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1
作者 朱文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7人、兼职研究员5人。中心主任孙正聿,副主任孙利天、贺来,主任助理张盾,行政副主任朱文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7人、兼职研究员5人。中心主任孙正聿,副主任孙利天、贺来,主任助理张盾,行政副主任朱文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 大学哲学 吉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研究的理论想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正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赋予哲学理念、哲学范畴、哲学问题以新的思想内涵,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的理论想象。在哲学的理论想象中,重新探索哲学的历史任务与人的历史形态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的关系、哲学的时代性与人类性的关系、哲学与人类把... 赋予哲学理念、哲学范畴、哲学问题以新的思想内涵,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的理论想象。在哲学的理论想象中,重新探索哲学的历史任务与人的历史形态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的关系、哲学的时代性与人类性的关系、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诸种方式之间的关系、哲学的"形上本性"与"形上追求"之间的关系,是推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研究 理论想象 前提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观:一种关于生存之道的哲学
3
作者 刘福森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1,共13页
当代生态哲学是在西方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存在论哲学的危机中产生的,是在对这种哲学的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中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生存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的构建经过了从实体到关系、从属性到功能、从“生命的个体性”到... 当代生态哲学是在西方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存在论哲学的危机中产生的,是在对这种哲学的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中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生存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的构建经过了从实体到关系、从属性到功能、从“生命的个体性”到“生命的系统整体性”的哲学视阈的根本转换。如果说西方近代的存在论哲学所阐释的是物的“存在之理”,那么当代的生态生存论哲学所阐释的则是生命的“生存之道”。生态哲学确立了“生态生存论”的哲学路向,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自然界不再被理解为一种与人无关的“客观事实”,而是被理解为一个生命生存的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理解为“人的生命生存”与“自然生命生存”构成的“生命生存的共同体”。生态哲学消解了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的伦理困境,确立了一个建立在人与自然“共同生存价值”基础之上的、非理性的、后现代的生命生存的生态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观 存在之理与生存之道 因果决定论 后果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再审视
4
作者 白刚 王绪春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9,F0002,共9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可转述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叙述方法表现为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绝不能像考夫曼一样将两者割裂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可转述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叙述方法表现为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绝不能像考夫曼一样将两者割裂开来,把《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理解为“实在论”,把它的叙述方法理解为“德国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之所以能够实现两种方法的内在统一并揭示资本增殖的秘密,关键在于他借助“抽象力”,既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也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在此意义上,《资本论》真正实现了从“抽象”到“抽象力”的方法论转向与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辩证法 抽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 被引量:34
5
作者 贺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危机和后发展或欠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 ,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关于现代性的研究 ,需要理论的、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比较的和综合的等多维视角 ,而其中 ,认真梳理和挖掘已有的关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性的理论资源和学术资源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实际上 ,我们已经发现 ,在目前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各种反思和讨论中 ,人们普遍借用和发挥 2 0世纪许多著名批判性思想家的观点 ,例如 ,胡塞尔、韦伯、齐美尔、卢卡奇、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利奥塔、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吉登斯、鲍曼等人关于欧洲科学危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文化批判。我们在本栏目中曾经尝试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挖掘。然而 ,相比之下 ,人们迄今为止对于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实际上无论是在马克思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研究 现代性 视域 普遍 反省 马克思主义研究 笔谈 当代 文学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与新世纪哲学的理论自觉 被引量:36
6
作者 孙正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6,共8页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当代技术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及转换 ,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困境 :一是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问题”,二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人的“物化”问题 ,...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当代技术革命为基础而实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及转换 ,构成了当代人类特殊的生存困境 :一是以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对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问题”,二是由对物的依赖性所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人的“物化”问题 ,是当代愈益突出和最为根本的“全球问题”,它构成了当代人类生存的深层的文化危机。当代世界的“全球化”过程 ,在文化意义上是空前的价值观剧烈震荡的过程。“后工业文明”既以“大众文化”的形式表现为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 ,又以“哲学”的方式表现人类对当代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因此 ,新世纪哲学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 ,又具体地表现为对当代社会思潮和当代哲学思潮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生存困境 新世纪哲学 理论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特的他者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振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5,共7页
萨特的他者理论,既表现了对法国哲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显示了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哲学的汲取与改造。当他把"我思"的范畴解释为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同时又力图用此在的存在遭遇,而不是认知的方法来表现自我... 萨特的他者理论,既表现了对法国哲学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显示了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哲学的汲取与改造。当他把"我思"的范畴解释为意识的虚无性、否定性与超越性,同时又力图用此在的存在遭遇,而不是认知的方法来表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冲突时,其理论又带有一种先验的、本体论的和辩证法色彩的胡塞尔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与虚无 他者理论 “我思” 胡塞尔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振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实践哲学的复兴不仅是上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最可注意的事件,而且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向。自从上个世纪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来,“实践”一词已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出现频... 实践哲学的复兴不仅是上个世纪以来西方哲学最可注意的事件,而且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向。自从上个世纪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以来,“实践”一词已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重要、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但在赞同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或哲学的实践转向这一口号的名义下,人们所使用的“实践”一词在实际上却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而且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人们似乎并未摆脱理论哲学的思维方式,试图以理论哲学的方式构建实践哲学的体系。其结果是,尽管关于实践哲学的谈论越来越多,但研究本身却陷入了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况表明,实践哲学的研究正面临着一种抉择,即对于我们以往实践哲学的研究,必须进行一种反思,以便能够深化这一研究。这里发表的这一组文章,正是试图对我们的实践哲学研究进行一种反思或深化。赵家祥教授的文章《准确把握实践界限,克服泛实践论倾向》,对实践哲学研究中的一种“泛实践论”倾向进行了批评,认为这种“泛实践论”无限扩大实践的范围,把本来不属于实践范围的活动也归入实践活动,从而把实践泛化。王振林教授的文章《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在对当代西方实践哲学复兴的意义充分肯定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实践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 人的生存 理性概念 普遍 视域 实践问题 基本事实 自身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 被引量:7
9
作者 贺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8,共7页
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了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了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成了... 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了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了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成了“哲学实践”,即变成了一种干涉、介入和变革现实生活的方式,并因此使得哲学表现出与传统哲学有着重大不同的理论性质、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自觉地认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这种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以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来衡量和评价马克思的哲学性质,更不能用传统思辨哲学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来理解和阐发马克思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存在样式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 哲学实践 话语方式的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理论特质:马克思哲学不是什么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福森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3,共11页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理论特质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哲学的新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哲学概念的理论构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斯扬 陆杰荣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8,107,共4页
"自我"作为经验、意识、情绪、意向等属性的所有者,作为活动的主体和责任的承担者,对其本质的探寻从古希腊明确提出"认识你自己"以来就持续不断。西方哲学"自我"概念作为对"自我"本质的发现与... "自我"作为经验、意识、情绪、意向等属性的所有者,作为活动的主体和责任的承担者,对其本质的探寻从古希腊明确提出"认识你自己"以来就持续不断。西方哲学"自我"概念作为对"自我"本质的发现与研究,本质在于将"非我"的现实世界和"自我"自身纳入自我意识范围内,并运用不同哲学方法加以理论描述。考察"自我"的哲学概念形成史,可以发现其演变历经"模拟的自我"、"外在授权的自我"、"内在授权的自我"三种理论构型,此三种构型的转承接续构成了"自我"概念发展的内在逻辑。对"自我"哲学概念理论构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可以考察"自我"概念发展阶段中理论构型的变异关系,并进而揭示出"自我"概念的哲学发展实质及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意识 理论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哲学维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来 武姗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186,共8页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人们习惯于从实证主义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导致它的真实意蕴被无形中掩盖。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必须重申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哲学维度”。从哲学视野理解...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人们习惯于从实证主义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导致它的真实意蕴被无形中掩盖。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必须重申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哲学维度”。从哲学视野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超越实证主义对“社会形态”的碎片化理解,把它理解为一个蕴含“结构总体”和“历史总体”的“总体性哲学范畴”;其次,超越实证的知性化思维方式,为理解“社会形态总体”提供符合其特性的矛盾性、历史性和否定性等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最后,超越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的价值旨趣,使社会形态理论彰显出与其辩证法的批判思维立场一致的价值旨趣,即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价值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哲学维度 总体性 辩证思维 现实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以现代性作为其问题背景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 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各种学术观点的交汇和碰撞中 ,大概没有哪个问题像现代性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性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贯穿我们时代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焦点性话题。在实践层面上 ,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文化危机和后发展或欠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 ,关于现代性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关于现代性的研究 ,需要理论的、实践的、历史的、现实的、比较的和综合的等多维视角 ,而其中 ,认真梳理和挖掘已有的关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性的理论资源和学术资源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实际上 ,我们已经发现 ,在目前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各种反思和讨论中 ,人们普遍借用和发挥 2 0世纪许多著名批判性思想家的观点 ,例如 ,胡塞尔、韦伯、齐美尔、卢卡奇、葛兰西、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利奥塔、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吉登斯、鲍曼等人关于欧洲科学危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现代国家等问题的文化批判。我们在本栏目中曾经尝试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行挖掘。然而 ,相比之下 ,人们迄今为止对于马克思学说与现代性问题的关系阐发得并不充分。实际上无论是在马克思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性问题 应该 外学 博士论文 理解 观点 问题背景 专题研究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尔巴哈论》中的“哲学”一词是否适合称谓马克思的理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8,共7页
《费尔巴哈论》阐述了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与德国古典哲学等理论的关系。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了"哲学"一词,一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的"全部哲学"、"德... 《费尔巴哈论》阐述了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与德国古典哲学等理论的关系。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了"哲学"一词,一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的"全部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等,二是"还留下"的"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但这两种用法都不适合用来称谓马克思的理论。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以后的著述中一贯地坚持对哲学的否定态度。当我们用"哲学"一词去称谓马克思理论的时候,就必须赋予这个词以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用法的新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论》 哲学 科学 哲学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正义还是分配正义?——马克思与罗尔斯正义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欢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罗尔斯和马克思都建设性的给出了自己有关正义的理论构想。但是在对正义实现的具体诉求上,二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罗尔斯从"无知之幕"的设定引发出自己... 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罗尔斯和马克思都建设性的给出了自己有关正义的理论构想。但是在对正义实现的具体诉求上,二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罗尔斯从"无知之幕"的设定引发出自己的正义理论,试图通过后天再分配来保证平等;而马克思则是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来关注正义问题,认为要实现正义,就必须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就是要"解构"资产阶级各种关于正义的普世永恒的学说,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正义范式,即生产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平等 生产正义 私有制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资本论》哲学阐释的几个问题——对阿尔都塞和新辩证法学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6,共12页
自列宁提出马克思《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在方法上的内在关联问题以来,对《资本论》的哲学阐释就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长盛不衰的热点课题。20世纪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解读和欧美“新辩证法学派”的《资本论》研究,是在... 自列宁提出马克思《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在方法上的内在关联问题以来,对《资本论》的哲学阐释就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长盛不衰的热点课题。20世纪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解读和欧美“新辩证法学派”的《资本论》研究,是在该领域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的两种研究成果。其中,阿尔都塞的研究树立了以严格而深刻的方式对《资本论》进行哲学解读的范本,新辩证法学派对黑格尔逻辑学的辩证法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内在关联的深入发掘,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资本论》的哲学理解,也更新了人们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的哲学阐释 马克思 阿尔都塞 新辩证法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性“哲学自我”的显明:理论创新的重大前提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2,共6页
代表"我"的"我们":个体性"自我"的隐匿 真正创新性的哲学思想首先是个人的创造,然后才谈得上对他人的影响并具有"社会历史意义"。坦率地承认这一点,是实现哲学自觉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理论创新 个体性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三大历史阶段理论中的自由观念——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飞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结构,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未来"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存在着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的三段论式结构,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未来"自由个性"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存在着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三种自由形态。马克思关于第三个阶段的自由理想使人们意识到现代市民社会是一个远非理想的社会,并给全人类树立了一个理想的神性之维,以此来批判和关照现实,从而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三大历史阶段理论 自由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金融强国:理论解构、实践问题与破局路径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吕鹏 白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0,共10页
“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是我国当前金融工作的核心内容。对金融强国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体系进行梳理,为金融强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尚... “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是我国当前金融工作的核心内容。对金融强国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体系进行梳理,为金融强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尚面临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风险隐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显著不足等问题。党的领导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创新科技金融,奠定金融强国的科技支柱;赋能绿色金融,打造金融强国可持续之基;推广普惠金融,实现金融强国全民共享愿景;健全养老金融,筑牢金融强国民生安全网;推动数字金融,引领金融强国数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自我理解的变革与马克思哲学的正义观——对马克思哲学正义观研究的一个前提性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来 何宇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5,共7页
要切实理解马克思哲学正义观,应从他关于人自我理解的哲学变革入手。马克思哲学认为,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存在,人不是孤立原子化的个体,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正是基于这种全新的人的自我理解,马克思才克服了... 要切实理解马克思哲学正义观,应从他关于人自我理解的哲学变革入手。马克思哲学认为,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存在,人不是孤立原子化的个体,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正是基于这种全新的人的自我理解,马克思才克服了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正义观,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正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设 正义观 自由主义 马克思正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