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圆圆 李新淼 +6 位作者 HESHUOTE Mailisi 白玉廷 包音都古荣·金花 呼格吉勒图 侯荣伦 薛强 敖日格勒 《肉类研究》 2022年第2期9-14,共6页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头平均体质量(698±34)kg、48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头平均体质量(698±34)kg、48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SCD1基因表达量,一代测序技术检测SCD1基因在C878T位点的突变对实验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析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液样品中共测得36种主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以棕榈酸(C_(16:0))和硬脂酸(C_(18:0))为主,含量分别达22.53%和26.9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油酸(C_(18:1 n-9c))含量最高(15.09%);由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SCD1基因表达对肉豆蔻酸(C_(14:0))、肉豆蔻油酸(C_(14:1))、C_(16:0)、棕榈油酸(C_(16:1))、C_(18:0)、C_(18:1 n-9c)、亚油酸(C_(18:2 n-6c))、MUFA和MUFA/SFA以及C_(14)指数、C_(18)指数、脂肪酸总不饱和指数和伸长指数均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基因表达量与C_(16:0)、C_(16:1)、C_(18:0)、C_(18:1 n-9c)和MUFA含量均呈正相关;SCD1基因在878位点处出现了C/T突变,有CC、TT和CT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脂肪酸组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草原安格斯牛血液中的SCD1基因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具有调控作用,可作为遗传标记参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安格斯牛 血液脂肪酸组成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量 相关性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原地区安格斯和西门塔尔母牛血液及肌内脂肪酸组成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淼 王圆圆 +6 位作者 Heshuote MAILISI 白玉廷 包音都古荣·金花 呼格吉勒图 敖日格勒 侯荣伦 薛强 《肉类研究》 2021年第8期42-47,共6页
随机采集48月龄安格斯和西门塔尔母牛各37头血液样品以及用于肉质分析的各5头母牛背最长肌肉样。样品经过前处理和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血液和肌内脂肪酸组成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格斯和西门... 随机采集48月龄安格斯和西门塔尔母牛各37头血液样品以及用于肉质分析的各5头母牛背最长肌肉样。样品经过前处理和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对血液和肌内脂肪酸组成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格斯和西门塔尔母牛血液和肌内脂肪中均测得36种脂肪酸,样品中均含有51%以上的高含量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且具有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的组成特点,二者总含量分别约占血液和肌内脂肪SFA的92%和89%;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s,UFA)中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亚油酸;血液和肌内脂肪的油酸含量均约占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87%,UFA中各主要脂肪酸组成在血液中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肌内脂肪中无显著性差异;血液和肌内脂肪中n-6/n-3 PUFA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United Nations Foo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推荐比例(5~10),血液中P/S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标准(≥0.4)。综上所述,高寒草原饲养的纯种安格斯和西门塔尔母牛血液和肌内脂肪酸组成特性相似,UFA符合FAO和WHO理想比值及推荐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饲养 安格斯母牛 西门塔尔母牛 血液脂肪酸 肌内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