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二化螟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金萍
孙秘珍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处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8期28-29,共2页
-
文摘
二化螟又名钻心虫、 蛀心虫, 属鳞翅目, 螟蛾科. 我国南北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 幼虫食性杂, 除为害水稻外, 还为害茭白、 高粱、 玉米、 芦苇和麦类、 油菜等春熟作物.
-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防治
钻心虫
蛀心虫
鳞翅目
螟蛾科
为害
稻区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技术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孙秘珍
郑树森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3期23-23,共1页
-
文摘
稻纵卷叶螟,又名纵卷叶虫、白叶虫、裹叶虫、苞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有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又称黄纵卷叶螟)两种。全国稻区发生的主要是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在南方稻区也有大量分布。幼虫主要危害水稻,也在麦尖、粟、甘蔗、稗草、马唐、游草等禾本科作物或杂草上取食栖息,影响水稻发育,降低千粒重,秕谷增加,一般减产1~2成,严重达6成以上。1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有光泽。
-
关键词
马唐
禾本科作物
南方稻区
形态特征
游草
螟蛾科
药剂防治
世代重叠
成虫产卵
前翅
-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郑树森
孙昌伟
孙秘珍
-
机构
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
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七农场
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7期29-29,共1页
-
文摘
又称水稻云纹病、水稻云斑病,俗称花秆、花脚瘟。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害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侵染麦类、玉米、粟、茭白、甘薯豆类、花生等植物。全国各水稻区均有发生,杂交水稻发生普遍,危害日趋严重,已升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1病原和发病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为害最重。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稻穗和茎秆。
-
关键词
水稻区
水稻纹枯病
分蘖盛期
稻株
多穗型
湿润灌溉
麦类
稻脚青
空秕率
黄熟期
-
分类号
S435.111.4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芹菜斑枯病防治技术
- 4
-
-
作者
孙秘珍
张金萍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河北省唐山市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处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12期29-29,共1页
-
文摘
芹菜叶斑病又称早疫病、斑点病,是保护地栽培中芹菜的主要病害。1症状植株上部分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和茎。病叶最初出现黄绿色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稍圆,边缘黄色。
-
关键词
芹菜斑枯病
防治技术
保护地栽培
斑点病
早疫病
叶斑病
黄绿色
为害
-
分类号
S436.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辣椒灰霉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郑树森
孙秘珍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8期27-27,共1页
-
文摘
由葡萄孢属引起的真菌病害。在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可造成烂腰与烂头症状。近几年由于保护地栽培面积扩大,呈逐年加重趋势。1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幼苗。病初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着生子叶的幼茎。茎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不规则病斑。幼苗常自病部折断而死亡。在潮湿环境下,病部长出灰色的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关键词
防治技术
辣椒
灰霉病
发病症状
分生孢子
真菌病害
葡萄孢属
栽培面积
-
分类号
S436.418.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 6
-
-
作者
郑树森
孙秘珍
-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6期29-29,共1页
-
文摘
辣椒疫病又叫黑茎病,俗称雨病、死秧病。由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菌引起,是目前生产上发生较严重的毁灭性病害。除为害辣椒外,还为害茄子、番茄等,我国大部分辣椒产区均有发生。1症状和诊断侵染根、茎、叶、花、果。苗期主要侵染根和根茎部,病部由水烫状很快发展成溃烂,使幼苗青枯而死。定植后开始侵染主根,根皮溃烂,呈黑褐色,随之须根死亡,植株萎蔫而死。
-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根茎部
疫病防治技术
鞭毛菌亚门
死秧
细干土
乙磷铝
空气湿度
发育起点温度
苗床土壤
-
分类号
S436.41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麦锈病防治措施
- 7
-
-
作者
孙景合
孙秘珍
郑树森
-
机构
唐山市曹妃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唐山市曹妃甸区供销合作社
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八农场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6期25-25,共1页
-
文摘
小麦锈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3种。三种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危害特点是发展快、传播远,能在短时期内大面积流行,减产严重;锈病危害小麦并不局限于发病部位,如叶绿素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只是局部的.
-
关键词
孢子堆
条锈病菌
我国小麦生产
敌锈酸
敌锈钠
喷雾防治
大红斑
株叶
粉锈宁
秋苗
-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