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转染猪皮在电弧烧伤患者中的舒适化疗效
1
作者 王倩 段雪敬 +3 位作者 哈宏伟 赵宇辉 王桂玲 刘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49-2654,共6页
目的 观察基因转染猪皮在电弧烧伤创面中的舒适化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56例电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电弧烧伤创面均给予清创治疗,包括去... 目的 观察基因转染猪皮在电弧烧伤创面中的舒适化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56例电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电弧烧伤创面均给予清创治疗,包括去除创面的污染物、坏死的腐皮,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清洁,清创后浅Ⅱ度烧伤患者对照组创面应用银离子功能性抗菌敷料覆盖,无菌棉垫包扎;治疗组应用解冻并软化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深Ⅱ度烧伤创面简单清创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无菌棉垫包扎,待烧伤48 h后患者病情稳定,创面给予磨削痂治疗,磨削痂后对照组创面同样应用银离子功能性抗菌敷料覆盖,无菌棉垫包扎;治疗组创面同样给予解冻并软化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评分、治疗过程满意度、患者舒适度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2组患者VAS评分与SAI评分在第1次换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次和第3次换药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与S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因转染猪皮应用于电弧烧伤的创面疗效好,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疼痛,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猪皮 电弧烧伤 疼痛 愈合时间 舒适化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抑郁评分与血清P物质和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征 庞久玲 +4 位作者 刘丹 刘爱东 李冰 高小英 刘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47-3449,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抑郁评分与血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的关系。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2011年收治的102例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 目的探讨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抑郁评分与血清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的关系。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2011年收治的102例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受试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SP和NPY的表达,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抑郁评分、血清SP及NPY表达。结果 (1)观察组血清SP表达和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NPY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不同抑郁评分患者血清SP和NPY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的抑郁评分、血清SP和NPY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抑郁评分与血清SP表达呈正相关(r=0.46,P=0.0158),与血清NPY表达呈负相关(r=-0.48,P=0.0210)。烧伤面积与抑郁评分和血清SP表达呈正相关(r=0.45,P=0.0293;r=0.49,P=0.0394),与血清NPY表达呈负相关(r=-0.43,P=0.0432)。结论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血清SP和NPY的异常表达与患者抑郁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老年人 康复 抑郁 P物质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严重烧伤早期切痂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刚 段晨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早期 切痂 病理生理 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肖艳梅 刘媛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2016年5月确诊AD患儿68例,根据月龄不同分为3~12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12~24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疗程为4周,随访8周。试验组1%吡美莫...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4—2016年5月确诊AD患儿68例,根据月龄不同分为3~12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12~24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疗程为4周,随访8周。试验组1%吡美莫司乳膏,每日2次外用,疗程结束后均以每周2次维持治疗,直至随访期结束;对照组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外用。结果:3~12月龄与12~24月龄的试验组1、2、4周与基线相比,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4组均未见反跳发生,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2岁以下AD患儿效果佳,疗效较为持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吡美莫司乳膏 婴幼儿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抑制头顶部人毛乳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李莉 刘媛媛 刘国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对头顶部人毛乳头细胞中Ⅰ型胶原(COL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将其分为0 nmol/L二氢睾酮(DHT)组和0.1 nmol/L DHT组,每组分别加入0、10、50、100及150μg/L Ang,并采...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对头顶部人毛乳头细胞中Ⅰ型胶原(COL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将其分为0 nmol/L二氢睾酮(DHT)组和0.1 nmol/L DHT组,每组分别加入0、10、50、100及150μg/L Ang,并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ng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的影响。再将人毛乳头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0.1 nmol/L DHT组及0.1 nmol/L DHT+100μg/L Ang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COLLⅠ、FN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采用Westen blot检测COLLⅠ、FN、TGF-β1、磷酸化信号传导蛋白(p-smad)3及p-smad5蛋白表达。结果:细胞增殖实验示50~150μg/L Ang均能降低0.1 nmol/L DHT对人毛乳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DHT组人毛乳头细胞中COLLⅠ、FN和TGF-β1 mRNA表达均上调(P<0.05);且COLLⅠ、FN、TGF-β1、p-smad3及p-smad5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与DHT组比较,DHT+Ang组COLLⅠ、FN、TGF-β1、p-smad3及p-smad5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Ang在体外能够抑制头顶部人毛乳头细胞中细胞外基质成分COLLⅠ和FN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表达及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雄激素性秃发 人毛乳头细胞 Ⅰ型胶原 纤维连接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淀粉样蛋白及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周莉 房辉 +8 位作者 徐刚 张翠林 李玉凯 关如花 杨莹 张雅中 田金莉 许静 甄艳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2、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12月于唐山工人医院内分泌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6例为病例组,另...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2、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12月于唐山工人医院内分泌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6例为病例组,另同期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量表评价受试者认知功能,该量表包括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5个分测验,根据受试者不同年龄查表转化为量表分,再统一转化为标准分。抽取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Aβ1-42及sRAGE水平。结果病例组RBANS量表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及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β1-42水平高于对照组,sRA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年龄与RBANS量表各分测验评分及标准分均呈负相关(P<0.05);受教育年限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及标准分呈正相关,与言语功能评分呈负相关(P<0.05);Aβ1-42水平与RBANS量表各分测验评分及标准分均呈负相关(P<0.05);sRAGE水平与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及标准分呈正相关(P<0.05),与视觉广度评分无直线相关性(P>0.05)。调整年龄、受教育年限后,病例组患者Aβ1-42水平与即刻记忆、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及标准分呈负相关(r=-0.464、-0.418、-0.384、-0.696,P<0.05);sRAGE水平与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评分及标准分呈正相关(r=0.422、0.394、0.566,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血清Aβ1-42水平升高及sRAGE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认知障碍 β淀粉样肽类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9
7
作者 庞久玲 刘爱东 刘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175-3177,共3页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 目的:检测病理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和MMP-2、MMP-9的表达。结果:TGF-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而MMP-2、MMP-9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TGF-β1和MMP-2、TGF-β1和MMP-9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GF-β1和MMP-2、MMP-9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异常,TGF-β1与MMP-2、MMP-9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TGF-Β1 MMP-2 MMP-9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田骆冰 徐刚 +4 位作者 张雅中 丁一 田金莉 王丽 房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263-3267,3273,共6页
背景胃饥饿素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胃肠肽激素,具有改善糖尿病神经损伤的作用,然而在人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研究甚少。在临床上随着DPN病情的发展,可表现为亚临床及临床症状明显的DPN,而胃饥饿素在DPN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尚... 背景胃饥饿素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胃肠肽激素,具有改善糖尿病神经损伤的作用,然而在人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研究甚少。在临床上随着DPN病情的发展,可表现为亚临床及临床症状明显的DPN,而胃饥饿素在DPN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分析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D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47例。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DP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DPN患者(N-DPN组)129例、亚临床DPN患者(S-DPN组)57例和确诊的DPN患者(D-DPN组)61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以及S-DPN、D-DPN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PN组及D-DPN组胃饥饿素水平较N-DPN组降低,D-DPN组血清胃饥饿素水平较S-DPN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在偏相关分析中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仍与BMI、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病程无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高及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低为糖尿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S-DPN及D-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低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S-DPN及D-DPN均密切相关,是糖尿病神经传导功能异常、S-DPN及D-DPN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胃饥饿素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相关性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