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克尔·曼与批判社会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钧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107,共8页
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四部曲以及其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著作不仅是经典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也是重要的批判社会学研究。曼在六个方面对批判社会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全球化、资本主义、军事权力、美帝国的崛起和衰落... 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四部曲以及其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著作不仅是经典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也是重要的批判社会学研究。曼在六个方面对批判社会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全球化、资本主义、军事权力、美帝国的崛起和衰落以及全球变暖。曼的研究体现出对人类苦难和解放的深刻关注,并展现了批判社会学的核心价值:自由、平等、公正、聚合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曼 批判社会学 权力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机制: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理路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钧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社会机制是社会科学哲学以及相关经验研究近十年来的最新理路之一。由于这个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学术界的分歧远多于共识。基于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对社会机制进行初步的界定:社会机制是与涵盖律相对立的,具有时序性与不同层... 社会机制是社会科学哲学以及相关经验研究近十年来的最新理路之一。由于这个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学术界的分歧远多于共识。基于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对社会机制进行初步的界定:社会机制是与涵盖律相对立的,具有时序性与不同层次的因果解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机制 社会科学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运动的策略与后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钧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02,共6页
在社会运动研究中,主流政治过程理论的结构主义倾向与狭隘的政治关注面经常遭致批评。对这些缺陷的修正并不在于抛弃"政治契机结构"概念,而是拓宽契机的类型,包括政治契机、经济契机和话语契机,并将其动态化为行动的一部分。... 在社会运动研究中,主流政治过程理论的结构主义倾向与狭隘的政治关注面经常遭致批评。对这些缺陷的修正并不在于抛弃"政治契机结构"概念,而是拓宽契机的类型,包括政治契机、经济契机和话语契机,并将其动态化为行动的一部分。这一论点以计算机回收运动为案例,其重大成就同它与经济、政治和话语契机结构之间的灵活互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政治契机 经济契机 话语契机 政治契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不平等与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立足于多层次线性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米娜 杜俊荣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笔者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 笔者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采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住房不平等对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区域差异;城市居民住房的绝对不平等影响了其幸福感,住房数量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住房面积对幸福感呈现倒U型的影响;居民住房的相对不平等对幸福感具有显著负向效应;区域住房不平等(住房基尼系数)与幸福感呈现出倒U型关系,临界点在0.325左右,当低于临界点时,区域不平等的扩大会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超过了临界点则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不平等 主观幸福感 区域差异 多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挣扎的底特律:后工业城市复兴的理论、实践与评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秀莲 吴志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共9页
在世界众多经历结构性衰落的工业城市中.美国底特律是其中最具历史性的典型。在探索后工业城市复兴的道路上,文化产业经济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增长理论中的核心。底特律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一直尝试通过发展文化经济试图重整衰败的城市... 在世界众多经历结构性衰落的工业城市中.美国底特律是其中最具历史性的典型。在探索后工业城市复兴的道路上,文化产业经济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增长理论中的核心。底特律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一直尝试通过发展文化经济试图重整衰败的城市。2013年底,底特律的破产宣告了这些努力的失败。首先,追溯了底特律在后工业时代与其他多数工业城市一样经历的历史衰落轨迹;其次.回顾了后工业城市通过文化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理论;再次,分析和讨论了底特律采取的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及其失败的潜在因素,以此来反思和评述主流城市文化经济增长的理论局限;最后,论述了城市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城市 底特律 文化经济 城市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分子与政治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钧鹏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7,共47页
由于道德主义的困扰和内在连贯的分析框架的缺乏,知识分子社会学在学科传统内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窘境。目前,对"知识分子"主流定义的本体性假设正在受到质疑,而知识分子作为一种边界划分的过程和后果以及有关知识分子的阶级性... 由于道德主义的困扰和内在连贯的分析框架的缺乏,知识分子社会学在学科传统内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窘境。目前,对"知识分子"主流定义的本体性假设正在受到质疑,而知识分子作为一种边界划分的过程和后果以及有关知识分子的阶级性等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在关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定性的问题上存在着教化与颠覆这两种不同的基本立场;而关于其意识来源,传统的研究结论则可以被归纳为经济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场域塑造论与参照群体论。近十年来,新一轮思想社会学的兴起对传统范式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回应,通过将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由自变量重构为因变量,有望在知识分子研究领域形成一场以分析社会学为导向的变革,而知识场域、惯习、自我概念、亚文化认同与知识轨迹等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提出一个初步的政治认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政治 政治意识 政治认识论 分析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权力——从统治到互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钧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7,共7页
权力已经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不同学者对权力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差异。回溯权力观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基本轨迹:自上而下的、消极的君主统治权逐渐让位于分散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多... 权力已经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不同学者对权力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差异。回溯权力观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基本轨迹:自上而下的、消极的君主统治权逐渐让位于分散于社会不同阶层的、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多元互动权力;绝对的、超越性的权力观被基于理性与权利的权力观所取代;权力场域由国家扩展至意识形态;与权力相联系的阶级概念受到阶层与利益团体概念的挑战;权力的生产性及其在主体形构中的角色开始受到重视;某些后现代主义学者开始主张以关系网络概念来解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君主权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刍议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钧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生命历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科学,尤其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但中文学界对其了解仍存不足。在研究中采用生命历程视角,必须首先了解它的知识传统、关键概念与研究手段。通过对知识传承的分析,我们发现,生命历程研究受惠于生命跨度理... 生命历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科学,尤其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但中文学界对其了解仍存不足。在研究中采用生命历程视角,必须首先了解它的知识传统、关键概念与研究手段。通过对知识传承的分析,我们发现,生命历程研究受惠于生命跨度理路、社会关系、生命周期与地位获取视角以及年龄与历时性研究;它以累积和转折点为两个关键概念;主要研究手段包括追溯性生命历史研究和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 知识传统 累积 转折点 追溯性生命历史研究 前瞻性生命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对主观评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钧鹏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3期68-73,共6页
基于2006年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其退休前职业层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干部与专业人士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而农民的生活质量最差。中国的农村老龄人口处... 基于2006年的问卷调查,本文对安徽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与其退休前职业层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干部与专业人士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而农民的生活质量最差。中国的农村老龄人口处在经济转轨与人口转轨的双向运动中,这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主观评测 农村老龄人口 中国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终结论?——一项历史哲学的考察
10
作者 李钧鹏 《哲学分析》 2011年第3期55-67,197,共13页
近年来,西方思想界盛行一股思潮,将民主视为一个反历史的概念,但对现代民主思想起源的考察告诉我们,民主与历史观是不可分割的。对民主的质疑反映了历史哲学中必然与自由之间深刻的张力。在民主制度的确立、主体施为的无限开放性以及历... 近年来,西方思想界盛行一股思潮,将民主视为一个反历史的概念,但对现代民主思想起源的考察告诉我们,民主与历史观是不可分割的。对民主的质疑反映了历史哲学中必然与自由之间深刻的张力。在民主制度的确立、主体施为的无限开放性以及历史与政治过程脱节的背后,其实正隐含了未来观的消遁。历史终结论是古典历史哲学固有逻辑矛盾的体现,但古典范式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核心构成元素的终结;新的历史哲学范式只能是这些元素的重构,而对民主的正确理解取决于一种妥当的未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未来观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