO3)2·6H2O、Cr(NO3)3·9H2O、Na3C6H5O7·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Cr^3+掺杂ZnGa2O4。通过XRD、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UV-vis DRS、PL对样品进行光学性能表征,利用紫外-可... 试验以Ga(NO3)3·9H2O、Zn(NO3)2·6H2O、Cr(NO3)3·9H2O、Na3C6H5O7·2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Cr^3+掺杂ZnGa2O4。通过XRD、T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UV-vis DRS、PL对样品进行光学性能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度计测试罗丹明B的吸光度变化情况对样品进行光催化性能检测。研究掺杂量、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对ZnGa2O4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Cr^3+掺杂量1.0%、煅烧温度700℃、保温时间8 h。最佳条件下ZnGa1.99Cr0.01O4降解罗丹明B在60 min降解率可达97%;ZnGa1.99Cr0.01O4产氢量为446.4μmol/g,对比Zn Ga2O4产氢量为184.7μmol/g,产氢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 ZnGa2O4 离子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