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抗体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
1
作者 高景芳 柴海霞 +3 位作者 李莉 耿学斌 马燚 贾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抗体(adropin)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93例,根据侧支循环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抗体(adropin)水平及其与侧支循环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老年AMI患者193例,根据侧支循环状态分为循环良好组121例及循环不良组72例。检测2组adropi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发生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循环不良组高血压、空腹血糖、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循环良好组,adropin、血小板平均容积明显低于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ropin、空腹血糖、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高血压均为老年AMI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P<0.01)。adropin、空腹血糖、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高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762、0.761、0.715、0.563,其中adropin水平的预测价值最高(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adropin水平降低与侧支循环不良密切相关,是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红细胞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景芳 李莉 +1 位作者 耿学斌 马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EMI急诊PCI术患者185例...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EMI急诊PCI术患者1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试验组93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后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3 min内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完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10 mg,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观察并比较2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心肌损伤标志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TIMI血流3级显著高于对照组(79.57%vs 59.78%),CTFC[(28.94±3.93)帧vs(35.12±5.20)帧]、PCI术后MACE总发生率(8.60%vs 26.0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CI术后7 d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出血事件以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牙龈出血、鼻黏膜出血为主,对照组和试验组总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52%、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有积极影响,且有利于预后改善,同时未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庆华 闫华 +3 位作者 李莉 刘晓坤 赵碧琼 田美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生AMI且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及AMI不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均于PCI术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对照组37例AMI行常规PCI术。测定3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生AMI且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及AMI不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均于PCI术中设置缺血后适应方式;对照组37例AMI行常规PCI术。测定3组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测量术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术后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住院期间病死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后适应组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术后3个月左心室容积减小;严重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后适应组明显减低(P<0.05)。且上述指标在非糖尿病后适应组较糖尿病后适应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适应对AMI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预后,但对合并糖尿病AMI患者保护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