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等转矩转弯试验及滑动率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雷 赵云 +3 位作者 王连东 赵明慧 杨志安 李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5-728,共4页
针对研制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试验样车4 WID EV,建立了稳态转向动力学模型。按等转矩模式分配四轮驱动力,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转弯试验。采用坐标网格法测绘了样车的行驶轨迹,得到了四轮转弯半径及整车转弯半径的变化情况。转弯试验揭示... 针对研制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试验样车4 WID EV,建立了稳态转向动力学模型。按等转矩模式分配四轮驱动力,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转弯试验。采用坐标网格法测绘了样车的行驶轨迹,得到了四轮转弯半径及整车转弯半径的变化情况。转弯试验揭示出驱动轮存在滑动,推导了滑动率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转向轮转角及车速对滑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等转矩模式分配四轮驱动力,各轮间存在相互拖拽现象,从而产生功率内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 网格法 转弯试验 转弯半径 滑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液压缸制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回收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轶辉 李洪星 +1 位作者 赵树忠 张雨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92,共5页
为缓解液压缸制动期间形成的冲击作用并降低能量损耗,设计了一种建立在液压蓄能器基础上的储能系统并回收制动能量,利用AMESim平台对系统制动性能与能量回收效率开展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0.5 s期间液压缸保持匀速运动的状态,之... 为缓解液压缸制动期间形成的冲击作用并降低能量损耗,设计了一种建立在液压蓄能器基础上的储能系统并回收制动能量,利用AMESim平台对系统制动性能与能量回收效率开展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0.5 s期间液压缸保持匀速运动的状态,之后系统到达制动阶段并进行能量回收。在切断阀开始制动的时候回油路已经达到很小的流量,从而不会对缓冲腔形成明显冲击作用。随着负载的增大,所需的制动时间也更长。在不同的负载下,液压缸的制动腔压力与制动距离都会发生变化,表明此系统能够充分适应负载的变化。不同初速度下液压缸制动腔各项参数都出现增大现象,随着初速度的增大,制动时间由1.6 s延长至1.75 s,达到了良好制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制动 重力势能 回收系统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搅拌车前后支架拓扑及尺寸优化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加清 刘倩 王增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29,共3页
前支架和后支架是混凝土搅拌车的两大关键承力部件,通过多工况下的前后支架有限元分析发现,基于传统概念设计出的前后支架存在整体刚度过大和结构偏重的缺点,这些缺点不仅严重降低了搅拌车的有效载荷,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搅拌车的制造成本... 前支架和后支架是混凝土搅拌车的两大关键承力部件,通过多工况下的前后支架有限元分析发现,基于传统概念设计出的前后支架存在整体刚度过大和结构偏重的缺点,这些缺点不仅严重降低了搅拌车的有效载荷,而且无形中增加了搅拌车的制造成本。以前后支架减重为目标,基于多种工况,首先对前支架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对后支架进行尺寸优化分析,其次从不增加制造难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前后支架,其中前支架减重26.3%,后支架减重18.5%,新支架满足各种工况下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尺寸优化 混凝土搅拌车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液压挖掘机节能控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轶辉 赵树忠 李洪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4,共5页
为了节省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的能耗,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稳速节能控制方法。分析了液压挖掘机的油耗损失,给出了节能控制系统,使用变量泵替换定量泵并对挖掘机负载进行预测,根据负载压力需求调节变量的流量,减小了发动机、液压... 为了节省液压挖掘机工作过程中的能耗,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稳速节能控制方法。分析了液压挖掘机的油耗损失,给出了节能控制系统,使用变量泵替换定量泵并对挖掘机负载进行预测,根据负载压力需求调节变量的流量,减小了发动机、液压泵和负载功率不匹配造成的能量损失,从而将节能目标转换为发动机转速稳定;建立了挖掘机的动力系统模型,用于对挖掘机控制和仿真分析;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的优势融合,经仿真验证和实车试验可以看出,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将转速稳定在设定转速误差范围内,达到了稳速节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节能控制系统 模糊神经网络 负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行星轮式采矿车液压驱动系统建模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轶辉 李洪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256,共5页
针对传统履带式海底行走机构结构复杂、机动性差、耗能大等缺点,采用静液压驱动对海底车的驱动系统进行设计分析。根据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对负载分析,设计驱动方案,并对驱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即液压马达相关参数进行设计。搭建基于AMESi... 针对传统履带式海底行走机构结构复杂、机动性差、耗能大等缺点,采用静液压驱动对海底车的驱动系统进行设计分析。根据驱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对负载分析,设计驱动方案,并对驱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即液压马达相关参数进行设计。搭建基于AMESim的系统仿真分析模型,选取平稳加速、方向变化、单轮打滑、执行系统举升后下降等四种典型的常用越障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静液压驱动系统越障时整车的运行工况良好;马达扭矩最大值出现在由静止转为运动的瞬间,动作缓和可减小峰值;可以平稳实现预期要求。设计分析过程可以为海底车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优化及其他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车 静液压系统 液压马达 驱动系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蓄能器的大负载液压缸制动系统设计及其能量回收率仿真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轶辉 李洪星 +1 位作者 赵树忠 张雨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68,共4页
为有效减缓大负载液压缸制动阶段产生的冲击影响,并且有效减少能量损耗,采用液压蓄能器构建重力势能回收系统,通过AMESim仿真平台对动态制动过程和能量回收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前0.5 s大负载液压缸处于匀速运动,后续系统进入制... 为有效减缓大负载液压缸制动阶段产生的冲击影响,并且有效减少能量损耗,采用液压蓄能器构建重力势能回收系统,通过AMESim仿真平台对动态制动过程和能量回收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前0.5 s大负载液压缸处于匀速运动,后续系统进入制动并开始回收能量;从1.4 s开始,系统出现泄漏,蓄能器无法继续回收能量,需要利用切断阀将制动回路切断;在切断阀最初产生制动效果时,回油路流量已处于很低的状态,因此缓冲腔并不会受到较大冲击;不同的蓄能器体积并不会引起系统制动状态的变化,可达到基本相同的能量回收率。提高蓄能器初始压力后,在更短时间内可完成制动过程,并且回收的能量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载液压缸 制动系统 能量回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缸液压系统活塞运动轨迹同步模糊控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轶辉 李洪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48,共3页
针对负载不平衡的双液压缸同步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活塞运动轨迹同步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轨迹约束的控制器将两液压缸的同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使活塞杆运动平滑。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两个模糊控制器,分别用于... 针对负载不平衡的双液压缸同步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活塞运动轨迹同步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轨迹约束的控制器将两液压缸的同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使活塞杆运动平滑。在模糊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两个模糊控制器,分别用于消除液压缸的轨迹跟踪误差和液压缸之间的同步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即使两液压缸存在较大的负载不平衡,该复合控制方法仍能将系统的同步运动误差控制在±10 mm以内,且系统运动具有很好的平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压缸 同步控制 模糊控制 活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轴摩擦系数对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超 吴娜 +1 位作者 张士强 杨志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是管坯减径的新方法,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工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变形过程中变形管坯的力学模型,分析了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成形的影响规律。针对某载重6...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工艺是管坯减径的新方法,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工艺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推压-拉拔复合缩径变形过程中变形管坯的力学模型,分析了芯轴外表面与管坯内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对成形的影响规律。针对某载重6.5 t胀压成形汽车桥壳管件的第一道次推压-拉拔复合缩径,设定不同的芯轴摩擦系数,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得到了芯轴摩擦系数对管坯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基于管坯传力区不失稳以及变形所需凹模推力和芯轴拉拔力较小,给出了芯轴摩擦系数的设定范围。进行了缩径实验,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接近。较小的芯轴摩擦系数可能造成管坯起皱失稳,而较大的芯轴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管坯轴向压应力、凹模推力和芯轴拉拔力,但可能造成管坯表面划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 芯轴 摩擦系数 失稳 凹模推力 芯轴拉拔力 缩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成形理论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超 吴娜 杨志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9-205,共7页
对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管坯各变形区域进行了变形分析,采用主应力法对经向应力进行了解析,依次推导出弹性变形区、壁厚减薄区和定径区的经向应力表达式。以凹模出口处管坯的经向应力为边界条件,向管坯中部依次递推,得到变形管坯的经向应... 对推压-拉拔复合缩径管坯各变形区域进行了变形分析,采用主应力法对经向应力进行了解析,依次推导出弹性变形区、壁厚减薄区和定径区的经向应力表达式。以凹模出口处管坯的经向应力为边界条件,向管坯中部依次递推,得到变形管坯的经向应力表达式,并以某载重6.5 t胀压成形汽车桥壳管件缩径工艺为例,进行了3种不同芯轴外径的试验,对比了试验和计算结果。结果显示,经向应力试验值的变化趋势与计算结果一致,同时预测出缩径管件发生失稳现象,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压-拉拔复合缩径 主应力法 经向应力 屈服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