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藿香酮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豚鼠耳黏膜中TNF-α及ICAM-1的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祥悦 孙海燕 +1 位作者 李阳阳 李翔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9-1633,I0021-I0023,共8页
目的:探讨广藿香酮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豚鼠耳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豚鼠8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和造模组66只。造模组豚鼠通过灭活细菌诱导法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模型... 目的:探讨广藿香酮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豚鼠耳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豚鼠8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和造模组66只。造模组豚鼠通过灭活细菌诱导法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将造模成功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广藿香酮低、高剂量组以及泼尼松组,各16只。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对照溶液2.5 mL,1次/d;广藿香酮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 mg/mL、4 mg/mL广藿香酮溶液2.5 mL,1次/d;泼尼松组灌胃给予0.8 g/mL泼尼松溶液2.5 mL,1次/d。各组豚鼠均连续给药7 d。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指标、中耳黏膜厚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耳泡灌洗液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耳黏膜TNF-α、ICAM-1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豚鼠刺激强度90 dB时ABRⅠ、Ⅲ波潜伏期较短,ABR反应阈较低,各组豚鼠中耳黏膜厚度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较低,各组豚鼠耳泡灌洗液TNF-α、sICAM-1水平较低,各组豚鼠中耳黏膜TNF-α、ICAM-1灰度值较低,且广藿香酮低剂量组>广藿香酮高剂量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藿香酮能明显减轻分泌性中耳炎模型豚鼠听力损失,减轻黏膜厚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耳黏膜中TNF-α及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酮 分泌性中耳炎 豚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邢英姿 王东海 +2 位作者 侯庆军 罗宏伟 梁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突发性聋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以90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高频下降组及全频下降组,每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均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突发性聋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以90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高频下降组及全频下降组,每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均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探测双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分别记录比较各组收缩期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流速(diastolic velocity,Vd)、脉冲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①低中频组、高频组、全频组突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分别为63.33%(19/30)、90.0%(27/30)和90.0%(27/30),对照组异常率为0%,高频及全频组患者血流异常率较低中频组高(P<0.05);高频组患者VA、BA以高流速检出较多,全频组患者低流速检出较多(P<0.05)。②突发性聋患者VA、BA的PI、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VA、BA的Vs、Vd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频组BA的V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突聋患者尤其是高频、全频听力下降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经颅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鼓室注射与全身应用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春花 李立群 +4 位作者 李玉环 曾祥悦 罗宏伟 王东海 赵姝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将270例单耳突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167例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B组(治疗组)103例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两组均静脉给予改善微...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将270例单耳突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167例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B组(治疗组)103例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两组均静脉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联合治疗。每治疗一周后复查纯音听阈及多频声导抗,直到听力完全恢复正常或连续两周纯音听阈无明显变化,并查看鼓膜情况。随访1月~1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56.29%(94/167),B组总有效率61.17%(63/10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低中频听力下降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8.12%(25/32)、85.71%(18/21),中高频听力下降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2.38%(11/21)、69.23%(9/13),全频下降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3.06%(52/98)、59.32%(35/59),全聋患者有效率分别为37.5%(6/16)、30%(3/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月~1年,听力稳定,鼓膜无穿孔及钙化斑。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全身应用与鼓室注射治疗突聋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甲基强的松龙 鼓室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聋伴眩晕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邢英姿 裴建军 +6 位作者 赵姝 李淑静 刘雅静 李立群 侯庆军 王东海 路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突聋伴眩晕患者内耳损伤情况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收集50例单耳突聋伴眩晕的患者,50例单耳突聋不伴眩晕患者及60例正常听力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引出率及各参数,探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突聋伴眩晕患者内耳损伤情况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收集50例单耳突聋伴眩晕的患者,50例单耳突聋不伴眩晕患者及60例正常听力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o VEMP及c VEMP的引出率和各参数变化。结果引出率:病例组患耳、对侧耳、突聋不伴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o VEMP引出率分别为24%、42%、48%、100%,c VEMP引出率分别为:56%、74%、64%、100%,病例组患耳和对侧耳相比,o VEMP及c VEMP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耳及对侧耳分别和正常对照组比较,o VEMP及c VEMP引出率均明显降低(P<0.05),病例组患耳o VEMP引出率明显低于突聋不伴眩晕组(P<0.05)。o VEMP:病例组患耳、对侧耳、突聋不伴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各参数(N1潜伏期、P1潜伏期、P1-N1振幅)两两比较,组间不对称比(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 VEMP:病例组患耳、对侧耳、突聋不伴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各参数比较,患耳及对侧耳P1-N1振幅比突聋不伴眩晕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病例组AR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o VEMP及c VEMP结果与听力损失分型、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疗效分级明显相关(P<0.05)。结论突聋伴眩晕患者存在同侧及对侧的椭圆囊(前庭上神经)和球囊(前庭下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为突聋伴眩晕患者耳石器及前庭神经功能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突聋伴眩晕 椭圆囊 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喉癌CO_2激光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孙玉满 梁振 +2 位作者 吴蒙 杨俊泉 刘宏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分析CO_2激光切除术与喉裂开手术对治疗早期喉癌效果的差异,探讨喉癌组织中p27、PTEN蛋白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CO_2激光切除术的早期声带癌标本85例(CO_2激光治疗组)及行喉裂开手术的早期声带癌标本46例(裂开组),观察... 目的分析CO_2激光切除术与喉裂开手术对治疗早期喉癌效果的差异,探讨喉癌组织中p27、PTEN蛋白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CO_2激光切除术的早期声带癌标本85例(CO_2激光治疗组)及行喉裂开手术的早期声带癌标本46例(裂开组),观察两种术式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声带癌组织及切缘组织中p27和PTEN蛋白表达,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其中85例CO_2激光治疗组14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16.5%;46例喉裂开术组6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3.0%;两种术式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无复发组术后未遵医嘱吸烟者10人,复发组术后未遵医嘱吸烟者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和PTEN蛋白在声带癌、癌旁切缘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3.5%(57/131)、80.2%(105/131)和48.9%(64/131)、83.2%(109/131);p27和PTEN蛋白在声带癌组与癌旁切缘对照组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声带癌复发组和无复发组中p27和PTE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4/20)、47.7%(53/111)和10.0%(2/20)、55.9%(62/111)。p27和PTEN蛋白在声带癌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阳性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切缘组织中p27和PTE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0/20)、85.6%(95/111)和40.0%(8/20)、91.0%(101/111),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切缘组织中p27和PTEN蛋白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O_2激光手术和传统的喉裂开手术对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手术后再次吸烟与肿瘤的复发有密切相关性。p27及PTEN蛋白阴性的患者复发率高,临床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肿瘤 早期 CO2激光切除术 P27 PTEN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多静脉滴注与鼓膜贴补联合治疗外伤性穿孔的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春花 王东海 +1 位作者 梁振 姜永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穿孔 鼓膜贴补 联合治疗 静脉滴注 金纳多 2004年 1999年 直接损伤 间接损伤 自然愈合 促进愈合 手术修补 文献报道 治疗方法 贴补治疗 明胶海绵 自行愈合 鼓膜穿孔 不愈合 琪尔乐 治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春花 王小锐 +6 位作者 康艳霞 罗宏伟 李阳阳 王东海 邢英姿 王桂芝 侯庆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评估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由2005~2013年入院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109例,均给以改善微循环加激素静点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按照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 目的:评估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由2005~2013年入院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109例,均给以改善微循环加激素静点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按照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分组,分析各因素与疗效(有效,无效)的相关性。先行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再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总有效率为73.4%(80/109),治愈率71.6%(78/109)。无效率为26.6%(29/109),患者性别、病程、听力损失程度、高频听力是否损伤、高脂血症,血粘稠度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发病年龄和伴有糖尿病对疗效产生影响。结论年龄大于50岁、空腹血糖≥7.0mmol的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低频 预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和Survivin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宏侠 孙玉满 +1 位作者 曹渤海 梁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9-1331,1336,共4页
目的探讨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对应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术后对42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2例原发灶组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率... 目的探讨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对应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术后对42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2例原发灶组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50.0%、69.0%;对应42例手术切缘组织中PTEN、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83.3%、47.6%。随访期间,发生局部复发20例,复发率为47.6%。喉癌手术切缘组织中Survivin阳性者的局部复发率(75.0%)明显高于阴性者(22.7%)(P<0.05),而PTEN阳性者的局部复发率(37.1%)明显低于阴性者(10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切缘组织中PTEN阴性、Survivin阳性,与其局部复发密切相关。结论喉癌切缘组织中PTEN表达缺失和Survivin阳性者局部复发率高,二者表达可作为预测喉癌局部复发的独立风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复发 PTEN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羟考酮镇痛对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赵蕊 李海春 +6 位作者 刘亚辉 袁丽 庞娜 李俊杰 马跃 吴家剑 刘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应用羟考酮镇痛对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8~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应用羟考酮镇痛对糖尿病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28~65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O 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07 mg/kg,F 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7μg/kg。分别在术晨(T1)、术后1 h(T2)、3 h(T3)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胰岛素(Ins)和 C 肽(C-P)浓度。结果与 T1时比较,T2、T3时 O 组 Cor 浓度明显降低,C-P 浓度明显升高(P 〈0.05),F 组 Cor 浓度明显升高,C-P 明显降低(P 〈0.05),且 F 组 Cor 浓度明显高于 O 组,C-P 浓度明显低于 O 组(P 〈0.05);T2、T3时 F组 Ins 浓度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 O 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 UPPP 术后羟考酮0.07 mg/kg 镇痛明显抑制了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糖尿病 早期镇痛 应激反应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